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怎样,他是否报复嘉庆之妹呢?

静静观天下


“和珅倒,嘉庆饱。”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猪养肥了再杀的案例,和珅的故事广为天下人所熟知。可是按古代律法的道理来说,和珅所犯的事是可以诛灭九族的,但是作为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

1799年正月初八,嘉庆皇帝下谕宣布,革和珅职,抄没家产。不久之后就“恩赐”和珅三尺白绫自尽。可是丰绅殷德作为和珅的儿子,却被意外的赦免了——要知道,丰绅殷德可是和孝公主的老公,也就是嘉庆的妹夫。要是嘉庆砍了丰绅殷德的脑袋,不久让合孝公主成了寡妇吗?在清朝的时候,公主是不能再嫁的,嘉庆思前想后不能苦了自己的妹妹于是就从轻处罚了丰绅殷德。只是革掉了他的伯爵和贝勒的爵位,而保留着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官职。另外由于嘉庆把和珅的住宅留给了和孝公主,丰绅殷德自然也就留在了老宅之中。可能是由于睹物思人的缘故,也可能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吧,丰绅殷德将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带到了和公主的日常生活之中,原本恩恩爱爱的夫妻,渐渐成为了陌路。这并不是丰绅殷德不爱和孝公主了,而是他不想再待在这个伤心的地方,于是他就借着守孝之名长期不回家,还与自己的小妾各种欢乐来恶心自己的小舅子。很快嘉庆皇帝知道了这个消息,觉得这小子简直不识抬举。要不是自己的妹妹苦苦哀求,可能我早就对你不客气了,你现在居然还给我妹妹各种带帽。于是嘉庆传下了一道圣旨,立刻革去丰绅殷德的官职,将其关在家里,不许他私自出门再沾花惹草。可是对于一个死心的人来说,囚笼都不算什么,况且你还只是让我不出门,我这下面三条腿你能困住,可是我的嘴你控制不好吧?丰绅殷德又开始再家作——天天喝酒。日日狂喝暴饮,再他看来,他糟蹋自己身体,就等于糟蹋和孝公主丈夫的身体,糟蹋了嘉庆妹夫的身体。你要了我亲人的命,我就要你亲人不好过!久而久之,嘉庆也不耐烦了,看着自己妹妹日日抹泪,心里一横,长痛不如短痛的就把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并让他远远离开京城,到乌里雅苏台的军队中效力去了。一个长期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公子阿哥,哪里受的了外蒙古的漫天黄沙和冰天雪地,不到三年时间丰绅殷德就把自己作死到了病榻之上。这个时候和孝公子还是牵挂他的,急忙去求嘉庆皇帝,嘉庆皇帝这才降下了一道圣旨,允许丰绅殷德回京。回京三个月,丰绅殷德就一命呜呼了,终年只有36岁。

可能丰绅殷德如愿了吧,毕竟他终究让和孝公主成了寡妇,曲线式的恶心了一把自己的杀父仇人,可这代价……


西门不成都


巨贪和珅因贪心太大,栽倒了。还差一点被千刀万剐,在固伦和孝公主和刘墉的建议下落了个全尸,最终三尺白绫上了路,年仅49岁。“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帝是治死和珅的杀手。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自然对皇帝不敢怎么样,那么皇帝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是自己老婆,他会为死去的老爹去报复嘉庆的妹妹吗?


这里小姐姐告诉大家,丰绅殷德根本没有报复公主。

一、夫妻感情还是有的

丰绅殷德的名字是乾隆所赐,并把和他同岁的固伦和孝公主赐婚于他。二人可谓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他们的兴趣志向又相同。数十年间,两人的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共同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固伦和孝公主英姿飒爽爱穿男装,她经如男孩子一般,爱耍刀剑,擅长使用弯弓,喜爱打猎。她嫁入和府后,依然不爱红装爱武装,还经常与丈夫丰绅殷德一同出去打猎,而且随侍侍从皆以劲装打扮。每次公主出猎,必偕同前往。

和孝公主以儒家礼仪来要求自己的丈夫丰绅殷德,丰绅殷德也不负公主所望,努力修习四书五经,深受皇上重用。


二人婚后有一子,三口之家完美幸福,可惜他们的儿子早夭,和珅、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无不伤心欲绝。公主也不再生育。公主顾全和家大局,为了延续和家香火,多次恳请丰绅殷德纳小妾,最后不得已讨了几房小妾,给和家延续了香火,丰绅殷德应该是得感谢公主的深明大义的。


二、因固伦和孝公主,丰绅殷德才得以飞黄腾达满载荣耀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乾隆皇帝,

“赐名丰绅殷德,指为十公主之额驸。赏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

丰绅殷德满语中是“福裕”的意思,乾隆希望丰绅殷德能福裕长驻,为女儿带来好运,从此丰绅殷德原来的名字被遗忘。

乾隆封自己的十公主为固伦和孝公主时,丰绅殷德被授固伦额驸。



“戴红宝石帽顶三眼花翎。金黄带。紫缰。服色与贝子同。”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七月,“命固伦额驸丰绅殷德、在御前行走。”

