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英战吕布的时候没有人去支援吕布?

用户25655379413


这个问题好刁钻,我以前竟然从来没有想过。哈哈

对啊,为什么三英战吕布,没有人帮手支援吕布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又重读了《三国演义》这一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终于搞清楚了三英战吕布的来龙去脉,也搞清楚了吕布为什么没有帮手。


根本原因是董卓手下大将太少。

西凉兵虽然勇悍,但是董卓嫡系人马其实很少,只有四五千人,所以他手下的大将也很少,只有吕布、华雄、李傕、郭汜4人而已。

四人中吕布、华雄最是英勇,李傕、郭汜跟他们比就是酒囊饭袋。

华雄在董卓与十八路诸侯的第一波会战中,已经被关公斩杀。

为此,董卓决定亲自出马,大军20万兵分两路。一路是李傕、郭汜去守汜水关。第二路是董卓带着吕布把手虎牢关。

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卓自将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这关离洛阳五十里。军马到关,卓令吕布领三万军,去关前紥住大寨。卓自在关上屯住。

这样一来,董卓手下仅有的三员大将,还被分散在两各地方,虎牢关只剩下吕布一个大将。

这就是为什么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吕布没有帮手。实在没有人了啊。总不能让董卓自己上阵厮杀吧。


上将嗳福斯


为啥三英战吕布时,董卓阵营没有人帮助吕布? (流誉原创 抄袭必究)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多方面。可能主要是吕布自身因素,就是吕布自恃武力高强,不屑别人帮忙。这有许多战例可证明,比如,后来濮阳斗六将时,曹操六员悍将,典韦、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一齐上手,吕布那时还是老板,部下猛将不少,像张辽、臧霸、宋宪、魏绪、郝萌、侯成等等,也没有一人出手,只有吕布一人硬撑,撑不住就回马便跑,反正像吕布自己说的,吾有赤兔马,怕过谁?从三英战吕布整场作战过程看,并没有其他将领在场,估计因为距离虎牢关不远,地形也不复杂,吕布倚仗武力、赤兔马,即使出现意外,也能很快逃回关内,所以,估计没有其他将领随行。



虽然濮阳斗六将是以后的,但反映出吕布性格,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目中无人。三英战吕布时,董卓正宠爱吕布,信任有加,大约吕布与董卓部下,比如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李肃、胡胗、赵芩等人,关系很一般,甚至倚仗权势,多有欺凌,当然,这并不只是猜测,详细下面再说。奥,对了,那时李傕、郭汜二将,奉命带五万兵马,把守汜水关,张济、樊稠奉命守关,当时吕布是独领三万,前出虎牢关前,扎下大寨,与虎牢关还有一段距离,起码二、三里吧!李傕、郭汜在关城上,并未到前敌。



本来,董卓部下这些将军,武力、谋略都是不错的,比如李肃,当初华雄初战孙坚时,李肃就有不俗表现。李肃对华雄说,今夜偷袭孙坚,将军可击孙坚前寨,吾引军击后寨,孙坚两面受敌,必然大乱,说不定抓住孙坚。华雄按此部署,夜里突击孙坚,果然大获全胜,斩了孙坚大将祖茂,要不是祖茂舍命替换,差点干掉孙坚。李肃反正后在杀董卓、战西凉兵过程中,一战杀掉李傕郭汜先锋牛辅,但因疏于防范,夜里被偷袭,败回后吕布就把李肃杀掉了。而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大反西凉,把吕布打得大败,逃出武关,投奔袁术。



从吕布最后败亡白门楼看,一条重要原因,就是部下内讧,宋宪、魏绪、侯成等人,乘吕布日夜连续作战,精疲力尽,在城楼小憩时,把吕布捆绑起来的。这充分说明 : 吕布连身边重用的人,都这么恨,人缘确实差的不是一点。再比如,吕布杀李肃,也不请示王允,就擅自干掉。毕竟王允筹划杀董卓,派谁前往眉嵨,把董卓哄骗回京,是一件艰巨任务,如果董卓起疑心,就有性命之忧,李肃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成功把董卓带回长安,才使吕布有了刺杀董卓、除掉国贼的机会,这件事李肃立过大功。



