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师把很多教育的事情推给家长做,这种做法合适吗?

新游集


我觉得偶尔的是可以的,比如亲子一起做个手工之类的,可以增进感情,可是把检查作业的对错,批改听写本全交给家长这是不合适的,家长检查过的作业全是对的,老师再改还有什么意义,老师就不能从作业中看出问题,比如哪些题孩子掌握了没有,哪些孩子学会了没有,孩子不会怎么办?难道都交给家长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陌小璇


我深有体会,老师讲课走过场,要家长判卷子,布置作业在群里布置,目的就是让家长也知道是什么作业,你家长就没有找借口的理由了,改错,监督作业,每天还要签字,好多时候都想发火骂人,但又考虑孩子还在她们手里……!我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孩子的家长!


人生如艺320


呵呵,这就是当今教育有意思的地方,老师不敢管,家长非让管,管出事儿了,家长又是闹,又是投诉!

现在学生,家长打老师,最后是相互谅解!

老师打学生,严肃处理,赔钱道歉甚至开除!

我一个校长朋友上午接到电话,市长热线投诉:嫌留作业多!下午又接到电话投诉,怪留作业少!

现在不是老师让家长做什么?而是家长把教育局和校长都管理了!


老韩聊教育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虽然我也是一名教师,但我觉得把很多教育的事情 推给家长,这种做法不合适。

首先,我们要明白教育分为3大部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每个教育对孩子来说都至关重要。教育本身来说并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一群人来负责,而是整个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就单纯的学校教育而言,我觉得应该是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全力配合学校教育。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确实发现很多的作业,完全交给家长。比如说:放学回家,让家长负责出题,家长负责讲题,负责帮忙预习,负责给孩子一块弄手工报,协助孩子去锻炼完成其他作业。帮孩子们帮助完成生活点滴,并且拍照打印弄成表单,签字等等。 这种情况现在真是也越来越多,我感觉家长确实也负担了太多太多。心里特别疲惫。工作一天了,回家之后感觉比上班还累。如果家长都帮忙完成了,那老师干什么用。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我虽然也是一线老师,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是感到很无奈。

尤其是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老师会在交流群里面布置很多在我看来离谱的作业。有些家长敢怒不敢言。也有很多家长,在交流群里直接与老师发生正面冲突。

我认为,老师把作业全部交给家长不合情也不合理。孩子们平时在校园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在家的时间,老师应该把在课堂上交给孩子的知识正确的传递给孩子们。而不是,先让家长学会在交给孩子,不然,老师的价值何在?退一步讲,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或者家长和家长之间是有文化差异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参差不齐。现在孩子们1年级还可以辅导,如果到了初中或者高中,家长们就无能为力了。

另外,如果把问题都抛给家长解决也会带来其他不好的地方。比如,很多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只有把他送到校外辅导,校外辅导的水平不一样,对孩子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反而对孩子们的发展起不到正确的作用。

我始终认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而这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家教育部门推行家校联合,家校共育了。两者的目标相同,但也要划清界限。在家庭管的父母要执行,该老师教育的一定要执行,而不是推给家长。

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一定要承担起其相应的作用,必须按照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来,不能本末倒置。而家庭教育更是孩子树立品德的地方,家长也理应在自己的责任履行好。家庭教育要有分工,要相互协作,配合融洽。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更好。

综上所属,我认为老师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家长,是不合适的。


聊城大叔爱上练字


从本质上来说,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尤其是在学校的一些问题,老师应该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而不是单纯的把问题推给另一方。

当然,这个问题我们也要理性看待。老师,为什么会推给家长?

我们从小到大的在学校受到的教育,都是出自于课本知识,很少会听到课本以外的道理。但我自己还是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些好老师,在我青春期迷茫的阶段,老师们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和教诲。帮助我脱离了那些痛苦的经历,我至今都很感谢老师。

但是更多的学生,还是没有得到老师的人生教诲的,甚至一些老师还会把管教孩子的任务交给家长。前段时间,就曝光出了很多小学老师,将孩子的作业批改任务都交给了家长。家长的负担变得非常的繁重。

老师和学校只想抓学生们的成绩,以此来作为自己的业绩。学校也会有成绩的指标,现在教育的问题发生了严重的失衡。

现在的学校每个班级的人数都是很多的,通常一个班里面就有四五十个孩子,老师面对这样的压力也很头痛。其次,一些家庭真的就是秉着把孩子交给学校,除了供吃供喝交学费,其他一律都不管。

前几年的杨永信电疗班,就是这样一群家长造成的。家长只是选择省事,就将孩子完全的扔给学校。只是觉得自己养活了孩子,能让他吃饱了长高了、长胖了就叫做教育了。这些家长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教育方式,这也给了学校一个巨大的难题。

所以,在我们以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出错误,任何一方的偏差都会给另一方造成很大的困扰,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盘事儿


我是一名初二男孩的家长,说到老师把很多教育推给家长,现在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我认为教育不单单是哪一方面的事情,传授知识,肯定是老师在学校的事情,绝大多数的老师还是非常负责任的把知识教给孩子们,回到家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家长监督。毕竟孩子是我们自己的,不能只靠学校教育。

如果家长从小就给孩子养成做事、学习规律的好习惯,到了小学,初中,家长会省事很多,之所以觉得把教育推给家长,家长觉得很累,都是前期家长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不能指望在家一点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想着让老师给教育好,那远远达不到所期望的。所谓教学相长,家长联合,多跟老师沟通,都是为了孩子。


