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混戰時期,奉系軍閥有多少兵力,為何能控制住北方的6個省?

蘇楓櫻


每當我們提到名國時期軍閥的時候,大家就會想到袁世凱,因為他就是北洋軍閥的領頭人了,而接下來的所有軍閥又都是北洋軍閥的分裂勢力。在袁世凱死了以後,北洋軍閥就被分為了三大派系,分別是皖系、直系還有奉系。

皖系的領頭人就是段祺瑞,在它的無為統治下,很快就導致了在他勢力範圍之內一片民不聊生的景象,從此人們對軍閥的印象就變得無比痛恨起來了。再然後就要提到直系,他的帶頭人是馮國璋,馮國璋本身倒沒什麼稱道之處,關鍵就在於他的背後居然是英美兩國支持的,這可是無比堅實的後盾,所以很快他就控制住了長江中下游的幾個大省,威勢滔天。最後要提到的就是奉系的張作霖,它號稱是“軍閥第一人”,乃是在所有軍閥中戰鬥力最強大的,佔地也極廣,整個東北三省都是他的。

那麼,在這些軍閥裡面,為什麼只有奉系軍閥的張作霖才是最強的呢?憑什麼他就能完美的控制住北方的整整6個省份,而其它軍閥卻不行呢?

其實在最早的時候,奉系軍閥只是掌管了3個省而已,它們分別是奉天省、吉林省以及黑龍江省。後來在直皖兩大軍閥大戰後,雙方的實力都大為跌落,從此日本便放棄了資助這兩個不成氣候的軍閥,開始像還在穩定發展的張作霖入手,想將他培養為戰中國的第一軍閥。而在此之後,張作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順風順水了,因為背後有日本人的鼎力想助。直奉兩系就這樣共同的把持著北京的局面,可俗話說的好,“一山不容二虎”要是想要這兩大軍閥一起合心合力的管理北京城,那麼顯然是不可能的。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一個人主掌北京城,奉系的張智霖趁機擴張,也一直都在招兵買馬,想以絕對的實力來打敗直系。直系的帶頭人是馮國璋,他的背後可是有英美在支持的,自然也有著跟奉系一樣的心思。所以,這兩個大軍閥就一直在明爭暗鬥,張作霖的計劃也是屢屢都被直系給打破,馮國璋的勢力也就發展的越來越大了。

然而,隨著局面的變化,雙方終於絕對不能再這麼鬥下去了,於是直奉兩系便化敵為友,開始互相合作起來。不久後,孫傳芳此人又投靠了張作霖,使得張作霖的勢力愈來愈壯大。奉系在這一刻迎來了最鼎盛的時期,張作霖此人也成為了中國最大的一個軍閥,在1927年的時候,張作霖受到邀請,在北京就任了他夢寐已久的大元帥,成為了整個中國最高的統治者,哪怕是蔣介石,官位也沒有他高。後來,奉系軍閥又陸續統治了各個省份,也就是東北六省。

在統治了這麼多的地區之後,問題又來了,那就是這麼廣闊的統治範圍,張作霖是如何將他們攻打下來的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這還得從東北這個地區開始說起,當初奉系軍閥的起源就是來自於東北。

而東北是個什麼地方?它乃是中國最強大的工業基地之一,也擁有著全國最完善的工業製造技術,可以製造出無數的殺傷力極強的武器裝備,再加上那裡民風很正,軍隊的戰鬥力也是極為強悍。

除此之外,東北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它們的農產品生產水平在全國也佔據著極高的地位,豐富的農產品不僅可以滿足軍隊日常的消費,那些工業的原料還可以用來進行商業貿易,使得奉系軍閥變得愈加繁榮,也為軍事力量提供了一個絕對的資金保障。

正因為東北有這麼多好處,這才為張智霖的強大提前做了鋪墊,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北京大元帥的一個重要原因。


貓眼觀史


奉系軍閥巔峰時期的地盤不止六個省,應該是七省,二區。

1925年10月,即浙奉戰爭之前,奉系當時控制了七個省:直隸省、山東省、黑龍江省、奉天省、吉林省、江蘇省、安徽省。

外加兩個行政區:地熱河特別行政區、京兆地區(北京地區)。

另外北洋時期的兩個省級商埠:膠澳和淞滬也都被奉系控制。

當時奉軍有20個師,40多個旅,騎兵10多個旅,炮兵2個旅,工輜各1團,總兵力達35萬。 其中精銳陸軍大約十多萬人,都是戰鬥力比較強的部隊。

此外,奉軍當時還有空軍和海軍,可謂是三軍齊全。

並且,這還只是奉系的嫡系人馬。如果加上當時投降奉系的僕從軍(江蘇、安徽、山東的地方小軍閥),張作霖當時能指揮的總兵力不低於50萬。


如果把奉軍跟當時的其它軍閥做個對比:

馮玉祥國民軍——20萬左右;

直系蕭耀南部——不到10萬;

直系孫傳芳部——10萬左右;

晉系閻錫山部——10萬左右;