十公主下嫁后。他有了“紫禁城骑马”的特权。 接着兼散秩大臣行走、 正黄旗护军统领、为内务府大臣、兼銮仪卫銮仪、兼正白旗汉军都统。


一个男人的一生主要以事业为重,丰绅殷德的事业平步青云,一飞冲天,这都要感恩公主在自己身边和对自己的支持。


三、公主为挽救和珅已经做到仁至义尽

丰绅殷德的老爹和珅的死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与公主何干?何况公主还一直奉劝自己的公公该收手时要收手。但和珅这老头却在作死的路上狂奔。

昭连《啸亭续录》记载:公主奉劝和珅

“汝翁爱皇父厚德,毫无报称,惟有见有日彰,吾代为汝忧。他日恐身家不保,吾必遭汝累矣。”


固伦和孝公主知道和珅贪心不足蛇吞象,早晚得栽,奉劝和珅停止那些不好的做法,但对于已经贪到疯狂的和珅无济于事。


该来的这一天还是来了,嘉庆四年的正月初三,公主的老父亲乾隆帝驾崩了,接着和珅被投入大牢。两面都是老爹,最疼爱自己的生父死了,老公爹也面临被凌迟处死。固伦和孝公主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和即将低落的泪水,赶进皇宫,跪着请求自己的哥哥,放公爹和丈夫一条生路,最后在公主的求情下,嘉庆放过了丰申殷德,改判和珅白绫自尽。

四、丰绅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得免连坐。

按照和珅所犯的罪,本该灭门。因为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和珅保了全尸也保留了后代。公主和刘墉谏言应避免案件扩大化,被嘉庆帝采纳。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不再牵连任何人。

此外公主几次恳求皇哥哥嘉庆允许其夫丰绅殷德“暂行出城,料理丧事”,嘉庆也给足了他面子,让和珅在死后避免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认知上的难堪。

对于这样一位贤良淑德又有大恩于和家女人,丰绅殷德怎么会去报复呢?


其实说丰绅殷德“报复公主”实属有人诬告

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固伦和孝公主府长史奎福向内务大臣温布控告丰绅殷德:“演习武艺,谋为不轨,并欲害公主,将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各款。”

嘉庆竟调查发现说丰绅殷德报复公主纯属诬告,不过丰绅殷德在国丧期间生女儿是真事。丰绅殷德承认了自己在乾隆大丧期间,把小妾带进坟园,不守禁忌。

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嘉庆又授予他“头等侍卫,擢副都统,赐伯爵衔。”不久,嘉庆把他流放到乌里雅苏台任职。

由于他过度纵酒行乐和自暴自弃,病倒了。公主心疼他,又去她皇哥哥那里求情让丈夫归来养病,嘉庆应允。不料丰绅殷德在回来的途中一命呜呼,年仅36岁。留下固伦和孝公主守寡,她活到和和珅一样的年龄时去世。


小姐姐讲史


嘉庆四年,和珅倒台,他的家产被嘉庆抄没,本人也被害。



卑微的活着

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却逃得一命,丰绅殷德的妻子是嘉庆之妹,也就是固伦和孝公主。

在和珅死后,固伦和孝公主向嘉庆皇帝求情,这才让丰绅殷德幸免于难,而且还保留了丰绅殷德的伯爵之位。

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乘金顶轿。和珅得罪,籍没。仁宗命留资为主养赡。丰绅殷德再赐公爵品级,亦以主故推恩也。

但此时的丰绅殷德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曾经与和珅有瓜葛的大臣都被处死,或者流放。

而在这场权力的斗争中获胜的大臣,自然也看不惯丰绅殷德这个和珅的余孽。

这些人想要斩草除根,因此不遗余力的构陷丰绅殷德,他们不断弹劾丰绅殷德。

有人弹劾丰绅殷德对固伦和孝公主不敬,甚至意图谋害公主。

有人弹劾他心怀怨恨,在家中诅咒嘉庆。

有人弹劾他在国丧期间纵情声色,而且还在此期间生下了一个女儿。

此时的丰绅殷德,就如同案板上的一块肉,不管是谁都可以割一刀。

因此,在嘉庆八年,丰绅殷德被革去了伯爵之位,并罚在家中思过。

后来在嘉庆十二年,丰绅殷德又获得了伯爵之位,但是却被调离了京城,派去了乌里雅苏台。

从情爱甚笃,到形同陌路

在丰绅殷德和公主刚刚成亲时,他们两人在外界看来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公主喜欢游山玩水,丰绅殷德也时常陪伴在妻子的身边。