假如吕布尊重部下、友好同僚,那么这些将军,肯定投桃报李,相互合作,关系融洽,那在关键时刻,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但吕布至死都没明白这道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


流誉后


刘备就是去支援吕布的

有人说,三英战吕布,刘备纯凑数。若是没有刘备去,吕布未必能跑路。


刘备看关羽、张飞占得优势,于是跑去混个经验。

也不想想,不管是方天画戟,丈八蛇矛还是青龙偃月刀那都是长兵器,你一个双股剑短兵器挨得近身吗,到不了攻击范围啊。

而且本来吕布打关张就很吃力了,刘备再一来,吕布顿时压力大减,为何刘备太弱了,不像关张,单人都有和吕布过个几十招的水准,刘备那是随时可能被秒的存在啊。

为了防止刘备在自己双股剑还没有碰到吕布的时候,就被吕布秒杀掉。关羽、张飞不得不分出不少的心来帮刘备防御,必然减小了对吕布的压力。

于是吕布乘机抓住一个空挡,走人了。

所以三英战吕布的时候,是有人去帮助吕布的,这个就是纯属帮倒忙的刘备了。


叶飘刀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一下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吕布身边有什么人。

华雄死后,董卓亲自率军二十万兵分两路来战关东诸侯:一路由李傕、郭汜率军五万前去汜水关,而另一路则是由董卓亲自带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前往虎牢关。到了虎牢关以后董卓又命吕布率军三万去关前下营,自己则留守虎牢关,因此吕布身边只有他的本部人马,董卓手下各将并未随行。

吕布此时手下有多少武将在演义中并未提起。直到吕布濮阳战曹操时,才提到吕布手下共有高顺、薛兰、李封、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等十一员战将。

虽然按照正史看,只有臧霸是吕布占据徐州以后才归顺于他外,高顺、张辽等人早就隶属于董卓部下,这个时候也很可能在军中。不过演义和正史毕竟有一定区别,像臧霸就提前归属于吕布,和正史的记载有区别。而董卓死后李傕、郭汜率军攻打长安时,吕布只有李肃一人可用看,高顺等人是否是吕布部将还是未知数。

此外吕布虽然率了三万大军在关前下营,但是他出马挑战时,只带了三千铁骑,并没有全军出动。而且吕布一向心高气傲,对自己的武艺非常有信心。濮阳之战后期高顺、张辽、臧霸、侯成等人在外搜集粮草未归,他就去和曹军交战。陈宫劝吕布等高顺等人返回再战,他却说“吾怕谁来”,结果被许褚、典韦等人联手击败。

所以这次吕布很可能也是过于相信自己的武艺,张辽等人即使已经在他手下,也可能留守大营,吕布一个人带兵出去挑战,在遭到夹击时无人前来救援。可以说是吕布过于自大造成的吧。


不沉的经远


吕布镇楼,三英战吕布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帮吕布,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当时天下无敌,董卓手下人觉得没人能打过吕布,因此没人去帮。

其次,董卓手下没人敢去,关羽温酒斩华雄已经成名,下面的人被名气所吓,没人敢帮。

最后一点,董卓手下比较厉害的将军像张辽、高顺等不在虎牢关,因此没人能帮。

因此,三英战吕布的时候没人去。





弄潮儿xw


三英战吕布为什么刘关张可以围殴吕布,而吕布却没有人援助呢?原因有很多。

首先,吕布马快呀。而且吕布追的是公孙瓒,他出身河北突骑,又是一方诸侯,就算骑的马不是名驹,那也是百里挑一的。所以,吕布和公孙瓒是跑出了很长一段距离,才被提前绕道的张飞给阻挡了。后来三英战吕布,原文中看呆了也是讨董联盟的八路人马,压根也没吕布军队什么事。再说吕布在虎牢关五回合杀方悦;一回合刺穆顺;十回合败武安国;不数合败公孙瓒;可以说如日中天,气势如虹,打得讨董联军心惊胆战,吕布的手下自然不用过于卖力,甚至打打酱油就可以了,谁知道出来了一个超一流高手张飞。