可以發現張作霖當時是真心強,奉系的實力是真心強。

奉系當時能維持如此強大的軍力,要仰仗於東北當時的雄厚老底。

東北當時的工業化程度和經濟水平都全面領先關內諸省,特別是重工業,佔到全國重工業的70%以上。並且當時的東北還擁有全國最發達的公路網、航空網、鐵路網。(全國85%的鐵路都在東北)

此外,東北也是當時中國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擁有東北大學、航空學校和海軍學校等各類高校。

有了如此強大的經濟基礎和人才儲備,東北的軍事底子自然是不低。當時奉軍坦克、飛機和軍艦一樣不缺,裝備還頗為先進。此外張作霖還委託楊宇霆打造了全國最大的瀋陽兵工廠。

手上有錢、有人才,還能自己造武器。有這種老底做支持,張作霖想低調都很難。



不過奉系的這個巔峰時期沒有維持多久。由於當時張作霖的勢力擴張太快,嚴重威脅到了江南直係軍閥。因而浙江軍務督辦,直係軍閥孫傳芳便聯絡了馮玉祥和蘇、皖等地方軍閥共同反奉,從而發生了浙奉戰爭。

1925年10月15日,孫傳芳調集浙軍4個師另6個旅向上海地區的奉軍一個師發動突襲。

當時,奉軍在關內一共有11個師,數量雖然不少,但是這11個師被部署在了直隸、山東、江蘇、安徽四個省。兵力太分散。

為了收縮兵力實施反擊,張作霖便命令駐守上海的一個師撤出,結果這一撤,立即引發了連鎖反應。江蘇地方部隊(非奉系)認為奉軍完蛋了,四個師立即造反,將奉軍駐守在南京的一個師包圍。由張作霖任命的江蘇督軍楊宇霆見勢不妙,拋下部隊就溜了。

楊宇霆這一溜,等於門戶洞開,又是一通連鎖反應。浙軍與蘇軍乘勝北進,將奉軍駐守在安徽和蘇北的部隊進一步向北擠壓。

張作霖心有不甘,急調4個師另2個混成旅入關增援,並命張宗昌為總司令,讓他率部防衛徐州。張宗昌很快就在蘇北、皖北一線佈防,並有效的阻滯了蘇軍的進攻。但由於浙軍繞到了奉軍的背後,打了奉軍一個措手不及,張宗昌沒辦法,只得北撤,並向張作霖請求支援。

當時張作霖非常想支援,但由於馮玉祥派兵向直隸和山東進軍,抄張宗昌的後方。張作霖害怕被馮玉祥斷了後路,便下令讓張宗昌撤退回山東。安徽的地方部隊(非奉系)見奉軍真的完蛋了,隨即加入浙蘇聯軍,一起揍奉軍。

由張作霖任命的安徽督軍姜登選見大勢已去,便宣佈辭職,從蚌埠坐火車回到了山東。

至此,浙奉戰爭結束。從1925年10月15日戰爭打響,到11月8浙蘇皖聯軍攻佔徐州。整個浙奉戰爭只持續了24天。

在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裡面,奉系損失了三個精銳師,十幾個僕從師,連丟江蘇、安徽兩省。損失非常的慘重。


然而,這並不是張作霖黴運的結束,而是他真正黴運的開始。

1925年11月23日,即奉軍兵敗東南後僅半個月後,郭松齡便在直隸起兵,以五個軍七萬人的兵力對張作霖倒戈一擊。

郭松齡倒戈讓張作霖想死的心都有了。之前的浙奉戰爭已經讓他折了幾萬精銳,現如今郭松齡反叛,又讓他折了七萬精銳。奉軍能打的部隊就十幾萬人,這兩次折騰,基本上把奉系所有的精銳全部賠光了。

當時比張作霖更想死的是張宗昌,因為郭松齡反奉,導致直隸門戶洞開,馮玉祥二十萬大軍席捲直隸和平津地區。然後山東變成了一個南有孫傳芳,北有馮玉祥的孤島。張宗昌晚上睡覺都睡不好,生怕馮玉祥和孫傳芳聯合揍他。



不過張作霖畢竟實力雄厚,折了十幾萬精銳之師,他手上還有二十幾萬部隊。在張作相和張景惠等老哥們的支持下,張作霖對郭松齡發動了反攻。(日本關東軍也有支持)

1925年底,郭松齡兵敗巨流河,張作霖總算是緩了一口氣。緩過氣來的張作霖對馮玉祥恨之入骨,發誓要搞垮他。

1926年4月,張作霖聯合吳佩孚、閻錫山、張宗昌,對馮玉祥發動了圍攻。馮玉祥的勢力退出了華北。

備註:吳佩孚因為馮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倒戈,對其恨之入骨。閻錫山因為馮玉祥佔了直隸、綏遠,對山西形成四面包圍之勢,怕他打自己。因此兩人對張作霖揍馮玉祥的號召都非常積極。


