曹操为什么不重用吕布反而把他杀了?

奋斗青年周凌华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这是对吕布 最好的总结,无信无义,贪酒好色,不纳忠谏,不听将言,临难乞怜。张飞最爱骂吕布的话是:三姓家奴。

这样的人曹操敢留吗?

陈宫临死不惧,曹操有留恋之意,陈宫径直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曹操泣送之。曹操敬佩喜欢的是这样的人。

曹操送陈宫下楼之时,吕布求告玄德:公为座上宾,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相宽乎?

玄德点头,及操上楼,布叫曰: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布今已服矣,公为大将,布辅之,天下不难定也。

操回顾玄德曰:何如?

玄德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吕布先随丁建阳,认为义父。董卓入京号令百官欲废帝立陈留王,只有丁原(丁建阳)出言反对,丁原因赖吕布之勇才敢发言。董卓欲得吕布,帐前一人李肃出曰: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来降。

李肃带董卓赤兔马,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来说吕布,吕布不但背弃丁原,还带着丁原的人头作为进见董卓的见面礼。

吕布转头又认董卓为父,后来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吕布为了貂蝉,又杀了董卓。

此刻,刘备提醒曹操: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其实曹操此时问刘备,也就是尊重刘备,随便那么一说,刘备不阻止,曹操也不敢用吕布这个三姓家奴,吕布这样的人谁用死的快!

吕布杀义父丁原、董卓之后,跟谁也没长久过,更别提什么忠心了。

董卓死后,余党李榷、郭汜等人一边抵抗吕布,一边攻破京城,杀了王允。吕布是先奔南阳太守袁术,又奔渤海太守袁绍,上党太守张扬,陈留太守张邈,均不长久。

后来刘备得了徐州,吕布就来奔徐州。刘备客套说把徐州让给他,吕布就蠢蠢欲动,不是看张飞怒目而视,他当时就敢答应。吕布假意推辞,刘备让吕布去徐州附近的小沛驻扎,互为犄角。

吕布在小沛驻军后,曹操采纳谋士荀彧的“驱虎吞狼”之计,借用天子名义令刘备伐袁术,却让吕布乘机夺了徐州。刘备伐袁术兵败,吕布采纳陈宫的建议,收留刘备让刘备去守小沛。

看吕布干的都是什么事,还想让刘备给他讲情?

后来张飞又抢了吕布从山东买的马,两家彻底反目。刘备突围投奔了曹操。

这些曹操也是门清!

后来曹操亲征徐州,吕布失了徐州,退入下邳,一味贪恋酒色,不听陈宫计谋,又冷了将士之心,被捆做棕子,殒命白门楼。


寻桂子


重用吕布就谈不上了,本来曹操也是重用了吕布的,但是,被人给破坏了。(郭嘉)

公元197年,大将纪灵给袁术出了一个非常好的主意👍!让袁术与吕布联姻,吕布开始是同意的,陈宫也很称赞这个举动。然而,陈珪担心吕布与袁术联姻会危害徐州的安全,于是说服吕布毁约,并把袁术的使臣韩胤交给曹操处置。为此,曹操传汉献帝的旨意,任命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大喜,于是让陈登启程,还命他带着书信,向汉献帝谢恩。(纪灵)

😄😄😄,陈登拜谒曹操,述说了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的缺点,希望曹操早日除掉他。曹操说:“吕布是个具有狼子野心的人,实在不能让他久留世上,你当然是最熟悉内情的。”当即把陈珪的年俸禄提到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临别时,曹操拉着陈登的手说:“东边的事,便全托付给你了。”命令陈登私下分化吕布的队伍,为自己做内应。(陈珪)

吕布这个傻子真是二到家了,开始时,吕布想通过陈登求得徐州刺史之职,陈登回来,吕布见自己的愿望没能实现,大怒,拔出戟来砍着桌子说:“你父亲劝我与曹公合作,我才拒绝了袁术的婚约;而现在我一无所获,你们父子反倒地位显赫,加官晋爵,我被你们出卖了!你倒说说看,你在曹公面前替我说了些什么?”