在他们婚后生育了一个儿子,但是却很快夭折了。

之后公主生育了两个女儿,为了给和家留后,她鼓励自己的丈夫纳妾。

但是在和府遭遇巨变之后,丰绅殷德的人生轨迹彻底的发生了转变。

要说他有没有抱负嘉庆之妹,在我看来,他心中肯定有些怨恨,但是还谈不上抱负。

和珅被害与公主无关,这一点他很清楚,但是这样的结局,肯定会影响他和公主的感情。

昔日辉煌的和家,现在已经烟消云散,他自己也成了过街老鼠,不断的被朝臣弹劾,成为众人可怜的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放纵自己,纵情于声色,他想要逃避现实,麻痹自己。


之后在嘉庆十五年,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丰绅殷德离开了人世,或许在他看来,这对他和公主都是一种解脱。


东方大史


清嘉庆四年,乾隆太上皇驾崩刚刚十日,嘉庆皇帝便宣布了钮祜禄·和珅的二十款大罪,将其下狱抄家。和珅倒台以后,朝野上下开始了对其翻江倒海的弹劾和报复,最后,这位被乾隆皇帝盛宠了数十年,权势一度凌驾于嘉庆皇帝之上的“二皇帝”,被嘉庆皇帝“特旨恩赏”,以三尺白绫自尽于狱中。

身犯二十款大罪的巨贪和珅,之所以被嘉庆皇帝处以“自尽”,而非廷议的“照大逆律凌迟”,主要原因在于嘉庆皇帝所说“念其曾任首辅大臣,于万无可贷之中,免其肆市”,乃系嘉庆皇帝“为国体起见。非为和珅”的理性考虑。

但是,嘉庆皇帝之所以“轻罚”和珅,和珅儿媳妇的求情,也不容忽视。

和珅的儿媳妇,也就是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的嫡妻、乾隆皇帝最为宠爱的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

乾隆皇帝宠爱十公主的证明例子非常之多,我们选取三处予以说明:

1、《啸亭杂录·续录》有载:

和孝公主,惇妃所生,为纯皇帝最幼女。上甚钟爱,以其貌类己,尝曰:“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

2、《清史稿·公主传》有载:

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乘金顶轿。和珅得罪,籍没。仁宗命留资为主养赡。丰绅殷德再赐公爵品级,亦以主故推恩也。

3、《清实录·道光朝实录》有载:

谕内阁、和孝固伦公主、朕之姑也。自幼仰承皇祖高宗纯皇帝钟爱最笃。嘉庆年间皇考仁宗睿皇帝叠加恩眷。至为优渥。

也就是说,固伦和孝公主非但为乾隆皇帝至为宠爱,还被其兄嘉庆皇帝、其侄道光皇帝倍加恩宠。“宠爱之隆, 妆奁之侈”,举有清一朝,再无二例。

乾隆五十四年,乾隆皇帝自己的爱女——固伦和孝公主,指婚给了宠臣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和珅犯下如此大罪,其子丰绅殷德必然受到牵连,被流放、被充军乃至被杀都有法可依,但是嘉庆皇帝就是看在固伦和孝公主的面子上,给予了丰绅殷德特殊的恩宠。

《清实录·嘉庆朝实录·卷之三十八》有载:

丰绅殷德。系固伦额驸。且公主平日最为皇考所钟爱。自应仰体恩慈。曲加体恤。若此时将丰绅殷德职衔斥革。齿于齐民。于体制亦觉未协。和珅公爵。系因拏获王三槐所得。应照议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丰绅殷德承袭。在家闲住。不许出外滋事。

丰绅殷德虽然得到了嘉庆皇帝极大的宽容,但此时的生活和和珅当权之时,已经是天壤之别。而且,在和珅被赐自尽以后,丰绅殷德的成为了举朝上下攻击、报复的对象。“谋为不轨”、“欲害公主”、“将妾带至坟园”等等诬告,将丰绅殷德从“伯爵”逼到了“三等轻车都尉”;从京城逼到了“乌里雅苏台”任职。

从天堂跌入地狱,“功名事业俱泡影”的丰绅殷德,将这一切变故都归结到嘉庆皇帝的身上。但,面对九五之尊,随时可以取下自己项上人头的嘉庆皇帝,丰绅殷德毫无办法。他只得将全部怨恨都发泄到了自己的妻子、嘉庆皇帝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的身上。

但是,固伦和孝公主乃系嘉庆皇帝倍加宠爱的妹妹,家暴吗?不敢!休妻吗?更不敢!

于是,丰绅殷德采取了一种更为恶毒的办法——冷淡妻子、于妾室中放纵情欲。

被一贬再贬、一罚再罚的丰绅殷德,淫虐到何种程度呢?我们同样举出三个例子,予以说明:

1、《清史稿·列传一百六》有载:

未几,公主府长史奎福讦丰绅殷德演习武艺,谋为不轨,欲害公主。廷臣会鞫,得诬告状。诏以丰绅殷德与公主素和睦,所作青蝇赋,忧谗畏讥,无怨望违悖;惟坐国服内侍妾生女罪,褫公衔,罢职在家圈禁。