奉直晉聯軍擊退馮玉祥後,張作霖的勢力範圍穩定在了六個省,也就是東四省加上直隸和山東。

不過奉系的這個地盤也沒穩定太久,1926年6月,廣東國民政府北伐。北伐軍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從兩廣打到了江淮。張作霖前期對吳佩孚和孫傳芳都不施以援手,導致兩股勢力被北伐軍擊潰。後期雖然出兵援救了孫傳芳,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北洋系的統治註定是大勢已去了。

1928年4月7日,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和馮玉祥以70萬大軍對張作霖的40萬奉軍進行了圍擊。兩個月後,奉軍全線潰敗,張作霖坐火車離開北京。6月4日,他在退往瀋陽途中,經皇姑屯車站時被日本特務炸死。

同一天,國民政府任命閻錫山為京津衛戍總司令,閻錫山當即就任,帶著十萬晉軍就接管了直隸和平津地區。這是閻錫山第一次入主北京城,同時也是最後一次。

備註:閻錫山聯合張作霖、吳佩孚打退馮玉祥後,他認為北洋軍閥大勢已去,未來一定是國民政府的。他便通電宣稱自己有孫中山給他的密信(讓他臥底北洋系,伺機響應革命軍北伐的密信),宣佈山西全省加入國民黨,支持國民政府北伐。由於他是同盟會的老黨員,同時他也確實有實力。所以國民政府當時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承認了他的國民黨身份。



張作霖死後,張學良接班。雖然關內的地盤全丟了,但奉軍的底子還在,依然還有三十萬大軍。如此強大的實力,讓國民政府都不得不拉攏張學良。

1928年底,張學良和國民政府達成協議,東四省宣佈易幟,改掛青天白日旗。

實事求是的說,張學良的這次易幟,不管是從國家大義還是從奉軍的利益來說,都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因為東北易幟後,奉軍就不再是關內各派系的眼中釘。而由於關內各派對地盤劃分不滿意。因此關內軍閥必然會自相殘殺。這對奉系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東山再起的機會。

1929年,即東北易幟的第二年,關內的國民黨派系果然爆發了內戰。

先是蔣介石和新桂系開戰,李宗仁、白崇禧折了十幾萬大軍,以及除廣西老家以外的所有地盤;接著蔣介石又對馮玉祥開戰,馮玉祥丟了十幾萬大軍,以及他手上唯一富庶的山東省。

李宗仁和馮玉祥連續捱揍,讓閻錫山惶惶不可終日。他害怕蔣介石也會揍自己,就主動拉攏李宗仁和馮玉祥,三方勢力與蔣介石於1930年5月進行大會戰,史稱“中原大戰”。



在蔣閻馮李混戰期間,張學良是他們四方都在積極拉攏的勢力。因為蔣介石和反蔣聯軍的實力差不多,兵力都是在七十萬左右。張學良的三十萬大軍只要明確表示支持誰,東北軍都不用真的打,另外一方肯定會主動認輸。

最終,張學良在得到了蔣介石給他許諾的籌碼後,宣佈東北軍支持蔣介石,並率部開進山海關,接管平津地區。反蔣聯軍聽到消息後,瞬間崩盤。蔣介石和張學良成了中原大戰最後的贏家。

那麼蔣介石許給張學良的籌碼是什麼呢?說出來也很誇張:蔣介石推薦張學良為中華民國海陸空軍副總司令,並授權他代表南京政府節制奉、吉、黑、晉、冀、察、熱、綏八省區的軍政。另外,北平、天津、青島三市也全部劃歸張學良管轄。

相當於說,黃河以北的地盤,全部都歸張學良所有。另外,大批的奉系人物進入南京政府當高官,比如張作相、王樹翰出任國府委員,張景惠任中政委兼軍事參議院院長,劉尚清任中政委兼內政部長,鮑文樾任參謀部次長等。


張學良和奉系的這次勝利,這就是典型的打仗打的好,不如站隊站的好。蔣介石在前線差點連命都丟了,張學良沒費一槍一炮,僅表了個態,就拿到了一半的勝利果實。(蔣介石當時的地盤沒張學良大。


Mer86


在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奉系軍閥屬於實力比較強的一股軍閥。奉系軍閥的首領是張作霖,在袁世凱去世之後,張作霖通過一系列的手段控制了東三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奉系軍閥開始成為北洋軍閥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直皖戰爭爆發前,奉系軍閥的地盤主要是東三省,這時候的奉系軍閥大約有幾萬軍隊,實力還不如皖系軍閥和直係軍閥。

皖系軍閥被直係軍閥打垮後,奉系軍閥的勢力開始快速發展,之後奉系軍閥和直係軍閥進行了兩次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軍閥擊敗直係軍閥,成為了華北地區的控制者。這時候的奉系軍閥基本到達全盛時期,全盛時期的奉系軍閥擁兵四十萬人左右,其中張作霖的本部人馬大約有30萬人,張宗昌的軍隊大約有10萬人左右。因為東北是民國時期的重工業基地,奉軍的裝備十分精良,是北洋軍閥後期最強大的一支勢力。

