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防疫”应该怎么做?

d大玲子


实时关注国家或相关部门发布的消息!每天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到人员密集场所逗留等


是姜饼小人吖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随着疫情的发展,全国启动一级响应,各省市相继采取管控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社会压力悄然增加,导致很多人的精神处于紧绷状态。所以,如何才能调整好心态,消除恐慌,科学面对疫情呢?在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关注可靠信息,学习科学知识,不要盲目恐惧

随着疫情的发展,网络上充斥着诸如“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治疗冠状病毒肺炎”,“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等谣言,使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所以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信息,收看、收听国家卫健委、央视等权威机构或媒体发布的官方信息,不被一些谣言影响,也不传播虚假信息;还要减少因信息过载带来的心理负担,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关注。

二、做好正确的防护措施

充分认识到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胳膊肘捂住口鼻;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做饭时彻底煮熟;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区,不去密闭的空间。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担心和紧张。

三、维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生活

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适当的运动、充分的睡眠、均衡的饮食。运动有助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应对危机的信心。营养均衡吃好三餐,多喝水,避免吸烟、饮酒、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提高和身心状态的恢复。

四,科学调适心理,摆脱负性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面对威胁到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心生不安全感是正常的心理反应。适度的紧张会让我们重视疫情,从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防护。对自己的状态采取接纳与不评判的态度有助于保持情绪的稳定。可以与家人朋友交流有关的想法,对面临的问题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不要忽略身边的美好事物,从事一些娱乐身心的活动。

试着合理地宣泄情绪,如做一些室内运动、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和焦虑。寻找亲朋好友的支持,我们要尽量避免成为只会一味嘲笑自己、否认自己的担心和焦虑、批评自己的人。这个时候我们尤其要先缓解好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恢复、更好地帮助其他人。

五、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

当面对自己无法处理的心理困境,如采取以上积极措施仍然无法消除焦虑、恐惧、担心的情绪,我们应该及时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寻求帮助,诸如拨打心理服务热线或者去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向专业人员咨询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满怀信心,在科学认识、科学防护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心理调适。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水木清华喵喵喵


普通民众关于疫情的焦虑和恐慌,常常与个人过多关注疫情负面信息且造成个体疑病症有关。减缓这种疑病症带来的焦虑和恐慌的情绪体验,有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建议。

第一,了解科学的防疫知识,全面观察个人的身体状况,每天都固定时间量体温。勿多次反复测量体温。

第二,适度关注疫情,倾听主流媒体声音。不够科学的信息会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第三,做一些冥想、深呼吸的放松训练。置身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如读书、观影、追剧或是下厨,学会转移注意力。

第四,宅家在家在科学防护、适度关注疫情的情况下,应努力调整作息,合理安排饮食起居。

特别提醒,体温异常者要及时隔离救治!


若镜心理


让自己忙起来,定一个学习目标


瑾瑾


不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