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父母偏心问题?

眷恋清晨


接受呗!我想说说我自己的经历。我比我弟弟只大一岁半,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小的时候,我弟弟每晚都是在父亲的怀里睡着了,父亲才把他抱床上睡。再大一点,他会趴父亲膝盖上先眯一会儿,父亲需要起身了才会轻轻的拍拍他的头,柔声说:床上睡去吧。以至于,我偶尔会在客厅的小床上装睡,任父母怎样晃怎样喊就是不应声,为的就是享受父母把我从客厅抱到卧室的那个过程。那时候,很幸福!总希望这个过程长一点再长一点!有一幕到现在都记忆犹新:记得父亲抱着我弟弟,我要么牵着他的食指,要么拽着他的裤腿,慢慢的走在很宽很宽的马路上,有时候父亲实在没耐心了,就让我自己走,走一段后,会站在路中央催我!那时候觉得马路好长啊,父亲好高啊,他高的和马路一样一眼望不到头,觉得他的食指真粗大,我一只手都握不过来……这些虽是细节,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心酸。到后面读书,自不必说了。父母的心愿是我考个中师,在家门口当老师,有寒暑假,等他们老了我好给他们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后来,我宁愿辍学也不考中专了,迫不得已让我读了高中。其实,那时候他们并不是供不起俩学生,父亲是当地中学教师,比一般农户条件还是好很多的!他们只是觉得没必要在女孩子身上花那么钱,给我的感觉他们养我就是给自己的晚年养个保姆而已!再后来,大学毕业,我和弟弟都成家了,相反的,反而是我离他们远了。曾经因为伤心,离家三年不接父母电话。但是后面慢慢懂事了,觉得父母也有父母的难处吧!现在父母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偏袒我,也许他们是在弥补我吧,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孝敬他们,我尽心尽力。我再三强调:他们花不完的钱,都给他们孙子吧,当然也包括我给他们的!现在,父母这样对我,我心理真的是五味杂陈。如果上学的时候他们能公平一点,也许我的生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好在,一切都过去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似乎意义不大!朋友们,你们是啥心态啊?


四姐说故事儿


父母的偏心问题没办法处理。

每一个父母说实话都想都愿意一碗水端平。但往往现实中一碗水是端不平的。有的是各种原因。

我用我自身举一个例子。

我家姊妹多,从小呢,我就知道不能够跟姐妹争,农村有句话说:偏大的,爱小的,中间夹个受罪的。

姐姐是大,所以家里给她的爱多,当然她干的活也多。小妹是小,父母的心尖尖,我和小妹犯同样的错误,那我爸肯定是打我,对于我小妹他从来没舍得动一个手指头。

小时候家里比较的穷,好吃的东西从来轮不到我,都在我小妹那。去哪里走亲戚、出去玩,从来没有我的事儿,那肯定是带着我小妹去的,我到现在都记得这样一件事。

我七岁那年暑假,我妈带我小妹去我老姑家,她经常带小妹去我老姑家,我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我老姑家在什么地方,从来没有去过。

所以父母的偏心真的没法改变,现在我爸妈老了,年龄大了,还是偏心,我们知道他们偏心,但是没法改变也不用去改变。

现在他们老了,反而是我管的比较多一些,怎么办,他们毕竟是我的爸妈呀,父母给了我生命,即使他们再偏心,我心里不舒服,但是该孝顺还是孝顺,毕竟有父母在,自己还有个娘家。

我们经常说我妹就是我父母的心尖尖上的肉,两天不打电话,我母亲就会说“老闺女把我忘啦!”即使我们一个月不给她打电话她连问都不问,但是小妹两天不打,她就挂念的不行。

再来说我老公,老公兄弟两个,老大一直在家里公司上班,我老公一直上学,后来在外地安家,父母一直跟着我们,但是父母却把家里所有财产都给了老大。我也闹过,说他们偏心,闹没有用,他们说等他们死了,看老大能不能给我们分点。我心想:你们活着时都给了老大,都不给老二,死了老大会给?所以我从来不抱希望。

父母的偏心根深蒂固。我们很难改变,唯有让自己放宽心。不去计较那些。

所以对于题主说的这个父母偏心,那是真没办法改变,你就改变自己心态,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麻辣男女