不過在奉軍的勢力達到頂峰後不久,奉軍便遭到了接連不斷的打擊。先是楊宇霆丟掉了中部的兩個省份,然後是郭松齡帶領7萬精銳部隊起兵叛亂。在經過一系列的打擊之後,奉軍的勢力開始有所衰落,在國民革命軍宣佈北伐的時候,張作霖的部隊大約還有30多萬人,仍然是北洋軍閥中最大的一股勢力。

1928年國民革命軍進行第二次北伐,奉軍大將張宗昌兵敗逃走,張作霖也被迫退回關內。在張作霖退回關內的途中,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張作霖,奉軍的實力再次遭到重大打擊。張作霖去世的時候,奉軍大約還有30萬人左右,不過受到奉軍內亂的影響,奉軍的精銳部隊已經損失殆盡,剩餘的大多是老弱病殘,根本不是北伐軍的對手。張作霖去世後不久,張學良宣佈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的領導,奉軍改名為東北軍,奉軍的稱號不復存在。


軍武小咖


實際上,張作霖作為北洋政府最後一個當家人,他在鼎盛時期所控制的地盤並不僅僅是6個省。

1900年,張作霖在岳丈的資助下辦起了“保險隊”,這是他的起家資本,也因為辦起了保險隊,他的手裡才有了槍,才有了被清政府招安的機會。

從一個收保護費的鬍匪到一個被清政府正式任命的軍官,他蛻變得很完美,後來更是憑著剿匪的功勞升任奉天巡防營中、前兩路統領,讓他在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得以出任奉軍第27師師長。

1912年的張作霖雖然成為了奉軍第27師師長,但是還有一個第28師在馮德麟的手上,所以張、馮二人在奉省也算是平分秋色。

後來,張作霖巧用妙計,借驅逐段芝貴之際,挖了個坑讓馮德麟跳,讓馮德麟得罪了段芝貴和袁世凱,自己反而得到了段芝貴的“友誼”,從而坐上了奉省督軍的寶座,可謂是一箭三雕。

1917年,馮德麟為了能夠取代張作霖成為奉省督軍,竟在張勳的邀請下,屁顛屁顛跑去北京支持復辟,結果被段祺瑞給抓了,張作霖則趁此良機吞併了馮德麟的第28師。

從此之後,奉省徹底落入了張作霖的手裡,他也實打實地成為了奉系軍閥的頭頭。

張作霖會滿足於一個奉省嗎?顯然不會,所以在掌控了奉省之後,他又盯上了更北方的吉、黑兩省,控制了吉、黑,再奪關中數省。

1917年6月,張作霖趁著黑龍江陷入混亂,一邊打著調停的旗號讓孫烈臣去黑龍江探查消息,一邊則向北京政府推薦鮑貴卿出任黑省督軍。

1917年7月,北京政府正式任命鮑貴卿為奉省督軍,為了保證鮑貴卿能夠坐穩位置,張作霖後來更是派了一支奉軍北上入黑,為鮑貴卿撐腰,從此黑省便落入了張作霖的手中。

吞併了黑省之後,張作霖一鼓作氣再向吉省下手。

1918年9月,張作霖被任命為東三省巡閱使,和成為“東北王”只有一個吉省的距離,他一邊向用自己巡閱使的身份指責孟恩遠治吉無方,讓孟辭職;一邊則向北京政府施壓,讓北京政府免除孟恩遠吉省督軍的職務。當孟恩遠被免職,卻又不肯交出督印的時候,張作霖則“合乎法理和情理”地出兵討伐,從而順利地拿下了吉省。

自此之後,張作霖掌控東三省,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東北王”。

後來,張作霖將手伸入關中,熱河、直隸、山東、江蘇和安徽一個接一個地落到了張作霖手上,勢力進入上海,從而達到鼎盛。

張作霖是個有趣的人,或者說是個很有先見之明的人,當所有人埋頭髮展陸軍的時候,他卻已經不僅滿足於陸軍了。

奉軍在鼎盛時期,近40萬人,這個數字實際上包括了陸、海、空三軍。

當然,陸軍仍然是奉軍的核心,軍閥們打來打去,也多是陸戰,所以海軍和空軍更多是作為輔助力量。

張作霖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地向外擴張,除了兵力上的優勢之外,實際上還得歸功於東三省的經濟實力和軍工企業的發展。

打仗,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打的就是錢,因為東三省的經濟實力夠強,所以張作霖才敢不斷地打。

此外,當時國內的軍閥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是花錢向列強購買,張作霖也不例外,但是張作霖比較聰明的是他花了大力氣去發展軍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日本人對他的鉗制,讓他能夠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錢用於打別的軍閥。

從張作霖用計驅逐段芝貴、打壓馮德麟,從而當上奉省督軍的時候開始,後來又智取黑、吉兩省,便可以看得出張作霖是一個有用勇謀的人。

從他能夠起用楊宇霆一事來看,便知道他是一個善於用人、敢於用人的人。

這樣一個張作霖,想讓他不成功,已經很難了。

不過,張作霖在鼎盛時期雖然將手伸到了上海,可是卻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吳佩孚雖然被張作霖趕出了北京,可是實力尚存。

