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兵源严重不足,它当时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它什么他不在占领地上征兵?

十万个为啥嘛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准确,德国对占领地区上人力资源还是做了一些利用的。

在战争中,很多国家都需要面对兵源不足的困境。虽然希特勒考虑到未来战争需要,在1935年颁布的新《德国兵役法》时要求德国女性也有为国服务的义务,以便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不过女性在军队中能从事的工作毕竟有限,所以战争期间德国也征用了很多德国本土以外的人当兵。而这些人又分几种情况:

一、德国占领地区(也有未占领地区)的德意志人。

在战争期间,德国吞并、占领的领土上有不少侨居在当地的德意志人,不算德国视为本土的奥地利,还有从捷克斯洛伐克手里抢来的、德意志人在总人口中占比高达70%的苏台德地区,在德国占领的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家中都有相当数量的德意志人。这些德意志人在二战期间参军的不少,还有一些非交战国的德意志族人也赶回德国参军。

二、一些崇拜纳粹的外国志愿者。

虽然现在我们都知道纳粹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在当时德国几乎占领整个欧洲的情况下,有些人会认为纳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继而对希特勒产生崇拜的感情。所以在德意志族人之外,一些被占领地区其他民族居民也志愿为纳德国作战。

三、和盟国有矛盾的人。

这些人主要来自英法殖民地,比如印度、阿拉伯地区等。他们错误的认为纳粹德国胜利以后会帮助他们独立,所以也为纳粹德国作战。

由于国防军并不从被占领土上征兵,所以以上这些人都加入了党卫军。像以北欧人为主的SS5武装党卫军“维京”师,法国人为主的“查理曼大帝”师,荷兰人为主的“尼德兰”师,以巴尔干地区穆斯林为主的SS13武装党卫军“圣刀”师,还有以印度人组成的“印度军团”等等。此外德军还把一些战俘组织起来,在后方从事治安工作,协助德军作战,比如像以苏军战俘组建的“东方营”就是一例。

所以德国在二战期间还是利用了一些被占领地区的人力资源的。


不沉的经远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有个很鲜明的例子,斯大林227号命令发布后,被俘虏的苏联将军弗拉索夫选择投降德国,跟随着他投降的还有上百万苏联俘虏。

但是这些人在德国也没有得到好的待遇,希姆莱顺弗拉索夫是一个“蠢猪和叛徒”。凯特尔元帅甚至不允许他离开战俘营,一直到二战末期,德国人在头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启用了弗拉索夫和他的苏联叛军。即使如此,德国人对他也是严加防范。


看见没有,别人主动送上门来的德国人都不愿意接受,更别说自己去占领地招兵了。

那么二战时德国方面有其他军队吗?有。但是这些军队和德国准确的来说是一种合作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军队是德国的仆从国军队,并非德军。比如巴巴罗萨计划中除了德军外还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在内的190个师。这些军队归德军指挥,但是所属还是自己的国家。

咱们说回问题,首先二战德国的兵源其实还是挺可观的,战前德国有人口7000万,在希特勒和戈培尔的煽乎下,德国的动员率高达22%,也就是说光德国本土就有1500万的军队,再加上各仆从国军,其实力不可小觑,要知道咱们作为人口大国,二战时的军队总量也只有一千万。德国根本不需要从占领地征兵。至于二战后期败相名显,想征也征不上来了。


守仁读仁


首先题目存在错误,事实上德国还是有在占领地上征兵的。此外二战时纳粹德国的人力资源并没有同各类网文所渲染的那么紧张。


根据一份1943年的统计,当时德国武装部队可动用的人力加起来达1355万人,其中包括982万正规军、60万党卫军与警察、90多万仆从军与外籍部队、90多万本土辅助人员、120多万外国籍辅助人员。


那么为何会有那么多人会误以为德国不在占领地征兵呢?

主要还是因为德国在占领地征收的并不是的正规国防军,而是征收党卫军外籍郡队,征集进国防军的主要是外籍士兵只是少部分的德裔。

加上一开始纳粹德国在征兵问题上尤为严格,除了身体上要好、年龄要符合而且还要看血统,直到战争的后期,纳粹德国才开始降低要求,所以大家才会觉得德国从不在占领地征兵!


事实上纳粹德国在占领法国后,就有很大部分的法国人被纳粹征召,归党卫军所辖,到东线与苏联对抗。

除此之外,在纳粹德国与苏联真正杠上以后,德国除了在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招募新兵外,在包括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巴尔干等地也在同步进行新兵的招募归入党卫军。到了1942年,纳粹德国甚至组建非德国部队,驻扎在乌克兰、爱沙尼亚等地。