我家兄弟姐妹四个,姐姐,哥哥,我,弟弟。哥哥大了我整整五岁,其实在农村这种状况并不多见,长大后听我妈妈说本来生完哥哥后没计划再生了,但我爸爸说隔壁叔叔家生了三个男孩,有点不甘心,结果我是女孩,然后又生了我弟弟。

妈妈不说起,我还真没有感受到爸爸重男轻女,也许因为农村的环境就是喜欢男孩,小小年纪的我也懂的,便十分的乖巧,妈妈总是说我小时候特别可爱,别人都说我像城里的小孩,再加上我老家两面环山,到处都是坟冢,小时候的我怕极了,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农村。学习一直也是名列前茅,那时候考上了重点本科,也是相当不易的。小学同班的女同学,无论成绩好坏,竟极少有上初中的。我姐姐对读书没有兴趣,初中没念完无论如何也不去学校了,爸妈还希望她继续上学的,只奈何姐姐宁愿种地啊!我呢,因为从小学习好,没有做过饭,也没有洗过衣服,但寒暑假也会和家里人一起在外面劳作。就这在那时候的农村,也几乎不可想象。所以我真心没有感觉到父母的偏心亦或是重男轻女。

每每过年回老家,说起谁谁谁又生了,打探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嫂子总是笑嘻嘻的对我妈说,生了一个你喜欢的,大家便都明了啦。

其实我工作不久后,我姐姐也跟着出来了,但我姐姐总是和我说妈妈偏心儿子,尤其是我哥哥,我真的能理解,哥哥虽然是那个年代的大专生,但一直都不是很顺遂,身体也不是很好,去年生了一场大病,把妈妈急坏了,要是哥哥有个三长两短,她说便不想苟活在这世上。一切都很幸运,哥哥彻底好了,还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弟弟弟妹也是最最善良的人,给予了爸爸妈妈最多的关心和照顾。

我相信很多父母虽然有偏心,但还是疼爱每个子女的,多站在他们的角度,也许就能理解了。


程燕平CYP


父母偏心的现象在生活中也不少见。每个孩子独特的心里感受,对父母的爱有不同的感知能力。

我以前在小学当老师。有一次班会课上让学生说一说对父母的建议,班里很多有弟弟妹妹的学生说,自从有了弟弟或者妹妹,父母不再爱他们了,有时候明明是弟弟妹妹做错了事情,自己也会受到连累,有时候弟弟妹妹哭了,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老大,自己不被父母宠爱。有的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简直是声泪俱下对父母偏心的“控诉”。

有的父母偏向孩子中比较弱的一个,想方设法从情感上和经济上帮助他们,这个换位思考是可以接受的。

有的父母是偏向比较出众的那一个,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提的最多的也是这个。这时候能委婉提醒一下最好,手心手背都是肉,一家人团结和睦最重要。

我们家兄妹比较多,从小时候的成长来看,父母不是很明显的偏心去。如果说偏心的话,是谁帮忙干活多,为家庭分担多偏心谁,这样我们下面当小的自然是没有啥好说的。

回答完毕,谢谢[害羞][害羞]


云么么说


父母偏心的问题我们没法去和父母理论,毕竟对谁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心平静一点。自己去找寻父母为什么这样做的背后的原因!

我相信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初衷也都是想一碗水端平的。可是孩子性格 能力迥异,面对这些差异父母差异化解决是很正常的!

我以前也抱怨,我觉得我的父母不爱我。直到我听我同学给我讲了她的事情,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抱怨了!

她姐姐成绩很好。考上大学了。她是70后的。当年考上大学是很稀少的事情。而那个时候,通过读书考上大学,好的还包分配,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可是她妈妈没有让她姐姐去读书。而是把钱留着给她去读高中。她姐姐去打工!为此,她和她姐姐都很不理解,两个人都恨她妈妈!脑子不好使!

有一次她又和她妈妈吵,怪她妈妈没有让姐姐读书。她妈妈告诉她!你姐姐能力很强,不管在哪里都会有口饭吃。可是你,一生下来就弱。个子又小。你不读书就会饿死。打工根本不会要你。她读书读再好也管不了一生。我情愿她恨我。我也不想让你以后没有路走!我也恨我没有钱。只能这样。没得法了。没有人可以照顾你一辈子的。

很残忍,也很现实!姐姐会记恨妈妈。所有人都觉得她妈妈傻。她妈妈也有自己的私心。她只要两个孩子能活好就行了。其他对她不重要。

说服自己有时候很难。可是,我们除了说服自己难道去怨恨父母吗?

