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苏州有钱买不到口罩?工厂开足马力生产还是不够卖?

会展研究社


由于疫情紧张,苏州本地生产的口罩,大部分都支援武汉疫情较为严重的区域,导致其他地方口罩,较为难买的状况,并且,口罩材料的供应,由于近期很多厂子,没有复工,也导致口罩原材料供应的困难,医用口罩,并不是一生产出来就能用,还需静置一个星期左右,才能使用。各个地方,为了保证市民能正常用到口罩,不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通过APP预约购买,指定药店凭身份证登记购买,购买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


苡笙侑伱


1月26日我发布了一篇文章《口罩价格暴涨10倍,是发国难财吗?》,但是现在,基本上想花钱都买不到医用口罩了,口罩已经成了有价无市的稀缺货。 早在1月21日前,天猫京东就已经把库存里的所有口罩卖光了,足足卖掉了1.1亿只口罩。现在绝大多数城市药店,都买不到口罩,极少部分城市需要凭身份登记/预约购买领取,但依旧有限。 例如在福建晋江,即便投放了50万只口罩给市民,但每个人领取的口罩数量都限制的死死的,而且需要摇号才能花钱买到,每天只开放1万个摇号名额,能不能抢到全靠手速和网速。 前些天,大理市就截胡了一批发往重庆的防疫物资,其中包含了120万只口罩。开个玩笑,连泱泱自治州都需要征用物资,可见口罩已经稀缺到了什么程度。 某地方公众号留言区,都在求口罩 问题来了,中国口罩年产量高达50亿只,距离复工已经过去了10多天,目前日产量也恢复到了年前的巅峰值将近2000万只/天。 为什么还是一罩难求? 1 口罩从哪里来? 你现在能买到的口罩,无非是假的、国外生产、库存和国内正规企业生产,不过前三种还是小概率情况。 众所周知,口罩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在制造,主要是口罩利润太少了。最近几天,一些地方口罩从几毛钱涨到一两元,都要被工商局/物价局处罚个几十万。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中国拥有的口罩及呼吸防护相关企业的数量达到了16594家,其中主要包括了口罩生产、口罩经营两种企业。 根据百度企业信用数据显示,拥有医疗器械产品资质的企业是6000多家,而包含医用口罩企业数量只有633家。 换句话说,造口罩的企业太少了,让这600多家实体企业每天造14亿只口罩给大家用,想想都不太可能完成。 其次,口罩不是凭空生产出来的,厂家生产口罩首先需要向上游采购原材料,主要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材料“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 2019年国内聚丙烯产量约90万吨,一吨可以生产一次性外科口罩90-100万只,理论上每年可以生产9000亿只口罩。 从数据上看,上游能提供的原材料是足够的,问题显然出在了其他环节,例如中上游(滤材生产),中游产业(口罩生产厂家)或下游产业(批发售卖)环节。 根据凤凰网财经报道,截止到2月7日,公开报道中宣布开工的滤材公司不到10家。让这10家滤材公司供应600家口罩生产企业也有一定难度,根据媒体报道,一些滤材生产公司早已满负荷生产。 实际上,目前全国大型的医用口罩商和一些民用口罩厂商都由政府主导生产、采购和配送,销售环节基本由政府统一调配。 “口罩调配优先湖北,其次是调配供应本地。所以批发商进不到货,普通人更难买。” 也就是说,无论全国各地生产的口罩几乎都被管控了,普通人很难通过电商平台/线下药店买到口罩。 2 为什么不能生产更多口罩? 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口罩产量虽然高达50亿只,但换算下来每天只能生产1300多万只,产值只有可怜的102.35亿元。 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和售卖,每只口罩仅能卖2元多点,医用口罩更低了,这个利润可以说微薄到令人发指。 市场供给量决定了口罩产量。 企业不可能生产太多,因为口罩有1-2年有效期,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就是亏的。生产更多口罩,需要购买更多原材料,购买更多生产机器,雇佣更多员工。 没有更多的需求,企业就不会干这些事,只会量力而行,生产的口罩是刚刚好够中国人使用及出口。 所以用2019年的实体资源,在2020年想生产出10倍以上的口罩,规模想瞬间翻个10倍,这很不现实。 想要生产10倍以上的口罩,从1300万只增加到1.3亿只,上中下游产业恐怕都需要翻个10倍。 虽然我不是做实体企业的,但是道理大家应该都懂,生产规模翻倍,付出的成本也要翻上很多。



唐三石


这个我感觉不可能吧!目前来说,产量供应量已经上去了,不会缺这些东西的吧!

我们河南来说,政府指定地点,指定购买数量,指定采购价格,民众都可以买的到。

如果说苏州买不到,会不会是政府管控,把急需物资给了医院,或者生产的企业捐出去了,给了急需的地区了。

如果说有货很快销售完了,还有可能就是说苏州区域的生产量还不行,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