到了张飞战吕布五十回合,关羽又夹击三十回合,吕布的军马就算来了,但是也不好插手了。比如吕布日后的有名的“八健将”,张辽属于强一流高手(后来强一流,初出茅庐可能只有一流),高顺,臧霸属于一流高手,另外的魏续(三合被颜良斩杀),宋宪(被颜秒杀),成廉(被乐进射死),曹性(被夏侯惇所杀),郝萌,侯成等等最多属于弱一流高手;所以,先不说八健将没有出场。即便出场了,和吕布未必形成合力,在激烈的打斗下,恐怕只有被反杀的可能。再看董卓的部将,除了华雄(强一流,却在之前被关羽斩杀),其他如李榷,郭汜,张济,樊稠,李蒙,王方等等西凉军将领,大概率没有和吕布一起出征,就算有,也不太会帮吕布。



因为,第一,吕布毕竟是三国第一高手,打架从来单打独斗,比如后面的濮阳之战;第二,张飞战吕布就喜欢揭他的伤疤,一口一个“三家姓奴”,吕布也确实杀丁原背主,这就打压了吕布军的士气;第三,吕布在虎牢关下气势如虹,几乎一人之力打败了讨董联军,假如三英战吕布时,吕布这边的大小将士一拥而上,功劳还是吕布的,显然吕布军没有这样的凝聚力;第四,西凉军不但没有凝聚力,从后来董卓死后,李榷,郭汜等人互相争斗来看,本身就矛盾重重;第五,董卓没来,吕布在缠斗,没人能指挥军队;



综上所述,没有人援救吕布,原因是多方面。不过,即便上去夹击,只可能是帮倒忙。比如,关羽加张飞双战吕布,其实场面已经占据上风,只是暂时不能解决战斗而已,但是吕布要脱身很难。刘备找到机会杀了上去,虽然是压垮吕布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成为最大的破绽,于是吕布找到机会,朝着刘备虚晃一戟,攻关张之必救,然后倒拖大戟就跑路。所以,吕布是强弩之末,刘备相当帮了倒忙。但是,个人认为刘备是故意的,第一,当时的场面不能保证关张杀了吕布,而自己没有损伤,不值得;第二,杀不吕布,刘备也得不到利益最大化,反而被袁绍,袁术嫉恨;

所以,说刘备暗中帮了吕布也对,掩饰己方锋芒,更何况刘备是隐藏高手,不至于被吕布秒杀,论到战场敏锐和洞察力,绝对秒杀很多将领,所以刘备也有自信这么做,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大飞熊骑士


《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可谓是名场面,面对天下第一名将吕奉先,刘关张三兄弟第一次在天下英雄面前施展了自己的本领,这也是刘关张起飞的开始。吕布当时连续击杀诸侯联军的将领,当公孙瓒被吕布紧追且即将性命不保之际,张翼德杀出,挡下了吕布的一波攻势,并且和吕布激战,连续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拍马上前,兄弟二人联手战吕布,又三十回合,“战不倒吕布”,此时大哥刘备登场,三兄弟围殴吕布,最终吕布难以抵挡,从刘备的防守下打开一个缺口,逃了出去。三兄弟在与吕布交战之时,董卓阵营没有一人出来帮忙,最终造成了吕布“狼狈而归”的不体面结局。那么,为何董卓帐下,无一人前来向吕布施以援手?