原本和固伦和孝公主感情深厚的丰绅殷德,在和珅自尽后,在乾隆太上皇的国丧期间,竟然将“将侍妾带至坟园,于国服一年内生女”,而被嘉庆皇帝严斥以“丧心无耻”。

要知道,在十公主所生之子早夭后,十公主曾经为了和家不致绝后,数次劝诫丰绅殷德纳几房小妾,用以传宗接代。但丰绅殷德次次回绝,只和十公主“情深意切”。但在和珅自尽以后,丰绅殷德竟然到了不顾国丧期间的禁忌,于“坟园”淫乱,全然不顾十公主的感受。

2、《啸亭杂录·权责之淫虐》有载:

乾隆朝某驸马家巨富,尝淫其婢不从,命裸置雪中僵死。其家挞死女婢无算,皆自墙穴弃尸出,其父母莫敢诘也。后卒以劳瘵死。

这里所说的“巨富驸马”,即为丰绅殷德。其淫虐暴戾的程度,虽然有着刻意黑化的嫌疑,但其负面形象能够被清朝皇室宗亲爱新觉罗·昭梿写入《啸亭杂录》,想必也是事出有因。淫虐到“挞死女婢无算”的程度,甚至“以劳瘵死”,也就是因为肾虚精尽而亡,足以说明丰绅殷德放纵情色的程度。

3、丰绅殷德因为“将侍妾带至坟园,于国服一年内生女”而被严惩时,嘉庆皇帝刻意强调禁止丰绅殷德“饮醇酒、近妇人”的禁令,让其发出了“功名事业俱泡影,埋骨何须墓志铭”的哀叹。

但在嘉庆十一年,丰绅殷德被嘉庆皇帝“贬黜”到乌里雅苏台任职以后,其纵情声色的生活习惯再次得以延续。从嘉庆十一年到嘉庆十五年,丰绅殷德在乌里雅苏台任职过度放纵,基本等于慢性自杀,以至于换得重病。念在夫妻一场,十公主向嘉庆皇帝求情,丰绅殷德才得以返回京城养病,可丰绅殷德返回京城不到三月,就一命呜呼了。

丰绅殷德病逝以后,十公主的生活才算归于“平静”,才算停止了被“残忍伤害”的过程。对于被乾隆皇帝捧在手心的“天之娇女”,被自己的驸马如此无情对待,其心中的悲痛和哀伤,可想而知。

而嘉庆帝对妹妹凄凉的处境无能为力,明清两朝的公主都是不能再嫁的。他只能经常给妹妹送来钱物,从经济上帮助她。甚至,连其侄子道光皇帝,也对姑姑一生的遭遇备感哀伤,亲临她的墓前祭奠。

被乾隆、嘉庆、道光三代帝王倍加恩宠的皇家公主,却也逃不过被无情丈夫,以冷淡、纵情声色而报复,个中悲凉,恐怕只有十公主自己才能体会吧!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啸亭杂录》、《嘉庆朝起居注册》


正说清代十二朝


丰绅殷德的结局至少比和珅好得多,是病死的。

乾隆一死,嘉庆继位,国丧还没结束,就赶忙把和珅下大狱。

本身就有很多忠臣不满和珅的所作所为,只是碍于乾隆庇护他,被办法扳倒他。

如今嘉庆继位,大臣们自然是疯狂弹劾和珅,其中的主力就是王杰。

和珅被下大狱之后,丰绅殷德自然也不能幸免。

但是碍于自己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还是给了一点情面。

皇室之中其实是没什么亲情可言的,但是固伦和孝公主和嘉庆的感情偏偏很好。

嘉庆也很疼这个妹妹,不忍心让她伤心。

最后才让和珅自尽,可以保全尸。而丰绅殷德则保住了一条性命,就是不能随意走动。

至于是否报复了固伦和孝公主,我觉得是没有的。

有这种说法,是因为丰绅殷德后来纵情声乐,变得十分颓废。

被嘉庆得知后,觉得他对不起自己的妹妹。

我觉得这不算报复,一来固伦和孝公主对于他们家算是仁至义尽,而且二人婚后感情也十分和睦。

之所以后来那么颓废和放纵,可能真是经历了大起大落,失去了信心罢了。


十点历史君


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的婚姻是政治婚姻,通常政治婚姻都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所以也常常以悲剧收场,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的婚姻也同样如此,不过幸运的是两人也曾度过了近十年幸福的婚姻生活,在和珅死后,说丰绅殷德报复固伦和孝公主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相反他更应该感谢和孝公主,没有和孝公主丰绅殷德肯定也会和和珅一起被清算的。

影视剧中的丰绅殷德

一场政治婚姻的开始

丰绅殷德出生于乾隆四十年,这时正是他的父亲和珅如日中天的时候,丰绅殷德也沾了和珅的光。“丰绅殷德”这个名字就是乾隆皇帝给他取的,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将丰绅殷德指为了十公主的额驸。

十公主是惇妃所生是庶女,按理封号应该是和硕公主,因为乾隆皇帝非常的喜爱十公主,乾隆五十二年,破例将其封为了固伦和孝公主,通常固伦公主是嫡女才有的封号,因为乾隆皇帝爱屋及乌,丰绅殷德也很受器重,开始在御前行走,之后又被接连升任为正黄旗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

