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60後的人,現在感覺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做什麼也提不起精神,只感覺絕望,是為什麼?

好運連連175964907


60後的人,剛過了“知天命”之年。按世衛組織2018年5月數字統計,咱們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6.4歲(男75歲,女77.9歲)。也就是說五十來歲的人,還是“壯年”呢!怎麼會“對什麼不感興趣,做什麼提不起精神,只感覺絕望”呢?這種“症狀”,一定是個例。


做為局外人,僅僅說的只是可能的原因:

過去的人生並不是很如意,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

五十多載的風雨人生,努力過、拼搏過。眼看著父母都老了,愛人也稱為老伴了,就連孩子也能隻身求學,或工作,或創業了。家庭的穩固建立,即使自己出門在外,還有父母、老伴的牽掛,更有孩子們的想念,這本來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所有的人勞累和辛苦都會化為無窮的力量。即使在家裡勞作,幾世同堂,其樂融融。正是享受家庭所帶來的無比快樂,應該高興才是。

再說了,還是中年人,在夾縫中生存著。父母需要好好地盡孝,孩子們還需要你的幫襯和提攜。要有百倍的精神,讓愛的暖流給父母、給孩子。怎麼說也不會不聞不理。難道說,你連家庭、父母、“老伴”、孩子給你的快樂和責任也沒有?莫非你的人生很失敗?


單曲循環地過日子,厭倦了毫無生機,沒有趣味的生活。

是職工的,每天起床、擠車、上班、下班、回家。第二天又如此循環往復。上班就是應付工作,圖個全勤,反正待幾年也就退休了。職務不能升遷,職稱不能晉升,已有退後二線的的失落感;女的或許已在家裡,或許已經成了“全職保姆”。下班後或宅居在家,刷頭條,看抖音,玩快手,忙著分享拼多多……沒什麼興趣愛好,聚會也越來越少,同學、朋友,甚至親人的聯繫少了,對任何事情總是消極的態度,更沒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是農民的,種地基本不賺錢,只為餬口;又是自己的職業,還不得不去地裡忙活著。出門打工的,做著又苦又累的活,天天吃著不改樣的飯菜。尤其是晚上思鄉念家的情懷讓人徹夜難眠。總是起早貪黑,月頭忙到月尾,還是攢不下幾個錢。年年打工,年年沒錢存。心都涼了,也不知道往後餘生的路到底該怎麼去走?

面對自己身體及以經濟現狀,摻雜了杞人憂天的想法

畢竟人生過了半百,身體不適的症狀愈加明顯。單就骨關節的疼痛時不時地發作,血壓、血糖也高了,常用的藥物總是要準備著,還剜不了根。老是在掙錢,手頭還時常拮据。若要一下子拿一千元來,還真的很為難。是該說身體的無奈、還該抱怨自己的無能?

在不知所措,極度壓抑和沉悶的時候,都懷疑自己所做的事,甚至覺得身體確實很累,也有可能還心累。許多的事不再多想,更不願多做。也不免慨世感懷,覺得人生好想沒有一點的意義,社會到處都是不公平。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迷茫和失望。沒有希望的未來,怎麼說也不會有太大的興趣了。


60後的人都是更年期了,不乏出現更年期的症狀,最明顯的就是力不從心。其實“沒興趣”、“提不起精神”,如果不努力擺脫,終將會變得抑鬱。這種頹廢的思想必須徹底改變,想得開,放得下,不要抱怨生活,也不要埋怨自己;注意健身養性,作息時間有規律,降低自己的要求,接觸接受新鮮事物,尋找新的興趣愛好。會漸漸地增添新的動力,做什麼事也會有了精神,有了興趣的。【#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我是55年出生的,現在屬於老年人啦,有時也感覺生活沒多大意思,現在我還打工呢,上有90歲的母親,我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兒子兒媳都有工作,孫女孫子都很可愛。但身體比年青時差多了,心還不服老,愛關心國家的事,恨臺灣分裂國家的人,恨香港作死的年青人,恨美國人,總想一旦讓我們這些老民兵上戰場,我還真敢幹。


用戶4590854134913


我也是60後,本來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嚮往,愛好廣泛,喜歡寫點小文章,學過小提琴,學過古箏。喜歡旅遊。性格開朗。可惜家庭的變故,使我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我曾想過燒炭,開煤氣,撞車結束生命。可是一次次從死神插肩而過。我知道我的業障太重,不把賬還完是走不了的。生活還得繼續,磨難是一種沒有人願意報考的學校,畢業了就是強者。繼續在磨難大學學習吧,期待拿到畢業證。柳暗花明又一村!





