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啥時候治節節麥合適?我是魯西北的?

往事隨風165039775


這幾年在北方麥田裡出現了很多難以防治的雜草,節節麥就是其中的一種,也可以叫它野麥子,普通的除草劑對節節麥作用不大,有一種叫做甲基二磺隆的除草劑對它有作用,但是對小麥的影響比較大,如果噴灑的濃度特別大,會導致麥苗發黃,要經過一段恢復期,可能對產量也有影響。打藥時對溫度的要求也比較嚴格,在華北地區,需在春分以後噴灑,要求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上,過早了起不到作用,過晚了對麥田傷害很大。

用除草劑甲基二磺隆來防治麥田的節節麥其實並不是首選,最好的辦法有下面幾種:

(1)、換茬種植。如果麥田的節節草十分嚴重,掩蓋了正常的麥田生長,最好是留下春茬換作其他作物,至於想種植什麼?可根據當地的種植習慣,適合當地銷售的經濟作物,等來年春天用機耕將節節麥翻入地下,這樣做可以斬草除根,徹底的將整塊農田清除乾淨,等到秋後既可以正常種植小麥了。

(2)、用人工將清除。如果麥田的節節麥不十分嚴重,可以在春天小麥返青後用手工將雜草清除,這樣做的缺點是費工費時,適合麥田剛剛發生雜草時操作,優點是對小麥的正常生長以及增產增收沒有妨礙,一般的農民如果沒有其他的重要工作,可以採用這樣的方法。

(3)、等到小麥抽穗時拔除。有的農民在早春拔除時,分不清麥苗與節節草,因為正常的麥苗與節節麥長相差不多,往往將正常的麥苗拔掉,如果有這樣的顧慮,可以等到小麥抽穗時,將麥田裡的雜草一同連根拔除,這個時候抽出的麥穗很好分辨,可以很輕易的除掉節節草。

以上就是關於清除節節草的幾種方法,為此而感到困惑的農民不妨試一下。


農人心田


它對小麥產量也會造成嚴重的威脅。據調查,節節麥一般發生區可造成小麥減產12%-15%,高發區小麥減產20%-38%,同時小麥的品質也明顯下降。

節節麥為啥難防除?因為它與小麥的親緣關係很近,而且比小麥出苗晚、成熟早、易脫落,是禾本科惡性雜草,一般除草劑很難對付它,所以它的蔓延傳播速度非常快。目前,防治節節麥的除草劑主要是甲基二磺隆。而甲基二磺隆施用不當很 容易出現藥害,會造成麥苗發黃、乾枯。那麼到底節節麥怎麼防除?

殺滅節節麥有兩個好時機,一個是冬前,一個是春後,錯過冬前除草時機的,只有在春後抓住有利時機對節節麥進行剿滅了,如果再把握不住時機,那隻能任由節節麥為害了。而且,如果今年防治不力,明年節節麥會更多,防除起來更困難。那麼,春後什麼時候防除節節麥最好?怎麼用藥?今天咱們就來具體說一說。

冬小麥田節節麥出苗有2個時期:一個是秋季出苗期,主要在小麥播種之後15—20天,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形成冬前出苗高峰(此期間出苗的雜草約佔總數的70%);另一個是春季出苗期(下一年2月下旬至3月,仍有部分出苗)。春季節節麥一般每株10—20個分櫱,最多達每株36個分櫱,分櫱能力很強。

除甲基二磺隆外,其他藥對節節麥效果不佳。但甲基二磺隆對施藥技術要求較高,應嚴格按推薦的施用劑量、時期和方法均勻噴施,不可超量、超範圍使用,不重噴、漏噴。在遇漬澇、乾旱、病害、鹼性土壤等可能造成麥苗生活力下降、生長受抑制的不利環境下不能使用,藥後不能出現大幅降溫天氣,否則小麥會出現矮化、褪綠等現象。

