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班布尔善身为皇叔,为何帮助鳌拜篡权,鳌拜对此就没有怀疑?

剧透历史


班布尔善从血缘上说可以算是康熙的堂叔,因为班布尔善的父亲塔拜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子,可以说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地道的皇叔。

从《康熙王朝》中可以看出班布尔善是个阴险狠毒的人物,他之所以会赞成鳌拜废立康熙,最主要是他有自己的目的,他想自己当皇帝,因此,他只有支持鳌拜才可以达到自己目标,其中他懂得审时度势,并且也获得苏克萨哈的支持,并且下棋又输给索额图,暗示索家支持,还好最后给老谋深算的索尼发现后,索额图并没有支持班布尔善,可以说他表明支持鳌拜,实际上朝局上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下。

我们从《康熙王朝》看出因为鳌拜世代深受皇恩因此在废立康熙之上犹豫不决,而班布尔善也深知鳌拜的犹豫不决,因此他给鳌拜总结出了他所处的三大境遇。

第一、功高盖主、主子无可赏臣,只能赐死,

第二、第二、势力过大,威震朝廷,一山难容二虎。

第三、主弱臣强,君臣互相猜忌,早晚必死。

这三点完全把鳌拜现有的困境全部说的十分清楚,因此鳌拜下定决心,准备进行犯上作乱,但是,殊不知他这样做正好落入了班布尔善的陷阱之中。

班布尔善开始了一切的操作,他在苏克萨合在茶楼喝茶的时候,他先假义支持苏克萨哈,等到苏克萨哈在朝议的时候揭发鳌拜圈地误国的时候,他立马反水,并指出了苏克萨哈的不利证据,最终导致鳌拜逼孝庄处理苏克萨哈。

还有在孝庄皇后上索家提亲后,康熙迎娶赫舍里后,那个时候他深知康熙只会重用索家之人,并不会重用自己,因此他决定怂恿鳌拜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后在鳌拜进宫和康熙摊牌时,班布尔善这个时候应该领兵支持鳌拜,但是,这个时候班布尔善深知如果这个时候鳌拜没有自己的支持必死无疑,于是等到康熙擒鳌拜后,自己在以护驾之名,进攻把康熙和孝庄一起拿下,可以看得出来班布尔善此计的狠毒,城府之深。

《康熙王朝》中鳌拜给康熙擒获后,他率死士攻打紫禁城,并且和支持康熙的九门提督吴六一发生激战后战败给擒获后,很快给康熙处死,因为,他是皇帝长辈,并且握有皇宫警卫力量,如果他不造反,康熙是不可能杀他的,只能说他是自作自受。

《康熙王朝》中关于鳌拜之乱可以交代很清楚开始鳌拜只想专权,没有想废康熙自立的想法,不过在后来班布尔善的不管怂恿下他才决定行动,并且后来的一切行动都是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而明知道鳌拜进去是有去无回,还是怂恿鳌拜可以说他用心之险恶,因为他认为:“上有皇叔之尊,下有辅臣之名,在有锄奸护国之功”他可以实现自己的计划。


莫地方


班布尔善是满清宗室不假,他爹是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儿子,但塔拜生母是努尔哈赤的庶妃钮袥禄氏所生,也受生母钮祜禄氏出身低微的影响,再加上他又无出众之处,再者努尔哈赤儿子足有十六个,所以塔拜在众多儿子中不算显眼。

到了班布尔善这里,兄弟有八个,作为不受重视的庶子所生的嫡子,班布尔善是有些心思的,自家虽为宗室,却较为式微,老头子到死也没有混上贝勒什么的,到了自己手里,想着总也是努尔哈赤的子孙,自己又是嫡出,怎么着也该搏一把,多挣些富贵。 因此,班布尔善颇为钻营,先从苏克萨哈,后又附事鳌拜。

为啥鳌拜会听取班布尔善这个宗室子孙的鼓吹呢?难道不怕班布尔善去向自己的侄子康熙告密?

这里面有鳌拜的自大,也有政治无亲情的现实考量。

鳌拜自恃功大权重,已先后干翻苏克萨哈、索尼,剩下的遏必隆也已退缩,四辅唯他独大,此时的鳌拜,睥睨四方,康熙小儿更不在他眼里,即便班布尔善去告状,又能奈他如何?