無奈的因果


我跟你年齡不相上下,以前做什麼都有信心,得過一場“大”病時,非常絕望,自己治好後,好像沒完全好,反正精力不如以前。因此,也經常缺乏信心,偶爾也有絕望或者焦慮,就做了一次心理諮詢,我本身是醫生,心裡有數得很,他竟然恐嚇我是xxx,並且諮詢一次要幾百元,我的天啊!很多行業,辛辛苦苦幹一天沒有幾百元,他們一兩個小時就要幾百元,而且只是哄你高興一下,你暫時覺得舒服了,但後來幾乎沒用的,所以,有的心理醫生= 騙子,醫院的也不靠譜,西藥會把人害的。

因此,建議你去看看老中醫,有病治病,無病調養一陣身體,就會好起來的。

就看你相不相信了。


新型直升機


五六年的,當過兵,回家高考失敗離分數線差二分,教過書,最後辦廠迄今不管,老父沒享福五十幾歲就去世,老父六十年代國窮下放回家,養四孩歷盡苦難,從不怨人,默默幹活到死一刻,今我學父同樣自已埋頭幹活,一座房電水自裝,喜歡自動化,總想搞成與別家不一樣且省錢。我努力一生七千多平方廠房被徵收業騰籠換鳥,我流淚了。最責怪自已的是碩生兒子,師範女兒被逼從商接班,看著他們不順,總是內疚不已,我害了他們。


用戶6309005097739


題主所說的這些徵侯很不好。第一要主動去看醫生,早治療早痊癒。若是沒有什麼疾病那就可能是心理上的毛病了,首先要心態平衡位置擺正樂觀開朗,什麼金錢,物質,兒女,事業(退休了的人)等都是過眼雲煙,多想想上世紀50,60年代甚至更早點的人什麼艱難困苦沒經歷過?現實社會經歷40多年改革開放從政治經濟文化環境生活各方面與我們那個年代相比即使再不濟也不知好多少倍了,千萬別像很多年輕人樣不知足,他們沒經過我們那麼多的磨難,即使給他們說了他們也不會相信,更不懂!我也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能活到現在甚至還可能再活很多年,很滿意知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越來越好!老哥姐們,即使有什麼困難狀況出現,請略微回憶對比也可叫做“憶苦思甜”吧,還有什麼想不開的事?過不去的坎呢?人生苦短知足常樂!放開了自己過好自己的每一天!


老玩童2722281593521


67年的羊退休,21歲結婚生子,已經當奶奶了,生活很充實,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每天看書學習,之前做中醫養生,現在做心裡疏導,一個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特別重要,不要被情緒左右,活出生命的意義,讓自己過的有價值,被需要就是幸福的



小橋流水6346


68年的猴子🐒,追著陳情令,粉著肖戰,王一博,拿著退休工資,過著90後的生活…[可愛][耶]19年拍的照片!




辛蝶蝶


我68年,52歲。雖然說是60後的尾巴,但也屬60後。
我女兒28歲,前年結婚,我臘魚才當了外公。
兒子18歲,還在讀書,家裡還有老母親,雖然弟兄姐妹四姊妹,但老母親只跟我過。
每年我們都挺辛苦,壓力也挺大,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堅定的目標:希望。
一個人,活的就是精神。我們人類奮鬥的目標,是精神創造物質,不是物質創造精神。


如果一個人感到絕望,就會沒有精神,就如行走的屍體,任何物質擺在面前,都會置若罔聞。
古曰:三軍可以奪帥,但匹夫不可奪志。
有志向的人,生命不息,衝鋒不止。很多殘疾人都樂觀向上,拼命努力,為社會,為家庭,有多大的光,就會發多大的熱。
內心絕望的人,如果思想不改正,行為不努力。那他比貧窮、比殘疾更可怕、更可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eeeca0d58904c9dabdea304bfabc65a\

國際美容王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樂於命,不思、不驚、不恐、不無為,凡事隨緣。

清代曾國藩曾說過: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即過不戀。

不思,不憂思憂慮。五六十歲,人生的很多命運已經就是註定。再多的想法,再多的算計,已經沒有了意義。憂思驚恐悲,只會徒增煩惱。

很多事正如《紅樓夢》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

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一首《好了歌》很好的詮釋了人生。

而不無為,凡事隨緣,則是該幹嗎幹嘛去,有能力出去旅遊旅遊,能行動就帶帶孫子,有愛好就去動手,想吃就露露手藝犒勞犒勞自己。別問為什麼,只為讓自己動起來,證明自己還能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