影视剧中的和孝公主

和孝公主出嫁的时候,婚宴也是超规格的,乾隆皇帝对和孝公主非常偏爱,给她置办的嫁妆是其他公主出嫁时的十倍之多,各类珍贵珠宝数不胜数,另外还拨给了三十万两的库银,朝中大臣不论尊卑均要去公主轿前拜辞,也只有和孝公主有这样的待遇。

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看似金玉良言的婚姻,最后却以凄凉结局收场

最初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的婚姻还是很幸福的,一方面是因为丰绅殷德真的很喜欢和孝公主,另外一方面是和珅也经常提醒丰绅殷德要陪伴和孝公主,和孝公主虽然很受宠爱,但并不是娇生惯养的人,反而很有才华,丰绅殷德也处处谦让和孝公主,这种相敬如宾的生活,时间久了自然增进了两人的感情。

丰绅殷德和和孝公主成亲

和孝公主嫁给丰绅殷德不久后,就已经发现了和珅贪赃枉法的事情,所以她曾经对丰绅殷德说过,以后可能会被和珅牵连,身家不保。嘉庆四年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果然开始清算和珅一家,丰绅殷德也被审问,幸好和孝公主多次向嘉庆皇帝求情,丰绅殷德才免遭连坐。

嘉庆皇帝也很宠爱这个妹妹,丰绅殷德没死,完全是嘉庆皇帝顾及自己的妹妹,丰绅殷德侥幸逃过一劫但也很受打击,所以开始消极度日。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曾有过一个儿子,但是不幸早夭了,和孝公主多次劝丰绅殷德纳妾。乾隆皇帝死后,全国服丧三年,守制者不可嫁娶生育,但在乾隆死后一年里,丰绅殷德就和小妾生育了一个女儿。

乾隆皇帝画像

这件事被其他大臣知道后,就对嘉庆皇帝弹劾丰绅殷德,说他与图谋加害公主,国服期间带妾侍到墓园生女。嘉庆皇帝核查后,生女是真,但是加害公主纯粹是诬告,只是让他闭门思过,嘉庆看在和孝公主面上,再次放过了丰绅殷德。

打心里说,嘉庆皇帝并不喜欢丰绅殷德,所以后来就让他到边关任职,其实就是变相流放。和孝公主又再次向嘉庆皇帝求情,嘉庆皇帝才同意让丰绅殷德回京,但是丰绅殷德没多久就病逝了,和孝公主在道光三年病逝,道光皇帝很同情姑姑的遭遇,亲自到她的墓前祭典。

和孝公主晚年画像

结语

和孝公主虽然深受乾隆皇帝,嘉庆皇帝的宠爱,但是最后还是沦为政治牺牲品,晚年在嘉庆皇帝接济下度过余生,不由让人感到惋惜。说丰绅殷德报复和孝公主这完全是谣言,丰绅殷德是很感激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和孝公主的。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丰绅殷德一辈子最大的不幸是有一个号称天下第一贪的父亲,最大的幸运是取了一个富贵至极的老婆

乾隆一死嘉庆的枪口立刻对准和珅,所以民间一直流传“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说法,杀和珅是嘉庆上位后势在必行的政治需求。


当然不只是除掉和珅一个人就完事,包括他的党羽、势力、财富、关系网等。而丰绅殷德作为和珅的儿子,唯一的直系亲属,嘉庆有必要放过他么?

———答案是肯定的,没必要!

斩草还的除根,嘉庆和丰绅殷德结下的不是普通梁子而是杀父之仇,为了避免以后麻烦,杀掉丰绅殷德才是嘉庆当时的第一选择,可事情还是出现了偏差,嘉庆看固伦和孝公主的面子上并没有为难丰绅殷德,只是削去职位成了闲散人等。那么嘉庆为啥这么在乎固伦和孝公主的感受?

乾隆晚年得女,对这个小女儿是异常疼爱,所以赐封:固伦和孝,乾隆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固伦和孝公主是个男子,皇位一定传给他。除了固伦和孝,当时的和珅才是乾隆的真爱,爱屋及乌,乾隆就把固伦和孝公主许配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


一个是宠臣的儿子,一个是心爱的女儿,郎才加女貌,门当配户对。这一对佳人也不负双方父亲的期望,过起和和美美的小日子。从古到今很少有政治联姻存在真正的爱情,可固伦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就是那一对意外。

很快两人产生爱情的结晶,可惜不幸夭折,两人伤心欲绝,更他们绝望的是固伦和孝失去生育能力,而丰绅殷德为了顾忌娇妻的感受也不准备娶二房,纳小妾,最后架不住公主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由才进门几个小妾,可见这两人感情至深。


