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智慧環之慧開生花說

智慧環之慧開生花說

本文約1200字,讀完約需3分半。

日積月累達到"淌"字訣,已經是很高級的啦,但是仍侷限於"有"的境界裡。《道德經》第十一章闡述了有無之論,形成一個重要觀點:"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本文從中探索比日積月累"淌"字訣更高級的方式。

日積月累必然經過的是無中生有,到達"淌"字訣後,其知識境界表現出連綿不絕、汩汩而流的狀態,"有"達到極致,也可以說是停滯,這之後,便向"無"的境界發展。

拋掉自己的積累,忘掉自己的所學,先經歷了有中生無,把握住自己的靈光一閃,將其發展放大,再經歷第二次無中生有。第二次無中生有,已經不是積累,而是新事物,是自身不曾有的、不曾學過的新生事物,也可能是人類知識不曾有的新生事物,就像牛頓之於萬有引力定律,牛頓、萊布尼茨之於微積分,瓦特之於蒸汽機等等。

放空了的大腦就像搖錢樹,不停地出現新生事物,這其實就是開慧了。

日積月累達到"淌"字訣的過程,就需要我們平心靜氣,從獨處、安靜、耐心中積累。慧開生花的過程,更是如此,靈光一閃的事情多半發生於坐在冷板凳上的時刻,以時間為伴,以獨處為友,以耐心為樂,抓住了靈光一閃時刻,終會熬得無中生有、慧開生花。

事實上,我們普通人常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突然某一下或者某一瞬間想到一個事物,或者不經意間流過,或者被其他打擾錯過,或者潛意識想抓卻抓不住,然後就覺得缺少點什麼,努力回憶也回憶不起來,努力琢磨也琢磨不出來,實際上就是那麼一瞬而已,抓住也就抓住了,抓不住也就失去了。

智慧環之慧開生花說

牛頓被蘋果砸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物,可能很多人都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可是就牛頓抓住了,並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靜靜的思考中,本來是一個有中生無的過程,結果被砸了一下,手一抓,便成了無中生有的過程。

當然,我們普通人自然不能與那些偉人、哲人相提並論,能達到第二次無中生有階段的不多,但並非不能達到。為什麼?因為我們侷限於日常工作生活的瑣碎、疲累,磨損了耐心、細心、睿智,整天遊走於社交、網絡、宴會、遊戲,消磨了有中生無的勇氣和動機,喪失了無中生有的機會。而我們普通人經常會出現的"靈光一閃"其實就是給我們提供了無中生有的機會,就看抓不抓得住。

然而,放空大腦,並非是大腦真的空無一物,而是經過日積月累後,自身開始對大腦中的知識進行消化、昇華,放空大腦後,在昇華時沒了羈絆,思維不被已有知識體系束縛。如果,沒有經過日積月累,那是斷不可能達到的,那是無異於孩童的。

而眾多爬格子的人,靈感不斷,有連綿不絕創作的,有不斷推出新內容新觀點新事物的,要麼處於日積月累"淌"字訣階段,要麼處於慧開生花階段。當然,還有一類人,苦於沒有創作靈感,實際是尚需日積月累,還有很大潛力。

所以,隨身攜帶小本和筆是非常必要的,一有新想法、新思路立馬寫下來,避免過後忘記,當然,即使記錄下來,過後也可能失去新想法、新思路出現的情境或基礎,可能會對記錄下來的內容不知何意、不知何用。那就沒辦法了,該記錄還是要記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