為確保防效,要在氣溫10℃以上的晴好天氣,土壤比較溼潤時用藥。若噴藥時氣溫過低(6℃以下),雜草死亡較慢。甲基二磺隆使用的最佳溫度是10-20度,選擇清朗無風的天氣最好。施藥前後2天內有大雨、霜凍和澆灌時,不能使用。所以用藥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

注意事項:

甲基二磺隆不要與其他除草劑、農藥、葉面肥等混用,若要防除麥田闊葉雜草時,可分開進行噴霧。此外,也不能重複噴施,因為重噴、漏噴、加大劑量使用等都會使小麥不能正常解毒,造成生長受阻,嚴重的會不拔節、甚至死亡等藥害現象。

噴施了甲基二磺隆一週左右,個別田塊出現小麥葉子發黃、過幾天又變綠的現象,如果是僅僅小麥葉片顏色有點變黃,沒有其他症狀,一般在2-3周內即可恢復,不用太擔心;如果小麥葉片發黃捲曲,甚至葉片上半部乾枯,可能是在施藥過程中因技術不當造成了藥害(尤其是重噴、或加入的其它藥劑過量等原因),就要及時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

建議:開春後20天左右,要選擇準備除草的時機或合適天氣,否則,小心節節麥瘋狂生長,造成小麥嚴重減產!









農村小魏家


防治節節麥的最佳時期應在冬前春後。

冬小麥田的節節麥的出苗有兩個時期,一個是小麥播種後半個月後出苗,一個是在第二年的2月下旬到3月中旬仍然會出苗,出苗後仍然會有分櫱,並且能夠抽穗結籽,所以節節麥的防治也要從這兩個時期著手。

近年來,麥田雜草越來越多,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對小麥的產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在一些小麥種植區域,節節麥的危害為嚴重,一是節節麥抗藥性很大;二是目前對於防除節節麥的藥劑不多,而且有很好防治效果的,更是不多。那麼到底小麥田節節麥怎麼防除?

1、及時中耕出草

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在晴朗的天氣,及時鬆土中耕,將節節麥幼苗拔除並帶出麥地集中銷燬,或翻土壓住節節麥抑制其生長。

2、使用除草劑

目前沒有什麼很好的除草劑,只有甲基二磺隆這一種效果較為理想,但這種除草劑受天氣、氣溫、劑量、噴灑方式的影響,效果也是不一樣,甚至還有可能造成藥害。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並嚴格按照說明書來噴藥,或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在小麥播種後40天左右即小麥長出3片葉子時,氣溫在10度以上的晴朗的天氣並且土壤溼潤時用藥效果較好。


指尖畫流年


按道理年前防治最好,效果好,用量小,安全,這是所有打節節麥產品的要求,年前打藥麥子小,能清楚的看到地面,草也小,沒有抵抗力,年後麥子直接覆蓋了地面,藥液全部打到了麥子上,草也長大了,有很大的抗性,所以年前打藥最好。

所有節節麥產品都是甲基二磺隆,這種除草劑要求條件很高,地裡不能有積水,病蟲害嚴重發生時不能使用,打藥前要看天氣預報,未來三天不能有明顯降溫,最低溫度不能低於8度以上,比如今天14度,明天是零下2度不能打藥,可能會造成藥害。

不但打節節麥的年前效果好,其他小麥除草劑也是年前打藥效果好,草小,麥子不能覆蓋地面,能清晰的看到地面,能保證藥液全部打到草上面,所以建議年前打藥,但是也受條件限制,如果年前溫度過低只能等到年後,切記年後也要提前,如果條件允許越早越好。

年後打藥也要控制時間,必須在小麥拔節前,不然也會造成藥害,所以小麥除草劑還是很講究科學的,一句話越早越好,這是關鍵,一般建議年後正月15前打藥,這時候一般氣溫轉暖,打藥沒有問題,小麥除草劑對時間還是很講究的,特別是節節麥除草劑,打的太晚容易產生藥害,所以大家記住打藥時間,特別重要,謝謝


