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司棋去厨房里打砸摔,闹出这么大动静,凤姐为何不追责?

文史田地


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王熙凤知道却不追责,第二种可能是根本不知道。

第一种可能:王熙凤知道司棋的打砸事件,装着不知。

首先,迎春虽老实木讷,但却是丈夫贾琏的亲妹子,如果由王熙凤出面处理了司棋,实际上是打迎春的脸,也是给贾琏没脸。

前述有怡红院的丫头坠儿偷了虾须镯事件,平儿怕丢了怡红院的脸,怕给宝玉难堪,就瞒着王熙凤悄悄地走来告诉了麝月,结果晴雯知道后马上气急,很快找理由把坠儿撵出去了。

而王熙凤如果追责司棋,第一个难堪的是迎春,迎春难堪不自在,邢夫人就没有面子,贾琏和王熙凤也没有面子。

借用惜春赶走入画时怼尤氏的话,入画不好,都是尤氏贾珍等没有教育好,如果司棋有问题,那就是邢夫人、王熙凤、贾琏没有教育好。说白了,司棋还是自己家的奴才,王熙凤也负有管理员。追责司棋相当于自打自脸,精明的王熙凤断不会为了一个婆子做这种只一益而有百害的事情。

第二种可能:王熙凤根本不知道司棋打砸厨房的事情,平儿把信息截留了

当时王熙凤正在养病,平时不出家门,有事情都是平儿回进去,比如林之孝家的从内厨房起出玫瑰露,带着柳五儿去回王熙凤,首先要先回平儿,平儿再通报进去,所以即使柳家的想就这件事上诉到王熙凤这儿,也需要先过平儿这一关。

王熙凤病休期间,平儿实际上成了王熙凤的代言人。不管柳家的是否上诉,平儿信息还是很灵通的,她肯定知道其事。

那么知道事情始末过程的平儿会向王熙凤汇报,让王熙凤处理司棋吗?当然,也不会。

平儿也是绝等聪明灵秀的女孩,处理司棋,就是给丈夫贾琏和婆婆邢夫人没脸,平儿当然也不干这傻事。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平儿做事的风格正向她的名字一样,平和善良,她坚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方是兴旺之家”的理念。处理玫瑰楼事件,她“投鼠忌器”,为了探春的面子,没有处理彩云,并为了洗清柳嫂子和柳五儿的清白,让宝玉担了下来,这次司棋打砸内厨房事件,平儿肯定不会为了柳嫂子处理司棋,给自己家人没脸。

即使平儿截留信息,也是对王熙凤的一种保护

此时贾府已经呈现一种乱象。下人们营私结党,造谣生事,处于下坡路中的贾府对奴才的约束力较强盛时期明显下降。王熙凤管家实行的是一种铁腕政策,对下人动辄打骂,或者撵出去,永不许两府录用。两府不录用的奴才,作为家生子,实际上已经断绝了生路,再加上挪用月钱放高利贷,王熙凤在下人中的口碑已经很差了,兴儿说她两面三刀,口甜心苦。

平儿劝她,得放手时且放手,得施恩就施恩,不必要的事不要无故结冤小人。

平儿道:“何苦来操这心?‘得放手时须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乐得施恩呢。依我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心,终久是回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的仇恨,使人含恨抱怨。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劳太过、气恼伤着的?如今趁早儿见一半不见一半的,也倒罢了。

我想,出于对王熙凤的保护,这样的无关大局的事儿,平儿也不再向王熙凤汇报了。所以司棋打砸小厨房事件,王熙凤很可能不知道。


我就是竹韵


司棋打砸小厨房非常大胆,王熙凤并没有追责处理她,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贾迎春太老实,房中奴才就厉害。司棋是她贴身大丫头,行事风格大胆,趁着王夫人不在家,公然带人打砸大观园小厨房。王熙凤虽在病中,事后却没对司棋追责,李纨、探春更是装不知道。让一场风波就此不了了之,反倒害了厨房管事柳家的女儿柳五儿一命。


(第六十一回)司棋听了,不免心头起火。此刻伺候迎春饭罢,带了小丫头们走来,见了许多人正吃饭,见他来的势头不好,都忙起身陪笑让坐。司棋便喝命小丫头子动手,“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来喂狗,大家赚不成。”小丫头子们巴不得一声,七手八脚抢上去,一顿乱翻乱掷的。