她付出了,只不过不是给你。她没有给别人啊。可能是你懂事一点,能力强一点,明事理一点!相信父母都是会偏向他们觉得弱一点的兄弟姐妹!多多理解一下!


炫影卡兰


在看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松子的父亲带了礼物回家,当时7岁的松子满怀期望地伸手去接,父亲却只将皮包扔给松子,拿着礼物上楼了。

松子就那样看着父亲上楼的背影,看着父亲把带回家的礼物送给了卧病在床的妹妹。

“父亲只怜爱弱病的久美,而我总是一个人。”

一、父母能偏心到什么地步?

“明明是四口之家,他们仨看起来真幸福。”

朋友跟我说她从小就知道,父母更偏爱妹妹。

在外读书时,她扛得住巨大的学业压力,扛得住没有朋友的孤独,但有一天晚上,她看到爸妈把微信群头像换成了三把牙刷,两大一小,是爸爸妈妈和妹妹的,没有自己。

那时她备受打击,自己在宿舍里边哭边说:“他们仨看起来可真幸福啊。”

因为身边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那种和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不被关注的感觉,鲜少有人能理解。

更多的时候,他们还会一脸向往的说:“真羡慕你有个妹妹啊!有个伴儿的感觉一定很好吧。”

回答“还好”的时候,连她自己都觉得笑得勉强。

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偏心的父母总是相似的,而被冷落的孩子也有各自的苦楚。

我们这代人,家里迎来第二个孩子,通常是比我们小很多。有些是7、8岁的年龄差,有些则更多一些。

从弟弟或妹妹出生前开始,妈妈和她肚子里的小宝宝,就已经成了全家的中心。

而且现在还有一种迷之习惯,很多人会去问老大说:“马上要有弟弟/妹妹了,开不开心呀?”

如果说开心,那么大家就会报以“这孩子真懂事”的赞许目光,但只要表达出一些不满,就有可能会被批评,被说小心眼。

但其实作为一个孩子,面临着要和别人分享父母家人对自己的爱,本来就很有理由不开心,就算是和有血缘关系的弟弟/妹妹分享,不开心也没有什么错。

大人们在这时多半会安慰说:“都是亲生的,大的小的一样疼啊。”

但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和长大,父母亲戚们的偏向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一开始可能是一些生活琐事,比如爸妈一进门会先去抱小朋友,亲戚们来串门,一进门的第一句话也是:“小不点儿在哪呢?”

慢慢的,照顾ta也成为了你的一部分责任。如果ta做错事,还可能会被说是哥哥/姐姐没有带好头,没有做好榜样,或者是你照顾不周;

然而要是你表现得委屈了,或是抱怨几句,还可能被父母斥责:

“又小心眼儿了吧?” “你都这么大了,弟弟/妹妹还小,偏一下ta又怎么了。”

朋友说每到逢年过节,她的父母还会和周围的亲戚朋友骄傲地说:“别看我们家两个孩子,我们可从来不偏心的。”

当时她只是感觉无话可说。

二、父母为什么会这样偏心?

Ta还小,你让着点怎么了?

我朋友说,她爸妈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妹妹还小,你让让她又怎么了。”

父母这辈人,多多少少还是更加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平辈之间年长的总是要“让着”年纪小的,其实这也没什么问题,很多年长的孩子,包括我也认为自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

这套“大的让着小的”的行为准则会产生代际间的传递:我小的时候大家让着我,我长大后也会让着比我小的孩子。

但是,当在只有两个孩子的小家庭时,常常会有的不公平就是:先出生的孩子没有哥哥姐姐,没有体验过“被让着”的感觉,而弟弟妹妹一出生就已经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都说我要让着弟弟/妹妹,那谁来让着我呢?”