孫傳芳也在東南虎視眈眈,張作霖也沒有我們想象中坐得那麼安穩。

並且,張作霖的勢力實際上一直在被吳、孫兩人地“擠兌”下,是不斷地往回縮的,一直到蔣發動北伐戰爭,張的手上還有東四省和直隸、山東。

1928年張作霖一死,留給張學良的則還有東四省,即奉、黑、吉、熱四省。

1931年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小張一槍不放地將奉、黑、吉三省送給了日本人。

1933年日本兵趨熱河,此一役,熱河失守,此後可說再無奉系。


寧糊塗


巔峰時期的奉軍,佔據的不只是6個省,而是高達9個省份。

在最早的時候,奉系軍閥只是掌管了3個省而已,它們分別是奉天省、吉林省以及黑龍江省。

後來在直皖兩大軍閥大戰後,雙方的實力都大為跌落,從此日本便放棄了資助這兩個不成氣候的軍閥,開始像還在穩定發展的張作霖入手,想將他培養為戰中國的第一軍閥。而在此之後,張作霖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順風順水了,因為背後有日本人的鼎力想助。直奉兩系就這樣共同的把持著北京的局面,可俗話說得好,“一山不容二虎”要是想要這兩大軍閥一起合心合力的管理北京城,那麼顯然是不可能的。

為了打破這種局面,一個人主掌北京城,奉系的張智霖趁機擴張,也一直都在招兵買馬,想以絕對的實力來打敗直系。直系的帶頭人是馮國璋,他的背後可是有英美在支持的,自然也有著跟奉系一樣的心思。所以,這兩個大軍閥就一直在明爭暗鬥,張作霖的計劃也是屢屢都被直系給打破,馮國璋的勢力也就發展得越來越大了。

1925年,靠著馮玉祥的臨陣倒戈的天賜良機,擊敗吳佩孚,贏得第2次直奉戰爭的奉軍開始大批入關。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張作霖就先後佔據了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等多個省份。

算上“老巢”東北三省和熱河,此時的奉系勢力已經遍佈全國9個省份,張作霖領導的奉系達到了極盛。而控制面積如此之廣、橫跨南北的9個省份,張作霖領導的奉系達到了極盛。那麼,在最鼎盛的時候,東北軍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認真的說,東北軍當年擁有全國最強的空軍和海軍,陸軍的戰鬥力也很強。

在清朝滅亡之後,由於各方面的問題激化,加上沒有強有力的人物控制局面。全國出現了軍閥混戰的複雜局面,例如直係軍閥、皖系軍閥、粵系軍閥等等,各路軍閥是你方唱罷我登臺。起初,東北軍閥勢力並不算大,但是由於沒有什麼對手,奉系軍閥逐步控制了東北全境。隨著自身勢力的增強,東北軍閥開始挑戰當時處於統治地位的直係軍閥。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東北軍閥一敗塗地,在此之後,開始了長達幾年的勵精圖治。

首先是訓練軍隊,增加軍隊的武器裝備,例如坦克、火炮等等。同時,組建了空軍部隊,掌握了制空權就等於勝利的一半。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東北軍的戰鬥力明顯提高。

當時的東北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

當時,東北軍的總兵力達到了40多萬,下轄了25個步兵旅、6個騎兵旅和10個炮兵團。東北軍的空軍擁有200多架飛機,這是全國最強的空軍。東北軍的海軍擁有21艘艦艇,雖然不算太強,但也不可小覷。從全國各路軍閥的情況來看,東北軍的實力是最強的。




安陸挺88


奉系是北洋軍閥中實力最強的一支,也是北洋軍閥最後的代表勢力。在張作霖的勢力達到鼎盛時,曾經控制著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六省,擁兵達40餘萬之多。而且由於東北本土的工業遠比關內各省發達,所以奉軍當時的武器裝備普遍要比民國時期其他軍閥武裝更好一些。


奉系首領張作霖是地地道道土匪出身,所以奉軍中也夾雜了不少土匪收編而來的兵員。在直皖戰爭和直奉戰爭中,張作霖的奉系勢力逐步坐大,並超過了吳佩孚和孫傳芳兩人。

因此在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戰爭前,北方的奉系首領張作霖一共擁兵40餘萬,並自任安國軍總司令。這是自1916年袁世凱去世以來,北洋軍閥中最強的一支。

其實張作霖最初僅控制著遼寧一省,實力並不算強。但後來在日本軍方的支持下,張作霖趕走了吉林督軍孟恩遠,將勢力擴張到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完成了東三省的制霸。

在直皖戰爭中,張作霖的奉系又聯合吳佩孚的直系夾擊皖系,結果導致當時正如日中天的皖系直接衰落下去。趁此機會,奉系的勢力也從東北擴張到了京畿地區,進一步坐大。但隨之而來的直奉戰爭,卻以張作霖的失敗而告終。不過,奉系雖然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遭到慘敗,但這並沒有阻止張作霖的野心。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張作霖聯合馮玉祥打垮了直系的吳佩孚,勢力全面進入關內發展,一度佔據北方六省,佔有中國半壁江山,超過了鼎盛時期(1922年)的直係軍閥吳佩孚。當時,奉軍除了本身的兵力十分強大以外,還是民國各軍閥部隊中唯一擁有成建制海、陸、空三軍的部隊。

