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护很重要,心理“防疫”要做好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长期在有限的空间活动,且生活方式单一,有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应激反应。因此,在疫情期间,除了做好日常的生理防护之外,心理防护也尤为重要。

疫情对个体的心理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方面:

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并将身体上的不舒服与疫情联系起来。

情绪方面:

出现紧张、担心、焦虑、恐惧、悲伤、抑郁、精疲力竭、麻木、抱怨、愤怒等情绪;情绪波动比以往大、程度更深。

行为方面:

可能出现逃避或回避危机场景与信息、强迫行为、反复查看疫情进展情况等行为。

如何做好心理“防疫”?

“身--心”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通常身体不好,心情会沉重;心情持续不好,身体也容易出问题。因此,为了安然度过疫情期,一定要做好心理“防疫”。

可以这样做:

正确认识不良情绪

1. 疫情期间出现焦虑、担心等心理很正常,我们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并适度进行宣泄。

2. 从官方途径获得疫情相关信息,理性看待疫情,减少信息过载带来的不良情绪

做好情绪调节

1. 面对疫情,感到慌张很自然,过分担心不必要。

2.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保持内心的坚定从容。

3. 调整作息时间,保持饮食健康,从生理上减轻负担。

4. 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加自身免疫力,舒缓压力及烦躁情绪。

5. 可尝试伴随音乐做一些放松练习,如正念冥想、腹式呼吸法等。

6. 寻找自己的兴趣点,转移注意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愿每个人都能隔离负面情绪,做好心理防疫,安然度过疫情期!


>J\u00100}$y\u001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