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手下的虎将猛投粮,是刘邦比“鸡汤老板”的厉害之处

史书上常说汉高祖刘邦有英雄之器。

他能成功的原因在知人善任。

不然,他怎么可能从一介白丁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呢?连带着家乡沛县的贩夫走卒,比如县吏萧何,车夫夏侯婴,屠狗的樊哙等人,都封侯拜相了呢?

那汉高祖刘邦到底是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呢?

《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

“喜施”可能才是这其中的精髓。太史公司马迁的这个描述说明刘邦在某种程度上,本身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


给手下的虎将猛投粮,是刘邦比“鸡汤老板”的厉害之处


对待手下的猛将,刘邦十分舍得共享利益。

韩信立功后,要求刘邦封他为假王,过一把王侯的瘾。韩信这是狮子大开口了,但是刘邦怒过,还是决定为韩信为王,不是假王,而是齐王。

在和项羽决战前,彭越也和韩信一样,要求刘邦封他为王。刘邦想想打赢后的效果,答应了彭越的要求,册封彭越为梁王。

侯公这个人在史书上的记载很少,但这个人也很厉害。刘邦的家属,包括他的父亲和嫡妻吕后都曾经被项羽抓去。刘邦派了好几个人,去和项羽求情谈判,希望把家属给放回来,但是都没有成功。刘邦最后采用了侯公。侯公的口才天下无双,居然说动了项羽放人。

这让刘邦很开心。侯公后来被刘邦封为平国君,刘邦称赞他为“天下辩士”。

对喜欢名利的人,刘邦都许以荣华富贵。

对喜欢讲究斯文的儒生,刘邦就用礼仪对待。在儒生眼里,礼才是他们看中的东西。


给手下的虎将猛投粮,是刘邦比“鸡汤老板”的厉害之处


郦食其为人桀骜不驯,是有名的说客。郦食其初见刘邦时,刘邦漫不经心,还让人帮他洗脚。如此言行,令郦食其火冒三丈。一番对谈下来,他又觉得郦食其的看法很有道理,立即改变态度,规规矩矩地对待郦食其,至此对待郦食其从不失礼。

郦食其被收入刘邦麾下后,主要是靠辩才说服刘邦的敌人,比如劝降秦国守将,劝说齐王田广归顺刘邦等。

刘邦于是册封郦食其为广野君。郦食其在西汉建国前就去世,刘邦就册封郦食其的儿子郦疥为高粱侯。

刘邦不愧是从小从市井中混大的。他懂得说什么人道大义,都比不上实打实的利益来得实在。


给手下的虎将猛投粮,是刘邦比“鸡汤老板”的厉害之处


所以在整个争天下的过程中,他都不吝啬手上的筹码。前面提到的郦食其,也有脑子不好使的时候。

他建议刘邦恢复六国的后代。那么这些人肯定会感念刘邦的恩德,帮着他打项羽。

刘邦心动了。他当时估计太想打败项羽了。

还好张良出来劝他说:“大家跟着你混饭吃,就是为了这一点利益。你现在全部拿去恢复六国,将来还有什么位置是留给自己人的?还要不要大家跟你一起混了?”

刘邦赶紧回过神来,不然自己就连猛投粮的资本都耗尽了。

当然,刘邦大方,是在建立江山的过程中,他是肯下苦功笼络人心的时候。


给手下的虎将猛投粮,是刘邦比“鸡汤老板”的厉害之处


刘邦本质上是一个善变之人。在江山稳固后,认识到这帮老臣有可能威胁自己的利益时,他就和吕后一起屠戮功臣了。这自然就是他的另一面了。

不过,如果能碰到猛投粮的老板,也是人生幸事一件,起码该奋斗的奋斗了,该拿的也拿到手了,总比那些直嚷着付出却不给草料的“鸡汤老板”要好得多。

你碰到过“鸡汤老板吗”?就是那种希望你加班、希望你身兼数职,但从来认为你没有资格多拿钱的那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