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布達拉宮也有蒙古可汗份!

著名的布達拉宮坐落在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是一座規模宏大的藏式宮堡式建築群,據藏文史籍記載,最初是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的宮堡,公元8世紀中晚期,進入吐蕃王朝鼎盛時期。這一時期,布達拉宮遭遇了一次雷擊,部分建築有所損壞。之後,公元9世紀中晚期,全吐蕃範圍內掀起了大規模的農奴起義,起義軍到拉薩之後,將布達拉宮建築搗毀,保留下來比較完整的部分據史料記載只有法王洞和觀音殿。

而這兩處之所以相對完整,是因為一處是松贊干布修行的地方,另一處是松贊干布本尊菩薩供養的地方。人們認為松贊干布是一位英主,不應該去冒犯,就將它保留了下來。這也正是布達拉宮有1300多年曆史的緣由。雖然這兩部分在整個布達拉宮建築中佔比很小,但它的歷史價值卻由此體現。

涼州會盟後,元帝國統一了西藏,元世祖忽必烈和皇后察必受喜金剛灌頂皈依藏傳佛教,且奉為國教,並封薩迦派宗教領袖八思巴為國師,開始了蒙古與藏傳佛教八百年的相互深刻影響。但是,由於薩迦派主寺薩迦寺在日喀則,所以有元一代西藏的政治中心一直在日喀則,布達拉宮殘餘的建築被廢棄了,只有一些高僧在裡面修苦行。17 世紀 30 年代,和碩特部首領顧實汗和厄魯特部首領巴圖托爾渾率領衛拉特聯軍,由今新疆地區攻取青海,繼而統一青海高原,建立了和碩特汗廷。 汗廷統治青藏高原長達 80 餘載,時間上與清崇德、順治、康熙 二朝( 1636-1722 年)大體相當。由於和碩特汗廷的建立,青海 至今成為衛拉特蒙古聚居區之一。

顧實汗,本名圖魯拜虎,生於1582年,十三歲時由於才智膽略過人、武藝騎射超群、驍勇善戰而成為和碩特部首領。1606年,憑其威望和才智成功調解了蒙古族內部的糾紛,得到了當時參與調解各方——藏傳佛教格魯派代表、蒙古諸部均有聯繫的東科爾呼圖克圖(東科爾寺,在今青海湟源縣)、喀爾喀各部首領等的一致敬佩,贈予“國師汗”稱號。此後,又訛轉為“顧實汗”或“固始汗”。從此,圖魯拜虎便以“顧實汗”(或固始汗為國師汗之轉音)和智勇雙全的美名聞名於世。

固始汗在西藏施政

自十五世紀初,藏傳佛教傑出人物宗喀巴大師改革藏傳佛教並創立格魯派(俗稱黃教)後,藏傳佛教內部產生了分歧。1635年春,在藏傳佛教格魯派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五世達賴強佐索南繞登和羅桑卻吉堅贊等人商議決定,派人捎密信給衛拉特部,請求出兵救援。衛拉特聯盟當即召開“丘爾幹會議”,一致同意派聯軍前去支援。1635年冬,顧實汗親赴拉薩與五世達賴和羅桑卻吉堅贊商議出兵事宜,被他們贈予“固始徹辰綽爾濟(意為固實灌頂大王)”的稱號。之後,他又派人赴盛京(現瀋陽)拜見皇太極表示歸順,以穩固後方。

固始汗和五世達賴喇嘛由大隊蒙藏騎兵簇擁參加開工典禮

1637初冬,顧實汗率軍進入現甘肅西部,次年春在青海北部進行了著名的血山之戰,擊敗喀爾喀部卻圖臺吉,駐守安多(現青海)地區;1640年擊敗康區白利土司;1641年,兌現對五世達賴和羅桑卻吉堅讚的承諾入藏;1642年三月十五日顧實汗與藏傳佛教格魯派聯合建立了甘丹頗章政權,登上了藏巴(現西藏)的最高王位,得到五世達賴喇嘛贈予的“丹增卻吉傑波”(持教法王)稱號。在顧實汗的努力下,青藏高原出現了和平安定,政教繁榮的局面。

