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变富

有人问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这么简单,为什么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慢慢”犹如复利曲线中那最平滑的一段,太缓慢了,很少人喜欢。

究竟“慢慢”是多慢呢?按照顶级投资人的平均年化回报率15%计算,翻10倍需要约16年。杨天南的模拟实盘专栏组合,2007年4月至今自100万到1085.71万,+985.71%,年化回报率20%以上。他的实盘收益比专栏组合要好。但有的人嫌这个速度太慢了,我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大于15%的收益,凡年化回报大于15%的就要十二分的小心了。

慢慢地变富

每个表的最左一列为年,最上一行为年化回报率

有没有如何缩短“慢慢”的期限的方法呢?答案是有。加入定投策略就可以使翻10被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如下表的右半部分,每年增加一个投资单位,可以大大缩短翻10倍所需要的时间。天南老师说,多攒本金、慢慢变富。我认为定投和多攒本金是一样的,是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说法,而多攒本金更易懂些。那你愿意慢慢变富吗?

如果你诚实地接受了这个观念,那你就是少数人了,就有了变富的可能。杨天南在读者见面会上,分享了一个他多次问学生的问题:“你愿意富一次,还是富很多次?”选择富很多次的学生较多。富很多次,意味着要“破产”很多次,而每破产一次内心都是崩溃的,能否“我还在”都是个未知数。而富一次,就意味着可以富很久很久,无疾到天年。“如何富一次”和“如何只用富一次”,所透露出来的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投资领域,让自己活得长久才是王道;

在人生领域,让自己长寿有趣才是王道。

我们要追求的是综合回报最大化。“提升自我+贡献社会-摩擦成本=人生综合回报最大化。活得久算是一种”。减少摩擦成本,如规避错误和失败,都有助于实现综合回报最大化。在慢慢的过程中,摩擦成本的复利也是很大的,我们要想方设法减少它。

一生只用富一次,慢慢富,在这个漫漫的过程中,不断地降低摩擦成本,慢慢培养配得上财富的能力。可以为培养这个能力的安上一个加速器,是什么呢?或许写作可以,写作可以锻炼思考能力等。如戴维斯的一条成功法则是通过写作来保持思路。戴维斯的生涯,先开始写作出书,再做投资。他长期保持每周写作的习惯。写作不是为了读者,而是为我们自己。通过把想法写下了,才能整理思路。

写作真的可以慢慢变富,先有智慧,再进行投资,才是正确的姿势。

慢慢来,会更快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