大海傳媒


你好,我是鉅野老陳頭,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對於小麥來說,節節麥屬於危害較重的頑性雜草,對小麥的產量品質影響很大。同時,因為節節麥一般在小麥播種後出土,它有很強的分櫱、傳播能力,還具有很強的抗藥性,防治起來非常困難,也讓老農很頭疼,整天抱怨,買除草劑花錢不少,就是沒防住節節麥。

那麼,如何防治節節麥雜草呢?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時間?多少溫度?打藥效果最好,用什麼除草劑比較好,最後還要知道滅草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防治節節麥,用甲基二磺隆。小麥三葉一心後至拔節前,雜草基本出齊,即可用藥,用藥時我有以下建議:

1.年前選擇溫度十度以上氣溫溫度時,可以用:3%甲基二磺隆20ML一畝地噴施。

2.年後小麥返青至拔節前,氣溫溫度,十度以上,3%甲基二磺隆30ml。

3.注意:用藥時,選擇上午十點後至下午四點前,溫度高時用藥。

4.用藥時,關注天氣預報,近期三天內有大風降溫,有大雨,田間有積水,不要用藥。

5.角質麥系列品種對甲基二磺隆敏感,要謹慎用藥。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鉅野老陳頭


說到節節麥,想必農村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它是生長在麥田中的一種惡性雜草,在我們這邊也叫它“”。像我們膠東半島農村麥田中,經常能夠看到節節麥的身影,由於它出苗比小麥出苗晚,卻比麥子成熟早,成熟的節節麥種子極易脫落,從而在農田中繁殖速度快,如果任其生長,則能夠造成小麥減產。那麼什麼時候防治節節麥最為合適呢?

要想預防節節麥對小麥產量的影響,就必須在節節麥出苗之後,就加以防治根除。大家都知道,節節麥這種頑固性雜草,耐藥性比較強,而且防治效果好的,也不多。在我們膠東農村,農民們採用的辦法就是趁著節節麥尚未抽穗結籽之前,進行拔除。

我們膠東農村這邊一種植冬小麥為主,而節節麥混雜在麥田中,有2個出苗時期。一個是秋季出苗,另一個是春季出苗,所以人們都是根據節節麥的出苗時間,予以拔除。一般來說,秋季小麥下種後,7到10天便可出苗。而節節麥比小麥出苗晚,通常比麥苗延遲5到15天出苗。所以,我們就要在小麥下種半月到20天的時候,在節節麥出苗後採取人工拔除的方式,予以根除。

而節節麥出苗的另一個時段,就是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期間,此時正是那些越冬的節節麥草種“蠢蠢欲動”之時,從天氣轉暖,氣溫回升之後,那些越冬的草籽便會繼續出苗生長,此時節節麥出苗後,它的主莖和分櫱都能抽穗結籽。所以從現在到3月期間,真是拔除麥田中節節麥的有利時機,只有在它結籽之前,將它扒掉並清理出麥田,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節節麥種子的成熟,減少其對小麥的危害。

綜上所述,節節麥防治的兩個時間節點大家一定要記住,如果是年前錯過了拔除節節麥的時機,那就要利用2月下旬到3月初的這段時間,對麥田內的節節麥集中拔除,以減少這種頑固性雜草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建行漸遠


你好,目前針對節節麥的防治主要使用甲基二磺隆。

首先一點,以後對於麥田雜草這塊最好的防治時間是在年前,魯西北地區相對來說播種晚於魯西南地區,可能年前打藥習慣較弱。針對年後打節節麥這塊。時間上推薦在小麥返青後到拔節前施藥。

施藥注意事項:

