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宇宙真粒子的时空性


八、宇宙真粒子的时空性


八、宇宙真粒子的时空性

八、宇宙真粒子的时空性

宇宙粒子也即物质的运动变化体现在许多方面,而且因情况不同各有所异,但无论如何都具有持续性和顺序性。为把握这种不同和特性,人们创立了时间概念,并引进数学方法确立了时间(计时)单位,以掌握运动变换的速度和性质。具体的说,时间概念,是以地球的自转、公转而确立的。

这里必须强调,一般说来,时间是非物质的,和空间相对。如上所述,可以看出,时空概念有多义性。分开来说,空间首先是指物质(体)所占的空间,体现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这是相对的、有限的;其二,是指显形物质(体)之外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相对而言,传统上认为是空的,而现在探明并非真空。在这里,我们还认为这空间是“无限小物质微粒的海洋”,是与所有显形物质一体的引力场和能的寓所,是从无限小走向无限大——从“无”走向有、从个体走向整体的桥梁,这是绝对的、无限的。时间指谓物质的演化过程的长短久暂,一是指个别物质(体)某一阶段的演化过程,这是相对的,有始有终的,是有限的;二是指自然界(宇宙)的演化,由于物质及其运动演化的无限性,所以这个过程是无始无终的,是绝对的、无限的。这里的物质与哲学中的物质(一切存在)含义已经相近了。从语言概念的角度说,时空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所以也是有始有终的。从工具性角度说,时空作为数学概念,作为建立坐标、量度物质特性的工具具有绝对性,是不随物质运动变化而变化的。还可开辟更广泛的领域,具体地分析时空的含义和变化情况。可分为自然意义的时空观、实践意义的时空观、心理意义的时空观、物理化学意义的时空观、信息社会时空观等等。可以相信,每一个新领域的开辟,都会对人类思维发展和科学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上述观点,是系统阐述世界物质性和无限性的,可以叫做“宇宙物质论”。“宇宙物质论”最重要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这一点已经谈及。其次是释迦牟尼的“空既是色,色既是空”以及古希腊的“以太说”。

在承认人类思维作用的前提下,我们再来探讨物质世界及时空问题,就会发现,原来整个物质世界是互相联系的统一体,是按照一定规则运行的一团混沌。在我们看来,它由显形物质和非显形物质组成。它的运行规则,一是分化聚合,随缘成机;二是将错就错,顺其自然。没有人类的感觉尤其是视觉就无所谓空间或时间。进一步说,物质本身只是运动而已,它不计算什么空间和时间,也不管有限和无限,是人类在思维发展了之后,才把某些感觉叫做空间,把某些感觉叫做时间。当然,这些感觉,是对自然界的感觉,也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的头脑的反映。

这里的关键是要搞清时空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搞清这个问题才能回答时空是否有起点、开端的问题,才能透彻理解世界是物质的含义。这个问题,前面已从世界物质原理的角度作了较详细的回答,下面再从思维认识、语言概念角度作一强调。现代思维科学研究证明,就自然界本身来说,并无所谓时空,物质无高级意识,是人类的高级意识也既感觉尤其视觉和思维给了它时空概念,赋予了它时空的含义,也即康德所说赋予了它时空特征,而且这个含义也只有对人类才有意义。根据自己的需要,认识发现客观规律,不断给自然界各种物象立名、创立概念,并把握自然界,改造自然,这就是思维的作用,思维的特征,也即智慧生物的特征。说严格点,也是独一无二的人类的特征。研究时空问题,撇开了人类思维的因素,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当然,人类找不到这一规律,不确立这个系统也能生活,象低级动物一样的生活,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变化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它总按照它本来的、固有的方式自己给自己开辟道路,向前一步步走去。但是,人类一旦找到了这一规律——按自然发展的规律也即指令找到了这一规律,就为自己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未来开辟了道路,就把一般动物拉得越来越远。由此可见,从这个角度说,时空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虚指概念。人们创立时空概念的初衷最重要的是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在这个前提下,就可推论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先后次序,空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广延和交流场。不管这种变化是以什么形态表现,都可推定时间和空间是同一的,时间是动态的空间,空间是静态的时间,二者共同产生、共同消失、共同动作。

