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高考上海市第一名,上海交大和復旦你會選擇哪個學校?為什麼?

先周2060


歡迎來到高考前哨站,我是趙德兵老師。

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額高考志願規劃師,就題主的問題,說一說個人的觀點和建議。

如果高考成績是上海市第一名,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這兩所大學都是不會選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國內頂尖名校,並非是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而是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至於學科之間的對比,就不列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清北復交就說明了這一點。

二是志願投檔的原則問題,現行的平行志願投檔方式,就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雖然上海市實行的專業組的投檔模式,但是這個大原則還是遵循的。當然如果全省狀元不選擇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而去復旦大學或上海交通大學這是個人意願。作為狀元你有任性的資本。

三是各方的壓力。任何一所高中都不會放任自己的學生在獲得省狀元的條件下,來報考非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以外的院校。同時家長也是不會同意學生報考其他院校的,這絕對是一個共識。如果學生任性報考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這要頂住多大的壓力。

綜上所述。如果高考成績是上海第一名,除非任性,選擇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我是高考前哨站的趙德兵老師,歡迎大家點擊關注、點贊、轉發,如有升學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會及時回覆。


高考前哨站


這種好事兒如果發生在我身上的話,我絕對不會報上海交大和復旦的。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最好的高校就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大學一直穩居我國冠亞軍,而復旦大學排名一直在四五名,上海交大排名一直在七八名。在上海考第一,也就是說是上海狀元。上海狀元想上清華和北大是很容易的。所以說如果是我的話,理科生我絕對選清華大學,文科生的話我絕對選北京大學。

大家都知道每年高考揭榜之日,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不出一天各省的高考狀元陸續在網上瘋傳。從這天開始清華和北大的招生工作人員就忙於奔波在各省的狀元之家,都希望搶到最優質的生源。並且這兩所高校都會給狀元提供很多優惠條件,還給很多獎勵。

再有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與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根本沒法比,他們這四所大學不在一個檔次上。通過這幾年的高考狀元錄取情況,我們就可以看出,一般各省的高考狀元都趨向於報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下圖是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狀元錄取情況。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各省的高考狀元大部分人不會選上海交大和復旦大學,而是選擇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也許你是一個個例,個例肯定有個例的情況和想法。可能覺得在家門口上大學比較好,不想離開上海,而選擇上海交大或復旦大學。至於選哪一個高校,你不能確定。我認為那就要從你的興趣和這兩所高校的王牌專業來抉擇。如果上海交大的王牌專業適合你就選上海交大,如果是復旦大學的王牌專業適合你就選擇復旦大學。

下面是對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王牌專業進行的排名。

在上海交通大學所有專業中,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臨床醫學專業排名並列第一;口腔醫學排名第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等專業排名並列第三。

在復旦大學類專業排名中,會計學專業排名第一,管理科學專業排名第二,財務管理專業排名的三。

總之以你這樣的分數,這兩所大學的以上王牌專業隨你選。所以說不要猶豫,果斷決定,想上什麼大學你說了算。


妞媽教育心得


如果我是上海市高考第一名,恐怕我會更犯愁是選清華還是北大,而且,大概率我在高考前就已經被清華或者北大給盯上了,說不定新生獎學金都已經給我談好了。更關鍵的是,我是第一名,專業可以隨便挑,如果之前通過了自主招生,還可以選擇姚班智班。上交和復旦雖然很強,但比起清華北大,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過呢,如果我真是上海本地人,可能又有一些小傲嬌,我可能會寧願選一所離家近一點的學校。學工科就選交大,學文理就選復旦,家離閔行近就選上交,離楊浦近就選復旦,每週末還能回家。而且,以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在北京還真不一定過得慣。


其實不光上海人,很多廣東人也喜歡在本地上學,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是他們的首選,如果成績特別好,也可能就出國留學科了。
不過,從歷史數據來看,各省高考狀元恐怕絕大多數還是選擇了清華北大。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免俗呢?


