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名词:尺牍、帖、法书、法帖到底指什么


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本简,尺牍本义是指长度一尺的木简。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主要用竹、本或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迎消息。

凡是用一尺长的木简书写的文字都称尺牍,于是尺膜就由书写工具演变成一种文体,在这种文体中又以书信体文章居多,所以人们往往以尺膜代指书信。


书法名词:尺牍、帖、法书、法帖到底指什么


尺牍是一种私人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把日常生活中的话语交流化为纸面交流。历代尺牍内容,可分为:言事、问候、庆吊、山水、叙情、性命、论道、论学、讽世刺时、干谒、闲情等许多类。尺牍审美特征有三:一是真,

二是自由,三是朦胧美。尺牍中的文词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构成优美的字帖,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而且能够展示作者的文采风流。尺牍发展的最辉煌时期无疑是魏晋时代。魏晋时期,流动优美的行草尺牍成为一代风尚的文化艺术,其代表人物首推王義之、王献之父子。


书法名词:尺牍、帖、法书、法帖到底指什么


2.帖

“帖”,《辞源》中说:“帖,以帛作书也,书于帛者日帖。”写在布帛上的简短文字称为“帖”。从书写工具的角度看,写在木板上的称“札”“牍”,写在竹片上的称“简”,写在布帛上的称“帖”。所以,古代书信又叫“书札”“手札”“尺牍”“手简”等等。称“帖”的作品,如陆机《平复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寒切帖》等都是书信,后人称它为“帖”,大概兼重它的书法。宋代以来,人们把古代书家手迹刻在石上或木板上再拓印出来称为刻帖或丛帖。在清代又有碑学和帖学的区分,“帖”又成了书体流派之一的名称。


书法名词:尺牍、帖、法书、法帖到底指什么


现在我们所说的“帖”,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是指历代著名的书法作品的墨迹复制本、刻印本,前者如王義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等,后者如锤繇“賞示表》、宋代《淳化阁帖》等。


书法名词:尺牍、帖、法书、法帖到底指什么


3.法书、法帖

“法书”一词,与“名画”对称。“法书”的意思是可供人们学习效法的书法名作,一般是指历代流传下来的著名的书法作品,包括墨迹本(如陆机《平复帖》)、刻印本(如鍾繇《宣示表》)、拓印本(如汉代《张迁碑》)此外,“法书”一词还可以用来称赞别人的书法作品。

“法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法帖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著名书法墨迹、刻帖、碑拓作品;狭义的“法帖”专指那些将书家墨迹刻在石板上或木板上用纸墨拓印下来,以供人们学习和欣赏的刻印本书法作品“法帖”的名称,相传最早见于北宋时宋太宗命令王著刻的《淳化秘阁法帖》十卷。后来的《宝晋斋法帖》《停云馆法帖》《三希堂法帖》等,均沿袭这一名称。


书法名词:尺牍、帖、法书、法帖到底指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