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戰疫”助力溫嶺織密疫情防控往

智能化“戰疫”助力溫嶺織密疫情防控往

一個網帖——“網課開學後,孩子沒有課本不方便”,城南鎮組織人員為城南小學1254名學生配送教材;

一個求助——“出行管制後,低保尿毒症患者就醫成了難題”,溫嶺市防疫指揮部迅速落實,相關部門出臺補助政策,並協調志願者進行免費接送……

民生訴求,樣樣有回應。

溫嶺有一個傾聽群眾呼聲的群體,叫村社瞭望員。

疫情防控期間,在推廣實行“一圖一碼一指數”精密智控機制的基礎上,溫嶺開發搭建了“村社小助手”、 “共享醫生”等小程序和網絡平臺,助力溫嶺織密智能化防控網,既科學防控、精準防控,又提供暖心服務。2月19日,溫嶺疫情風險等級從較高風險降為中風險。

“村社小助手”,打造疫情防控瞭望哨體系。2月4日開始,溫嶺對全市村居(社區)、小區實行分級管控,有效壓實居家硬管控嚴防嚴控力度。為解決村居(社區)封閉式管理難題,溫嶺開發“村社小助手”微信小程序,建立市鎮村一體化信息指揮處置體系,1000多名村社幹部、網格員、文化禮堂管理員、網絡理事長等作為村社“瞭望員”實時上報動態,及時收集網絡輿情和社情民意。收集到的民生訴求,由溫嶺市級總檯第一時間轉派相關單位落實。目前,日均收集處置疫情相關信息超500條,及時處置聚眾打牌、妨害防疫等舉報類信息230餘條,共收集並落實反饋各類民生訴求信息近百條。

執行“硬隔離”,全力做好“軟服務”。居家隔離人員,是重點管控對象。溫嶺啟動實施居家管控對象“手機定位通”,對居家隔離觀察對象實行定位管控,一旦預警提醒,半小時內必將脫管人員找回。城西街道渭川村更是通過智慧村莊管理系統,將全村420戶住戶通過五色分類動態管理,玫紅色代表居家隔離戶需重點關注,防控更有針對性。隔離不隔愛,溫嶺組建3149支“紅色代跑”隊伍、1000餘人“宅管家”團隊,每天為居家隔離觀察對象提供購買物資、消毒、配藥等代跑服務,讓他們安心“宅”在家。

線上“雲門診”,共享醫生來診斷。“醫生,我鼻子呼吸不暢,四肢感覺輕微乏力,體溫37.2上下浮動,會不會感染了?”“有接觸史嗎?有咳嗽嗎?”……20日中午,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李相國利用午休時間,在“共享醫生”小程序上回復病人諮詢。為紓解群眾疫情恐慌情緒,減輕醫院接診壓力,溫嶺依託“共享醫生”小程序開展線上科普宣傳,目前共有320多名醫生入駐,累計問診3500餘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