他明明知道陈登出卖了他,有什么可问的?戟已经拔出来了,直接砍死不就彻底解决问题了!这一问,陈登活了。😄。(陈登)

陈登面不改色,从容地答道:“我见曹公时说:‘对待将军您,要像对待猛虎,应当让他吃饱,如果不饱,他会吃人的。’曹公说:‘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对吕布更像是养鹰,饿时可以利用,而当他吃饱了,却会自顾飞去。’我们就是这样谈论您的。”吕布的气才平息下来。

他平息了,曹操那边可不平息。荀彧曰:“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太祖曰:“然。”公元198年,曹操亲提大军抵达下邳城下,吕布坚守不出。战役持续了大半年,曹操见士兵疲惫,准备放弃。这时,郭嘉却看出了胜机。他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荀攸献策曹操随即引沂水、泗水灌进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吕布。(荀攸)

😄,从陈珪、陈登父子到荀攸、荀彧、郭嘉,就算曹操有心想用吕布,大家看看,吕布有没有活口?可惜的是,我为什么说吕布二呢?这些决定吕布生死的人,吕布都不知道。糊涂到什么程度!临死之前找了个替罪得,刘备!“是儿最叵信者”,😄😄😄,刘备从此得了个最不讲诚信的恶名。


公明淏


吕布,东汉年末割据军阀。吕布勇武过人,有:“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之称。吕布原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后受董卓利诱背叛并杀死丁原,投靠了董卓,跟随左右。

最初,吕布与董卓关系甚好,情若父子。后来,董卓性格刚烈因小事拿手戟投刺吕布,而吕布又与董卓的待婢私通,两人渐生怨恨。这样,吕布在王允的利诱下又杀了董卓。

再后来,在军阀混战中,吕布为曹操所俘。曹操爱惜吕布勇武,曾想收于帐下。但想到吕布先后背叛了两位主公并杀之,担心吕布还会背叛自己,最终将吕布缢杀。

这就象后来普京说的那句话:“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


林城布衣10001


吕布这个人很厉害,善长骑射,号称"飞将",是三国名将中的泰山北斗,他的个人武力无人能及,在当时有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

吕布字奉先,是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因为打仗很勇猛,在并州刺史丁原那里谋了一个主簿的职位,并得到丁原的器重,成为丁原的亲信。汉灵帝死后,跟随丁原前往洛阳。结果吕布却在董卓的利诱下,杀死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后来,因为一些小矛盾,吕布对董卓产生怨恨,他又帮助司徒王允除掉了董卓。反复无常的行事风格,也为吕布带来了″三姓家奴"的"雅号"。

羽翼渐渐丰满的吕布,也有了自己的地盘,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因为利益冲突,与曹操、刘备等人产生矛盾,继而大打出手,并一度杀得曹操闻风丧胆,曹操本人也差点在濮阳之战中丢掉性命。 刘备也被吕布打得拋妻弃子,落荒而逃。

建安三年,曹操亲自率军征讨吕布,攻占了下邳城,并在白门楼生擒了吕布。

爱才的曹操,对吕布还是存在一这幻想的,尤其在吕布说出了"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布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天下不足定也"的一番话后,更是有了将其纳入麾下的想法。但吕布的骁勇与为人,又让他一时间举棋不定,难以抉择。刘备早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他有自己的想法。曹操和吕布这两只老虎,论实力都远在他之上,哪个他也惹不起,一旦让他俩联起手来,他刘备翻盘的希望就更加渺茫。所以当曹操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他时,刘备毫不犹豫的说道"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这话正说中曹操的顾虑,曹操不再犹豫,下达了斩杀吕布的命令,求生无望气急败坏的吕布大骂刘备"是儿最叵信者"。

对爱惜人才的曹操而言,武艺高强的吕布无疑很有诱惑力,但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品行,最终还是让吕布丢掉了性命。





大河桥下流


曹操杀吕布,既有吕布自身的原因,也有曹操自己的考虑。

一、吕布人品不行

吕布是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先是丁原手下,后杀丁原归附董卓,认董卓为父。再杀董卓依附袁绍,之后又跟随张杨。

从吕布的经历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不忠不义,毫无定性,认贼作父。曹操说他“诚难久养”,张飞骂他“三姓家奴”,《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虽然曹操自身也是一个狡黠奸诈之人,却很看重忠义之士,比如他对关羽的敬重就是实例。因此在心里,曹操是看不起吕布的。

