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靈光殿遺址


掌故知魯 | 曲阜靈光殿遺址

靈光殿北陛石


靈光殿遺址位於孔廟以東,具體位置現無明確標定。靈光殿始建於西漢,為魯恭王劉餘所建,其建築規模宏大,雄偉壯觀,時與未央宮、建章宮齊名,是西漢著名的三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後世人來曲阜觀光遊覽,憑弔古蹟,作詩寫賦之時,還每每憶及“魯殿靈光”。

《漢書·景十三王傳》載:“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宅以廣其宮,聞鍾馨琴瑟之間,遂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

《論衡·正說》載:“至孝景帝時,魯恭王壞孔子教授堂以為殿,得百篇《尚書》於牆壁中。”

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所記:“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餘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可知該殿是在魯僖公宮室的基礎上興建的。王延壽《靈光殿賦》完美描述,至少到東漢中期,靈光殿完好無損,且規模宏大,雕樑畫棟,甚為奢華。

東漢未年劉楨《魯都賦》載:“應門巖巖,朱扉含光,路殿巋其隆崇,文陛巘其高驤。聽迅雷於長徐,若有聞而復亡。其園囿苑沼,駢田接連,淥池分浪,以帶石垠。”靈光殿其時亦頗為壯觀。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注》載:“孔廟東南五百步,有雙石闕,即靈光殿南閉(壁)也。北百餘步,即靈光殿基,東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餘。東西廊廡別舍,中間方七百餘步。闕之東北有魚池,方四十許步。池中有釣臺,方十步,臺之基岸悉石也。遺基尚整,……。”北魏時,靈光殿雖已不存,但“遺基尚整”。

以此推測,靈光殿應毀於魏晉時期,即公元220年—317年之間,存世400年左右。

唐高宗乾封年間擴修孔廟,崔行功撰《贈太師魯國孔宣公碑記》載:“兗州都督霍王元軌,大啟藩維,肅承綸誥,庀徒揆日,疏閒蕵遠。接泮林之舊壝(wéi 祭壇四周的矮牆),削靈光之前殿。”可知,唐以前靈光殿前殿遺基尚存。

宋《魯國之圖》中有“靈光殿基”圖示。

金明昌二年(1191年),在靈光殿基西南太子釣魚池出土一石,銘文:“五鳳二年,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即後世所稱“五鳳刻石”。監工高德裔將此石移入孔廟,並將發現經過刻於石上。碑側題記:“魯靈光殿西南卅步,曰太子釣魚池。蓋劉餘以景帝太子封魯,故土俗以太子呼之。明昌二年,詔修孔聖廟,匠者取池石以充用,土中偶得之。”側有文曰:“‘五鳳二年’者,宣帝時號也。又曰:‘魯卅四年六月四日成者’,以《漢書》考之,乃餘孫孝王之時也。西漢石刻,世為難得,故予詳錄之,使來者有考焉。”

元楊奐《東遊記》載:“(泮宮臺)西,靈光殿基也,破礎斷瓦,觸目悲涼。”此時,靈光殿基部分殘跡,猶可辨識。

自此以後,靈光殿完全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留存在歷史的記憶裡。

古代文獻中有關靈光殿的記載,要數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為最早。文章開頭便說:“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餘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那麼,“魯僖基兆”到底何在呢?

以唐《地理書鈔•鄭氏詩譜•魯頌譜》說:“(僖公)遵伯禽之法,養四種馬,牧於垌野,尊賢祿士,修泮宮,崇禮教。十六年,會諸侯於淮上。……二十年新作南門,又修姜源之廟,至於復魯舊制,未遍而薨,國人美其功,季孫行父請命於周而作其頌。”據後人考證,《詩經•魯頌•閟宮》所說之“故地”,指周之姜源廟,而《泮水》篇是為頌美僖公既作泮宮,淮夷攸服之作。詩中有在泮宮獻馘、獻囚、獻功等句,戴震也說,“蓋魯祀后稷之地,時亦就之賞有功也。”可見,魯僖公時所造泮宮,是當時魯人較重要的活動場所,“魯僖基兆”至少應包含古泮宮遺址。