正是由於張作霖時期打下的良好基礎,所以到了後來張學良主政時期,東北軍(奉軍改編而來)依然是一支相當強的軍隊。不過張學良為了精簡財政和加強自己對部隊的領導力,對龐大的奉軍集團進行了精簡。經過改編之後,少帥張學良的東北軍只留下了不到30萬人的正規作戰部隊。
(中原大戰中,張學良選擇了支持蔣介石)


世界人文通史


奉系是原北洋軍閥時期最重要的派系之一,因為首領張作霖出生在奉天故以出生地“泛指”,最初控制的地盤也較小,後來的地盤也都是張作霖等人拼出來的。

北洋軍閥在袁世凱去世之後也分裂成了皖系、直系、奉系三個派系,這三個派系的背後都有國外勢力支持,才慢慢的開始發展。

其中皖系的段祺瑞是得到了日本的支持,直系的馮國璋是得到了英美的支持,而奉系的張作霖也得到了日本作為靠山。

在直皖戰爭過後,日本也放棄了皖系軍閥,開始支持張作霖聯繫直系的馮國璋一起聯直倒皖。

在那之後就出現了一種很奇怪的情況,直奉兩系居然開始共同的把持這北平,雖然奉系一直想要擴張,但始終被直系所打斷,直系也開始壯大。

但之後隨著直奉關係緩和,直奉也開始再次合作,這時候出現了一個絕好的機會,國民政府開始北伐了。

這也是新軍閥和舊軍閥之間的碰撞,分界線就是黃埔軍校的誕生,而其中張作霖的奉系也是最強大的,因為張作霖的東三省中有當時中國最缺乏的工業設備。

可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北伐軍,孫傳芳也選擇了暫避鋒芒,選擇了投靠張作霖,至此,袁世凱去世之後的三大軍閥全部和張作霖有了關係,張作霖也迎來了人生巔峰。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平就任北洋政府陸海空大元帥,成為了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勢力範圍也達到了六個省,並且擁有自我造血功能。

當時的奉系軍閥創立了空軍,創立了海軍,東北軍工業可以生產炮彈,步槍,重機槍,大炮,子彈全部都能自給自足,是當時國內最強大的軍閥。

並且在兵力方面也開始改革,開始創立近代化部隊,不再照搬老軍閥的那一套,有兵力二十個師,是一個獨立旅,並且這些師所屬的旅也都是大旅,也可以很好的控制勢力範圍。

可隨著北伐軍的一路北伐,張作霖也很快招架不住,敗出了山海關。


三書青史


民國時期的軍閥,整體來看分為舊軍閥和新軍閥,分界線是孫中山建立黃埔軍校。舊軍閥中,又分為北方的北洋系及外圍(包括直系、皖系、奉系、復辟系、魯系、晉系等),以及南方軍閥(滇系、桂系、黔系、湘系等)。所有這些軍閥裡面,張作霖的奉系是最強大的。

張作霖的奉系強大原因很多。首先是張作霖本身佔據東北,屬於“金角銀邊”,山海關一守,敵人無法進入,可以獨霸這領土遼闊、資源豐富的區域。相對來說,關內其他軍閥往往是彼此征戰,很難有一塊完整的根據地,即使如滇軍等有完整根據地,其資源人口也完全沒法和東北相比。其次張作霖大多數時候勾結日本人,獲得了日本人的不少支持,包括其部將郭松齡發動反張戰爭時也是日軍助戰將其剿滅。

奉系軍閥兵力發展,有一個逐漸擴充過程。張作霖本是奉天巡防隊前路統領兼中路統領,1912年投靠袁世凱,成為第27師師長。1916年張作霖支持袁世凱稱帝,任奉天督軍兼省長,初步形成軍閥體系。1917年張作霖吞併第28師,增編第29師,從此形成3個師的兵力,約5萬人。

1918年張勳在段祺瑞支持下,截留北洋政府直系馮國璋向英國借款買的日本軍械,增編1個師和5個混成旅。9月張任東三省巡閱使後,徹底控制三省軍政大權,麾下軍隊包括奉天4個師+5個混成旅外,吉林5個混成旅,黑龍江3個混成旅、2個騎兵旅。總兵力4個師+15個旅,約10多萬人。

1920年張作霖參加直皖戰爭,幫助直軍擊敗皖軍,又增編2個混成旅,並開始建空軍。1921年張兼任蒙疆經略使,又增編8個混成旅。此時,奉軍總兵力達5個師另23個混成旅和3個騎兵旅,計20餘萬人。這時候,張作霖的兵力已經遠遠凌駕於其他軍閥之上了。南方的滇系、桂系等,兵力不過幾萬人。直系的各省總兵力大約不亞於奉系,但是分佈各省,而且和其他派系軍閥交織,不如奉系這樣可以調集大軍入境。

