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材權:賽玉村的雞鴨“帶貨王”

陳超 農民日報記者 操戈 鄧衛哲

醃製好的雞肉入鍋翻炒爆香,羽冠油亮的大閹雞展翅飛上枝頭……為了幫助貧困戶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海南省澄邁縣賽玉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朱材權的微信朋友圈,天天翻著花樣發佈關於雞鴨等家禽的視頻圖文。2月4日銷售額10271元,2月9日銷售額18931元……朱材權的帶貨能力日漸增強。

受疫情影響,賽玉村近些年全力打造的雞鴨養殖產業遭遇銷售困難,該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從2019年7月開始探索的線上線下聯動銷售渠道給村民帶來希望。春節後半個多月來,全村已對接海口市5個小區138戶業主,銷售出380只雞鴨和200多斤蔬菜。

賽玉村是澄邁縣永發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也是省定貧困村。為挖掘鄉村資源潛力、帶動村民脫貧,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與村幹部探索以發展鄉村旅遊帶銷本地農產品的消費扶貧模式。

朱材權順勢建起了“澄邁賽玉村美食”微信群,不到兩個月,就發展了近300位成員,賽玉村也正式開通了電商銷售平臺,組織村民建立了種養、銷售、宰殺、配送“一條龍”服務模式,鄉村振興工作隊隊員和村幹部義務擔任管理和運營的角色,幫助全村特別是貧困戶家庭銷售農特產品。

貧困戶羅才花家裡養的30多隻小公雞,這次全部通過村裡的電商渠道按往常的市場收購價銷售出去,她高興地說:“沒有想到網上銷售這麼神奇,在家裡就可以接到海口客人的訂單,而且價格還那麼好。”

“採用線上營銷渠道,建立點對點直供小區的銷售模式,有利於阻斷疫情傳播,同時也較好地緩解了防控期間農產品銷售不暢和市民買菜難等問題。”朱材權告訴記者,村裡要求負責配送的村幹部做好個人防護,並採用“無接觸式”交接貨模式,使農產品從村裡直接送到小區,得到廣大業主的認可。目前,多個小區正在與工作隊對接,希望由村裡提供食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