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在家帶孩子會不會有種與世界脫節的感覺?

想變精緻的貓


給你說說我真實的經歷,那是在我還沒有離婚前,我也作為家庭主婦在家待過三四年,每天早上起床做飯,送孩子上學,順便去買菜,回來打掃衛生,做家務,然後做飯,等這一切做好,又該接孩子了,只有下午孩子上學後有些許時間休息一會,因為從準備晚飯到接回來以後,孩子睡覺前沒睡過覺。那是前夫一直是出差狀態,如果不出差更忙了,因為他覺得家裡哪裡都不符合他的要求,包括做飯,做麵條,他吃米飯,做米飯,他喝小米粥……後來想想不是飯不對,是人不對。打破這一切的,是孩子的一句話,那時孩子還小,有一天送她上學,她不去,我就說,你看你現在上學就像大人上班一樣,女兒聽了,眨眨眼睛說媽媽最舒服,媽媽什麼都不做。童言無忌,我聽後百感交集,眼淚一下都出來了,當時就發誓,就是去掃大街也得有自己的事情做。

生活對咱們女人最不公平,你工作了,說你不顧家,你顧家了,說你沒工作,特別是再遇上一個領不清的男人,看不到我們為家的付出,只感覺我們邋遢,沒有外面上班族們光鮮,在家帶孩子,嘴裡除了油鹽醬醋就是孩子,沒什麼見地,時間長了不是不想說,是話都懶得說,別說回家承擔點家務了,是吃個飯就是施捨,好像推掉多少飯局才在家匆匆吃個飯,所以經常他這邊說好吃什麼飯,你做的差不多時,人家又有推不開的事,不回來了,讓你對一鍋不是自己喜歡吃的飯,望鍋興嘆。

長此以往,我們還沒覺得為家付出委屈時,其實我們已經被拉在了出局的邊緣,所有的事不會給我們說,因為不掙錢沒有話語權,最關鍵孩子不能出一點點問題,有一點點事就是,你什麼都不做,孩子都照顧不好……當你所有委屈湧上心頭時,必然一頓大吵,你還沒有理理頭緒傾訴時,別人已經摔門而去。

有道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賺錢多少是我們話語權最大的底氣,這是其一,其二,上班,工作以後讓我們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除了孩子油鹽醬醋以外的生活和話題,有煩了也可以出門的地方和陪你說話的朋友。

這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樺談君


有點這樣的心理,可現在有網絡啊,雖然我不會在穿著上打扮,但心裡也有嚮往美的東西,比如學習畫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