司棋一个奴才,在迎春的紫菱洲闹一下没人知道也罢了,胆大包天跑到小厨房大闹一通,此事王熙凤、李纨、探春等管家人不可能不知道。但各方不闻不问,只因司棋是长房贾赦的人。

贾迎春母亲死后,一直跟着贾母生活,她房中的奶娘、丫头都是贾赦长房的人。司棋更是邢夫人陪房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姓秦,她父亲分给长房贾赦,叔叔秦显却是二房贾政的仆人,秦显家的平日在大观园后角门看守,与官家娘子林之孝家的有些关系。

司棋敢于大肆打闹,毫不顾及荣国府规矩,当然有原因。

第一,司棋行事很莽撞。曹雪芹说晴雯用“勇”字,司棋却当得起一个“莽”字。看她敢于在大观园私会情人潘又安私定终身,证明她行动鲁莽不计后果。打砸小厨房可能后果严重,但司棋气上心头不管不顾,干就完了!

第二,司棋姥娘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陪房。虽说大观园晴雯等人看不上她,周瑞家的等人背后也是龃龉不断,但大太太陪房地位,注定是贾家不小的一股势力。打狗看主人,有她在有邢夫人撑腰,司棋也敢闹。

第三,打砸小厨房不过是贾赦长房与贾政二房内部矛盾的一次宣泄。邢夫人、王夫人都不在,奴才们忍不住素日积怨起了冲突。

敕造荣国府本应是贾赦长房继承。事实是二房贾政承袭。贾赦说贾母偏心,推测是贾代善死前上本,认为长子贾赦不堪重任,担心败光荣国府祸及子孙,求皇帝下旨将荣国公爵位爵产一分为二。贾赦袭爵,贾政袭爵产。若不是皇帝下旨,贾家没有任何人敢于私下分配敕造荣国府。贾政更不敢鸠占鹊巢。

荣国府长房二房矛盾重重,此事谁都知道。王熙凤更是心知肚明。她之所以不管,在于她正是长房儿媳,名正言顺的嫡长孙媳妇。司棋一家都是她的奴才。

司棋等长房人争抢不满,实则是替她王熙凤争抢。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本荣国府的一切都应该是王熙凤的,她当然也心有不平。又为何要管?



(第六十一回王熙凤说)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又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虽不加贼刑,也革出不用。朝廷家原有挂误的,倒也不算委屈了他。”

王熙凤没追责司棋不说,却对柳家的不依不饶,显然心中对长房受排挤早有怨气。尤其王夫人在她病后安排李纨、探春官家也罢了,安排薛宝钗协理管家算什么?

王夫人既有换王熙凤之心,王熙凤又怎么可能对自己长房的人冲撞本就有问题的小厨房一事追责。这些人以后都是她自己的奴才。她看不上王善保家的是一回事,从个人情感上王熙凤也觉得闹一下出口气并不错。这是一。

二,探春、李纨、薛宝钗当时管家,也没必要让她出头做恶人,“杀”自己人。

三,惩罚司棋容易,再得罪邢夫人,婆媳闹矛盾没必要。

所以,司棋打砸小厨房,王熙凤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也不管。包括抄检大观园,如果不是周瑞家的揪住王善保家的不放,王熙凤也都不会管司棋的事。她背后又放高利贷,又中饱私囊,包揽诉讼,比司棋做得厉害多了。

别忘了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您的转发会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内容,感谢赞赏。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0/2018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君笺雅侃红楼


司棋去厨房里打砸摔,闹出这么大动静,凤姐为何不追责?现在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第一,司棋是二小姐迎春房里的大丫头,在贾府的地位比管理厨房的柳家媳妇要高。司棋让小厨房的做碗鸡蛋糕,管理厨房的柳家媳妇先说没鸡蛋,被翻出来有鸡蛋了她又说鸡蛋太贵了,这分明就是在有意地难为迎春房里的人,没把迎春放眼里。