不可否认,虽然关羽张飞在后来成为了冠绝天下,声名远播的名将,但在虎牢关下战吕布之时,二人还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张飞的职位是步弓手,而关羽则为马弓手。关羽的知名度要稍稍好于张飞,因为在此之前,他刚刚早汜水关下温酒斩华雄,令十八路诸侯刮目相看,但印象是难以在瞬时改变的,关羽此时尚没有足够的声誉积累;张飞则更惨,丝毫没有像样的战绩。不要说吕布,即使十八路诸侯内部,不知张飞为何人者大有人在。因此,对付这种无名之辈,董卓帐下武将不认为吕布会战败,即使场面一度陷入胶着,但张飞绝无胜算。

除了关张二人知名度不够外,吕布本人的强大也是另一因素。张飞与吕布交战至五十回合,关羽立马上前帮助,可见关羽应当是察觉到了张飞陷入了相对的劣势;而在关羽加入战斗三十回合后,作者用“战不倒吕布”来形容,可见此时的吕布与关张联手的表现五五开,甚至略胜。这样的局势,董卓帐下的武将自然是看在眼里,吕布不需要支援,自己便能搞定。

吕布本人在董卓阵营中的地位,也是无人出手相助的一个重要因素。吕布本来是丁原的干儿子,结果在董卓的物质诱惑下毅然决然地杀掉了丁原,投入董卓帐下,并且被董卓收为义子。吕布杀父求荣的作风,在常人看来,本身就是无耻的,自然会受到董卓帐下原有将领如李傕郭汜的蔑视;而吕布作为后来者,地位却居于李傕郭汜等人之上,这些人心中又是不平衡的。在两种心理 的共同作用下,董卓阵营的其他武将,自然是希望吕布战败,甚至被干掉,这样一来他们心中方才平衡。吕布本人又是恃才傲物,目空无人的典型,想必与董卓帐下其他奖励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因此其他人自然不想帮他。

所以,各方面的原因综合之下,吕布在承受刘关张三人联合攻击之时,己方阵营无一人出来帮忙,最终使得天下第一名将第一次“狼狈”落败。


庭州行者


不才愚见,为各位解答。

准确来说其实是二英战吕布,刘备其实就是个配角,真正出力的就是关羽,张飞。 刘备其实就靠个汉室宗亲在诸侯里立足,关羽张飞就更没名气了。吕布就不同,既是董卓义子,又是常胜将军,董卓一方对吕布都是胜券在握,也就是稳赢了,没必要上;还有一方面就是,吕布傲气太大,所以如果有一个人冲上去帮他,突然就赢了,那算是谁的功劳?所以谁会去跟一个想要独占头功的人并肩作战。



当时作战是对决,关羽张飞跟着刘备打过很多次战,懂得了配合,都熟悉对方。吕布很勇猛,经常一个人连砍十多位敌将都不是事,吕布就算再吃力,也不需要帮忙,再上个人反而可能帮倒忙,很可能吕布杀红了眼连自己这一边的都杀,那么就没人敢上了。

吕布是董卓的唯一王牌,董卓也不想让吕布玩命的打,看吕布招架不住就鸣金收兵,如果硬是要对拼,董卓手中的大将少的可怜,那就没胜算了。

D乐乐


我是小林,我来回答。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是虚构的,历史上没有记载。既然是虚构的,作者想怎么编都是可以的!这个情节主要是凸显吕布的勇猛,以此来反衬刘关张三人的团结一心。

(文学的角度,“三英战吕布”是很好看的,但是历史书上没记载)

古代真正的打仗不太可能都像《三国演义》里面,武将对武将单调或者一个挑几个。小说或者戏曲的情节很多时候是渲染气氛的,读者们不要把这些和真实的历史混为一谈!

(古代的战争并不是都是双方对阵,派武将出来对打的!)


小林品历史


吕布,布之英勇,无可匹敌,去帮吕布首先应该有点本事,纵观董卓阵营,真心没有能与刘关张抗衡的武将,就连吕布也略显示弱,敢问谁人能帮。这是董卓时期,后来吕布自立门户,号称,掌中方天画戟,胯下赤兔宝马,纵横天下,无人能敌,多数诸侯又晓得吕布,刚愎自用,不听忠言,反复无常,肯定没人去救他,最后死在白门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