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让大家对上海有什么新的认识?

湛蓝色的苹果


我是湖北人,因为疫情临时取消了回老家的行程,第一次留在上海过年。我们所在的小区管理是慢慢变严的,从刚开始出入测量体温,到之后每天晚上十二点到早上六点禁止所有人员出入,再到现在出入必须有出去证和省份证。

但是我想说几件事情:

1、居委信息统计:武汉刚开始封城的几天后,社区给我打了第一个电话,问了一下有没有回老家,家里情况怎么样。过了两天又打个电话,问了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同样的事情需要好几次么?这还没有结束,又过了两天,居委人员亲自上门了,需要拿省份证出来登记,很是无语,这是体现有认真工作呢,还是增加了相互感染的风险!(不过话说回来,工作人员确实是辛苦了!)

2、预约买口罩:刚开始是现场预约拿号,然后等通知再去排队卖口罩,一次一家只能买5个,我想说排队预约需要一个,排队卖口罩需要一个,还增加感染的风险,卖口罩干嘛?所以我们就没有去预约。果然第二天各种声音开始声讨[捂脸]。有了网民的骂声,后面终于改了,改成了网上预约,挺好的,可是既然都能网上预约了,预约好了直接去买不就好了么,还是得先去社区身份证登记发卡等购买!!!!这是什么操作,换汤不换药啊,很是无语。

3、一直都在强调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可是口罩哪里来呢?目前为止进行了两次预约买口罩,一次一家只能买5个,第二次还没轮到[捂脸]。还得出门上班,怎么办怎么解决?!

不得不说一线的工作人员真的很幸苦,但是工作方式我感觉真的必须吐槽一下。


染化小果


1.进上海不够严格

从西安坐高铁到上海,填写了健康表,但是直接打车回住的地方了,没有人查看健康表

2.小区管得不严

进小区登记了一下,第二天去居委会登记了一下,但是之后的隔离全靠自觉,在老家已经限制每户每两天只能出一个人的时候,没有限制,过了两周才每户发了出入证

3.房东很好

上海每户可以预约5个口罩,需要房东同意把该户下的名额让给租户,本来以为在口罩这么紧张的时候,房东不会同意的,房东很配合的给居委会说了,预约口罩名额给我们,感谢🙏

4.上海市民大多很自觉

走在小区里 基本上都戴口罩了

5.物价什么的相对平稳

买菜或者零食以及调味料,都跟年前差不多,没有大幅度增长

6.企业大多很有人性化

我们公司在家办公了三周,老公公司这周开始复工,一个隔一个,间隔复工,早晚高峰地铁上人也只有平时的20%,说明很多公司都是在家办公或者间隔复工的



LX引力


上海人的综合素质和城市文化在这次疫情面前得到了完美体现。👍武汉有难,八方支援,大年三十晚上,市政府组织了第一批精兵强将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驰援武汉,我们通过电视直播收看了白衣天使逆行灾区热泪盈眶,上海人的担当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全市人民听从政府号令,积极响应市卫健委的防控措施,宅家不给社会添麻烦,魔都的上海顷刻之间变为了空城,春节期间互不窜门,微信拜年成了一道亮丽风景,防疫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离不开每个市民的自律和坚守。我是上海人,守护自己的家园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责任,我为上海自豪和骄傲。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秀兰顿


几位老兄讲得对,每当国难当头上海自觉奋勇,献钱献物献人,一但天下太平了一帮大蒜又开始喷阿拉上海人了,小气,排外。反正看到上海人喝咖啡吃蛋糕心里不适意册那,顶好蛋糕也给他,咖啡吃勿来太苦勿要,勿相信大家看了嗨5月份开始喷。


建国12042


我感觉上海防疫工作比非典时严格得多。现在每个乡村,街镇小区都有人把守,我们小区有一家外地人老二口过完年就回来了隔离二周,这次儿子媳妇回来又陪着一起隔离二周。公共场所出入都要量体温。现在上海基本没有新增病例。


月亮老头2


说起上海;可能我们这些外地人不置可否的一致认为:“侬老有腔调了”。是的上海人是有些”腔调额“。因为历史原因以及所处的生活环境 造成的;生活上会精打细算;人文环境比较现代化、都市化。就从以下几点概括:

1:上海市上海人的上海;也是中国人的上海; 我经常和上海老人攀谈探讨:上个世纪建国之初;国家在最困难之时;上海挣一元钱;7毛钱是给新中国的;用于建设祖国大江南北。 上海人有能力有技术甘愿勒紧腰带支持内地发展;好像除了这方面从其它方面如技术、工程、对口帮扶、能源、以及政策的试点先行等等上海市一直在从未间断、未改初衷的支援着咱们的内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沿江沿海地区。(以上这些都是我生意中和本地人聊天;而且经常看新闻积累下的认识;不足之处请专业角度的人士指点和矫正;谢谢)这点是否可以说上海“侬老有腔调额”

2:通过新闻筛选上海在这次疫情之初:是反映最快的一个城市。快速组织医疗队支援湖北武汉。这点是否 “有腔调”。具体感人的无论是物质、口岸通航支援、人才以及医护人员的支持可圈点的地方应该不胜枚举;