為了顯示新政權的新氣派、新氣象,五世達賴喇嘛與臣下商議建立一個“世紀工程”,其選址一個是山南五世達賴喇嘛出生地——瓊結縣的青瓦達孜宮。這裡雖然位置很好,是五世達賴喇嘛的祖籍,也是祖輩繁衍生息的地方,但是離拉薩較遠,又偏於雪域高原的南方,不宜居中指揮,於是就否決了。第二個選擇就是在松贊干布修建的布達拉宮的基礎上,修建一個大的宮殿。這一想法提出之後,五世達賴喇嘛認為,從布拉達宮的地理位置、戰略地位等方面綜合考慮,選址在布達拉宮非常合適。於是,公元1645年正式動工,公元1648年正式竣工,公元1650年,重建之後的布達拉宮的壁畫繪製、內部裝飾等正式完成。

布達拉宮紅宮二層迴廊西側壁畫:描述1693年紅宮擴建竣工後舉行慶典活動時的情景

在大哈屯達勒貢吉的親自監管下,固始汗調動了西藏、青海、蒙古和漢地、尼泊爾的大批工匠,給予了全面的資金支持,經過八年的施工,布達拉宮主體建築白宮完工。重建之後的布達拉宮建築主要有白宮、四大角樓、東庭院和西庭院,山腳下的城牆、角樓、城門樓,以及城內的一些功能建築,比如東印經院等,也就是現在的雪城。重建布達拉宮時,五世達賴喇嘛去北京晉見順治皇帝。等他返回拉薩時,布達拉宮的建築已全部完成,五世達賴喇嘛擇吉日,從哲蚌寺的甘丹頗章宮遷入新建成的布達拉宮。從此,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處理政教事務和居住的地方。

公元1682年,五世達賴喇嘛在布達拉宮圓寂。此時正是第五代的攝政王第司桑傑嘉措時期。桑傑嘉措能力超凡,西藏開啟了復興時代。由於復興時代剛開啟,新政權建立也不久,周邊的局勢不是很穩定,各種因素之下,第司桑傑嘉措決定隱瞞五世達賴喇嘛圓寂的消息,秘不發喪。但同時,必須得為五世達賴喇嘛修建靈塔,而且必須是獨一無二的靈塔。如此高的規格怎麼體現呢?第一就是體量要超過前幾世達賴喇嘛的靈塔。第二就是材質高貴。

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都是銀質的,只有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是金質的,上面鑲嵌以人間罕見的各種珠寶上萬顆,其中有一個是在大象腦中生成的天然夜明珠,位居靈塔中央,目前人們能看到。更為殊勝的是靈塔裡面的裝藏,有世間獨一無二的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一枚,還有松贊干布的戰袍、米拉日巴用過的石鍋、宗喀巴大師穿過的一套袈裟等,以及數以萬計的寶物。

供養靈塔就需要有靈塔殿,但這個靈塔又不能放在白宮裡面。因為白宮中下一代的達賴喇嘛要生活,還要在這裡處理政教事務。於是,第司桑傑嘉措決定在白宮的西側,吐蕃時期一直保留下來的布達拉宮遺址上,拆除一部分破舊的房屋和殘垣斷壁,重新修建一座建築。為了與秘不發喪的說法密切配合,第司桑傑嘉措對外宣佈說要為五世達賴喇嘛修建13套寢宮,所以紅宮的體量就非常大。靈塔殿在底層大殿裡面秘密修建,上面的每一層都按照寢宮的規制起了很吉祥的名字。公元1690至1693年之間,紅宮建成,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也築起來了。紅宮建成之後,布達拉宮基本的格局和形制就定了。

除了修建布達拉宮外,固始汗夫婦還支持擴建拉薩的大昭寺,支持在前後藏和康區的一些地方興建格魯派的寺院,資助興建了青海湟源的東科爾寺,並促成順治皇帝冊封達賴和班禪,鞏固了青藏地區在清代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