养你的时候没经验,犯了不少错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养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没什么经验,很多地方没做好。养第二个孩子就有经验多了,就想对她好一点,作为补偿。”

而这样的情况,在有二胎的家庭中并不罕见。

就像家庭治疗师Meri Wallace描述的那样,在养育第一个孩子的时候,父母由于缺乏经验,会更多地抱着“试错”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在细节的地方也容易过度管教。

这就使得第一个孩子在性格发展上容易受到局限,比如过于完美主义,或是有讨好他人的倾向(Wallace, 1999)。

而当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父母往往更加有经验了,在管教方式上更加宽松、理性。有了这种养育方法与心态上的调整,自然也就更有能力去爱第二个孩子。

但这种补偿心理是让人很难接受的,这就像是人们常说的“我爸妈是觉得大号练废了,所以再开个小号吗?”

一个有些无力的现状

尽管最小的孩子往往是被父母宠爱的那个(Salmon & Schumann, 2012),但除去出生顺序,父母究竟偏心谁,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在较为注重性别平等的环境中,父母经常因为女孩儿乖巧可爱,而更容易偏向女孩儿。

而在父权结构较为明显的环境中,父母总是更偏向男孩儿,并把最多的资源投注在男孩儿身上。

因为当养育孩子的资源有限时,父母可能会更愿意把资源给予更可能存活下来并继续养育子女的后代(Shrira & Foster, 2009)。

我们不止一次读到过“家里不让姐姐读书却攒钱给弟弟买房”这一类的社会新闻,每次读到还是会觉得有一丝愤怒和无力。

三、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过得怎么样?

1.

被冷落的孩子:

长期的低自尊(low self-esteem)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因为牙刷而崩溃的女孩,在这个年纪也算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但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获得父母的认可,也无法真正认可自己。

按照她的话说:

“妹妹什么都不用做,就会被在乎。而我,做什么都没用,总会遭人嫌弃。”

即使她平时工作能力和人缘都不错,这些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和低落情绪仍然会时不时会跑出来,困扰着她。

2.

被偏爱的孩子:

强化手足间斗争(sibling rivalry)

亲生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sibling rivalry)是成长过程中躲不过的一部分。什么争个玩具打个架都是表象,竞争的核心,是来自父母的爱与关注。

而这样的行为是可以被强化(reinforce)的。当被偏爱的孩子发现,可以通过做某些事情来获得父母更多的爱与关注、在手足间斗争中胜出的时候,ta就可能会选择继续与另外的孩子敌对。

我朋友曾经因为管教妹妹,而被她妈妈骂了一顿。后来有好几年,她妹妹只要看到妈妈走进房间,就装作害怕姐姐的样子,来让妈妈更心疼她。

朋友说,那几年她们的关系,比起姐妹更像是敌人。

3.

每一个孩子:

最终都会有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当父母区别对待孩子、偏心其中一个的时候,对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Boyle et al., 2004),包括促成反社会及暴力行为,或影响认知功能。

出人意料的是,对于那些被偏爱的孩子来说,看起来他们在手足间斗争中获得了一轮又一轮的胜利,却并不会因此过得更好。

尽管选择去争夺父母的爱与关注,被偏爱的孩子在心底也明白,自己无法获得亲密的手足关系,或是在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心怀愧疚。

父母偏心,很多时候只是家庭问题中的一环。

当它与其他的问题环环相扣,就变得解不开、拎不清,一碰就哗啦啦响成一片。

我们不打算劝看到这里的你去和家庭和解,也不想写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的“解决办法”。

因为我想你可能已经做过很多尝试和努力,也明白现在这种让人不舒服的局面,不是一句和解就能扭转的。

所以呢,在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瞬间: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结尾,松子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家里,轻声说,我回来了。

没人应答。

而打开弹幕,看见的是满屏幕的“欢迎回家”。

送上一个松子最后不再为了讨好爸爸做鬼脸之后的无敌微笑~


拾忆日记


这个可以从日常生活来处理,如下

1看见妈妈在做饭的时候可以去帮帮忙,在做饭过程中聊聊天,缓缓的说出你的需求。

2一般情况发生下都是姐妹或者兄弟,这样的偏心都是大的让小的。毕竟年龄在这,让妹妹弟弟在父母眼里很正常,所以得曲线救国,跟弟弟妹妹讲故事比如孔融让梨什么的,这样感情加深厚只要他有的你都会有,没有也会找父母给你。

