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诞生两百多年了,美分仍在流通,如此低的通胀是如何做到的?

用户83863683274


美元币值的坚挺是由一系列原因决定的,

第一,美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数量不多不少,再加上优越的社会制度,让美国人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美国在十九世纪末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一直保持到现在,美国的庞大财富规模成为美元币值稳定的基础,

第二,美国社会一直非常稳定,政治制度运转两百年井然有序,除了南北战争,美国本土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一战二战更是远离美国,虽然经常会发生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然而,美国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有非常大的弹性和抵抗力,往往是危机过后经济又创新高,

第三,美联储可谓是世界上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作为美元的发行机构,美联储是独立做出货币政策,不受政府干扰,比如最近的特朗普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之争就可以看出端倪,特朗普也拿美联储没有办法,美联储的独立性大大加强了美元的权威,

正是美国的这些自身原因让美元币值坚挺,购买力强劲,美元被俗称美刀,由此可见一斑,而其他国家的通货膨胀也无非是缺乏这几个条件,经济贫困,战争和社会动乱,政府随意印钞都让货币失去信用,造成通货膨胀,

至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其实与美元币值稳定一样,是美元具备多种优越条件的结果,



万事皆空70


其实美分的流通一方面是支付的需要,从侧面也反映了美国这么多年来,国内超低的通胀,这样如此低的CPI指数,全世界也只有美国了。

就算是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华尔街一片恐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为了平稳度过危机,超发了货币,大量的美元流向了美国和海外市场,即使这样,美国也没有太高的通胀,反倒是其他国家受到了影响。

其实这很好理解,美元是全世界通行货币,就算是超发了货币,也是全世界在分担,美国的通胀当然会低。

1945年,在美国和英国的主导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确立了美元的金本位体系,从那时候开始,美元和黄金锁定了固定汇率,从此之后美元成为了国际货币。期间美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财政赤字急剧增加,美国不负责的超发货币,导致美元大幅贬值,美国国家信用大减,很多国家纷纷要求取回自己国家的黄金,比如说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人说服了当时的欧佩克组织,美元从此和石油挂钩,美元的霸权之路也从此开始。

另外,去美国超市里边看看吧,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你说他们的物价能高嘛!

所以说,只要是美元霸权一直存在,美国的CPI肯定会一直很低!


椰子熟了


很多回答都不在点子上,关键原因是发钞的方式和管控。

1.美联储是私人机构,不能凭空发钞,它的每一块钱都是实实在在的;

2.美国政府的发钞是:只能向美联储举债,以税收作为抵押;

3.美国政府举债无需还本,但要付息;

4.因为美联储的本金有限,这种发钞(举债)方式可以借到的钱无法超过美联储可借出的本金;

5.如果一直借钱不还本金,会导致美联储不断加息,直至无钱可借;所以,美国政府在财政有盈余时会归还本金,比如克林顿政府几乎接近还完了所有本金;

6.有效的监管机制:政府举债必须要国会批准,政府借到钱怎么花必须要众议院批准。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关键就是它没有凭空变出来钱(印钞),它借来的钱,本来就是出借人创造的财富,而不是凭空印一张纸……


怀旧的卧禅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为什么美国经常打开印钞机,滥发美元,但其国内的通胀水平却保持低水平呢?

我们来看看近几十年来,美国的通胀水平。1985-2015年的30年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最高只达到5.5%。大部分年份,即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20多年里,CPI保持在2.5%以下。

相比之下,我国的通胀率则远远高于美国,而且破动幅度很大。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发生过两次而行通货膨胀,通胀率达到了18%以上。90年代中前期的那次通胀,最高年份甚至达到了24%。90年代末期则走向了极端,出现了通货紧缩。可见,我国涨幅对物价控制能力远小于美国政府。

为何美国能够长时间的保持低通货膨胀率呢?两个原因。

其一,美国货币发行量相对稳定,增速缓慢。这一点,通过M2/GDP比重就看得出来。美国几十年以来,M2/高电平之比控制在74%只左右。本世纪后这个比重上升了,但也只有90%左右。相反,我国的M2/GDP则出现了爆发性的增加。1990年是77%,和美国相当,现在已经超过了200%,是美国的两倍多。

第二个原因,美元是世界货币,可以输出通货膨胀。这一点很好理解,美元发行之后,有一部分留在国内形成市场需求,另一部分流向国际市场,形成对他国的市场需求。因此,即使美元发行量过多,也有相当一部分去了海外市场。所以,虽然美国国内通胀率不高,但在国际市场上美元贬值的幅度还是很厉害的。1990年,国际黄金价格是390美元/盎司,现在已经升值到1300美元/盎司,上涨幅度达到了230%。


财经知识局


这是个不错的问题,反过来应证了美元是靠谱的。也恰恰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有其必然性,要是美联储一直滥印钞,现在美元早已处于高通胀之下,请问全球各国央行还会手握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吗?美元金融霸权地位还能保得住吗?

