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發展導向 注重防中復產 大柴旦採取八項措施確保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有力

大柴旦工行委牢固樹立應急意識和常態思維,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堅定發展信心,採取八項措施,全力支持和組織動員各類具備條件的項目和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疫情防控有力、企業生產有序。

簡化企業員工返崗手續。聚焦當前恢復生產秩序這一緊迫任務,從切實處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關係入手,本著“疫情防控措施化繁為簡、程序精而不減”的原則,為企業返工人員開闢綠色通道,省外返崗職工在州內完成隔離14天后,由企業派專車接至厂部有序上班,並及時報大柴旦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從嚴做好跟蹤監測工作,切實做到防疫工作不放鬆、企業發展不停步。

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結合“典型工礦區”實際,制發《疫情防控期間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措施》,通過加強惠企政策落實和服務,及時回應企業訴求、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問題,盡力幫助復工復產企業解決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配備,強化企業開復工用工保障,全力支持區內規上企業儘快復工穩產,確保全區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推進、兩不誤”。截至目前,全區1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復工,復工率68.2%。

幫扶重點項目辦理審批手續。按照大柴旦行委確定的2020年重點項目盤子,嚴格做到“一企一策”,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確定專人幫助企業快速完成前期手續辦理,向企業聯絡人一對一解讀有關手續辦理的法律政策、制度規定、審批流程、準備要件、注意事項等,讓企業按照流程順序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破解企業對政策規定不知曉、不精準的問題,儘量實現“少走彎路、一次辦好”,全力確保第一批項目於3月28日按時開復工。

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聚焦受疫情影響資金困難企業,轄區5家金融機構優化工作舉措,統籌金融資源,做好金融產品服務及信貸服務工作,對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落實,更大範圍、更大領域、更高層次提升綜合金融服務,在最短的時間全力幫助企業流動資金500-1000萬元需求,做好非常時期的金融服務工作,暢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切實發揮好疫情防控期間地方性金融機構的支持保障和主力軍作用。

用好中小企業財政扶持資金。協助中小企業按政策規定向上級部門申請貼息支持和稅收優惠,切實強化各項優惠政策在中小企業生產發展中的落實和服務。統籌用好保增穩產專項獎補資金200萬元,激勵在經濟運行、規模以上企業培育、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成效顯著,且對區域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企業和項目給予補助扶持。統籌安排500萬元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在發展科技創新、節能降耗、技術改造等方面給予重點產業企業幫扶,推動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

促進上下游產業聯動對接發展。嚴格按照“先上游、後下遊,先主導、後補鏈”原則,將金屬冶金、鹽湖化工、新能源、煤炭綜合利用、特色生物、輕工業等作為對接重點,提升對接層次、擴大對接範圍、暢通對接渠道,將上下游對接工作細化到各行業、領域和企業,積極組織開展上下游產業點對點對接,積極解決項目核准立項、程序簡化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幫助中小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溝通合作、抱團取暖,營造共榮發展、共克時艱的融通生態。

做好交通運輸組織保障。門進一步放寬轄區交通管制,充分運用公路、鐵路等統籌做好“點對點、一站式、無接觸”直達運輸服務,支持物流企業與重點企業建立協作配套聯盟,開通防疫應急物資、生活必需品運輸綠色通道,實行運輸路線雙控制,組織確保運力充足,保障物流企業正常運行。充分發揮現代物流對資源配送的作用,優化物流、信息系統,著力解決供求信息不對稱問題,確保企業原料、產品及時運輸,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全力保障電力供應。銜接協調供電部門建立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引導服務人員樹立“超前服務”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深入各準備復工企業開展電路安全檢查,為企業提供用電諮詢服務和技術指導,瞭解企業用電需求,有序做好轄區企業復工保電工作。切實掌握轄區企業生產用電繳費困難的問題,協調供電部門積極配合相關企業及相關部門做好企業電費緩交、政府財政兜底等相關事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電力供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