3可以直接向父母直言不讳的说出他们遍心了,在这时得多勤快点。让父母意识到他们自己错了

4可以向爷爷奶奶控诉,这个我小时候经常这么干,还是很管用的。毕竟一辈管一辈的人嘛。

5如果是那种重男轻女的父母的话,就得出去住。在外面多自由哇,冷战一会儿,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过分了。

6每天多帮帮父母,说说心里话,吹吹牛什么的,多沟通多交流。





侃侃而谈一笑而过


俗话说一碗水很难端平。

父母很多时候真的很容易偏心。其中有几种情况最为常见。

1重男轻女,就会比较爱男孩子。但我觉得到今天这个社会,男女的区别真的不大了。以前大家都觉得女孩子长大就嫁人了。但现在都强调独立,又讲什么代沟?即使是男孩成家立业以后,大多数也不会选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很多,真的不如女孩子孝顺。但父母就是把他们能给的东西。能给的爱给了男孩子更多。

2有兄弟姐妹的话,比较偏向于那个小的孩子。其实这个也不奇怪。老大基本上自己都能自理了。而老二太小,很多时候他还是需要依赖父母的。

3还有的孩子各方面特别优秀,是父母的骄傲,父母也会宠爱他。

4还有一种最现实的就是,这孩子都成年了以后,父母会比较牵挂过的差的孩子。即使过得好的孩子对他再好,他还是牵挂过的差的。

其实有的时候真的很伤心,在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关心你的人不多,父母辈应该是最爱我们的人,却也会对你不公。

我很幸运,父母并没有偏心,各方面做的我都比较满意。

但结合别人的情况,我想如果父母偏心的话,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反抗,让他知道我难过。

我不想默默地自己忍受委屈。


了一才


首先心态放正,作为父母谁不爱自已的孩子呢,只是现点不同,在过去特别农村一般老大不管男女在家干活做事肯定要多点,后来弟弟妹妹呀如果相差一二岁是不会有多大区别的,除非老大是女儿,小的是儿子那就会有偏心,中华五千年的传统,养儿防老,送终在上几辈老人心中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其实做为儿女能帮家里出点力,一起经营好一个幸福的家庭,帮父母分担一些负担,谦让兄妹也无可厚非,虽然都是出自娘胎,但性格有差异,有的孩子不善言辞,有的能说会道会讨父母欢心,有点偏坦也有的,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吗,手心手背都是肉,偏也不会偏哪去,肉烂了在锅里,又不是外姓人,心放宽些,想想作为父母的辛苦也不容易,家和万事兴吗。


轮回只为遇见你


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现实生活中有人就觉得手心的肉比手背多一点,那到底是父母存在偏心还是子女个人的偏见呢?我们从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来找找答案吧。



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还是很落后的,人们务农耕种养家活口。有这么一户老农民家里有了两个儿子,老父亲从祖辈的手里学到了点打铁的手艺,人称“李铁匠”,农活不忙的时候就抽空打铁接济家用。老辈们有这么一说:老大憨,老二滑,意思就是说家里面的老大都是比较憨厚老实的,老二却比较的圆滑狡猾一点,所以父母都比较偏爱老二一点。“李铁匠”家就是这么个情况,老大憨厚老实每天就知道下地干活,下完地还得回家挑水喂牲口,老二呢却每天就知道和小伙伴们疯玩,玩够了回家就吃。可一到家里有好吃的时候,当妈的就总会多留点给小儿子。时间久了,老大也觉得父母很偏心了,慢慢的和父母有了隔阂。随着他长大结婚生子,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几十年,但在这几十年中,他的心中始终有这么一个阴影,就是父母比较偏爱弟弟。



直到他的孩子也长大成人了,要买房子了,可他却为买房缺钱而忧愁的时候,父母拿出了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交给他说:“儿呀,我们也老了,吃穿也不讲究,能吃饱穿暖就行了,这些钱拿着给娃买房吧。”说着颤颤抖抖的把钱放到了他的手中就走了。他捏着这些钱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自己埋怨了父母这么多年,原来在父母的心中,我一直还是他们的孩子啊。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只是父母对每个孩子的爱的形式不一样罢了。有的父母给与了可能是好看的衣服,有的父母给与的可能是美味的食物,但父母其实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们。可怜天下父母心,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有人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