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極限》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這是海明威對自己的作品《老人與海》的評價。

一個孤苦伶仃的、連續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的、飽受鎮上人們嘲笑的老人,不甘心於命運的擺佈,在第85天又駕駛著一條小帆船出海了。他懷著必勝的信念,來到較深海域處,和一條1500磅重的馬林魚周旋了一天一夜,制服並殺死了它。在返回小鎮的路上,他又和鯊魚鏖戰了兩天兩夜,最終,他和他的小船拖回了一條巨大的魚骨架。

桑地亞哥,這個頑強的、勇敢的、堅持不懈的老人,他在面對艱難困苦時所顯示的堅不可摧的力量,被美國人民普遍地認為是一種精神,一種美國人的精神。海明威因此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然而,諾貝爾獎,是世界的諾貝爾獎,像桑地亞哥的這樣的英雄,在任何時候、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是需要的。

在新冠狀肺炎猖獗的這段時間內,我無時無刻不被感動著、激勵著。起先是幾個人、幾件事;後來,讓我感動的人和事越來越多,多到數不清楚;我漸漸覺得,感動著我的已經不是人和事,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像桑地亞哥那樣在遭受著外界巨大的壓力和厄運打擊時,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的精神,我想把它叫作——中國人的精神。

臘月二十九,正是全國人民喜氣洋洋準備過春節的時候,武漢封城了。

病毒桎梏了全武漢一千一百多萬人民的腳;而備受煎熬的,卻是全中國14億人們的心。各種擔心、猜測紛至沓來;然而,當人們看過了官方報道、看過了一個武漢青年製作的六集短片,大家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平常默默無聞的鐘南山院士,每逢這種危急失措之時,都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定盤星。他以84歲高齡之軀,第一時間來到武漢,他強壓著悲痛的心情,強忍著憂傷的眼淚,給全國人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是的,這確實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沉著、堅定、頑強、負責任、有擔當。他們說——我們堅信,中國必勝!

是的,他們屬於祖國;全中國人民,都是他們的兄弟姐妹!

大年初一,大部分人在溫暖的家裡,吃飯、看書、看電視......但是,也就在同一天,多少人寫下了請戰書,按下了紅手印,告別親友,奔赴疫情第一線。這世上從此又多了一個美好的詞彙——“逆行者”。

這些“逆行者”們,他們今年的春節是這樣過的——

一個年輕的醫生爸爸要到疫情前線,臨行前,年幼的女兒拿出了自己作的畫,畫面上寫著:“永遠愛你,不要忘了我們,英雄爸爸,我們會懂事。一家人。”“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女兒代表全體人員。”爸爸哽咽著說:“好,抱抱。”

媽媽臨行前,年幼的女兒抱著媽媽依依不捨,媽媽鎮靜地對女兒說:“我去打怪獸了,把怪獸打完馬上就回來好不好?”

妻子坐在車上,車子臨啟動前,丈夫喊道:“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老子包一年的家務做好,聽到沒有?”

女兒眼含淚水,擁抱自己幾歲的兒子,站在一旁的老父親說:“家裡有我們呢,你放心!”

年邁的父親,一言不發,張開雙臂擁住將要出征的年輕女兒,千言萬語,盡在一個擁抱中!

有一個支援者十分淡定,他只給兒子打電話說:“爸爸出去工作今天回來,可能今天回不來,但是一定回來。”

57歲的陳德昌,是上海瑞金重症醫學科主任,他主動請纓,在除夕夜,他顧不上吃太太擺到桌上的年夜飯,就隨上海醫療隊緊急趕到武漢。他的年夜飯,就是匆忙中吃下的一碗米飯。他說:“現在國家有難,挺身而出是天職,國家需要你,你總歸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

當記者問一個支援者的家屬道:你擔心她嗎?這位家屬眼含熱淚說:“擔心。但我為她光榮、為她驕傲!”

什麼是極限?極限就是——用我有限的生命與死神賽跑,從它的手裡搶回更多的生命!

最近很多媒體一直在報道這這樣一個感人的事蹟。金銀潭醫院,一直是抗爭肺炎的最前線。這個醫院的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他拖著肌肉已經萎縮的雙腿,一瘸一拐地在醫院辛苦奔波。連續三十多天,他往往是凌晨兩點剛睡,四點又爬起來,處理各種突發事件。而在這個時候,在十幾公里以外,他的同為醫護人員的妻子,已經被感染上,在另一家醫院隔離。他說:“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武漢86歲高齡的董宗祈教授,是“中國兒科醫師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1月23日,武漢封城的第一天,他依舊全副武裝,開著電動輪椅,來到門診部坐診。

......

什麼是極限?極限就是——大家已經被你感動到心疼流淚,你還被別人感動到心疼流淚!