3:上海对疫情防控方面应该给个大大的赞: 怎么说呢!这里的社会秩序一切照旧秩序井然有条;疫情期间在上海的居民一样也是凭出入证或(绿、黄、红三等级出入证)进出小区的。本地居民也可以凭证到居住地附近指定地点领取口罩。虽在疫情期间餐饮和聚集类场所暂停营业;但日常生活用品在商超、菜场都能够买得到;而且供应充足价格还算公道。 另外疫情期间外地进入上海的三道门防护比较科学精细且高科技:第一道入沪所有交通节点要完成测温和健康登记;第二道小区门口测温登记;符合要求的进入社区手机扫二维码定位14天活动轨迹;符合要求的发放对应等级的出入证;第三道;隔离观察期间凭出入证等级按要求出入小区。比较科学、人性化。是不是“有腔调”。

以上是我简单的认知;我也是外地人;努力的在这里挣扎拼搏着;不是身在他乡忘故乡;我同样热爱着我的家乡河南;从客观事实出发,无论对事还是对人;只有学习好的方面;才能有所进步。只有你发现了她的好;你才会喜欢、了解、认识、学习她。她就是“老有腔调的”上海。

以上是我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够分享给大家。不足之处敬请校正和谅解!谢谢


农村人在上海阿超


诚如前面几位对上海的评价,上海的各项政策措施正确到位,市场稳定,商品充足,物价平稳,市民配合。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上海人的悲哀!

因为这样一来,人们都有切身体会,进一步知道了上海的好。接下来肯定是不管有钱没钱,有才无才,都蜂拥而至。这样就挤占了上海人的舒适环境,分流了上海人的公共资源,拉低了市民们的总体素质。

所以我还是希望外地人继续看不起上海人,继续咒骂上海人,离上海远一点,再远一点。

我由衷地感到,上海真的不如你们的老家。上海都是靠你们外地人才建设起来的,没有你们这些人,上海人就活不下去了!


七个葫芦八个娃


上海在这次新冠病毒防控中举世注目,二千五百多万的人口。二百多位的确症患者被安全隔离救治,确症患者的人数始终控制在个位数。这是与上海拥有完整强大的医疗体系,有上海市政府拥有完备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有上海市民拥有极强的公共安全风险知识是分不开的。疫情一出,市政府马上起动应急预案,把确症患者转入金山传染病救治中心,严格隔离治疗,利用非典时期防疫经验实行全市管控,第一时间控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播。这是上海市政府,上海医务工作者,上海防疫医疗机构对上海市民以及上千万来沪工作者作出的贡献。同时利用上海强大的医疗资源紧急支援新冠病毒中心地区武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大量拥有高超医疗技术的医生、护士、大量的防护用品第一时面运往武汉。对武汉疫病救治起到了稳定作用,在中央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全国全党全军驰援武汉,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掀起了抗击新冠病毒的人民战争。现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争已进入尾声,抗疫即将胜利。全国人民又要投到轰轰烈烈的国家建设中去,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坚强意志,中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


ye5759


一直以来,大家对上海和上海人的误解都很深。精明、小气、排外和地域歧视等词都成为了上海人特有的标签。 2020开年第一个月,由于新冠病毒的肆虐,每个城市的人都被迫在家“坐月子”,上海也不例外。

然而,在疫情之下,大家对上海人的“误解”和“歧视”依然存在,各种负面的消息扑面而来,这让每个生活在上海的人惶惶不安!口罩完全断货、小区管控不到位、地铁公交人太多、高速入口随意进等等。在这些“误解”之下,只有上海人才知道有多少说不清的委屈!但是,“误解”的背后,是一个个强有力的事实,在证明和支撑着这个城市。 上海人在疫情面前,从来没有放松和认输过!当一个个好消息传来时,或许你对上海人的“误解”会少那么一点点!

01上海接近半数确诊患者出院

上海各地区相关患者和治愈情况都详细公开,对有确诊病例的小区等都已告知当地,并严格落实了相关消毒措施。

02上海地铁单程票每天消毒

从早上8点至下午5点共有60000张单程地铁票在等待分批消毒和清洗,经过检验后才能装箱供乘客使用!

03上海推出“健康动态码”

拥有健康动态码后,每个人的信息一目了然,还可以查看相关就诊情况和健康状况。

04上海公交、出租车必须戴口罩

在上海,不管是公交还是出租车,戴口罩已经成为一项硬性规定,没有佩戴口罩的人员将寸步难行。

05 高速入口全天24小时防疫

有人称上海各个高速道口车辆蜂拥检查不合格?但是事实是上海各高速入口全天都是24小时防疫的状态!

希望每位在上海生活的人都平平安安

未来的上海好消息不断

让我们一起丢掉“误解”和“歧视”共同加油!


锐眼视界观


这次疫情上海的表现让我对上海人的印象大为改观,为上海的文明素养点赞。

一赞上海人的规则意识。有规则,遵守规则,不是懦弱无能,而是对自己和别人的敬畏。不像有些地方的人,胆大包天,无知无畏。

二赞上海人的严格自律。自律体现的是对自我的管理能力。每个人如果都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我想这次疫情恐怕要轻很多。

三赞上海人的理性。理性不是冷酷无情,理性是审时度势后的自动选择。在重大疫情面前,面对纷纷扰扰的喧嚣,理性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成熟和和谐。

四赞上海人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一个文明的城市我想从细微处着眼的话,就是大街上没有痰迹。有些城市随地吐痰的太多,这样的城市真的不受欢迎。

疫情中一个城市的市民的表现,更加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管理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