1、晴天日且用藥後3日內田間無霜凍和積水

2、採取二次稀釋藥液,使藥液在噴霧時可以更均勻

3、均勻施藥,避免重噴和漏噴

4、嚴禁在冬季低溫霜凍期、小麥起身拔節期、大雨前、低窪積水或遭受澇害、凍害、鹽鹼害或病害的小麥田施藥

5、施藥前後2天內不可大水漫灌麥田

6、不要盲目配其他除草或殺蟲殺菌劑使用

7、目前個別小麥種對甲基二磺隆較敏感,如果沒有小麥種的使用案例,建議先小面積試驗再使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疑問可私信或評論區聯繫



久一農業人


對於小麥除草,是農民們一項重要任務,節節麥惡性禾本科雜草呈蔓延趨勢,怎麼樣才能清除節節麥呢?

噴什麼除草劑能除節節麥

甲基二磺隆是目前對上述雜草效果較好的苗後除草劑產品。正是小麥田節節麥、早熟禾等抗性雜草的剋星。

上面問題都提到了節節麥,節節麥長什麼樣呢,我們先來認識瞭解一下。

節節麥是小麥田的惡性雜草,非常難除去。其與小麥生長習性相近、外形相似,凡小麥生長區均可繁衍,與小麥激烈競爭光、肥、水等資源。

節節麥一般發生區可造成小麥減產12-15% ,高發區小麥減產20-38%,嚴重發生區減少50%都有可能。

節節麥的防治,要採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實行農業防治和化學藥劑除草綜合防治,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怎麼防治,怎麼除是農民們關心的話題。

農業防治五大方面:

1、實行人工拔除,集中燒燬。結合麥田管理,徹底拔除節節麥。

節節麥幼苗期拔除時一定要連根拔起,結實後一定要在拔除(主要是掐除節節麥穗子)時邊拔邊放入袋子(注意不要將節節麥穗及種子落到田間),帶到田外曬乾並和易燃柴草一起集中燒燬,確保燒死。否則,節節麥種子成熟落地,明年小麥田節節麥會更多。

2、在節節麥發生區禁止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嚴禁從節節麥發生危害區調出麥種,在灌溉水系上游加設濾網,收集雜草種子,避免或減輕對下游農田的汙染。

3、杜絕種子傳播,不在有節節麥的田塊繁殖小麥種子,對含有節節麥的小麥種子,要進行篩選。

4、採取深翻土地,可將秋季出苗的節節麥深埋殺死,未出苗的深埋後可抑制發芽。

5、擴大除草範圍,用草甘膦、草胺膦、敵草快於春、秋季除掉地頭、畦梁、渠邊、路邊的節節麥及其它雜草,減少入侵

節節麥什麼時候打藥?當然是年前最好 年後也有一些辦法下面大家看看分享一下。

1、在小麥3葉後,雜草基本出齊且組織細嫩時噴藥除草效果。一般以11月上中旬,即小麥播種後40天左右用藥為宜,此時雜草的出土量佔整個生育期的90%以上。

2、為確保防效,要在氣溫10℃以上的晴好天氣,土壤比較溼潤時用藥。若噴藥時氣溫過低(6℃以下),雜草死亡較慢。

節節麥防治適期在1~3葉期,也就是冬前用藥效果。大部分農民沿用過去的除草習慣,春季噴施除草劑,錯過防治時期。

目前市場上對節節麥有效的小麥田除草劑只有“甲基二磺隆”這個成分。其它成分對節節麥都沒有效果。

但是甲基二磺隆對施藥技術要求較高,生產上需嚴格按推薦劑量、時期和方法施藥。

在遇漬澇、乾旱、病害、鹼性土壤等可能造成麥苗生活力下降、生長受抑制的不利環境下不能使用,藥後不能出現大幅降溫天氣,否則小麥會出現矮化、褪綠等現象。

冬前雜草草齡小、根系弱,抗藥性差,小麥和雜草沒有相互遮掩,除草劑能均勻附著在雜草葉面,有利於除草劑的吸收,除草效果好。另外冬前用藥與下茬作物栽培的間隔期長,安全性高。而春季草齡大,難防除,也不安全。

