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李云歌给大家讲解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人群

心理调节科普知识


现在疫情尚未结束,

一些人陆续返岗复工,

部分人员(包括学生)依然在家,

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

我主要讲一讲

不同的正常人群

如何来做好心理方面的调适


对于普通上班族


普通上班族返岗复工,在心理上,既有对开工的向往,也有担忧,可能受疫情的影响,工作形式、工作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


第一,可以尝试接纳目前的暂时的困难,接受现实,做好防护措施,也可以和单位协商,采取错时上班、轮岗上班、在家办公,错峰出行等等措施来保护自己,减轻外出担忧,减轻疫情所带来的心理焦虑和恐惧;当然,在这种非常时期,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也可以让自己对病毒感染保有必要的警惕。


第二,可以采取不同以往的更加灵活的策略,找到替代的方式解决工作上的阻碍和不便。网络上,有很多人在疫情期间,非常有创造性地利用身边的有限资源,进行了各类的令人目不暇接,非常有新意的创造,去解决工作生活的困难,大家可以去搜寻一下。


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第三,在闲暇时间,进行各类有放松作用的休闲娱乐,尽管短时期,我们不能面对面的相聚,但是很多市民朋友做了富有新意的创造,网络上有许多人极具创新的精神,创造了很多令人捧腹的视频,看看这些,笑一笑,也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第四,积极学习新的技术,比如,在网络,云端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新工具、新技能、新模式。也许,公司、单位配合疫情,可能开展了新的业务,也要参加新的培训,以积极的心态,参加新的项目。比起抱怨,学习自己还没有掌握和熟悉的新业务,更能缓解你的焦虑。


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第五,在疫情时刻,每个人做好自己工作的时候,关心家人、同事、朋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对于那些疫情防控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一声感谢。即使戴着口罩,也不能阻断我们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给他们一张卡片,给家人一个拥抱,这样相互帮助的行为,也会减少焦虑,带来安全感。


第六,可以期望未来。疫情过后,对于开展新的更加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有何愿望?此时给自己许下一个心愿,在疫情之后去完成,可以增加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


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第七,如果你做了种种防护措施,仍然很紧张,总是关注那些负面的信息,想停下来,也无法停止,而且你的这种焦虑、恐惧严重到完全无法出门上班,自我调整无效,此时应该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门诊,也可以求助各类网络公益热线,如果严重影响到睡眠,伴发躯体不适,可以合并使用药物。如果你的家人,陷入到此类的严重恐惧中,也要重视,小心防护,避免意外发生,尽快求助专业人士进行心理评估。


对于个体经营户


因疫情防控,目前很多商户都不能常态营业,内心难免焦虑,这是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因为疫情,损失不可避免,造成经营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心理层面的调整可以完全获得补偿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心理层面尽量减少损失。


给大家建议几种心理止损的方式:


一是接纳现实,客观看待大环境下,必然的损失,非个人之力可以改变经营环境,可以积极地和上下游的客户做好联络,大家一起看看,在现有条件下,能做些什么合作,尽力减轻损失。


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二是换个思维方式,例如可以利用这个歇业的间歇,思考企业的升级、管理提升等计划,可以在家利用网络对员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流程等管理规范的相关培训;可以和管理决策团队开网络会议,制定更好的管理制度、考核标准,完善成本分析,改善优化不合理的流程;也可以发动全体员工,进行头脑风暴,收集大家的意见,抓紧歇业时间,改进经营方式,减少成本。


三是主动出击,看到疫情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创造出的大量的商机,积极关注成都市政府出台《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哪些行业是目前减税、扶持的新产业,抓住时间,产业转型,看看能不能做些相关的行业规划,做好市场调研,开发出新的经营领域,扩大经营范围。比如,餐饮店在无法现场营业的情况下,利用微信号,开展广泛和优质的外卖服务,同样创造了价值。


对于即将开学的学生


对于即将开学的学生,尤其是即将进入高考的高三学子及他们的父母而言,突发的疫情对于孩子们的学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原本就处于高度学习压力之下的学生孩子,在这个时候产生更多的焦虑,作为父母肯定也会比较紧张。


总是怀疑自己生病了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针对高三学子,就是家长不去添乱,避免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们,鼓励和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系统的复习,被隔离在家,其实对他们的影响本来不大。家长也可以利用隔离在家的机会,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倾听孩子的心理需求,适当引导,多鼓励,多表扬,看到孩子的主动学习的愿望,能有效帮助孩子减轻面对考试的焦虑和紧张。


但是,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的确是长期不佳,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这种情况下也需要积极鼓励孩子们通过网络,和外界、朋友、同学们保持一定的联系,避免完全的封闭的状态。有些家长可能认为,一心一意的自己学习,和外界隔绝多好呀,可以全身心投入学习。但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还不是很稳定,还是需要外界的反应,来逐步的形成稳定的自我,如果缺乏沟通的渠道,长期和外界隔离,很容易丧失意义感,感到失去目标和迷茫,造成情绪困扰,影响复习和心理健康。


最后,给各位朋友推荐几个心理疏导热线:


一是全省心理援助专用热线“96111”,可以直接拨打,24小时专业人员值守;


二是可以通过每天下午17:00-18:00收听四川交通广播《1017防疫“心”主张》心理援助专题节目;


三是还可以通过“四川群防快线”平台与在线医生进行视频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