迎春懦弱,没少受下人的气,司棋如果再不彪悍点,迎春不知得多受多少闲气。之前柳家媳妇给过司棋一碗馊豆腐,司棋都没和她计较,现在柳家媳妇又变本加利地难为她们,难怪司棋生气怒砸小厨房。

这也怪柳家媳妇眼高手低见势力眼,她巴结讨好怡红院里的人,而对迎春房里的人爱搭不理的,她已经触犯了贾家大房二房和谐相处的大忌,还犹不自知。如果这事被邢夫人知道,不生气才怪,闹到凤姐那里去,柳家媳妇也没好果子吃,凤姐一定会给她个慢待二小姐的罪。这事司棋有理在先,柳家媳妇自知理亏也不敢去告状,只能自己把这个哑巴亏咽下去。

第二,司棋在贾府关系硬,她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姑妈也是贾府佣人,她的叔叔婶婶也在王夫人这里当差,可以说司棋一家在荣国府可谓站稳了脚跟。邢夫人最倚重王善保家的,就连王夫人对王善保家的都很看重,抄检大观园时,还派了她去参与此事,司棋有这个姥姥在撑腰,当然就会无所顾忌。

第三,此时凤姐正在病中,暂时由李纨和探春理家。退一步讲,凤姐即便是不生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会去管这件事。

因为凤姐素来和婆婆邢夫人不睦,又因为她在贾母这里管家,又是王夫人的亲侄女,邢夫人早就心里愤愤不平,更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服气,对凤姐心有不满。凤姐对婆婆邢夫人能躲就躲尽量不引起正面冲突,何况还在病中不理家?

如果她出面去管此事,一定要把一碗水端平,司棋也不是一点错没有,可那王善保家的能不去找邢夫人告状吗,添油加醋,没理也要辨三分。以邢夫人的性格,一定会找凤姐兴师问罪,指着鼻子骂,又说她们俩口子就迎春这一个亲妹子,亲妹子的丫头犯点小毛病为什么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况且迎春面子上也不好看,为什么不照顾点自己家里人,等等,以邢夫人的愚蠢劲,闹下来凤姐也没辙,婆媳矛盾也会加深。

所以,综合以上分析,这个时候,凤姐是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不见为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假装不知道推个一干二净,由着李纨探春她们去处理,她才愿意去趟这趟混水,谁的责任也不追究,乐得清净。

我是刘玲子candy,希望我的回答能引起您的共鸣,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学习。


刘玲子candy


司棋不过是迎春的丫鬟,为何敢大闹厨房?王熙凤为何不追责?

一、背景

1、老太妃已薨,贾母及王夫人邢夫人贾珍等每日入朝随祭。

2、王熙凤小产又添血崩之疾不能管事;府中无人,暂由尤氏“协理两府事体”,薛姨妈“照管姊妹丫鬟”;尤氏和薛姨妈都不是正经主子,且不爱多管事。

二、起因

厨房柳嫂看菩萨点颜料:对二房刻意奉承;对大房懦弱的迎春不感冒,要吃豆腐弄馊的,要吃鸡蛋,不愿给还唠叨不休;小丫鬟搜出了鸡蛋,“赌气”回去“添了一篇话,告诉了司棋”。

三、探底

柳嫂势利固然有错,可司棋一个奴才,凭啥敢打砸摔大闹厨房?为啥集体沉默无人过问?

中秋夜宴,贾赦讲了一个笑话,爆出了“天下父母心偏的多”的金句,暗指贾母偏袒二房;贾环作诗,贾政看了骂他是“下流货”,“难以教训”,贾赦却抬起杠来,大赞“有骨气”,还暗骂贾政是“书呆子”!

贾赦因何不满贾母和贾政呢?贾母真的偏心吗?我们看看王夫人安排的探春和薛宝钗是怎样“兴利除宿弊”,“小惠全大体”改革大观园的!管花草的,是怡红院茗烟的娘老叶妈;管柳树的,是怡红院春燕的姑妈;管李树的,是大观园看门小厮的舅母;管小厨房的,是奉承二房的柳嫂;管竹子的祝妈,管田地的老田妈,没写哪房的。估计作者都不好意思说是二房的下人!仅从管理花草树木的仆人分配上,都能看出争权夺利的矛盾!所以,贾赦必然会不满,抱怨贾母偏心。

迎春是贾赦的女儿,生性懦弱,而她的大丫鬟司棋却很泼辣。司棋的父母,是贾赦身边的人,她的外祖母王善保家的,又是邢夫人的陪房。这样,司棋有恃无恐地闹厨房,就有长房授意发泄不平的可能。两府有矛盾,丫鬟替主子找碴闹事,探春李纨平儿心知肚明,谁敢发声?王熙凤即使没病,她也不会去趟浑水,她聪明着呢!