首先,美元金融霸权地位得以维持,主要得益于美国超强的经济、贸易实力,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至今已经保持120多年的世界第一位,且仍然达到了2%以上的实际增速,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美国还是第二货物贸易大国和第一服务贸易大国,即使在货物贸易上也就近几年才被我们“拿下”的。

2018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20万亿美元,达到了20.5万亿美元,人均GDP也高达62000美元,位居世界第六。

其次,由于美元金融霸权地位的关系,美元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世界货币和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是不断向外流出的,再加上美国本身就是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因此,这也减少了美元发生通货膨胀的风险,即使是有的话,也相当于全球共同承担。

另外,这与美国政府无法要求美联储印钞有关系,相比之下,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却不同于全球各国的央行,因为它是与美国联邦政府平级的两个机构,权力来自于国会并受其监督。假设美联储与其他的央行一样,比如像津巴布韦或者委内瑞拉那样,岂不是早就通胀的不像啥了呢?

最后,这不得不说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还是很有国家信誉的。不管你信不信,它确实是做到了,否则它的财政赤字在2019财年不会高达9840亿美元,同时美国国债规模也不会超过23万亿美元大关。

总之,我们也不要认为美国就很有“责任心的”,实际上它也是为了自身的金融霸权,更是为了维护一超霸权地位。无论如何,像美元这样的世界货币,没有像美国这样的超强综合实力作保障,是不可能的。就拿目前排在世界第二的货币欧元来看,仅仅是20%的外汇储备份额,说明与美元差距还很大。此外,美国在战后以来,它的官方黄金储备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东震木


美国能够持续数十年保持超低的通货膨胀率,关键有两点原因:1、作为国际通用货币,可以通过向海外输出美元的办法减少国内通货膨胀率;2、保持克制理性,宁肯增加财政赤字也不大肆印钞,保持物价稳定;


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够成为国际货币,不仅仅国力强盛就可以实现,不仅仅要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关键还是国家信用,能够保持货币的购买力。

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进步,新的财富不断产生,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美元需要保持一定增长规模。


假如只是一个内陆湖,众多河流涌入,内陆湖总有满溢的一天,这就是通货膨胀的逻辑。有限的市场,出入之间不能保持平衡,大量增加货币一定会使得货币贬值。但是美元面向的是整个世界,各国为了满足进口需求,都持有不同数额的美元,成为美元的蓄水池,充分消化了超发的美元,使得美国国内物价保持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掌控美元的美联储主席由总统认命,但是依然拥有相对独立性,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制定金融政策及市场利率。


一国的通货膨胀率在于货币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差值,这里讲的经济增速要理解为创造新的财富的数量。要想维护币值稳定,就需要保持与经济增速相当的印钞速度,而超发的部分就要用各种手段让国际市场消化,美债就是很好的方式。当然美债规模日益庞大,同样会影响到国家信用,国债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利息,但是土地私有制的美国又不能通过提升房价卖地的形式把债务转移到美国人身上。


除了上述因素,美国物价稳定还有如下原因:

1、经济自我修复能力强,能够保持较低的真实失业率,国民收入稳定才是一国经济稳定的基石;

2、引领世界科技创新,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高位,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3、美国企业可以低成本获得贷款,到世界各国投资,从而获得更高回报,回馈美国;

4、可以采购各国商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些,低成本自然能够带来低物价;

5、美国决策者维护美元信用的决心和采取的有效措施;


财智成功


制度决定行为,这就是法治国家!

美元的发行

美元的发行权,

不在美国政府手里,

也不在国会手里,

而在美联储这个私人机构掌控。

美联储可以随意发行美元吗?

绝对不可以,有国会制定的目标限制着呢。

国会给美联储的限制条件是啥呢?

物价稳定在一个范围内,不能通胀也不能通缩。

这才是美元购买力稳定的保障。

至于美联储怎么操作,纯粹美联储自己的事。

美国政府与美元

美国政府呢?

就是一个普通商户,自收自支。

政府没钱了咋办?