二、吕布让曹操吃尽苦头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他号称三国第一勇士,武功高强。兴平元年,吕布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损兵折将。 曹操仓皇逃命途中,差点丧命。而且当初曹操刺杀董卓未果,被发现后吕布杀了曹操家人,两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所以抓到机会,曹操不可能不复仇雪恨。

三、曹操有识人之能

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既有识人之明,又有用人之能。从他对自己几个儿子的安排,就可看出曹操识人用人的本领。曹植擅文,任他吟诗作对;曹丕喜欢政治,让他历练权术;曹彰擅武,曹让其带兵打仗。可以说曹操广纳贤士,谋士武将个个人尽其用。

曹操慧眼如炬,深知吕布非忠义之徒,有勇无谋,不可倚重。而且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这样的人,曹操怎会放虎归山?自然是一杀以绝后患。





笑谈古和今


下邳城沦陷后,吕布、陈宫、高顺三大核心成员都沦为了曹操的阶下之囚。当时面临着一个杀与用的问题。

陈宫是曹操入驻兖州的首席功臣。曹操寄居陈留最落魄的时候,被陈宫一眼相中,助其接替了兖州牧。打那以后,曹操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为日后称霸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陈宫,就没有后来独霸北方的曹魏集团,陈宫是曹魏集团的奠基者。因此,曹操几次三番苦口婆心的劝他归降,不忍心将其杀害。

高顺是吕布集团的第一大将,其人性格刚正不阿,是吕布最愚忠的支持者。曹操明知不能将其收降,便放弃了对他的招揽。

对吕布,曹操的态度则是摇摆不定,既想用之,又想杀之。

吕布反复无常、狼子野心,多次悖君弑父取而代之。昔日的旧主丁原、董卓皆被其亲手杀死。刘备收留他入驻徐州,也因缺乏防备,被他趁机抢夺了地盘。因此,臭名昭著的吕布,天下无不愿杀之而后快。单从人品出发考量,曹操也想除掉吕布,免为后患。

不过吕布的人品虽差,为将却异常勇猛。他善于统军、眼光独到,能够把握战机,提前作出战斗部署。由于其行军速度惊人,总是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战场,因此被称为“飞将”加之其麾下的并州铁骑,是董卓时期遗留下来的队伍,号称三国骑兵之精锐,不亚于曹操的虎豹骑。在徐州系列战役中,吕布是令曹操最头疼的对手。曹操也曾想过招揽吕布。

曹操一贯都秉持的是“唯才是举”的量才标准,但凡能力突出,对曹魏集团的发展有帮助的人,都可以多一次活命的机会。比如张绣、陈琳、毕湛等人。

所以单就能力方面考量,曹操又不想杀掉他。陷入了“举棋不定”的两难局面。

正当曹操犹豫不决,衡量杀留的时候,刘备主动进言劝其杀掉吕布,曹操听后恍然大悟,遂下令将其缢杀。

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

那么?是刘备一句话将吕布说死?还是曹操本就有杀吕布之意。

事实上!无论有没有刘备进言,吕布的最终结局都是被杀。

曹操爱惜人才没错,但是在爱才的同时,他也必须时刻考虑如何约束这些人。比如张辽、徐晃、张郃等外姓将领,曹操非常爱惜他们的才能,他们也都忠心于曹魏。然而曹操始终没有完全信任他们,对他们仍然抱有防备心理,在执行军事任务的时候,总会有一位曹氏宗亲将领约束制衡。

曹操在考虑收用吕布的同时,第一个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制衡。吕布的野心从丁原时期开始,一直到董卓、王允、刘备时期,根深蒂固,从来都没有动摇过。加之吕布作战勇猛,麾下有一大帮队伍的支持。留下吕布的威胁远远大于作用。如果曹操不想成为下一个丁原、董卓的话,他应该还是会杀掉吕布。


爱尚文史


世人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但是,为何没有一座吕布庙和祠堂,没有人叫武神吕布。却又有很多人建关公庙和祠堂,然后逢年过节都要拜关公,乞求关公保佑平安。就连常山赵子龙一个刚开始只是火头军的小人物,随着关公的去世而崭露头角,战功赫赫也被世人所传唱。那么为什么这个武功天下第一,马也是马中珍品赤兔的吕布,却不被古人和现代人所喜欢呢?为什么曹操看着关羽投靠刘备却让士兵不去围剿,反而是恭敬的目送关羽?反而却又看着投靠他的吕布,宁可杀了吕布也不愿意让他效命呢?下面小编就为你细细讲解三国的那些人和那些事。