王延壽之後,更明確記載靈光殿位置的是北魏酈道元,其《水經注•泗水注》中說:“孔廟東南五百步雙石闕,即靈光殿南闕也。北百餘步即靈光殿基,東西二十四丈,南北十二丈,高丈餘。……遺基尚整。……殿之東南,即泮宮也,在高門直北道西。”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中說:“崇墉岡連以嶺屬,朱闕嚴嚴而雙立。高門似於閶闔,方二軌而併入。”其中“雙立”的“朱闕”,就應是酈道元所說的“雙石闕”,即靈光殿之南闕。“高門”顯然是指周魯城正南門。考古發掘證明,漢城南牆仍在沿用周魯城南牆,漢城南門也應為周魯城南門。

唐、宋時期,地理書中也有關於靈光殿的記載。《元和郡縣誌》說:“靈光殿,魯王所造,在魯城內。”文中沒有指出靈光殿在魯城中的位置。而《太平寰宇記》則記載較為明確:“靈光殿高一丈,在魯城內縣西南二里,魯恭王餘立。”是書成於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當時縣城尚未遷入今舊縣村。此書又稱“闕里在曲阜縣西南三里”,“孔子墓在縣西北三里。”據此,宋太宗時縣治所仍在今周公廟附近。其西南二里,又當在古泮池附近不遠處。

東漢王延壽,北魏酈道元,宋樂史,時代雖異,但眾口一詞,皆說靈光殿基在今古泮池附近,言之鑿鑿,應無異議。

但是,到了明代,關於靈光殿基位置卻出現了另外說法。嘉靖年間,彭澤人陶欽皋拜謁周公廟,寫下“周公廟側黍離離,傳是靈光舊殿基,縱然更採延壽至,肖條鐘鼓已多時。”這一詩刻記於石上,立在周公廟內。於是,《東野志》也記:“周公憲王廟在曲阜縣城東二里故太廟之墟,……漢魯靈光殿舊基即此。”(卷之一•廟宇)。從此,關於靈光殿遺址所在,就有了兩種不同的說法。

1942年,在周公廟東北約30米處,發現有“魯六年九月所造北陛”石刻,應為魯王宮室基石。“魯六年”即魯恭王六年(前149年)。1977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魯國故城開展較大規模的勘察,同時還發現了漢城。漢城內西部絕大部分已被明代曲阜縣城所壓,僅北部的五百米左右的範圍尚屬耕地。1978年,考古發現周公廟附近有漢代宮殿建築遺蹟,分上、下兩層,下層以花紋方磚鋪地;上層以素面方磚鋪地。

考古發現,在客觀上印證了《東野志》的說法,似乎與前說有了牴牾,其實不然,仔細解讀《魯靈光殿賦》,將會發現靈光殿代表的是漢代魯國的宮殿區,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古建築群,其主體建築是靈光殿。《魯靈光殿賦》曰“千門相似,萬戶如一。巖突洞出,逶迤詰屈。周行數里,仰不見日。”可見,從現在的周公廟往南到太子釣魚臺(明故城東牆外秉禮路東、獻泉路南)經古泮池至孔廟附近的基本區域,就是漢代魯靈光殿建築群佔地。所以才有了漢魯恭王以周魯太廟之“魯僖基兆”為基礎擴建宮室,以至於“毀孔子舊宅”等歷史記載。

東漢,仍以魯城為魯郡治。光武帝劉秀即位之初,曾拜鮑永為魯郡太守。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封劉興為魯王;建武十九年(43 年),封劉強為東海王,二十八年就封而“兼食魯郡”。《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載:“初,魯恭王好宮室,起靈光殿,甚壯麗,是時猶存,故詔強都魯”。其傳至漢末曹丕稱帝,歷經六代,近200年。東漢之初,劉強原是被立為皇太子,後因母廢,而改封東海王。“帝以強廢不以過,去就有禮,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賜虎賁旄頭,宮殿設鍾虡之縣,擬於乘輿”。之所以內縮至原魯城之西南部一帶,則當是由於靈光殿“是時猶存”。此新築魯城是以靈光殿為中心來謀計營造的,靈光殿重修後即為東漢新王宮所在。

後世“魯殿靈光”成為成語,比喻碩果僅存的人或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