根据这一推定,我们就可以对人们曾经热炒的大爆炸原理做出更科学的解释。大爆炸原理认为时空有限有尽头,是将宇宙假定到了个奇点状态,这种奇点状态,也叫零哲学的零状态,是静止的,不运动的,是零。这与我们提到一真、混沌、特殊状态不谋而合。从其运动变化的微弱性来看,勉强可以说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奇点破缺的瞬间,运动变化开始,就产生了时间和空间的轨迹。这一轨迹是当今人类思维所能企及的顶点。之后的关键就是要看是什么产生或生成了奇点,奇点是否是物质,奇点是否是物质运动变化的结果,而这其中的答案是肯定的。假设我们把物质运动变化相对静止的状态看做是奇点的话,并且想找到这一静止点也即奇点开始运动变化的时空标志,那么将其表述成时空有限时空为零,那是合理的。否则,不管用什么高深的数理计算或玄妙的语言表述都是无意义的,都是违背思维认识规律的。实际上,奇点不管是用相对论、量子论还是其它什么论,说透了都是宇宙物质运动变化的一个“即时状态”,一个结果,由此推出宇宙的开始,时空的开始是牵强附会的。

物质的运动变化在原子的层面,已经给人类探讨自然的秘密以十分广阔的可喜的空间。原子的运动变化机制是单一的馈对机制,即前馈机制,这实质上就是决定论机制,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稳定的不动点机制。一条线条,意味着是一个原因、一个源头、一条轨迹、一个结果、一个目的。它的运动是波动的,周期性的。正因为这种决定论,牛顿的引力理论认为万物都严格地遵循引力的规范作规则的运动,他的理论属于决定论,并以此预示了我们尚未发现的行星。关于一根连续的圆滑的时间线条的决定论观念,典型而极端的例子,是“拉普拉斯魔”的假设。他假设:如果有一个超级的计算机,它知道宇宙的初始状态,只要依据运动学方程,就可以预知未来时间轨迹上的任何时空点的情况,也可以预知宇宙和人类的命运。这虽然是个假设,但是很早就有人开始了真实的思考和实验。做一个时空平面坐标或者更复杂的非平面坐标,你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一说法,那就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都必定的锁定在一个独一无二的时空点上,它们两两相对 ,绝无重复。如果我们的数学家能够解答这个点与周围点以及原点的关系的话,那么,有朝一日,人类就一定可以准确的推演原来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并预测即将发生的每一件事。这是一个很具科学性和很具价值的伟大设想。

这个设想在人类历史上实际已有重大的尝试和实践。一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拿人的生辰八字来预测命运。以生辰八字预测命运虽不具十分的准确性,但却开辟了由已知预测未来的先途;二是周易八卦,数术推演。

可见,这种决定论观点很有开发价值。但重要的是,从物理科学角度我们不知道宇宙的初始状态,也不知这个动力学方程,更不知道原子、基本粒子以下后宇宙粒子的运动方式。所以,这正是科学界的用武之地,也是哲学界需要用力揭示的。实际上,宇宙真粒子论已经担起了这个重担,科学家们也正在着力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值得提起注意的是,现在,有些人因为当前的一些新发现,而全盘否定先前的一切成果,并且把科学与哲学、把当代与古代、把猜想、假设和实验对立起来,或厚今薄古,或厚古薄今,以己非人,这是十分有害的。

架起人类思维认识的桥梁,把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概念统一起来,十分必要。最初原始的物质在道家看来是道,是无,气,是理;在佛家看来是空无;在西方哲学史上是以太;在当今科学界是原子、粒子-基本粒子;在基督教是上帝,是光是精神,是灵;在我们是宇宙真粒子。宇宙真粒子一边连着哲学,一边连着科学。在哲学来说,与太极无极相连,与

八、宇宙真粒子的时空性

上帝神灵相连。在科学来说一头与基本粒子、量子相连,一头与无限小的宇宙粒子与零相连。零也是无极状态。这样。就实现了哲学和科学的交融和会师。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从爱智的不同角度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是接近宇宙物质真实的思考和猜想,是引领科学和人类生活前进的向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