这也是和珅倒台后固伦和孝公主力保丰绅殷德的关键原因,他真心爱那个贪官的儿子

而我们的嘉庆皇帝一直和这个妹妹感情至深,具记载,嘉庆对贪腐结党的和珅痛恨已久,自然因恨生恨,也极度讨厌丰绅殷德。结果还是架不住乾隆一意孤行,非要把固伦和孝嫁给丰绅殷德,为了这件事嘉庆几天几夜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还有一个原因,乾隆在1799年驾崩的时候,27位子女健在只有五人:嘉庆帝、永璇、永星、永璘、固伦和孝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母亲是惇妃,所以应该是嘉庆帝的异母妹,嘉庆帝的同母两个姐姐都先于乾隆帝去世了,那么固伦和孝公主是嘉庆唯一的妹妹了。


所以嘉庆对这个妹妹的感情也是非同一般

等到嘉庆迅雷不及掩耳的收拾掉和珅,丰绅殷德已经知道自己的下场。可深爱着丈夫的和孝公主不顾皇家威严,律法无情,拼命的向自己的哥哥求情,放过丰绅殷德吧!嘉庆对自己的妹妹始终是心疼的,至少嘉庆对和孝的爱不比乾隆少。

最终嘉庆松口,他还是不忍自己的妹妹因为自己失去丈夫,一辈子活在记恨、悲痛中。毕竟和珅的政治问题已经处理完毕,该敲打的,收拾的都差不多了,况且考虑先皇对和珅一家荣宠至深,没必要赶尽杀绝,没有和珅丰绅殷德什么都不是,于是决定看在和孝公主的面子上饶了丰绅殷德。

此时的丰绅殷德如同一只落地的草鸡,整个人生是备受打击,即使和孝公主对他一直不离不弃,可是现实已经把他打击到支离破碎,最后自我堕落,抑郁而终,享年36岁!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我不是易中天


如果说政治婚姻是各取所需,没有爱情,且大多以失败告终,那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的结合可以说是政治婚姻中的一朵奇葩,他们情投意合、相濡以沫。

丰绅殷德是和珅唯一的嫡子,从小深受父亲喜爱。和和珅一样,丰绅殷德长相俊美,在五岁那年乾隆看见后,特意恩赐名讳为‘丰绅殷德’,丰绅在满语意思是‘丰裕’的意思,寓意希望他未来生活富贵美满。恰巧的是,乾隆最喜爱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跟丰绅殷德同年,于是,便赐婚给了丰绅。

这场联姻,和珅十分欢喜,他深知要持续获得乾隆的恩宠,就要从他最喜欢的人下手,他要求丰绅认真对待固伦和孝公主,有时还亲自上阵,奉承公主。丰绅殷德和公主二人男俊女美,本身相互欢喜,婚后生活虽偶尔有点摩擦,但总体还是非常美满。遗憾的是,二人曾孕有一子,但却早幺,这令和珅一家十分悲痛,之后公主失去了生育能力,为延续香火,丰绅在公主的劝导下纳了几房妾室。

嘉庆四年,和珅以谋反罪被逮捕,家产充公。在固伦和孝公主的强烈请求下,和珅尸身得以完整,且嘉庆以不知情不由未追究丰绅殷德。但死罪已免,活罪难逃,丰绅的世袭爵位被取消,被赏散秩大臣衔。嘉庆八年,丰绅家的管家举报丰绅殷德习武以报父仇,且国服期间生女。虽然谋反未查到证据,但国服一年期内与侍妾生女却是事实。因此,嘉庆革除其所有职位,命他在家闭门思过。

嘉庆十二年,丰绅殷德奉命独自离京赴乌里雅苏台军中任职,嘉庆以京城宅屋需要女主人看护为由留下了固伦和孝公主,三年后,丰绅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和珅在世时,丰绅殷德与公主二人情投意合、生活美满。和珅被嘉庆处死后,丰绅虽然没有报复公主,但冷落必不可少,不然也不会出现国服期内和侍妾生女的事情。

人非圣贤,丰绅殷德的行为也是人之常情,虽然理智告诉他公主是他的救命恩人,但他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忘记和珅的死。


政治的博弈、权力的交替如同山洪海啸,夫妻情分在这面前如薄纸一般一触即碎。


中堂大人参上


怎么报复?单挑的话,丰绅殷德肯定打不过他老婆和孝公主,能拉十力弓的彪悍所在即便不把他撕了,也能一拳打他个后空翻又翻。叫人的话,人再多能有他哥嘉庆皇帝手下多么。

乾隆、嘉庆这对父子,虽然脾气秉性、执政风格大相径庭,但在疼爱和孝公主这方面是一样一样的,宠溺的要命,如果不是和孝公主的面子,丰绅殷德早就追他父亲而去了。

对这个公主乾隆帝疼爱到什么程度呢?一般后宫的后妃嫔,都是诞下婴儿以后才各有封赏,而和孝公主尚在娘胎的时候,乾隆帝就直接赐其母亲惇嫔为惇妃,即便后来犯了大错,指使人打死了下人,也是重罪轻判,乾隆帝曾说,这种重恶,本来应该一撸到底直接免除一切位号,但看在惇妃曾经生养十公主的份上仅仅是降为嫔位而已,不但如此,没过多久又升了回来,复立妃位,由此可以看出,看在孩子的面上都能对惇妃如此恩宠有加,更何况是对十公主本人呢。