跟普通商户一样,银行贷款啦。

政府的这个贷款,就是顶顶有名的国债啦。

国债的实质,就是把老百姓手里的闲钱回收来给政府化。你看,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一点没变呢,物价怎么会不稳定呢?

老百姓要用钱了咋办?把手上的国债卖掉就是了。你看,国债自由交易是基础保障,这就是发达的证券市场啦。

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上,证券种类海了去了,美国国债只是其中的一支而已。

道理很简单,政府能发行债券,企业也可以发行呀,只要能找到乐意承包发行的证券商。至于发行条件,完全是发债方与证券商的博弈。证券商至少要能卖出去吧。

国债不同于其它证券的唯一特点,就是政府信用啦。

低风险高收益,证券市场上的抢手货哦。

国债与美元国际化

你看,稳定的购买力,是货币国际化的基石,否则谁敢拿在手上呀?

干拿在手上也不是个事,保管换汇等等也不是没成本的事,谁干拿在手上谁亏,这事谁干呀。

好啦,国债出面解决这个尴尬了。

别干拿着啦,买国债有钱挣哦。

于是乎,各国政府纷纷把自己手里的美元买成美国国债,不亏还挣,多好的事。

于是乎,各国政府摇身一变,成了美国证券市场上一名普通的客户。

于是乎,美元又回到美帝手中,美元的流通总量就依然可控。美元的购买力也就稳定无忧。

货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不是你政府多牛叉多能撒,而是货币发行量可控,购买力稳定。

你今年四万亿明年二十万亿,我月收入十年前三十今年三千明年三万,不表明我很进步,只表明我挣得是委内瑞拉币,国际化就是纯忽悠嘛。


用户109026299242


首先,美国通胀率是不低的,像1970年代,CPI指数多次突破15%,接近恶性通货膨胀了。美国通胀率低这个论点是不成立的。

至于美分为什么还在流通,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1)欧美国家移动支付相对不发达

这个是真的,其实我们现在生活中,要用到分币的场合一点也不少。您去买个菜,有几角几分的,去超市买东西也有9.99的,坐地铁也又很多5毛8毛的。因此要是没有移动支付,背包里肯定要有很多分币,角币。1分的东西不仅仅可以用在买1分钱的东西上,100.01元的东西,99.99元的东西,都需要1分的货币。不是说物价贵了分币就没了。

您看这图,有零有整的,不用移动支付或者刷卡,怎么付呢?总会产生零钱的。


(2)美元相对值钱

这是很多传统发达国家货币的一个特点,币值高。比如英镑,欧元,美元和人民币兑换大概都是1:7。很多东西都是0.99美元或者0.5美元,换算回来就是4块钱。我们生活中4块钱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吧,因此他们用到分币的地方也多。


综上,美国、欧洲分币还在流通不假,但是不是说这是因为通胀低引起的。


财经多知道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回答:

一美分在流通,能不能证明通货膨胀率比较低?

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比较低,是和其他国家对比而言的,尤其是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1美分为什么仍然在流通?

其实在美国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一分钱流通是否有必要?1美分硬币,铸造成本是1.7美分,也就是说铸造的成本超过了面值,全国每年需要花费3900万美元来铸造。但是现在一分的硬币仍然在流通,有以下原因。

1、一分钱还有用得到的地方

其实在中国很多地方也可以用到一分钱,但是由于大家嫌麻烦,所以干脆就四舍五入了,甚至一毛钱都派不上用场。比如超市里面很多东西都是以美分结尾,比如99美分,1.99美元等等,找钱的时候需要1美分才找的开。中国人可以四舍五入,但是美国人比较“死板”维权意识特别强,一分钱也要找。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取消1分硬币,意味着商家将会采用“四舍五入法”而变相提价,全国消费者一年被迫多支付的金额会大到惊人。这一点美国人是很难接受的。

2.美国人习惯了使用一美分,要取消会引起比较大的争论

一美分的使用在美国的历史上有很长的时期,所以说人们有使用的习惯,虽然说看起来用处不大,但是要废掉它也不是很容易的,会面临比较大的阻力。

1美分流通能不能说明通货膨胀率比较低?