抄检大观园,使两府矛盾公开化,司棋处在夹缝中,必然会付出代价!


咸鱼论翻身


为了让对《红楼梦》印象不深的读者也能搞清楚本问题,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司棋大闹小厨房的原因。司棋派了房里的小丫头莲花儿去跟小厨房当差柳粗的说:“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的嫩嫩的。”柳家的不但回绝了她,说现在鸡蛋短缺,改日再吃吧!莲花儿不乐意了,说前次要吃豆腐,你弄些馊的,今儿要吃鸡蛋,又说没有了。莲花儿表现了自己强烈的不平,又说晴雯姐姐要来吃芦蒿,你还问用肉炒还是用鸡炒。司棋姐姐要吃个鸡蛋就没有。显然,柳家的因为想将自己的女儿柳五儿送宝玉房里当差,有巴结怡红院的丫头们的意思。结果莲花儿回去一说,性格刚烈的司棋,当然受不了这个气,到厨房大闹一场,让小丫头们动手,凡是柜里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去喂狗,让大家都转不成。

虽然只是看起来只是下人之间的一件小事,为了小厨房一点吃的,闹到如此,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已经看到了贾府里面管理的混乱,底下人之间的矛盾重重。王熙凤正病着,缺少杀伐决断之人。

王熙凤为什么不追责?一是因为王熙凤现在正病着,贾府里面是李纨探春和宝钗在临时管理。前面曾经说过贾府里面一天大事有十来件,小事有几十件,司棋大闹厨房这样的事情顶多也就是算几十件小事之一吧!不至于让王熙凤去劳心烦神去,二是平儿也曾经劝过王熙凤,让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的身子要紧,好不容易怀了一个哥儿,还掉了,这时候更要注意身体。三是像这样的小事,很有可能就没有汇报给正在病中的王熙凤,她有可能当时都不知道。后来肯定会知道,不在现时当刻,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从这里也看到,即便是现在没有人来跟司棋来算这笔帐,到最后在司棋身上还是有秋后算账的味道,最后司棋被赶走,何尝不是多重因素的累积?那时候再追责就真的是一追到底了,导致司棋根本没有翻身的机会。


苏小妮


司棋打砸厨房,动静确实闹得很大,充分体现了司棋彪悍的一面。奇怪的是,动静闹得这么大,毁了那么多食材,司棋竟然没有受到惩罚,是王熙凤护短吗?如果这样想,那就太小看了这一事件在全书中所起的作用。

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独立的,都有前因后果的必然性。因此,要分析事件的性质,一定要结合前后文,充分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才能看到本质,得出真相。


管理乱象丛生,司棋打砸厨房是抄检大观园的前奏


司棋打砸厨房,发生在第六十一回。从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因小产病倒探春代理管家开始,贾府那些被王熙凤的雷霆管理而不敢发作的下人们,逮住了这个机会,各种矛盾频繁爆发。再加上贾母王夫人等因给老太妃送殡不在家,真正管事的人只有平儿,这些人更有了闹事的胆量,这就让读者看到了贾府底层仆人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有人的地方,都是江湖,江湖不论大小,都会自动形成帮派。贾府最明显的帮派对立,就是婆子与丫头之间的矛盾:以怡红院为首的丫头们恃宠生骄,对婆子们要么无视要么践踏,而婆子们本就有青春逝去不受重视的心理失衡,再被践踏,就激发了仇怨。


这种矛盾对立,在管理者缺位时,逐一爆发出来:从芳官与干娘因洗头而吵架,再到莺儿和春燕因折柳而与春燕娘发生冲突,还有芳官等几个小戏子因蔷薇硝而与赵姨娘打成一团,最后在抄检大观园时,以赶走晴雯芳官婆子们取得胜利而告终。


