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養豬怎樣搭配才能把肉的口味弄好一點?

用戶6725549519343


中草藥養豬怎樣搭配才能把肉的口味弄好一點?

近年來,隨著養豬業現代規模化的發展,我國很多地方出現了中草藥養豬,在豬的疾病預防、治療等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因而中草藥養豬已經越來越受到大多數養殖戶的關注。真正按中藥配比餵養的的豬,其豬肉味道都會比傳統餵養的豬肉要香,而且肥而不膩。中草藥養豬與傳統養豬相比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主要具有以下優勢:

一、中草藥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及活性物質,可促進機體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生產性能。

二、中草藥能直接抑菌、殺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豬體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三、中草藥能改善豬群繁殖性能,提高性慾和配種能力

常用於養豬的中草藥主要有以下六種。

一、馬齒莧

馬齒莧主要含有茶酚、生物鹼及多種維生素等,具有殺蟲解毒、清熱散血和抑菌作用,可治療腸炎下痢、仔豬白痢等消化道感染。

二、蒲公英

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涼血利尿、抗菌等功效。

三、野菊花

野菊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具有抵抗作用,對預防流感、肝病及皮炎等也有一定作用。

四、車前草

車前草具有強身、利尿、強心及鎮咳等作用。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五、蒼朮

蒼朮有燥溼健脾功能。主治溼阻脾胃,胸腹脹滿、腹瀉、溼痺、足膝癱軟等。

六、艾葉

艾粉營養價值甚高,艾葉中含有芳香油,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代謝,改善肉質,並有抗菌作用。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吐槽!

【關注養殖達人,談天說地話養殖。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告訴我!】


養殖達人1997


因為做了十來年農業,有過生態豬養殖經驗,我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要明白豬肉品質好吃與否源於豬肉肌間脂肪比例含量,肌間脂肪比例幾個緯度的原因不光光是一個方面的原因。

1.品種

根據相關數據,目前我們大規模養殖的外三元豬種屬於國外引種的瘦肉型豬種,品種優勢是生長快,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含量偏低。因為是外來品種,圈養更合適,散養易生病。

我國傳統土豬豬種比如:榮昌豬、太湖豬、雙頭烏、藏香豬、成華豬、其他香豬豬種……肥肉型豬種,生長週期較慢,肌間脂肪含量較高。因為是我國自有土豬品種適合散養,圈養,且不易生病。

還有就是用土豬品種與杜洛克、大長白培育的雜交一元、二元土雜豬品種。這種雜交品種取了幾個品種的優勢,市場上銷售的黑豬及所謂的商品土豬基本是雜交品種。

綜上所述品種決定了豬肉肌間脂肪含量,這是品種基因優勢決定了核心指標的。

2.養殖方式

傳統圈養,豬活動空間較小,活動量嚴重不足,影響了豬的肌間脂肪比例。即使圈養豬舍我也建議有條件的養殖戶,豬舍後邊靠山,預留育肥豬活動區域。

哪怕就是一塊荒山,豬也會去自行尋找青飼料補充營養。

3.中藥養殖方式

中國中醫博大精深,中藥種類繁多,考慮易得與成本,我簡單講一下桑科類對豬肉養殖的功效:

a、本草綱目記載:桑葉有去溼熱、消炎、增加抵抗力等功效果,構樹也是桑科,也可以用哈。

b、桑科植物蛋白質含量高達30%以上,可以部分代替豆柏使用,降低養殖成本。

c、使用方法,桑科植物可以在出欄前兩個月添加進飼料中,添加比例5%以內。注意因為桑科植物類是大分子結構,需要發酵處理改變分子結構,便於豬的吸收。具體你還可以觀看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每日農經》有我們的成功案例。

希望能幫到您。











Louis劉先生


答:

您好,運用中草藥的想法確實很不錯。

推薦您使用中草藥+益生菌養豬。這樣養出來的豬肉土味十足。

中草藥不知道您用的是哪種配方。不管您用哪種配方,先把中草藥進行發酵,效果才會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

我們有一種配方:山楂,陳皮,甘草,肉桂,黃芪,白朮,石榴皮,夏枯草,半夏,膽南星,乳香、丁香、小茴香、松針粉,每3公斤用於1噸飼料中,最高可以提高2-3倍的使用量。