昨天,我看了一個一線的護士講的故事,她叫王蔚萍。她這樣寫道:“我們接管的是光谷院區的一個病房,它的原身是產科,剛到那培訓的時候處處能看到臨時改造的痕跡,醫療用具都是臨時補貨,講真的不是一般的亂,但臨時接到晚上就要收病人的消息,瞬間大家就沸騰了,好在領導們亂中有序,委派我院精英中的骨幹第一晚班,他們創造了神一樣的數字,一夜收治47人,我為能在這樣的團隊而自豪。講真的我們雖然疲憊一覺總能恢復,可有幾位領導為了我們的起居和各種安全而忙前忙後熬至深夜,其中就有我的護士長蔡玲,我疲憊不堪要睡時抬頭看到她還伏案在寫控感制度,我心疼的在被窩裡流淚,她已經三個晚上都是二點多鐘休息了......”“從來沒有過一刻因為陌生而疏離,這場疫情讓我們瞬間組成團隊,把後背留給最信任的彼此,相輔相成。”

什麼是極限?極限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在祖國有難的時候,我依然把它奉獻出來,報效我的祖國!

李慧是一個95後,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的一名普通護士。在醫院徵集志願者時,她毅然申請調到一線的呼吸科去工作。她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告知她的家人,不要讓他們擔心。在最後,她寫道:“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

什麼是極限?極限就是——即使惡魔纏身,命運未卜,但我依然將滿懷信念,堅定信心!

一個二十多歲的醫生,被感染隔離在病房裡。當同事去看望他時,他微笑著隔著玻璃窗比劃出一個OK的手勢。他用燦爛的笑容、用鎮定溫柔的眼神告訴全世界:加油,一定可以的!

這些日子裡,報道過的讓人感動得淚流滿面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2月1日中午,北京大學三家綜合性附屬醫院再接緊急通知。三家醫院聞令而動,在一小時內便組建好了第二批援鄂抗疫醫療隊。均由院長和書記親自帶隊,他們來不及與家人告別,直接從醫院出征武漢。

元宵節前夕的2月7日,送別同道李文亮醫生的淚痕未乾,全國各大醫院派出了比前幾批增援武漢隊伍規模更大的醫療隊,千餘名醫務工作者,在元宵前夕整理隊伍,起身奔赴前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醫療隊,他們出發的地方,正是17年前抗擊非典勝利後慶祝複診的小廣場。如今,他們在這裡舉行出征儀式。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出征武漢。有人在加入醫療隊的微信群時,豪邁地說:“兄弟們,我們要來了!”

北京、上海、山東、四川......僅僅在2月7日一天,武漢的天河機場就迎來了12支醫療隊共計2043名醫護人員。

2月9日,來自上海、遼寧、山東、山西、浙江等地的一省包一市強援抵達,41架包機近6000人同天抵達武漢。他們將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持湖北省16個市的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17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全國共派出3.2萬餘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其中有1.1萬重症專業醫務人員負責重症患者救治,已接近全國重症醫務人員的10%。

......

就在1月23日武漢封城的當天上午,武漢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建設一個武漢版的“小湯山”。僅僅用了9天9夜,一個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可供1000個病床的醫院就落成了。

《超越極限》

這確實是一個奇蹟。在這個奇蹟的背後,是7500人的浴血奮戰。在接到消息的當晚,工人們帶著七八十臺挖掘機,火速趕到現場,他們沒有談報酬,不計較條件,實行24小時兩班倒,白天在工地幹活,晚上和衣睡在車上。一位河南大哥,一聽到建醫院亟需支援,便自願打車到武漢的工地參戰。記者問工地上一個扛著鋼材的建設者:“累嗎?”他笑著回答:“感覺還可以。人多力量大,怕啥?”

1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對中國抗擊疫情展現出的“中國速度”表示驚訝,他說:“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一生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2月2日竣工的火神山醫院,當日上午便舉行了儀式,正式交付於人民軍隊醫務工作者。2月3日便開始收治病人。這背後又面臨多大的挑戰呢?

早在2日的凌晨,我們的空軍就分別從8個不同的地方出動了8架大型運輸機,向武漢緊急空運了795名軍隊醫療隊隊員和58噸物資。支援戰士馬凌說:“當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是我們軍人價值真正體現的時候,我們不希望老百姓有這種困難,但老百姓有苦難的時候,我們義不容辭。”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無比狡猾、無比殘忍的病毒,我們的醫學科技面臨的挑戰更是巨大的。無數醫學工作者,冒著隨時都可能被傳染的風險,奮鬥在實驗室裡、手術檯上,其中有很多是高齡的專家、學者。在1月26日,浙江省疾控中心發佈了成功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毒株的消息,他們在獲得國家衛健委新冠狀病毒分離培養資質後,僅在48小時內就完成了這項工作。而這組實驗人員要“全副武裝”,在核心區一呆就是五個小時,出來基本上都累到虛脫。

......

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今天早晨,我看到央視新聞網說——這是一場全民戰“疫”,每個你都算數!是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看到了千千萬萬個“桑地亞哥”。

此時,正值清晨,我走出家門,看見明亮的陽光從四面八方照射過來,這光線包攏了我,讓我感覺到一陣陣的溫暖和陶醉。朦朧之中,我看到一艘巨大的船舶,在波濤中鎮定地、平穩地駛向朝陽升起的地方。船頭上懸掛著一面鮮豔的有著五顆星的紅旗。

這大船的船體上,鑲嵌著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超越極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