司棋打砸,只是这一系列矛盾链条中的一环,是抄检大观园的前奏。


柳嫂子的站队行为,激起了公愤,被司棋打砸时,没人同情她


司棋打砸厨房,动静闹得那么大,平儿也不来过问一下吗?这就涉及到一个管理原则了。对于管理者来说,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关注到。荣国府三百多人,每天都会有矛盾发生,即使如王熙凤般精力充沛,也做不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事事都知道。因此,有一个通行的管理原则,只要没有上升到违反法律法规,那就一律遵循“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则。只有有人告状,把矛盾带到管理者面前,管理者才会过问这件事。


柳嫂子被司棋怒砸,无人告状,因为作为事主的柳嫂子理亏,不敢告,而那些旁观的婆子们更是幸灾乐祸,不会去告。

柳嫂子原本应该是婆子队伍里的人,但她却站到了芳官队伍里,用公物讨好怡红院的丫头,这属于背叛行为,背叛了那些婆子们。司棋的行为,对她们来说,真是大快人心,又怎会去告状呢?


这也正是柳嫂子失策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她愚蠢,把女儿的未来,寄托在毫无实权且到处树敌的芳官身上,不惜得罪基层的婆子。因此,当她们母女被当成偷盗嫌疑被抓时,林之孝家的马上就把她的职位给撤了,可见林之孝家的也对她没什么好感。

一个失去群众基础的人,势必会得到“墙倒众人推”的后果,晴雯和芳官都是这样,柳嫂子也是这样。


司棋虽然也是丫头,但她特立独行,不站队,既不属于丫头的阵营,也不属于婆子的阵营。她的打砸行为,也不是仗势的行为,是她彪悍的性格所致。她的彪悍,让她不怕事,也不顾忌后果,惹到她了她就会发作,属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女汉子。

因此,柳嫂子被司棋打砸,是必然会发生的。夜路走多了,总会碰到鬼,柳嫂子逢高踩低,那些没靠山的小丫头受着她的欺负只能忍气吞声,终于让她撞到了司棋的枪口上。


理亏的柳嫂子,除了自己收拾残局,哪有胆量敢去告状?


浮生漫读


司棋砸了柳家的小厨房却未受凤姐追责一点也不奇怪。纵观全书,奴婢所作所为凡侵犯主子的利益,必受责罚;而与主子无关的奴才之争,贾府的主子们不屑劳心劳力去处理。

书中多次写到奴才之间的矛盾冲突,只要不涉及主子的利益,一般都是冷处理。如宝玉奶妈李嬷嬷对袭人的辱骂实在恶毒,但凤姐只是把她拉家去喝酒以平息纷争;晴雯与袭人的口舌,宝玉发狠要撵,终究也作罢;赵姨娘与芳官一干人的打斗相骂,探春李纨也只有喝禁四个小丫头、息事宁人罢了;芳官干娘与芳官之争也是不了了之;春燕被其母追打到怡红院,也是闹得沸反盈天,当时管理这些事务的平儿也是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能省的将就省些事也罢了。”

但倘若奴才冲撞了主子便灾难临头。周瑞的儿子因在凤姐生日时失手洒了馒头及其他不当事宜,凤姐便要撵他出去,还嘱告两府都不许收留。即便年高德重的赖嬷嬷讲情,要凤姐顾下王夫人的面子(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凤姐给了面子但棒打不饶,“既这样,打他40棍,以后不许他吃酒。”

再有,明明宝玉调戏金钏,王夫人却“赏”了金钏火辣辣的大嘴巴,并当即撵出不用,致金钏投井自杀。

第73回,贾母发现府内下人聚赌,她推导出,耍钱就要吃酒,吃酒就必门户大开,于是“藏贼引盗,何等事作不出来。”这对贾府的生命财产安全无疑是极大隐患,于是她痛下杀手:首者40大板撵出;从者20大板还要革去三月月钱等等。

贾母生日,尤氏受到荣府下人的抢白,凤姐立马指示“捆了送到那府里凭大嫂子开发。”凤姐的态度很明确,即“凭他是什么好奴才,到底错不过这个礼去。”——这个“礼”就是“主子是天,任凭怎样有脸面的奴才也不得顶撞、得罪主子。”