十公主还在娘胎里的时候,乾隆就能对惇妃如此开恩,而和孝公主出生后呢,更是宠溺的没边儿,主要原因还是老来得女,当时乾隆已经65岁了,女儿的降生证明自己身体非常强健,还有一点就是据乾隆自己说,和孝公主的相貌与自己非常近似,所以特别钟爱。

宫里几乎所有能玩的玩具,无论多贵重,都被乾隆帝赏赐给了和孝公主,而最重的赏赐就是“固伦公主”这个头衔,绝对是超标准授予,本来固伦公主的头衔只能是皇后所出的公主才有资格获得,就这,皇帝还觉得委屈了和孝公主,竟然说如果她是个男孩,皇位就直接传给她。

如此喜欢的女儿,乾隆帝自然不会以她做为政治筹码外嫁蒙古,又怕蒙古部族提亲的话,自己没法拒绝,所以为了和孝公主一辈子快乐自由,舒舒服服的,乾隆帝在其6岁就亲自指婚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为啥呢?很好理解。位高权重,富可敌国。

原本和珅的家庭情况一般,无非就是承袭个三等轻车都尉,年俸160两,俸米160斛,靠祖宗余荫活得多好倒谈不上,却比普通百姓强太多了,但也仅仅是比下有余而已。

由一个三等侍卫,一飞冲天,入仕就是副部级,也可以说是次长吧,26岁进军机处,这是汉臣们根本不敢想的。

虽然和珅一辈子也没法真正搞定阿桂和王杰,但同样的,他俩也不能把和珅怎样,至于第一红人福康安,和珅不但能把福康安阴了,而且还能让福康安对自己充满感激之情^_^,再加上和琳也算是福康安的战友,且二人关系还不错,所以朝中能动和珅的人,没有。当然,除了颙琰,不过颙琰也是当了皇帝才有机会动和珅吧,早先他和朱珪一起被和珅卖了,还不是只能唯唯诺诺的忍着。

至于家财,乾隆帝不傻,和珅有多少钱,他当然心里有数,没办法,皇帝喜欢,就好像康熙帝纵容曹寅一样,曹寅贪污多少钱,康熙能不知道么。同样的,乾隆就喜欢纵容和珅,没辙,乾隆帝不是没有原则,而是他的原则在于用人重能力,只要能力出众,其他的可以忽略,比如张廷玉,什么三朝老臣,无非就混个资历,乾隆就非常讨厌他,当面就羞辱张廷玉“你觉得你有资格配飨太庙么?”,早就想让他走人,而对于刘统勋这样的臣子,乾隆恨不得一辈子抓在手里,一刻不能放开,结果如他所愿,刘统勋在上班途中猝死,算是因公殉职。

和珅有什么优点呢?诸如逢迎等等,自不必说,还有一点就是和珅无与伦比的记性,您可以把和珅这个人理解为乾隆帝的电脑笔记本,无论大小政务,还是皇帝自家的大小事,他都直接问和珅,和珅呢,立刻作答,不但能分析,还能当场给出建议,这人用着那是相当的顺手。

出于对和珅的喜爱,最终乾隆帝指婚给丰绅殷德,主要是考虑,如果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无论哪方面,自己也都放心了,而且养在公主府中,公主要自由得多,没有宫中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想出去玩,拔腿就走,想到宫中探望自己尽孝心呢,也随时都能来。

乾隆“嫁女”的时候,一应赏赐俱足,至于待遇,是按嫁到外藩给予的,嫁妆明细至今还在,但为了节省篇幅我就不引了,反正要多奢侈就有多奢侈,但是这门本来在乾隆眼中的绝好婚事,最终却留给和孝公主终身的遗憾。

和孝公主曾经对丰绅殷德说过,你爹受我爹厚待,也没什么回报,反倒是受贿的事儿越来越明目张胆,我真是替你担忧,以后你恐怕是要身家不保,我也肯定会被你连累的!

咱们只说公主夫妇,在和珅归天后,和孝公主马上找到哥哥,要求对自己的丈夫宽大处理,嘉庆帝对这个妹妹也是宠溺的要命,而对她的恳求,颙琰是一点辙都没有,只能答应妹妹的要求,旨意的措辞方面,嘉庆帝和他爹一样,将其对公主的回护和宠溺很直白的就表达出来-因为看公主的面子,所以留你个伯爵,授散秩大臣。

丰绅殷德和公主没事,但就怕有心人存心挑拨,公主府一长史被开除后失业,所以怀恨在心,就诬告丰绅殷德,说他心怀怨懑,影射朝廷,天天练武,估计是要弄死公主,虽然皇帝大臣们都不傻,没有相信他的鬼话,但“国服内侍妾生子”的事儿被查了出来,这是大不敬,所以把丰绅殷德开除公职,圈禁在家。如果不修理修理,那宗室觉罗们就没法管了,这也不算嘉庆找茬,谈不上过分。