陋室印象


在一些教育工作上交代给家长做是可以的,但并非所有老师都会交代家长做。其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不是家长把事情给家长做。比如,幼儿园的手工制作,学校老师布置这个作业的目的是什么?亲子互动,在很多家长认为我孩子送到学校去,那教育是学校的问题,孩子学的好不好,都是老师会不会教。但是呢,教育的本质在于家庭,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现在微信传达信息,布置任务很简单,家长只要一掏出手机就知道做什么了。在忙碌家长和不重视孩子动手能力思维里,就认为这老师有问题,又布置这种任务累死家长,烦死了,然后开始买材料,开始动手做要求的灯笼🏮或是其他手工,但这个过程,家长认为只要完成任务就行,而忽略了孩子的参与。所以在很多幼儿园任务时候,孩子的参与是不存在的,那么这一点就完全违背了亲子活动的内涵。本身,一个幼儿园作业,是要让孩子在父母教导之下,能够自己动手完成一项挑战,哪怕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呢,和父母一起参与的过程是无价的啊。很多父母当做自己要完成,把东西做的出色,而忽略了做的好不好不是重点,而是这个过程中和孩子的亲子活动活动。

在应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孩子不是完全的接受者,他应该也能够进行思考。当爸妈把做好的东西直接给他了,他没有参与感,他也不懂得付出才能有收获。因为爸妈去帮我做,而不是我去做。家长带孩子做美工,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亲子感情。

回想,80-90后,那时候可能很多孩子没有读读幼儿园,在5-7岁这个年龄,很多孩子在大庭院,在田野,鼓捣各种可以用玩耍的东西,大人也没有时间限制,也不像现在这么担心受怕。那时候,每个孩子会的本领超级多,掏蛋,抓鱼,做竹蜻蜓。

那现在呢?除了会玩手机,玩电脑,似乎没有活泼天性。家长也是被手机控制住。那幼儿园的这个亲子活动就能让孩子动起来,家长也动起来。

不是老师把教育推给给父母做,知识传授的教育是老师应该做的,在校的监督是老师该做的。但孩子一生成长的教育是每一个父母的任务。老师面对的一群的孩子,完成授业解惑是老师任务。那么老师没办法进入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进去吧,那么,这时候,父母不是应该主动承担自己孩子的监督教育吗?你想要孩子健康成长,学习成绩优秀,父母完全不管不顾,孩子能够自觉吗?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那在孩子养成习惯的时候,家长就该对孩子负责,花时间去监督教育。


叶秋媛


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啊,这个问题不能片面回答你。

在教育孩子理论知识方面,老师是应该首当其冲的,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在此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尽心尽责。这是在学校里面。出了校门,回到家以后,学校老师可能会布置作业,此时家长就要担起一部分工作,那就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有能力的也可以辅导,不过这个就看家长的能力范围了,不过督促孩子学习倒不为过,算是老师给家长的一小部分需要做的事情吧。

对孩子的教育来说家长老师以及孩子自身三者都有密切联系,只不是担当的角色不同,还是要适当的分工的,有的老师把自己职责之内的工作也推给家长那就说不过去了,不过作为家长来说,也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老师是否真的做的不对,或者想想我们做家长的真的不能接受老师的要求吗?


物理学霸君


家校携手,共铸美好。

有些老师把很多教育的事情推给家长做,这个“推”字可见,本该老师做的事,现在要家长做了,这明显是不对的。我们是否还可以思考,孩子教育的事情究竟是谁的责任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何侧重点?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担当着使命,启蒙孩子走进生活、融入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影响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行、健全的人格。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我想,在于培养孩子真善美的心灵、抗压的能力、理想的信心、进取的渴望、自立的思想……孩子抗压能力低,动不动要跳楼;孩子不懂感恩,动不动离家出走;孩子抑郁成疾,孤独寂寞……大多是家庭教育缺失所致。所以,家长要反思,自己是否将教育孩子的责任随意推卸,是不是做到了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有些家长会说,我没有文化,水平有限。那也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时提升自己。否则,只能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总比自家的优秀。

家庭教育是通过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培养孩子习惯与品格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侧重于系统化地引导孩子学习文化知识、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学校也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但是,当前受考试成绩等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学校教育侧重点就成了指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了。

这样看来,纯粹地把孩子的教育推卸给某一方,这是不负责任的。教师要有担当,不应该把过多的专业的工作交给家长做。家长要有情怀,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学习,参与亲子活动。

孩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愿望,切勿将彼此割裂开来。家校携手,才能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地球9999


老师把很多教育问题推给学生家长,当然不合适。

不过,看待问题要有两面性。

首先,说一下这种做法的负面影响。

第一,过多地把教育事宜推给学生家长,就会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作用淡化。学校教育作用变弱。

第二,会占用家长很多时间,引来家长不满。毕竟白天还要工作,晚上再辅导孩子,情绪不好,教育孩子起来,更加适得其反。

第三,家长会把这种不满转移给老师,以至于,产生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产生潜在敌意。

老师把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除了有负面影响,还会有一些正面影响。

接着,说说老师把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带来的一些正面影响。

第一,老师把很多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无疑是把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拉近了,当然,能处理好就是拉近了。反之,也会闹得“母不慈,子不孝”。

第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也尤为重要,而家长的陪伴,对家庭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是打磨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综上所述,老师把教育事宜转移给家长,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