可見,奴才之过,责罚与否全看是否与主子的利益相关。——主子的生命、财产、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犯必重责。

柳家的厨房是为大观园的年轻贵族服务,但其经营形式虽不是完全的“承包制”,也绝非“报账制”。所以61回,司棋带人怒砸厨房时说,“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来喂狗,大家赚不成。”这一“赚不成”多少反映了厨房的经营形式。即便厨房被司棋砸了底朝天,柳家的仍要保证探春黛玉等人的饮食。这并不影响主子们的生活及利益。

所以凤姐才懒得管,况且司棋砸厨房一事确也发生在凤姐休息调养期间。第55回说到,元宵过后,“凤姐便小月了,……。一月之后夏添了下红之症。……。调养到八九月间才渐渐起复过来……。”平儿接管这些繁琐小事,而平儿的管理原则很明确,就是“不折腾”,“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方是兴旺之家。若得不了一点子小事,便扬铃打鼓的乱折腾起来不成道理。”她这样的指导思想当然不会去责罚司棋,即便凤姐有意处置,平儿也会进言劝阻,就像她处理柳家的事一样。


玄真子桑


司棋大闹小厨房,动静不小,凤姐为何不追责?我总结了一下大约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凤姐不愿越俎代庖。凤姐小月,正在休养,王夫人让李纨探春宝钗三辆马车共管大观园,因而司棋大闹小厨房的事情再大,也应属于那三位去处理,与王熙凤无关。王熙凤最好睁只眼闭只眼,不然,有越俎代庖之嫌。

二,司棋打砸之事牵涉太大。司棋大闹小厨房,看似只有司棋和小厨房主管柳家的之间的事情,但如果真闹出来,拔出萝卜带出泥,很有可能会牵涉 到柳家的与贾宝玉的丫头们以及其他小姐丫头的事情,因而柳家的不愿声张,民不告官不究,李纨探春和宝钗不过是代理管家,也不愿伸手过长。

三,司棋的后台的后台很难惹。司棋是贾迎春的贴身大丫头,迎春不足惧,是司棋的外祖母却是王熙凤的婆母邢夫人的陪房。而邢夫人本来不大满意王熙凤,如果王熙凤问责司棋,很有可能邢夫人就会问责王熙凤。

四,司棋并非无理取闹。司棋大闹小厨房并非是无理取闹,而是因为柳家的欺软怕硬,捧高踩低,对宝玉宠爱的丫头比对小姐主子们还殷勤,对迎春这类不受重视的主子身边的人却一副晚娘脸,不但故意为难,而且恶言恶语,被大闹一番也是大快人心,因而王熙凤也不愿意问责司棋。

五,大观园中此类事情教多。自从王熙凤隐退之后,出现过的类似事件太多,如芳官等围殴赵姨娘,王夫人丢失玫瑰露,平儿丢失虾须镯等,用平儿的话说,三四日的工夫,一共大小出来了八九件了,王熙凤身体虚弱,想管也管不过来。

六,平儿平常的劝告。平儿经常劝王熙凤早晚要回到大房里去,没有必要为了二房的事而得罪人,劝他得饶人处且饶人。因而,王熙凤因为操心而流产之后,受到一定的经验教训,因而也是得放手时则放手。


萍风竹雨123


司棋闹小厨房,正赶上凤姐小产生病。司棋闹事之后是宝玉过生日,在初夏;凤姐则从元宵节后小产病倒,直到“八九月间,才渐渐的起复过来”。


在司棋打砸之后,柳家的“只好摔碗丢盘自己咕嘟了一回,蒸了一碗蛋令人送去,司棋全泼了地下了。那人回来也不敢说,恐又生事”,谁敢不敢声张。

那么另一方面,司棋会不会声张呢?也不会。从闹事之初,她就特意选了“伺候迎春饭罢”的时机:她连怯懦的“二木头”迎春都不愿惊动,又怎么会故意宣扬?说穿了,这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的事情。

当事人虽然不敢大肆宣扬,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过事情要传到凤姐耳中,必须经过平儿这一道关。就连贾琏私娶尤二姐的事,都是平儿听说才知道凤姐的。事后平儿还向尤二姐道歉:“想来都是我坑了你”。

平儿如果得知,会不会告诉王熙凤?但是凤姐正在病中,平儿最关心她的身体,常常劝解她“得放手时须放手”,就算要告诉凤姐备案,也不会是在当时,一定要等到凤姐病愈之后。

王熙凤当时不知道,事后会不会知道呢?作为当家人,如果连打砸事件都无知无闻,也太不合格了吧?事后为什么没有处理?