当然了,这些外籍部队的战斗力多数一般,顶多也就是充当纳粹的炮灰,或者协助纳粹德国维护当地治安。


像素说


首先更正一下,其实德军并非都是德国人。 德国军队最多的时候总数为 1040 万(官方统计),但是很多是雇佣军和其他部队,也就是说由纯正的德国人组成的军队不是全部(但是德国军队一般都是精锐,如党卫军)。所以在战争初期,德国的军队人数方面给它国家本身造成的压力还不是这么大。军费可以从所侵略的国家那里榨(如维希法国),军队可以组成雇佣军(如匈牙利)。攻占重要矿点可以获得矿石资源等。 人数虽然多,但是到了后期能用的并不多。因为自从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以来,德国就一直两线作战,战线大幅拉长,这种战略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不能再派出更多的部队。一个苏联,就能让400多万德军被拖住,其他地方肯定也是很紧张的。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当时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情况:苏联战场还在艰苦作战,北非那边也在挣扎,大西洋上也不太平,本土时不时的还总被轰炸。虽然基本征服了欧洲(除了英国等),但是战争形势还不能太乐观。德国在一开始攻入苏联的时候很顺利,但是随着战线拉长和时间推移(到了冬季),苏联战场上德军就开始逐渐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守,进攻的步伐缓慢,大城市屡攻不下。 德军一开始的确是增兵的,因为1941年一开始用来进攻苏联的军队只有150——200万(平摊到几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在战争前期德军取得重大进展,比如创造过全歼苏军一个方面军的战绩(基辅大会战,击毙苏军司令基尔波洛斯,使苏联损失66.5万人),苏军也确实遭到了极大损失。 但是由于战略的失误、冬季的来临和苏军的反击,德军也有损失,双方开始僵持,德军于是增加兵力。但1942年春季苏联大反攻失败,而德军又没有趁机集中兵力击破苏军防线,终于丧失战机。之后再增多少兵也几乎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这里涉及到双方对于战争之“势”的把握。一旦苏联开始了有效的反攻,德军就很难再站住脚了。 到了中后期,德军几个方向兵力已经不占什么优势了。所以几乎也派不出什么兵。有的时候军队派过去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苏联及其所在的同盟国扩大优势,逐步收复失地,击败第三帝国。 到了攻克柏林之前,希特勒的一次讲话中就指出,男人作为战士应该去战斗,而女子就要为帝国培养未来的战士。这句几乎是厚颜无耻的一句话也确实道出了德国那时的窘况。所以军队的锐减当然在情理之中。 说句题外话,苏联进攻柏林的时候,德军有70万,苏军200万。战役结果是苏军胜利,损失30.8万(据说因为围攻柏林的时候苏军人太多,很多人是被自己人的炮弹打死的)。德国到了最后关头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200万人战线分散、士气低下,不可能与同盟国抗衡。 所以总结一下: 1、苏德战争一开始,德军取得巨大胜利,没有增兵,也没有必要增兵。但是希特勒错误地估计了苏联军队的顽强意志和反击决心,认为击败苏联就如同踢倒一座腐朽的老木屋一般简单。 2、苏德战争中前期和中期,由于苏联的反击和一些其他因素,德军付出一定的伤亡。由于那个时候欧洲战场基本已经被德国占据,在这种战略局面下,德国增兵苏联来试图达到其击败苏联的目的。苏联领土上的德军最多达到400万。我个人认为这个时期完全结束的标志是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役,德国损失数十万精锐(保卢斯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中后期,开始于盟军的大规模反击。德军在苏联的情势已经逐渐走下坡。由于其他战场军力分配不均匀,及军力的匮乏,各地的战场均要求增加援兵(比如隆美尔就是因为得不到补给和援兵而被迫撤退的)。德军已经不可能稳定住苏德战场的局面。 4、苏军全面反攻,大举收复失地;德国丢失大量侵略地,全面收缩的时候,德国几乎是捉襟见肘。 5、战争末期,德国覆灭。 所以,德国不是没有增兵,具体的增兵情况及原因和后来的战况是有联系的。而当德国想再往苏联增兵的时候,因为各地区的战略原因,已经缺兵可增。 希望对你理解这段历史有帮助。我不是专家,但是我对历史也有些兴趣。我的分析你可以参考。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蔓莓爱运动


关于二战时期德国军队兵员严重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分成两个部分来说,在二战前期,德国的兵员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在战争爆发前,德国的总人口达到7000万左右,在希特勒的煽动上,全国参军动员率能够高达22%,意味着德国本土军队数量就能达到1500万,再加上轴心国的意大利的配合,这个数量更加可观,还有他入侵的国家派出的部分仆从军,数量更惊人。只不过到了战争后期,德国败相显露,国内的成年男子基本已经被抽调一空,才迫不得已在小部分地区征调当地的成年男性填充到德国的作战部队中。

在二战初期德国军队的维持不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压力,军费支出完全能够从入侵的国家进行榨取。到了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德国就开始了两线作战的局面,战线被大幅拉长,这对于希特勒的很多战略实施是相当不利的,在这样的局势下,德国没有办法派出更多的军队投入战斗。入侵苏联更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寒冷的西伯利亚气候让400多万德军陷入到战争的泥潭,加剧了德国在其他国家的紧张局面。那么居然遇到了这种兵力较为紧张的状况,为什么德军不在自己占领的国家就地征兵呢?