按照通常的情况,发行大面额数字货币意味纸币超发通货膨胀严重。比如大家所知道的,津巴布韦币有面值百万亿元的,还有一战后德国马克,都是面额很大又不值钱,而且当时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但是货币面额的大小和通货膨胀又没有必然的关系。

比如现在流通中的货币,新加坡有1万元,之前也有500欧元。美国历史上发行过200美元,500美元,1000美元2000美元,5000美元1万美元的面额发行于1918年、1928年和1934年,到了40年代,基本上都已经停止发行大额面值货币。但是在美国的19世纪30年代,甚至出现过通货紧缩的时期,大面额货币的发行主要是根据流通中的需要,现在的趋势来看,基本大面额的货币都在面临停止发行的情况。一个很简单道理,发行两张100美元的和一张200美元的成本差异,对政府来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所以说,面额的大小和通货膨胀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一美分的硬币仍然在使用,可以间接的说明,美元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而言,通货膨胀的情况要好很多。在100年前一美元的购买力大概是一双皮鞋或一条裙子,而现在可以买一个简易的汉堡包,或者是下载一首歌曲。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的确是比较低,想一想我们,40年前一个工人一月的工资,换到现在也大概就只能点一份外卖。

美元能够保持低通货膨胀率的原因。

一美国大量发行国债

纽约曼哈顿,有一个著名的美国国债钟,上面记录着美国的国债自己每个美国公民的负债,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2.5万亿美元,美国人均负债6.8万,每年利息支出就超过5500亿。当初设计的13位显示格也用完了,也就是说欠的钱已经快没法显示了。

在另一篇文章中我也有提到过,

美国政府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只有发债权,所以美国政府如果想出去打伊拉克战争,或者是修墨西哥边境墙,这部分费用除了税收等还可以发行国债,但是不能直接印钞票。所以美国国债钟上面显示的22.5万亿,是美国政府欠全世界人民的钱,当然某些其他政府也可以选择直接印刷22.5万亿美元,不过如果是这样,市场上就会多出来这么多钱,这么多钱,一下投放到市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避免不了的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美国国债的用户有一半以上都是在美国本土以外,这是由美元特殊的地位形成的。

2美元的世界货币职能

美元曾经是全球的硬通货币,即便放到现在,也无人能撼动其地位。很多国家货币的汇率就直接挂钩美元,即便是没有和美元直接挂钩的国家或地区,也会受到美元的影响。可以说失去黄金的束缚之后,世界货币体系就和美元绑在了一起,被美元这艘大船带着,在海上飘来飘去,保持一个稳定的购买力的美元,是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希望看到的局面,这也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所以在美元购买力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时候,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会协商起来共同稳定币值。

3金融工具种类丰富,产品多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美国的信贷投放市场增速是要低于中国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中美两国经济周期不同,另外一方面两个市场经济主体融资的途径也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大规模的铁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大部分都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完成,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放。而美国的金融市场比较发达,通过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工具融资方式多样,可以通过证券交易市场对普通人开放,而且客户遍及美国本土和海外市场。

4CPI结构不同,美国的住宅食品交通医疗占比大

在通货膨胀的比例构成上,发展中国家食品和基础的生活设施占比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医疗,住宅和文娱消费等方面。美国较早地完成了工业化,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物质,很早就得到了解决,在全球产业链上,美国掌握上游的资本技术,都是高附加型的产业。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发展中国家,为美国本土提供了物美价廉的物品,换回去的是一堆堆美元纸币。既降低了美国的物品价格指数,又减少了美国市场流通中的现金。

总结来看,通货膨胀在全球看来都是一个发展的趋势,美国也不能独善其身,而且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有加速的趋势。但是横向比较一下,美元又是个“良心价”。


四大财子


确实是啊,如果通货膨胀率高,美分早就退出了。

事实也是,这些年来,美国除了通货膨胀比较低外,利率等也很低,贷款利率低,存款利率更低,很多是零利率。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对遏制通货膨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货膨胀的发生,是有多种因素形成的。譬如滥发货币、市场物品供不应求等。反过来,混改货币又使通货膨胀更高,需要发行更多货币。所以,只要通货膨胀控制得好,货币就不会贬值,低币值的货币就能使用。

这也意味着,判断一个国家有没有发生通货膨胀,通过币值的变化也能够基本看出。只要硬币和纸币一直维持不变,就一定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反之,可能就问题严重了。显然,美国在这方面是做得不错的。

不过,美国做得好,也不仅仅是美国控制通货膨胀工作做得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强势地位。因为,就算美国出现通货膨胀,按照美元的地位,也能比较轻松地把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一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再一次证明了美国在这方面的强势地位和影响。实行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但是,通货膨胀仍然没有出现。相反,很多国家却被美国的量化宽松弄“宽松”了,物价上涨了,通货膨胀发生了。所以,如果不打破美元的强势地位,不让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地位平等,美国就有办法把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自己则充分享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快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