这其中有个小插曲,嘉庆帝定夺对丰绅殷德的处罚后,直接下了个什么旨意呢?“马上带丰绅殷德去公主府面见公主,让公主安心无须惦记,丰绅殷德不许出门!但是公主可不受限制呦,你们记牢。”

事实证明,嘉庆帝看在和孝公主的份上,并不是刻意要办丰绅殷德,实在是这事犯的让人没法回护,所以稍稍过了风头,就再封伯爵,授职副都统。但是丰绅殷德天生就是属麻雀的,气性忒大,最终郁郁而终。

至于题目所说的报复,那是万万没有的,和孝公主对自己怎样,丰绅殷德很清楚,自己有条命在也是拜公主所赐,更何况他自己还不想死,所以别说报复,就是失礼之事也是没有的。

对于家庭、家属,嘉庆帝极具人情,虽说丰绅殷德受到和珅的牵连,但牵连归牵连,嘉庆已经把影响控制到最小,他并不是刻意找丰绅殷德麻烦,即便是看在妹妹面子上也不会这样。

和珅摔倒嘉庆吃饱?和珅的家产最多不过4000万,而且宅子虽然下旨给了永璘,其实还有一半是留给了和孝公主,别说这种大事了,就连和孝公主的零花钱都是皇帝亲自过问的,对这个妹子真是好到无以复加。


古今通史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


乾隆朝的恩宠

和珅,乾隆朝第一重臣

,做了所有能做的官,领衔军机大臣(宰相)、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大学士)、吏部尚书(掌管百官考核晋升)、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刑部尚书(管理天下诉讼)、理藩院尚书(管理少数民族)、内务府总管(皇帝的大总管)、领侍卫内大臣(禁军统领)、步军统领(京城防卫最高长官)等等,每一个职务都是关键中的关键,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和珅,乾隆朝第一宠臣,赐爵一等忠襄公,是清朝除皇族外的最高爵位。为了表示恩宠,乾隆亲自给和珅的嫡子取名为丰绅殷德,寓意荣华富贵,并且把最宠爱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下嫁给丰绅殷德。

和珅,乾隆朝第一贪官,“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皇帝从和珅府中搜出了总价值11亿两白银的金银财宝,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税收。

嘉庆朝的破灭

嘉庆忍和珅很久了,乾隆也有意把和珅养得肥肥的交给嘉庆。

正月初三乾隆驾崩,正月十三嘉庆宣布罪状拿下和珅,原本决议凌迟处死,因为固伦和孝公主的请求,赐予自尽,正月十八和珅收到了嘉庆赐予的白绫,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和府也被抄没。

按照嘉庆公布的和珅二十条大罪,夷灭三族都不为过,丰绅殷德作为驸马避免连坐,不过幸存的驸马爷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好过。

憋屈的驸马爷

丰绅殷德和十公主的婚姻生活还算幸福,唯一不足的就是生了两个儿子早夭之后再也无法生育,为此十公主还给丰绅殷德纳妾以传宗接代,足见两人感情相当融洽。

和珅死后,巨大的灾难突然笼罩在丰绅殷德的头上,这一切都是十公主的哥哥嘉庆皇帝所赐,虽然看在十公主的面子上,嘉庆给和珅全尸,也保留了和府,还让丰绅殷德继承了和珅的爵位,但是这些并不能挽救两人之间的感情。

住在和府里,每天睹物思人的丰绅殷德精神恍惚,最后借着服丧的理由到和珅的坟地居住,远离和府,远离十公主。

某天公主府的长史向嘉庆报告:“驸马整体习武,想要为和珅报仇,还想要毒害十公主,甚至还在服丧期间与小妾同房并且生了一个女儿。”

嘉庆皇帝大怒,这里面的每一条都不是他能容忍的,后面证实前面几条都是子虚乌有,但是在和珅的丧期与小妾生孩子却是板上钉钉,于是丰绅殷德被免去所有职务,勒令在家面壁思过,爵位也变成了最低等的三等轻车都尉。

在家面壁思过的丰绅殷德更加放纵自己,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差,他是在用这种方法向公主宣泄,向嘉庆宣泄。感受到了丰绅殷德的恶意,嘉庆皇帝便把丰绅殷德贬到了鸟不拉屎、环境恶劣的乌里雅苏台,位于现在的蒙古国境内。

2年后丰绅殷德就扛不住了,十公主赶紧求嘉庆皇帝将丰绅殷德调回京城养病,3个月后便撒手人寰,年仅36岁。因为清朝的公主不允许改嫁,所以可怜的十公主年纪轻轻便已守寡。


丰绅殷德和十公主都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们因为政治而结缘一起生活,却又因为政治而分崩离析,丰绅殷德一直在做着无声的抗争,他通过伤害自己来伤害十公主,来向嘉庆表达抗议,可怜无辜的十公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