1922年,張作霖率領13萬大軍入關打第一次直奉戰爭,當時吳佩孚率領的直系軍隊只有7萬人。不過,吳佩孚軍事才能是超過張作霖的。奉軍被直軍擊敗。退回後整編軍隊為陸軍3個師、27個旅和5個騎兵旅,共約17萬人。又籌建海軍,加強空軍。兩年之後,奉軍總兵力已經達到近30萬。

1924年,張作霖再次率領大軍入關發動第二次直奉戰爭。由於這次其聯合了皖系段祺瑞和廣東孫中山,加上馮玉祥倒戈,終於內外夾攻擊潰了吳佩孚,奉系勢力擴展到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省。張作霖把持了北洋政權,達到人生權力的巔峰。

1925年5月,張作霖將陸軍整編為東北陸軍20個師另7個旅、2個騎兵旅、2個炮兵旅及工兵、輜重兵各1個團,10月編組為6個軍團。東北軍總兵力30多萬。不過在浙奉戰爭中,奉軍被直系孫傳芳擊敗。此後奉系最能打的郭松齡發動反對張作霖的戰爭,雖然被鎮壓下去,卻削弱了奉系的實力。

儘管如此,由於此時奉系地盤大,根子深,所以紙面上的軍力繼續不斷膨脹。空軍繼續擴張,轄5個航空隊。1926年1月,東北海軍又接管了渤海艦隊。實力大增。到孫中山北伐前夕,奉軍擁有30多萬大軍,飛機200多架,艦艇數十艘,是全國規模最大、裝備最齊全的一支軍事力量。

不過,奉系軍隊雖然數量多,裝備好,但戰鬥力與其規模和裝備並不太匹配。第一次直奉戰爭擁有2倍兵力卻被吳佩孚擊敗,第二次直奉戰爭同樣是優勢兵力下無法突破吳佩孚的山海關防線,最後靠馮玉祥倒戈才入駐北京。浙奉戰爭也輸給了孫傳芳。所以,後來面對蔣介石黃埔軍和南方新軍閥組成的北伐軍,奉軍根本招架不住,很快一路敗出山海關,張作霖還被日本人炸死。

張作霖死後,其子張學良統帥的東北軍繼續維持30餘萬人的規模,參加中原大戰,直到918被日本人佔去老巢,曾經龐大威武的奉軍也就江河日下了。


巴山夜雨涮鍋


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奉系軍閥控制北方6省是什麼時候。

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以後,奉軍大舉入關,一度奪取了熱河、河北、山東、安徽、江蘇5省,加上原本的東三省,地盤擴張到了8個省。不過隨即在孫傳芳的攻擊下,奉系丟掉了安徽、江蘇兩省地盤,此時奉軍控制了熱河、河北、山東、奉天、吉林、黑龍江6個省。所以問題問的,應該是這個時候,此時奉軍的兵力和部署如下:

  1. 奉天留守部隊有3個師、1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兩個騎兵游擊隊,共計2.8萬人。
  2. 吉林留守部隊有兩個師、5個旅,另有山林隊步兵3營,騎兵3營,共計4.4萬人。
  3. 黑龍江有兩個師、兩個步兵旅、1個騎兵旅、1個補充旅,共計2.4萬人。
  4. 河北李景林部兩個師,五個混成旅,三個補充旅,共計6萬餘人。
  5. 山東部隊分兩部,一是張宗昌所部奉軍,有東北陸軍第2師等共計6.5萬人,二是施從濱等山東原有部隊有1個師、6個混成旅、兩個獨立團共計2.8萬人。
  6. 熱河都統下屬1個師、兩個騎兵旅、兩個游擊隊,共計1.3萬人。
  7. 而奉軍的主力是京榆駐軍司令部,由郭松齡統轄,下屬奉軍7個師,兩個炮兵旅,1個工兵團,共計7.5萬人。這是奉軍最精銳的部隊,也是主要的機動力量,所以後來郭松齡起兵以後,以7萬多人就打的張作霖非常狼狽。
  8. 另外江蘇原有奉軍兩個師1個旅約3.3萬人,在和孫傳芳的戰鬥中損失了大約2萬,其他殘部退到了山東、河北一帶修整。

以上總兵力大約35萬人。
光列舉數字大家可能沒概念,我們可以做一下對比,在北方張作霖最大的敵人是馮玉祥。馮玉祥控制了北京和綏遠、察哈爾兩省,所屬的國民軍有4個師、5個混成旅、1個衛隊旅、兩個騎兵旅、1個炮兵旅、1個軍官教導團、1個炮兵教導團、1個機炮團,共計8萬人,不到奉軍的1/4。