再者,政治上的争权夺利里,哪有什么兄弟子侄?班布尔善一个靠边站的宗室,有点儿想争权夺利也正常。

故此,自大的鳌拜认为班布尔善一个想争利的角色耳,不必防他。


钱多多读文史


班布尔善虽然身为皇叔,但是他的地位并不高。

班布尔善与康熙皇帝的父亲,顺治皇帝是平辈,都是努尔哈赤的孙子。班布尔善的父亲拜塔是努尔哈赤的第六子,由于其生母地位偏低,自己又没有什么战功,获封的爵位一直不高,远远不能与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这些兄弟们相提并论。

崇德四年(1639年),塔拜去世后,班布尔善袭承了三等奉国将军的爵位,这也是一个非常低等的宗室爵位。但是班布尔善自己还算是比较争气,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爵位提升到了辅国公级别,但依旧是属于较低级别的宗室,且不说与平辈的豪格、满达海等人相比,就连晚辈的勒克德诨也足足压过了班布尔善好几个级别。

所以,班布尔善虽然在辈分上是康熙皇帝的叔叔,但是面对满朝爱新觉罗家族中各种亲王、郡王、贝勒级别的人,班布尔善的级别和地位是非常之低的,这也就为他日后依附于鳌拜,成为鳌拜的党羽埋下了伏笔。


班布尔善知道,他想要延揽大权,只有依附与鳌拜这一条路。

首先,此时的鳌拜可以说是权倾朝野。

虽然名为“四大辅政大臣共同辅政”,实则却是“鳌拜一人专政”。索尼长期告病假,遏必隆又与鳌拜沆瀣一气,苏克萨哈有为其他三人不断的孤立和打压,鳌拜从一开始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特别是在索尼去世,鳌拜又借口杀掉苏克萨哈之后,此时的鳌拜已经是大权独揽,权倾朝野,说一不二的人物。

班布尔善非常清楚,想要有所作为,必须要依附于鳌拜,借助于鳌拜的势力来不断培植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鳌拜会是班布尔善最好的保护伞。

其次,班布尔善必须先要让鳌拜和康熙掐起来,自己才有机可乘。

康熙是正统的皇帝,鳌拜是当政的权臣,一个人手里握有皇权的威严,另一个是掌握朝纲,两个人的矛盾正在随着康熙皇帝的不断长大而变得愈发的激烈,而在两人发生碰撞和斗争的时候,才是班布尔善的有机可乘的时候。

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班布尔善毕竟实力太弱了,他能依靠的是在康熙和鳌拜两败俱伤的时候,他才能有机可乘,要他独自面对康熙和鳌拜,班布尔善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胜算,而他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挑拨二人的关系,激化矛盾,先让两个人掐起来,而自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再次,此时康熙的身边已经有了索尼家的人,自己已经是无法靠上康熙了。

此时的康熙已经同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完婚,最得康熙信任和重用的也必然是索家的人,此时的班布尔善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必然是远远不及索家的,也因此班布尔善想要实现自己的计划,只能潜伏在鳌拜身边,而无法靠上康熙。


然而直到鳌拜被擒、班布尔善叛变,鳌拜这才直到上了班布尔善的当了。

班布尔善作为皇亲国戚却帮着自己对付康熙,鳌拜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怀疑和考量,毕竟班布尔善的级别和地位太低了,实力又太弱小了,此时的鳌拜或许真的就没有把班布尔善当成一回事,也没有将其看作是威胁。

而当初班布尔善反水,进而坑死苏克萨哈的事情也让鳌拜对于班布尔善彻底的放心,将其纳入自己的心腹,也不会想到班布尔善会包藏祸心,有着谋朝篡位的想法,当然这也是班布尔善隐藏的太好了,于是也就骗过了鳌拜,让鳌拜丝毫没有察觉班布尔善的野心。

然后班布尔善再狡猾,还是没有逃过索尼的眼睛,早已洞察一切的索尼向索额图一语道破,而康熙也通过吴六一,死死牵制住了班布尔善,并且成功荡平了班布尔善的叛乱,而班布尔善也最终难逃身死的结局。


雍亲王府


正史里没提到过班布尔善身为皇叔,却为什么会成为鳌拜党羽的原因。同样的,电视剧中也因为篇幅的原因,没有详细地说明这两个人之间情况。

不过,在原著《康熙大帝》里,倒是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表明:为什么班布尔善会协助鳌拜,而鳌拜又没有对他有过怀疑。

鳌拜与班布尔善,两人已经成了一个利益的共同体

鳌拜因为圈地和对付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等事,和康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快到激化爆发的临界点了。

鳌拜因为自己的弟弟穆里玛强抢民女、又唆使旗人打架一事,被康熙批了一顿后,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府里。当夜府中鳌拜的党羽皆在:皇叔班布尔善、帝师济世、侍卫长泰必图、鳌拜弟弟穆里玛、鳌拜儿子讷谟,还有塞本得、阿思哈、葛褚哈等心腹亲信。

