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很多古典詩詞,都有這樣一種結構或藝術安排,就是詩中用大段篇幅來表現某種情境或情感,但在最後一聯卻反向結尾,給人無窮無盡的想象與悵惘,也給詩歌帶來綿綿無盡的餘韻。我們來舉幾個例子,最典型的是唐代詩人錢起那首《省試湘靈鼓瑟》,詩中前十句極力描繪湘靈鼓瑟的美妙,河神聽後不自覺的起舞,貶謫瀟湘之人聽後忍不住悲泣,金石聽了都為之悽然崩裂,詩人將湘靈鼓瑟的神奇美妙氛圍已經營造到極致了,讀者已經按奈不住想要看看詩人最後是怎樣描述湘靈這位女神仙的,女神真容的顯現已經呼之欲出,但就在這時,詩人宕開一筆,如下寫道:“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湘靈的真容並沒有出現,瑟曲終了,人已飄遠,徒留下幾座青峰,與山間迴盪的樂曲。無限的悵惘之情撲面襲來,令人既惆悵又回味無窮。詩人在創作中作出這樣的藝術安排,既能使詩歌內容跌宕起伏,使讀者的情感跟隨著詩歌內容而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又能在意境表達上提升一層,使詩歌境界更加高遠,使詩歌韻味更加悠長。

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類似於這種安排的古典詩詞為數不少,比如蘇軾的“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還有蘇軾的另一首描寫西湖暴雨的“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還有最近讀到的王昌齡那首《從軍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這些詩作都是在開頭營造一種期待的心理或者某種悲傷的情境,但在讀者急欲往下想要給這種心理找到結果,或給這種情境找到定格,又或者還想在此之上讀出更高的詩歌高潮,詩人們卻往往會反向一收,一掃讀者的期待,給詩歌留下無盡的餘韻與想象。

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今天,我們來讀一首王昌齡的七絕,卻與上述情況完全相反,是前三句已將讀者的期待降到最低了,最後一句卻又給人以巨大的希望,使讀者讀來頗有一種欣喜的感受。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寫的。

採蓮曲

唐代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這首詩寫的很有藝術構思,雖有構思但很自然,完全不像是詩人刻意而為,渾然天成的四句詩,讀起來像珠玉一般晶瑩。有畫面,有故事,有起伏,有高潮,有令人欣喜的結尾,還有韻味悠長的餘韻,詩詞佳作,不外如是。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首句描寫採蓮少女在荷塘中的景象,從三四句我們能瞭解到這應該是一片非常廣闊的荷塘。十里荷塘的蓮葉,一大片一大片地生長著,採蓮少女穿著青翠色的綠蘿裙,撐著小舟在荷葉叢中游蕩,少女清純喜悅的臉頰,與荷花互相開放,你分不清哪個是花哪個是人,只是沉浸在這完美的畫面中心曠神怡。這兩句的描寫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和諧”,採蓮少女與荷花荷葉的和諧,少女盪舟與荷塘環境的和諧,正因為這樣的和諧,才使讀者恍然像是站在岸邊望著荷塘中的少女,那種遇到美好事物久久不願離去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詩詞中用自然事物來比喻人的形象的藝術構思不在少數,李白那三首《清平調》中的“雲想衣裳花想容”和“名花傾國兩相歡”都是其中佳句,且把以花喻美人的格調已經定在了一個高度,使人讀後便能明白李白詩中的名花,是用來對比妃子貴人的。而王昌齡這首則不同,他在以花喻人中,完美地將採蓮少女的性格與荷花結合起來,這樣就在人花對比中更進一層,跳脫了以往只以容貌外表來比喻的框框,使詩中人物更活靈活現,更有趣也更有情味。讀到這裡,一位活潑靈動的小家碧玉,婉約而又充滿靈氣的少女形象便呈現在讀者眼前了(看來不同的花比喻不同的美人也是有道理的)。

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但是詩人在這裡又有一個巧妙的構思,少女形象是出來了,但她又不是完全呈現,她不是整個兒形象矗立在你的視線裡,而是一種若隱若現,若有若無,彷彿你站在岸邊望著她,就害怕她突然蕩入哪片荷葉叢中消失不見,這就很惆悵了。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瞧,擔心的事兒還真就發生了,少女蕩入了一片濃密高大的蓮葉池中不見了,身為讀者的我們,同痴痴凝望的詩人一樣,此時當是悵惘至極的。這就與文章開頭那首《省試湘靈鼓瑟》中的“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對上了。從詩情起伏來看,詩人與讀者們的情緒,從一開始偶然看到十里荷塘中的採蓮少女,接著被少女青春靈動的氣息所吸引,直至沉浸在偶遇美好事物的情境中心曠神怡,前二句將人們心中的美好感受推到一種極其和諧的境地,但這和諧中又包含有美好事物隨時可能消失不見的擔心,而第三句就講道,這種擔心真的發生了,讀者心中的心曠神怡隨即轉化為嗟嘆與悵惘:美好的事物為何就不能長久存在呢?

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第三句的一跌,把讀者心中的美好感受打碎,而當我們正要失望惆悵之際,忽然一陣歌聲映入耳畔,那片蓮葉中不知從何處傳來了採蓮少女的歌聲,“聞歌始覺有人來”,這第四句,一掃之前的情緒起伏,把讀者的失落之情一掃而空,讀者緩過神來才發現,少女並沒有遠去,而是還在這片荷塘中,而美好的事物也並沒有消逝不見。能想象得出,若我們是站在岸邊痴痴凝望的詩人,在突然聽到蓮歌的那一剎那,該是多麼的欣喜若狂。

詩情自此結束,我們不知道這美好的事物延續了多久,也不曉得詩人在岸邊佇立了多久,只留下美好的感受充溢於我們的胸間,餘韻悠然。讀詩能讀出美好的感受,方能在生活中體會到何為詩意!

王昌齡這首採蓮詩,一反詩歌藝術的傳統,讀後方知何為“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