在那三国鼎立时期,群雄逐鹿。也许是时事造就英雄,才让纷乱的三国,出现了桃园三结义的兄弟情深,既生瑜何生亮的人生感叹,三顾茅庐的礼贤下士,草船借箭的才智双全,吕布戏貂蝉的千古佳话等等,正是因为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才让后人津津乐道。而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也成了现在各大导演和编剧所追捧的,大量翻拍的影视剧《三国演义》也让观众白看不厌。因为,他没有《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最后悲惨的结局,没有《红楼梦》中矫情悲伤的桥段,更没有《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的过于神鬼化。它更加注重的是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描写,通过假如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历史事件来阐述人物特点。而我们今天讲的不是别人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吕布典型的有勇无谋,背信弃义的人物,自然他的结局也是悲惨的。



吕布精通武艺,为董卓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的吕布可以让敌人闻风丧胆,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成就了董卓的独占一方,同时也把董卓推向了万丈深渊。吕布合手司徒王允亲手将自己的干爹董卓伤害,至此,董卓独霸一方的势力将彻底的在历史上消失。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成就他霸业的干儿子吕布也是杀害他的罪魁祸首,而这仅仅是个开始,这个桀骜不驯的英朗才俊吕布只是划过天空的流星,只有片刻的光芒,却没有星星虽然在璀璨夺目的月光下显得黯淡无光,但是却因为星星默默的付出才让整个天空显得格外美丽。

吕布虽然英雄盖世,但他却没有关羽的忠肝义胆。关羽可以对刘备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可是,吕布并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吕布只会不断寻找更加的有实力的靠山,因为,对权力的贪欲和自以为是的雄才大略。所以,他杀了自己的干爹董卓。可他却没有想到正因为董卓的扶持,他才可以走得更高更远。董卓的灭亡,也预示着吕布也即将退出三国战场。事实的确如此,后来吕布被曹操生擒,但曹操却没有命士兵将他杀死。因为当时吕布说只要主公放了我,我可以为你肝脑涂地,建功立业。而曹操也动了心,他也欣赏吕布的英勇,毕竟可以为他战场杀敌。但是,也仅仅是犹豫,他问当时还在他手下的刘备觉得如何?刘备却用一句:难道主公也想收吕布当义子。于是乎,曹操遂命人取下吕布的头颅,就这样吕布彻底的消失在这个英雄分争的三国。



后来曹操这样形容吕布: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非卿莫能究其情也。这也是世人对吕布的看法,吕布虽然英勇无敌,骑着这世上最好的马,有着美貌的妾室貂蝉。但是他有勇无谋,更重要的是连自己的干爹都可以杀害,那么他什么事干不出来呢?可见,自古以来忠肝义胆都被人所遵从,而背信弃义往往让人所不齿,无论你多么有才华,都不会被人认可。


历史阿Q


首先,我们要了解吕布和刘备的相识和二人的过节,其实吕布曾经是刘备的上司,这一点似乎很多人都没注意到,这要从吕布杀了董卓以后说起,我们知道吕布中的美人计而杀的董卓,这对于天下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吕布个人的名声来说,却不见得也是一件好事,他是认了董卓为义父的,他的举动无异于触犯了人伦纲常,是让很多人对他不齿的,而在董卓去时候,吕布投奔袁术,可是袁术的性格是非常小气的,通俗点说就是无霸主之气,它没有容忍之量,而吕布也是持才骄傲的人。

所以吕布选择的第2个目标,任上袁术和袁绍虽然不合,但作为兄弟他们两个还是有共同点的,那就是和吕布不合,但是袁绍更聪明一些,他表面上并不表现出自己的不满,但暗地里却想杀掉吕布,根据史书记载,袁绍是这吕布睡着了,原本是用刀去砍头,吕布早已看出了端倪,提前逃跑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为了引出吕布和刘备的第1次过节了,袁术,袁绍不容,普天之下,还有哪里可以去。

刘备!这时候刘备只是一个徐州牧,为什么吕布要去投奔刘备,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小编认为在三国中第1次展露真实性格的一点,可是正是这一点,一为吕布和刘备的过节埋下了伏笔,吕布是九原县人,刘备是郡涿县人,这两个地方在西汉都属于边境,所以吕布去投奔刘备的时候,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我都是边境之人,这句话即是要拉近和刘备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吕布的孤独。