班布尔善笑了一声,出来献计了。这个班布尔善本是大清皇帝的宗室,辅国公塔拜的儿子,论辈分还是康熙未出四服的本家叔叔。因塔拜死时,奉旨辅国公世职传给了老二,他反而只封了个三等的奉国将军,一大家子人就靠每岁祭祖到光禄寺领那几百两世俸银子过日子,心中有些不痛快。鳌拜见他过得寒酸,倒常周济他。他因此对鳌拜十分感激,他是鳌拜的智囊,素有“小伯温”之称。

可以看到,班布尔善和鳌拜之间是有利益的关系的,鳌拜以利收买人心,班布尔善以智协助鳌拜,两人一早就已经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了。


班布尔善没有了鳌拜,就只能继续靠着他那一年几百两奉国将军的俸禄,全家紧巴巴地过日子,这在清初宗室中完全就是一种侮辱。除非班布尔善有奇遇,否则的话,他一离开鳌拜,则把自己的荣华富贵全部断送了。

而鳌拜没了班布尔善,则失去了一个智囊,鳌拜手下文人武士都有,就是少了一个可以出谋划策的“谋士”人才,而班布尔善无疑就是填补了这一集团空白的绝佳人选。

所以班布尔善只能靠着鳌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鳌拜也不用担心班布尔善会是康熙的奸细,因为他在宗室中是属于不得志的一员。班布尔善的父亲塔拜就因为在顺治朝获罪而被革爵,否则的话,作为努尔哈赤的后代,又不是在血缘关系极远的清朝末年,班布尔善一家何至于沦落到要人接济的地步。

班布尔善对顺治、康熙可以说是恨透了(不过顺治朝他还不敢明目张胆,现在到了康熙朝,面对着的又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康熙,班布尔善还不得好好地出了这口怨气吗?)。班布尔善需要鳌拜来帮他出气,鳌拜需要班布尔善来给他划谋,两人谁也不用担心谁。

不过后来的剧情也证实了:鳌拜确实是看走了眼,他只是想要获得利益,并不想废帝自立什么的,毕竟他对皇太极忠心耿耿,对他的后代自然也是很有感情的。可班布尔善不止是要利益,他还要权力,甚至要的还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大概也是历史上,康熙为什么执意杀班布尔善而只是把鳌拜圈禁的原因了。虽然正史资料上没明说,但小说里的写法也未必不可信。


一贰一橙


如果说历史上班布尔善真的像康熙王朝里演的一样帮助鳌拜篡权那他就是脑残,如果鳌拜真的相信班布尔善会帮助他篡权那他就是弱智。

但是历史上两人无疑都应该是精明的,因此我们可以确信他们在一起并不是篡权,他们只是政治联盟而已,为了各自利益最大化相互依赖。

清朝前期和后期在宗室封爵方面有两个明显不同,第一个清朝前期皇帝的生育能力比后期要强得多。努尔哈赤有记载的妻妾16人,儿子16个,女儿8人,皇太极有皇子11人,顺治死的时候年仅23岁,却生育儿子8人,女儿6人。到了清朝后期,同治皇帝就是一根独苗,同治本人,光绪,宣统三位帝王干脆无后。皇朝前期皇帝子女众多导致近枝宗室人数众多,很难得到皇帝特别的照顾。



第二个,在清朝前期,即使贵为皇子,爵位晋封的起点也不会很高,依据皇子母亲的地位以及皇子本人的军功,皇子之间爵位相差非常大。比如说班布尔善的父亲虽然贵为皇子,却因为母亲地位低下,自己功劳不大,只得了和辅国公的爵位,连个贝子都没混上,更别说王爵。而班布尔善身为皇孙更是只封到了宗室爵位的第11等奉国将军。

所以虽然生在帝王家,班布尔善想要进步也要有人为他说话,用现在的话说也要挖门找洞找关系,这个时候身为辅政大臣的鳌拜,为了揽权,正在招兵买马。

只就是两人相交的背景,一个没权有皇族身份想加官进爵,一个有权需要寻找有身份的朋党。两人一相遇肯定是天雷勾地火,相见恨晚。

但是结成朋党归结成朋党,但是两人一起合伙篡权,特别是像剧中说的,班布尔善当面向鳌拜表示要拥立他皇帝这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鳌拜当了皇帝,班布尔善连宗室都算不上,更别说想封王。班布尔善造自家皇帝的反,为鳌拜卖命拥戴他为皇帝,要是鳌拜当了皇帝,势必清洗前朝宗室,班布尔善图什么,图刺激,图满门抄斩么?


醉美木渎


班布尔善他没把玄烨放在眼里班布尔善看鳌拜造反了康熙吗


用户6067148105167


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80后央企职场人


鳌拜错误判断班布尔善有当皇帝野心,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