甲基二磺隆除草劑推薦使用的標準是:30g/L甲基二磺隆油懸浮劑25~30毫升/畝+安全劑(75~90毫升)/畝(即2~3套/畝)對水30公斤。

甲基二磺隆除草劑注意事項:

①溫度低於10℃和冬前低溫天下午及有霜凍時禁止用藥。

②禁止“草多處多噴,草少處少噴,剩下藥重噴”。

③在節節麥發生嚴重的地塊,年前可用一次,年後可用一次,以達到效果。

④小麥弱苗本身生長就不正常,能保住命都不容易,更談不上有能力解毒。所以這類田塊堅決不能使用甲基二磺隆除草劑。

⑤用藥前2天或後2天不建議噴灌,用藥前後2天不大水漫灌。

⑥掌握好年後用藥時間,冬後小麥返青後拔節前,嚴禁在拔節後使用。

提醒大家:甲基二磺隆除草劑使用技術要求非常高,使用不當就會造成藥害,對小麥生產造成一定影響。

所以大家使用時一定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尤其是“次”使用的農民朋友。

小麥的殺手“節節麥”防治要及時,不要等到抑制不住,蔓延才意識到危險,防治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讓小麥健康茁壯生長!最後祝大家今年有個好收成!








聚焦三農為民服務


你好我是農村小欒很高興能夠回答!

節節麥防治推薦年前用藥,年後防治在小麥拔節前,但節節麥草齡大時防除效果會不太理想。甲基二磺隆對節節麥有良好防效,掌握在小麥3~6葉期,禾本科雜草基本出齊、處於3~5葉期時及早施藥,一般每畝用世瑪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懸浮劑20毫升即可取得理想防效,年後草齡大時用藥量可以增大至每畝25~30毫升。採用噴霧法施藥,每畝用水量在30公斤以上。甲基二磺隆對施藥技術要求較高,生產上需嚴格按推薦劑量、時期和方法施藥。在遇漬澇、乾旱、病害、鹼性土壤等可能造成麥苗生活力下降、生長受抑制的不利環境下不能使用,藥後不能出現大幅度降溫天氣,否則小麥會出現矮化、褪綠等現象。




農村小欒


節節麥這種野“麥子”,頭幾年我們這邊就沒有,老年人都沒見過,近十幾年才有了,估計是通過物流麥種子裡帶過來的。尤其是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後,大型收割機跨區作業範圍廣,來來往往夾帶過來的。

節節麥生長習性和小麥相似,只是比小麥出苗稍晚點,成熟稍早點。除草劑對付它很難徹底根除,最好的辦法是人工拔除。有農作物識別經驗的,在未抽穗前是能夠辨認出來的,一般人認不很準。一定要在它苗期或穗剛抽穗時拔除,不可過晚。節節麥穗五成熟就極易脫落,並且種子就具有孶生能力。所以要在它抽穗以前徹底拔除帶出地外。

化學方治方法

最好在冬前約10月~11月間,氣溫在10°C左右時,不可溫度過低,用甲基二磺隆(世瑪,畝用3%的油懸劑20~35ml)或闊世瑪(世瑪與使闊得復配藥劑,畝用3.6%的水分散劑20g)防治。

世瑪或闊世瑪為廣譜禾本科雜草除草劑,對節節麥有防效,但對小麥安全性威脅也大,闊世瑪殘留對下茬玉米也有一定的危害。所以,使用時需注意兩藥劑必須嚴格掌握控制用量,不能遺漏使用安全助劑“伴寶”,安全助劑用量每畝80~100ml。溫度過低有霜凍時勿用。施藥後四天內不可大水澆地,也不可與2,4—D丁除草劑同時使用。春季也可防治,在小麥起身期時,3月氣溫達10°C以上時噴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