高校人才真經


一般來說,上海的狀元不會選擇上交大和復旦。因為在媒體的狂轟濫炸之下,清北的TOP2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即便是復交也是無力抗衡的。

校友會在之前曾經每年出版過一份高考狀元的調查報告。在2017年統計了從2006年開始的各個學校擁有的狀元數,我們先看一下數據。


從圖表很容易看出,清北佔了絕大多數,兩家加起來超過了總數的91%。香港幾所大學也有一些狀元,像香港大學收了44名狀元,不過這應該是之前的情況了。這幾年香港高校對內地學生的吸引力大減,今後估計更沒有狀元會去香港高校了。


復旦到2017的時候,有5名狀元,上海交大有一名狀元。那是不是上海的狀元會去復旦讀書呢?我認為可能性不大。2019年上海狀元,是上海中學的孫沁怡,她去的是北大。2018年上海的狀元是復旦附中的周天嘉,他去的是清華電子系,我的小師弟。其他年份的見下表。

復旦曾經收過狀元,但這是之前的事了,最近10年,上海狀元應該都在清北了。像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大等近年來更是不可能收到狀元了。


那狀元就是是往清華,還是北大呢?看上面上海的第一名,好像看不出規律來。總體來說,文科去北大的多,理科去清華的多。像經濟、法學、數理化、文學類去北大的多,像經管、計算機、信息類、建築等,則去清華的多。

<strong>

所以,如果考了第一名,就要看自己喜歡什麼專業,再決定上什麼學校。


作為清華畢業生,稍微替母校吹幾句。清華的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非常棒,有大家熟知的“姚班”、“智班”、“錢學森班”,還有數理基礎班。今年詩詞大會的冠軍,上海的武亦姝上了清華的新雅學院。新雅書院注重的是書院內師生更為融洽的關係,課程則更為文理兼修,是通識教育的實驗基地,師資也是非常強大,而且教育資源也投入非常多。狀元們可以關注一下這幾個計劃。



五道口的顏學姐


如果我是上海市高考的第一名,我看這個考生的人生職業生涯規劃,興趣愛好,能力潛力等因素才能在兩所大學之間做出科學的選擇。因為儘管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都是教育部直屬的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建設大學,兩所大學的綜合實力也在伯仲之間不相上下,但是,上海交通大學側重於理工類專業方向;復旦大側向重於文史類,綜合類的專業方向;兩所大學都有不同的專業特色和獨特的專業實力,所以,不同的考生是不同的選擇。

上海交通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機械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債權國排解第二名。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三名。

信息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船舶與海洋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生物醫學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生物工程在全國排戒第一名。

環境科學與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一名。臨床醫學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口腔醫學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醫學檢驗技術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日語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德語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工業工程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復旦大學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生物科學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化學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生物技術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材料物理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基礎醫學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臨床醫學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藥學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漢語言文學在全國排在第二名。

翻譯在全國排在第一名。

英語在全國排在第五名。

漢語言在全國排在第三名。

廣播電視學在全國排在第三名。

傳播學在全國排在第三名。

所以,在這就兩所大學之間,考生的人生職業生涯規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肯定是不同的選擇。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我覺得題目應該是如果可以同時進上海交大或者復旦,你會選擇哪個學校?


然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它們的學科實力:


上海交大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有數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藥學、電子電氣工程、商業與管理。


復旦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有38個學科參評,其中,A+學科5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政治學、中國史、數學), A學科8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物理學、化學、工商管理、臨床醫學、基礎醫學),A-學科10個(應用經濟學、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生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公共管理、藥學、中西醫結合),A類學科佔參評學科數60.5%。


綜合以上兩所上海名校的學科評估結果,我們可以發現復旦文理佔優、交大工科更強;如果是喜歡文科的同學,可以考慮復旦,而喜歡工科的小夥伴,可以選擇交大~


低調的分數線


我是浙江大學的頂尖級的學生,有人看了我的當案說,蘭州大學的學生沒有一個能超過我的。我從小就喜歡機器和工匠的手藝活,我當然喜歡進交大,但是復旦也可以。進去後也一定是頂尖級的。因為我的數理化,從來不會低於95分,數學基本是100分,而且升學考試都是100分的!又及,我姓李,“老李家的老九房”的。我估計詩仙李太白是老大房的。因此,我是李白的“本家”,族人!李鴻章家是老三房,外交部顧問李肇興是李鴻章的曾孫!智慧,遺傳DNA,的影響是迴避不了的話題,我們家出了三個浙江大學的優等學生!!


用戶555910343884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

如果我是上海第一名,選上交大還是復旦呢?首先不管是選哪個,我肯定不會選掐自己的大腿,因為這麼好的夢我要多做一會!