一来,“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虽然司棋的女主人是“二木头”迎春,凤姐也不愿轻易启衅,追着过去的事情不放。

二来,正因为司棋的女主人是迎春,是王熙凤的小姑子。不管平时怎么疏远,到底她们是一家。追究小姑子的丫鬟,小姑子脸上无光,王熙凤难道就光彩了?

还有最重要的,平儿提到:“这三四日的工夫,一共大小出来了八九件了”,连春燕被打、直闹到宝玉面前,也是“极小的,算不起数儿来”的小事。而丫鬟与厨房的一场争闹,又能算什么大事呢?

当这些事发生的时候,贾母、邢王夫人都出差在外(老太妃逝世),凤姐病倒,大观园的花团锦簇也正藏着无人管理的弊端,连王夫人屋里的东西都能公然被盗,而这还仅仅是小事,“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

等到凤姐病愈,要处理这些“大的”事件也够她忙一阵子,哪里又顾得上司棋这点小事呢?


栖鸿看红楼


废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管不问,放纵他。咎由自取,放纵让他自取灭忙

对于常读红楼的人来说,司棋这个名字想必很熟悉,她原是迎春房里的大丫鬟,后来却撞墙而死极为凄惨,也算是红颜薄命了。其实,司棋之所以落得这样的下场有迎春的原因,迎春虽是正经主子却软弱可欺,就连自己的奶娘都斗不过,更遑论保护司棋了。当然,司棋本身的性格也是存在问题的,比如她跟厨房里的柳家媳妇斗法,结果闹得沸沸扬扬。那么,以王熙凤的性格脾气为什么没有追责呢?

司棋的事情并不是个例

原本王夫人在大观园里设小厨房是为了方便几位主子使用,只不过这些人很少会关心这样的俗事,所以房里的大丫鬟便掌握了绝大部分权力。对于那些做事的下人们来说,这些大丫鬟就是“二主子”,万一伺候不好岂不是在主子面前落埋怨。时间长了以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有了小心思并且越发飞扬跋扈,比如说贾宝玉的丫头晴雯等。如果真的要追究司棋的话,难保不会牵连出其他人,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息事宁人,更何况柳家媳妇都率先示弱了,更没必要揪着不放。

凤姐刚刚小月,没有多余的心思

如果是处于鼎盛时期的王熙凤,除了长辈以外就没有害怕的人,所以司棋肯定跑不了。但此时的王熙凤刚刚小产身体虚弱,更何况还是她盼了好久的男胎,对于她来说真是没有丝毫争强斗胜的心思。更何况司棋的身份比较敏感,就算不顾及迎春的面子也得看看司棋的外祖母是谁,那可是王熙凤的正经婆婆邢夫人的陪房,邢夫人本来就不喜欢王熙凤,所以她根本就不想沾惹这些事。

平儿的劝说

平儿的为人大家都清楚,虽说忠心王熙凤但心地较为善良,经常瞒着王熙凤做好事。平儿虽是贾琏的通房,但跟王熙凤的心更近,所以经常劝她宽和待人,否则也是吃力不讨好。等贾宝玉娶亲以后,王熙凤就得去邢夫人那边,实在没必要总是做“坏人”,况且这次的事情又不能只怪一人,还不如偷偷的私下里解决,免得惹是非。

虽然这次的事件被轻轻带过,但司棋也没有落得好下场,因为跟表弟潘又安有私情而被赶出大观园。对于这些身份低微的丫鬟来说,就算有主子看重也只是奴仆,一旦被赶出去便没有好下场,更何况那个潘又安胆小懦弱实非良人,只能说咎由自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