他生了一个边疆之人是很难得到认同的,所以他希望刘备认同他,在看他进一步的举动,它让自己的妻妾给刘备行李,同时又叫刘备叫贤弟,这关系拉到这份上,够意思了,可是这也正是他的失败点,刘备一直以自己是天子正统自居,在他心中是不认可自己是个边疆之人的,更别说你一个外族怎么能和皇室正统称兄道弟,所以刘备虽然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已经很不开心了,这是他们的第1个小疙瘩。

那么真正让两人结下梁子是为什么,这还真的不怪刘备,怪只怪吕布,这个人太反复无常了!

兴平二年袁术攻打徐州,可刘备僵持了一个多月,这个时候,袁术写信给吕布,答应给他军备和粮食,于是吕布带兵出发前去寻找刘备,刘备也很够意思,亲自派人来接他,还告诉吕布,现在正是需要他的时候,可是等第2天城门打开之时,吕布指挥军队杀进城中打败了张飞,又抓了刘备的亲蹙和儿女,如此做派,如何不让人心寒,正因为吕布的背叛,最终刘备战败,只能回过头来投降吕布,这真是说来好笑,不久前,还是吕布亲自去拿关系说,你是我兄弟,没过多久就翻了个身关注立刻颠倒了,在接纳了刘备以后,吕布又占了刘备的官职,把自己封为了徐州牧,让刘备去当一个地方官,至此,他们二人之前的关系是彻底恶化了。

可是我们知道,最后杀吕布,对是曹操,曹操为什么要杀吕布,除了因为刘备的话,还因为什么,还是因为吕布自己反复无常的个性,他不断的背信弃义,先是背叛董卓,袁术,袁绍,刘备,吕布又杀了袁术的使者,他如此之反复无常,让曹操意识到了此人不宜久留,早早的就有想除掉吕布的心了,而在吕布投降之时,虽然吕布说自己可以帮助曹操,让曹操颇为心动,可是刘备的话很快就让曹操清醒了过来,吕布的死,更多的是由他自己反复无常的性格造成的,既不想去居他人之下,又没有容忍之量,缺乏诚信,反复无常,明知陈宫有背叛之心,但又选择相信陈宫,最终导致战败被俘,死于他人之手,这也怪不得别人。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曹操不重用吕布,反而要把他杀掉,根据个人所学总结出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李友


一个人得到重用,最主要的品质是忠诚。如果没有忠诚,何人敢用。而吕布,就恰好是不忠的代表。吕布先后认了三个干爹,大爹是丁原,二爹是董卓,三爹是王允,但都遭到吕布的背叛,死得一个比一个惨。这德行、品质和为人,聪明的领导是不会重用他的。曹操作为一代奸雄,对吕布的为人当然是很知悉的,也许正是怕走上吕布干爹们的老路,才决定要杀他。当然真正的历史事实是什么,另当别论。但不用不忠之人,绝对是用人的重要一条。


岁月煮酒


首先,刘备说了一句“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让曹操真正下了决心”,他觉得吕布靠不住。

其实如果刘备不说这一句,曹操心里会不会有想法呢?肯定还是有的,刘备的这句话不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曹操最终下了杀机而已。

那我们就会有疑问了。曹操曾三次下过诏令,人称“魏武三诏令”,说愿意不计较一个人才的道德问题,只要有一技之长,他都愿意崇以高官厚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一个要求尽善尽美的人,他不会要求所有人才都要德才皆备,那他为什么对吕布却不能容忍呢?因为吕布的实力和人品。吕布号称万人敌,他的武艺可以说猛得不像话,但是他的人品不单单是差,简直是奇差无比。他的实力和人品之间相差得太明显了。吕布每次被新主子收买,都要杀掉旧主子来表忠心。试想一下,如果曹操用了吕布,吕布哪天又被收买,他骤起发难,来杀曹操,曹操能抵挡得住吗?楼主说可以找人监视吕布,可是监视这份活可不是那么容易干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监视这个东西,成功率并不高。

所以如果收下了吕布,就等于是放了一个定时炸弹在身边,无时无刻都不敢掉以轻心,换了你,每天睡觉都要防着身边的一个猛人,你受得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