清北復交,帝都和魔都最頂尖的高校,也是全國最頂尖的高校,不過論實力,北清還是遠超復交,對考生的吸引力同樣如此,考生不會因為自己是上海人就會選擇復交而放棄北清,所以題主的題目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狀元不會選擇復交,復交對狀元也不會有非分之想。

名校招辦的能力超乎你想象,每年高考之前,每個省成績最好的前100名學生的情況北清招辦都瞭解的很清楚,更不用說有可能獲得狀元的同學的情況了,北清招辦會比狀元本人更早知道他的成績,他本人不會報復交也沒機會報復交,因為可能他正在某個賓館裡和北清的招辦人員談條件呢!


狀元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清北,如果我是上海第一名,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清北,原因如下:

第一,清北是國內的超一流,是國內高校的第一梯隊,實力遠超其它高校包括華五,當然也包括其中的復交。

第二,北清還有最好最強的專業,以前狀元最青睞的是北清的經管類專業,畢竟,這是個非常有前途的專業,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的興起,今年狀元們對人工智能和計算機類專業也是非常青睞,這裡首推清華姚期智院士一手創辦的姚班和智班,這簡直是狀元集中營,裡面不是狀元就是奧賽金牌獲得者,考個全省第八進去你都不好意和人說話,這兩個班的格調也非常高,培養領跑國際的計算機拔尖創新人才(姚班),聽著就感覺牛的不行,實際上也非常厲害,曠世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就是姚班同學。



第三,北清畢業生自帶光環,人生之路可能會走的更順暢,學校具有巨大的聲譽,人們在炒作的時候會說,看,某某中學的老師現在都是北清博士了,而不是炒作其它學校,這充分說明人們對北清的認可!下面是文淵中學的擬招聘老師(不過,現在有人澄清這是學校在炒作)

第四,清華有水木清華,北大有未名bbs,一個朗朗上口,一個不明覺厲,未名,比有名的厲害👍

第五,北清全國聞名,家裡人出去倍有面子,吹牛不用怕輸,火車上和別人聊起來不用尷尬,如果是上交就不一定了,別人問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當交通警察嗎,該怎麼回答呢?

所以,第一名的選擇不是北大就是清華,應該沒有其它學校什麼事,曾經吸引過一些狀元的港校,這兩年也已經風頭不在了,狀元的最好選擇就是清北!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難到不應該選北大清華甚至哈佛嗎?


gmsyw


上海市第一名,是選擇上海交大還是復旦大學?這個話題也可引申到,你是省第一名,選擇哪個大學?

復交在上海的影響力和在其他各省影響力差不多,所以這個話題可以任意省份都適合。

我估計99%的人都會說,我要是第一名,會去考慮復交?清華北大我都不一定考慮,因為我有第一名的實力,我去參加啥高考啊?不知道俺們城裡人都流行出國麼?

目前各地最優秀的學生高中出國

北京最牛的高中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這個中學有句笑話:不努力學習就去隔壁上大學,稍微努力點上個清華北大,最優秀的是百分百出國。

這次咱們看的不是全國百強高中排行榜,而是大陸出國留學排行榜。

顯然,北京上海出國氣氛最濃厚。那麼到底出國質量如何?咱2017年看上外附中出國情況

這裡面可能很多人比較失望,沒有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牛校,其實這裡面的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康奈爾大學都是頂級的大學。


看著名的清華大學奶茶的母校-南京外國語學校。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都是一流的院校。最一流的學生都是選擇出國,可以拿全額獎學金。這些名校比清華北大牌子還是要硬的。

假如不出國,那是選擇交大還是復旦大學呢?

假如有些同學就是不喜歡出國,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出國,畢竟出國可能就不回國了,這樣孩子就白養了。那麼會選擇哪個大學呢?

那咱們看看現在狀元都選擇那些大學?

狀元們級別的都選擇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而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現在基本上很難招到狀元了。


基本上航狀元們也不會考慮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專業,復交最厲害的金融狀元,在清華北大面前也不堪一擊。

目前在中國,清華北大就是金字招牌,其他學校根本無法和清華北大展開競爭,一方面是清華北大的確實力強,另一方面是國家各方面故意給清華北大傾斜。

比如2017年雙一流評估,清華北大每個學校的雙一流學科建設數量都是40多個。而其他大學,比如復旦大學最多才17個。這就是國家故意傾斜。上大學還的是清華北大。

招商方面講,清華北大其實比復交要有良心

目前大學招生,清華北大還是中規中矩的,提前批基本上也就招一系小語種,定向生之類,中心放在一批本科上,而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把90%的名額都放在提前批,留幾個熱門招生名額放在提前批,故意抬高分數。而提起批分數又不公佈。

這類招生方法令人不齒。其實總體上覆交扥分數並不高。比清華北大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