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在古代,皇帝们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除了上朝问政,就是批阅奏折了。

比如在位仅仅十三年的雍正,光现存朱批过的奏折就高达42000件,做大臣的动辄参他一本,奏他一章,可以说无论大事小事,上到治国理政,下到问安谢恩,整个朝廷运转都紧紧围绕着小小的奏折来进行。也因此,处理这些铺天盖地的奏章,成了皇帝们最头疼的问题。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大清豪华朱批“知道了”八件套

朱元璋算得上是一代劳模了,毕竟农民出身体力好。然而当时的刑部主事茹太素,每次上奏动不动就几千上万字,而且言辞艰涩,还多有忤触,搞得朱元璋非常烦躁。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洪武八年,朱元璋已经懒得看他的万言书,就叫中书郎王敏念给他听,结果念了半天也没说到正题上。朱元璋直接炸毛,把茹太素召入朝堂打了一顿。事后还说,五百个字就能整完你整这么多干嘛?后来由于内阁的作用越来越主要,批阅奏折的压力,对皇帝来说算是不断减少。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但到了清朝就不一样了,大概是总结明朝的经验教训,觉着皇帝不管这事国家得完蛋,于是局面开始失控。比如康熙五十八年,浙闽总督满保上奏,给康熙奉送台湾特产——芒果,康熙表示知道了,但看起来没啥用,以后别送了。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而杭州织造孙文成,那更是准时每月一号,必送一封向皇帝问安的奏折,通篇一句话

:皇上您好吗?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作为蝉联多届“我是奏折王”冠军的人才,直隶总督赵弘燮。据台北故宫不完全统计在赵弘燮担任巡抚的十七年里就疯狂写了1176封奏折,平均不到六天就要递上一封新奏折,奏折数量第二的人还不及他一半。而且在这1176封奏折里,光是纯粹的请安折,就占据了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每个月翻来覆去报道直隶地区的雨水情况,顺天报完报保定,保定报完报真定,有时候还会报重复,皇帝各种回复“都知道了”、“别人报过了”、“你也报过了”、“你不觉得报雨的折子太多了吗”,但压根止不住报雨的激情。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而且作为一名铁头娃,赵弘燮还屡次申请进京给康熙贺寿,即使不断拒绝,也

从未放弃过继续上奏哀求。偏偏康熙还不能屏蔽他,只能一次又一次拒绝,能碰到这么一个人才。想必康熙也是非常心累了。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雍正二年,河东总督田文镜上奏,说有人捡到170两银子竟然拾金不昧,花了一整天等待失主还拒绝了失主酬谢。雍正读到这个奏折,心里自然是很爽,毕竟充分说明在自己治理下,大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雍正表示情绪稳定,今年可以少杀几个人

于是乎各地官员躁动起来,甭管捏造还是事实,无数关于“拾金不昧”的奏折涌向京师,各路兵丁、农民、商贩乃至乞丐都成了“拾金不昧”的公民好榜样。


这倒不是因为做大臣的发神经一天叨叨没完,而是因为制度就是这么规定的。

拿“问安”来说,习惯上是“凡上奏折一匣,必附请安折一封”,就跟大户里佣人跟主人问安一样,皇帝作为国家的“主人”,当大臣的自然也得惯例问安。

像孙文成这样请安的奏折多,也说明他汇报的正事也很多,而杭州织造作为皇帝心腹,监察江南民情,频繁上奏也是情理之中。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每封“废话”其实都对应着一封“正事”

至于各地雨水汇报,则是因为在农业社会,奏报当地雨雪、年成和粮价也是至关重要的,到乾隆时已形成固定制度,同时也因此留下了反映当时物价和气候的珍贵资料。(尽管在当时看来确实是垃圾。)


其实不光皇帝头疼,大臣也头疼,算得上是互相折磨。有时候那真是你上奏也不好,不上奏也不好。

比如雍正二年,云南提督郝玉麟收到御赐孔雀翎,特派人进京送奏折谢恩;雍正三年,河南河北总兵纪成斌收到御赐哈密瓜,特派人进京送奏折谢恩。雍正的批复都是些诸如路途遥远,小礼小恩,不必特地派人来,随便就好。然而皇帝的嘴,骗人的鬼。真就有人天真地相信了,结果被雍正一通狠批。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比如在给浙江提督石云倬的朱批中,就说我每次亲笔给你写这么多格言警句,你竟然一个谢恩的奏折都没有,简直就是不识大体,枉费自己一片苦心,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朕诲汝许多格言,何啻珍宝。况悉系亲笔所书,未见汝感激奏谢一字。似此随众赏赐些微物件,乃长篇大论以相烦渎,殊属不知轻重、不识大体之至!可惜朕一片苦心训诲汝如此顽蠢之人。自此亦不再训不再赏赐矣。——《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

但无论手下大臣多烦人和头疼,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皇帝,清朝皇帝还是坚持每个奏折都去认真阅览的甚至还一一作出批复。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难怪清朝皇帝经常加班熬夜,批改奏折改到半夜精神恍惚都不能睡。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像康熙他儿子雍正,估计就是因为熬夜工作导致大脑失灵,不小心在朱批里留下了,“朕最近又胖些了”这种黑历史。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有时候碰到奏折实在太多,雍正会直接被弄糊涂,把请安帖的回复写到了奏事帖里。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所以说,清朝皇帝人均晚上十二点睡,早上四五点起床,一周七天全年无休批奏折。于是,清朝皇帝定下了朱批专用三连。能不写字就不写字,要写也尽量只写三个字以内,要多任性就有多任性。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而号称清朝第一大猪蹄子的乾隆,甚至还在奏折里回复过。“放你的屁”

“言之不自惭乎”这种话,也算是任性到没边了。

这届臣子不好带呀,看完这些“垃圾”奏折,你也会郁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