所以奉軍控制北方6省也就不奇怪了。


不沉的經遠


導語:說起民國時期的各大軍閥部隊,東北張作霖手中的奉系軍隊是不能不說的,這支部隊也就是後來的東北軍。

說起東北軍集團,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在20、30年代,東北軍集團是各路軍閥中繞不開的重要角色。在巔峰時期,東北軍集團控制了吉林、遼寧、黑龍江、山東、河北、河南等大片的地區。既然東北軍兵強馬壯。那麼,在最鼎盛的時候,東北軍到底擁有多少軍隊呢。認真的說,東北軍當年擁有全國最強的空軍和海軍,陸軍的戰鬥力也很強。

奉系軍閥的發展

在辛亥革命之後,清政府被推翻,但是因為沒有了實力強大的人來制約各大軍閥。所以,中國進入了軍閥混戰時期。

一、混戰初期奉系軍

在混戰初期,東北的奉系軍實力非常弱小,與其他的軍閥勢力相差巨大。但是因為東北地區的勢力比較少,所以,奉系軍很快就統一了東北地區。大家也都知道,民國時期的東北是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還有豐富的各種資源礦產。佔領東北後的奉系集團軍,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

但是,隨著奉系集團軍的快速發展,變得越來越狂妄自大。在後來,奉系集團軍和實力強大的直係軍閥發生戰爭。最終,這次戰鬥以奉系集團軍的慘敗而告終。

二、戰敗後奉系軍發展

首先,奉系軍閥起源於東北。說到東北,毫無疑問,那是中國當時不可多得的工業基地,不僅擁有完善的工業製造技術,特別是軍工業製造廠,而且軍資力量雄厚,戰鬥力強悍。此外還有東北地區還是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豐富的農產品在滿足日常消費外,更多的是作為工業原料來以農促工。

不僅如此,繁榮的商業貿易也為軍事力量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戰敗後的奉系集團軍,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進入了勵精圖治的發展過程。

1.就是加大了士兵的訓練。並且,通過東北強大的重工業基地,增加部隊的武器裝備。

2.除了常規的軍事力量之外,奉系集團軍還組建了空軍,一共有兩百多架的戰鬥機,這在當時是全國最強的空軍力量了。

3.除了強大的空軍力量之外,張作霖還重新建設了東北海軍部隊,並且從英國、日本等國家購買了大量的軍艦。當時的東北海軍有二十一艘艦艇,整體實力也不可小覷。


奉系軍閥有多少兵力,為何能控制住北方的6個省?

張作霖以其獨到的眼光和不凡的手筆,在此組建了一支建制完備的軍隊並培養了一批影響深遠軍事人才——一支規模多達十餘萬人的近代化部隊。


一、奉系軍閥空軍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張作霖特別重視軍事科技,不僅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武器裝備,還組建了航空隊,其子張學良也創建了航空學校,聘請國外軍事教練,而當時奉系軍閥的空軍編制達到250-300架戰機。

二、奉系軍閥海軍

此外,奉系軍閥的海軍力量也遠遠超出同時期的另外幾大軍閥,

1928年,東北軍吞併了直系的渤海艦隊,發展到全盛時期,當時的東北軍擁有巡洋艦,驅逐艦,炮艦等大小船隻21艘,約3.22萬噸,佔據全國的四分之三。艦隊官兵3000多人,佔比全國的60%。至於陸軍配置,除了引進的國外裝備,僅東北軍工業每年就能生產20萬炮彈,六萬支步槍,1500多挺重機槍和150多門大炮和一億八千萬顆子彈。

無疑相當於國內最強大的軍事配置。

三、奉系軍閥陸軍

1925年3月23日,張作霖在瀋陽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東省軍隊以師為平時編制單位陸軍共編為二十個師,另有11個獨立旅。總計69個旅加其他獨立部隊。並且這些軍隊的領導人大多數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對張作霖也是忠心不二。

雖然有的師是表面看是”方塊師“,但實際上所轄旅是已經混成旅,而非步兵旅。有的師所轄旅達10個之多。

根據統計,當時的奉系集團軍的總兵力達到了四十多萬人,有十個炮兵團和六個騎兵旅。

1925年,靠著馮玉祥的臨陣倒戈的天賜良機,擊敗吳佩孚,贏得第2次直奉戰爭的奉軍開始大批入關。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張作霖就先後佔據了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等多個省份。算上“老巢”東北三省和熱河,此時的奉系勢力已經遍佈全國9個省份,張作霖領導的奉系達到了極盛。而控制面積如此之廣、

不難想象,如此龐大的軍隊再加上精良的裝備,鼎盛時期的奉軍擁有多麼可怕的軍事實力,揮師南下佔領其他地方也不難理解。

奉系軍閥的結局

張學良東北易幟的時候,東北軍總人數仍然高達30萬人,後來張學良參與中原大戰,奉軍兵力再次達到40萬。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軍退到了關內,經過幾次裁軍削弱,在西安事變爆發前,東北軍的人數還剩下十五六萬人。西安事變爆發後,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東北軍被蔣介石肢解改編,不再是一個獨立的軍閥武裝。


總結:在北伐戰爭前,東北軍是全國最強大的軍閥力量,控制了華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土地,實力一度非常強盛。然而在張學良被扣押後,東北軍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困境,沒能在抗戰時期大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