主要是因为战争爆发前期德国对于兵员素质要求非常高,除了身体素质要好,年龄要达标之外,还要看这个人的血统是否纯正。很多人在前两个要求方面都能做到,但是血统方面可能就达不到要求,所以德军对于病人的选择要求不可谓不高。这也是为什么早期德军基本上不在占领地征兵的重要原因,希特勒灌输的“血统论”实在是忽悠了相当大一批死忠粉,让这些中高级的军官们对于血统不正或者异族人嗤之以鼻,根本都不带看的。到了战争后期,德军兵力也确实紧张,而国内基本上很难抽调到足额的边缘,所以才开始降低了征兵要求,在占领国小幅度的征调兵源。

除此之外,德军在实施了入侵苏联的计划后,就开始在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招募新兵,将这些兵员统统归入到党卫军的管辖范围中,更是在1942年的时候建立了非德国部队,将这些部队分别派驻到占领国的一些重要民用设施的看守阵地上,也有小部分负责占领地的社会治安的维持。不过,最大的用处还是用来充当德军进攻的炮灰。德国人很难相信除了本国血统之外的士兵,能够真心实意的为德军服务,既然自家兵力不够,那就让这些伪军去负责一些小事情,没什么事情的就拉去当炮灰,起码能够让德国士兵的伤亡降低一些。


小芊芊爱历史


征了,只是没有大泛围强制征召不忠心的民众当兵,德国在占领区征兵采用的是自愿原则,是经过严格挑选的精锐,只要非常忠心的,象中国那种三心二意的汉奸他们是不要的(当然也解决不了,二战时的笑话,几个朝鲜人被日本征兵打苏联被俘后加入苏军,对德作战被俘加入德军,防守诺曼底被美军俘获,打完整个二战,征他们这样的兵对战争没什么用)。德军在法国、荷兰、丹麦这些地方招兵还要重视人种,不符合他们的人种要求都不要。在东欧人种上没过多要求,但对忠心上的要求也没放松,党卫军在乌克兰、爱沙尼亚招的兵比德国人还要勇敢(不勇敢也不行了,苏联抓到这种叛徒只有死路一条),招俄罗斯解放军成为镇压华沙起义的主力。乌克兰人为成屠杀犹太人的主要力量,集中营只有十几个德军管理几百个乌克兰人屠杀犹太人。这些爱沙尼亚、乌克兰党卫军后来大部分被苏军消灭,抓到就处决,逃过惩罚的不多,但这几年被爱沙尼亚和乌克兰政府平反,成为英雄,参加苏联红军的反而受到迫害,所以德军在东欧地区是深得人心的。


海中岩haha


事实上,德国在很多欧洲地区都征兵了,但是不是德国的正规军国防军,而是党卫军手里头的外籍部队,而国防军里,也有部分外国的德裔士兵。

像党卫军这类,并不是什么正规军,属于纳粹领导之下的武装。起初,对于党卫军的要求极为严格,无论身体还是血统,后来战争开始以后,要求就开始降低了,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年龄。占领法国没多久,就有部分法国人被征召走了,归党卫军指挥,去东线和苏军对抗。

等德国开始入侵苏联以后,德国人就开始在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开始征募新兵,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巴尔干等地也都有。等到1942年,德国开始进一步组建非德国的新兵部队,什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乌克兰、俄罗斯等地,都有党卫军。

德国手里的外籍志愿兵数量也是非常多的,而且有个别几个师战斗力还不错,比如第五维京师,维京师里面也有丹麦人、瑞典人、芬兰人、比利时人等。而柏林战役中,里面也有外籍志愿兵参加,比如党卫军11师,里面很多北欧人,以及外籍的日耳曼人在里面。

大多数外籍党卫军战斗力都不怎么样,顶多是炮灰打酱油的角色,还有的就是在当地维护一下治安而已。党卫军战斗力强悍的,也就是党卫军前几个师,外籍志愿兵基本没什么战斗力。


军武文斋


国家征兵的话,是国家行为,最起码要给国民待遇。德国人出不起这个钱💰,二战后,德国就因为向二战时,在西班牙以国家的名义征兵现存人员付养老费。而世界反法西斯人士的指责。德国人一直支付这些人一直到死。二战德国在国外唯一以德国国家名义征兵的就是西班牙


大马哈鱼12


德国人在他占有的他国国土上征兵过,而且还政征到了很多;可是要注意的是,你强行侵占别人的国土,还想让别人为你卖命?再蠢的人也不会这么想的。德国占有的那些地盘有很多人,虽然不乏有些卖国贼会为德国人卖命,可也不是会像德国人一样全心全意的为德国卖命,他们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大战不为德国人添堵就算好的了,还可能会因为作战时突然破坏德国人的作战部署,让德国人损失惨重。

被德国灭亡的国家也有很多爱国人士,积极开展爱国、复国活动,很多爱国人士加入到德国的政府和军队中刺探情报,为游击队提供情报来打击德国在当地的统治,德国人也是很不放心这些占领地区的兵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