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2000张舌诊照片 广东医生根据舌脉特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

文本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叙述者:国家援助武汉中医医疗队广东队、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陈垚

临行前,问我的老师可有什么嘱咐。老师话不多,只讲了八个字:仔细观察,辨证论治。

中医查房、收集四诊(望闻问切)信息,根据舌脉特点,辨证论治,进行个体化治疗是这次我们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每天的工作日常。

近几日,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越来越多。ICU主任医师王同汉,即我们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嘱咐大家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要太累。我说:“队长,我不累,我从来没有这样热爱过给患者写出院记录!”

中医诊疗,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给新冠肺炎患者诊断病情。每次进隔离区,抓紧时间,收集我的每一个病人的第一手资料。采集患者信息是抓住疾病规律的重要环节。

隔着手套给患者把脉,着实有些吃力。但是没办法,要克服困难,每一个病人的把脉时间长一点,慢一点,力求准确。

积累2000张舌诊照片 广东医生根据舌脉特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

因为这次疾病,患者除了发热、气促、疲倦等症状之外,还有很明显的腹部症状,比如恶心、腹泻腹痛、纳差等,所以观察“二便”(大小便)也显得极为重要。有的比较重的患者,表述不太清楚,就得我们医生自己去看他的二便情况。

为了方便出隔离区之后进一步研究病例,我便将每一位患者的舌诊情况用照片记录下来,回去再做对比分析和调整方案。不知不觉,积累了2000多张舌诊照片资料,很珍贵。尤其是通过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对比下来,患者舌象改变非常明显。

今天我的一个患者出院。他入院时体温38.0℃-39.0℃之间反复徘徊,还伴有痰中带血、疲倦、气短等情况,胸部CT示双肺多发斑片影,可见磨玻璃样改变。经抗病毒、抗细菌、化痰等治疗后改善不明显,在我们病区经过十天的中西医结合、中医综合治疗后,患者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CT磨玻璃影减少,新型冠状病毒RNA检测阴性,符合出院标准。真的很高兴。

每个患者的出院对我来说就是一针强心剂,我要按照老师的嘱咐,继续“仔细观察、辨证论治。我要宁心定志日日查,二便舌像天天看,专病专方时时寻,为求疗效不放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