發酵方法如下:

將3公斤中草藥粉與三分之一包“99多功能飼料發酵劑”、豆粕與玉米粉各5-10公斤、溫水50公斤混合密封在塑料容器中發酵1周以上。在密封狀態下可以保存1年不會變質。

飼餵方法:

在出欄前15-30天或者出欄前1-2個月時運用,運用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將發酵完成的中草藥、另外添加2公斤小蘇打一起拌入1噸飼料中馬上飼餵(推薦乾溼料飼餵方式,也就是每噸飼料飼餵時再添加300公斤左右的清水,也可以做成粥料飼餵),一直到出欄。也可以從小到大長期使用,動物極少發病,死亡淘汰極少,降低料耗也很明顯,肉蛋品質改善效果更好。

如果能夠結合少量青綠飼料、粉碎的青綠牧草以及能夠適當放養的話,肉質會更好。


助農畜牧科技


中藥餵豬不如去找個山場散放!還省錢還能賣上價格!山裡有草藥豬吃了不得病!溜達豬肉質味道更不用說!再家喂中藥,你說你餵了誰知道



東北大醬缸


很高興能跟您分享下我的養豬經驗:

在養豬過程中可以放杜仲中草藥一起飼養。因為杜仲提取物(仲能)具有促進生長,提高抗病力和動物的免疫應答水平,改善肉質,提高風味,促進骨骼生長,相對提高動物的運動量等效果。此外,作為一種新型飼料添加劑,杜仲提取物安全可靠,無殘留、無毒副作用。杜仲葉最具價值的成分有三種:杜仲綠原酸、杜仲多糖、杜仲黃酮,也是其自身獨有的天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同時提高豬🐷的免疫力。


唄農鄉趣


中藥是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瑰寶 是我們前輩用一草一木來形成今天的 能起到預防保健的作用 不會對肉的品質起到問題


地邦屈偉


大家好!我叫媽博,根據我20多年以來的養豬經驗,我想和大家來分享這個問題。

我養過飼料飼餵的白豬(外三元),也養過飼草散養的黑豬(土雜豬)。我們常常會議論,現在的豬肉沒以前的味道好吃了,仔細分析也確是如此,好吃的豬肉味道香,尤其是吃草長大的散養黑豬,瘦肉甜,肥肉油脂少、彈口而且糯牙,味道極香,吃了還想吃,沒感覺膩。總的說來個人考慮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品種。往大的來說我們說白豬和黑豬,白豬一般是進口品種,如長白豬、杜洛克、約克夏等,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體型好看,商品性能好,但瘦肉柴,肉不香,品質差。而黑豬就是我國很多地方的土雜豬,如榮昌豬、太湖豬、藏香豬、兩頭烏等,雜食性能好,好動易散養,抗病力強。

二、飼養方式。過去我們飼養的白豬用的是全價飼料,生長週期短,還要定時投餵一些防病抗病的獸藥,比如: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土黴素粉等,但豬還是易生病死亡率高,特別是養殖時間越長的老豬場,更容易患病。後來我們改進土雜豬(太湖豬和巴馬香豬的雜交)的飼養,以田邊雜草菜腳料雜糧為主,因為耐粗飼,管理粗放,極少生病,且加放養,當圈欄或四周沒有可選擇的食物時,它們就會被強迫性的吃進所有給料,需要說明的是,因為我們一直拒絕使用除草劑,地裡的中草藥幾十種,也許比它們選擇性的攝入更有效。

三、飼養時間。白豬生長時間短,不耐粗飼,體型巨大,適宜精攻快長,追求較好的經濟效益,而黑豬一般農村自養或散養,飼養成本相對較低,但生長時間長,活動加體脂,形成良好的肌肉脂肪、肉質的保水力凝聚、細膩的肌纖維、營養物質高度提純聚合,變為上乘的高品質豬肉。

總的來說,中草藥加品種加養殖方式加飼養時間,才是豬肉好吃的關鍵,至於什麼樣的中草藥可以搭配出好吃的肉味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經驗,小夥伴們,你們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