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兩撥千斤的經典戰役——著名卻又陌生的淝水之戰


導語:從唐堯虞舜,到宋元明清,我們依照著朝代歌將各個朝代一一覽過。所謂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種種都凝結在了這短短几句的歌詞中。每個字都是一段光陰流轉。

歷史浩蕩,典故流傳,人們至今仍然對當中的種種大事件津津樂道。我們似乎通曉古今,不過也不是對所有朝代都那麼的"熟悉",這些朝代或是說時期,往往因為不夠統一穩定,當中衝突戰爭不斷,事件繁瑣細小而讓現如今的我們陷入一種尷尬境地:即粗看熟識,細究卻又前後無法連貫,講不出個所以然。春秋戰國、兩晉南北朝、五代十國等時期,我們可以洋洋灑灑列舉戰國爭雄、竹林七賢、陳橋兵變,但也總是僅限於列舉。

彭城之戰、赤壁之戰都是以弱勝強的古代經典戰役,前者是秦末西楚霸王的光輝時刻,後者則是三國無法繞過的經典。而筆者這次則想講述另一場同樣是四兩撥千斤的經典戰役:那個著名而又陌生的淝水之戰。

四兩撥千斤的經典戰役——著名卻又陌生的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


大戰前的時代背景

我們現在將三國與隋之間的紛亂時期稱為兩晉南北朝,當然也有魏晉南北朝之說。魏蜀吳三方相持的局面中,曹魏政權首先消滅了西南的蜀國,偏安江東一隅的孫吳之後也被攻破。但是,在滅吳蜀的時間段當中,曹魏方出現了一點波折。"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樣一個流傳已久的俗語充分體現了司馬昭的野心司馬昭在滅蜀的兩年之後病逝,其野心被兒子司馬炎充分繼承,曹魏直接被鳩佔鵲巢,"西晉"國號取而代之,司馬炎登上了王位,之後,孫吳覆滅。

所以說,曹魏僅是滅蜀,之後自身也被從內攻破。孫吳的執刑者是西晉。魏蜀吳最終沒有贏家,司馬氏家族成為了最後勝者。

兩晉分東西,我們的淝水之戰發生在西晉之後的東晉時期。


前秦勢大,東晉偏安

西晉王朝滅亡後,在南方,司馬家族重建政權,東晉誕生。可以說,東晉算是偏安一隅,而北方則相對要混亂許多,少數民族眾多,兵伐不斷,史稱十六國。

亂局當中總有勇武者可以殺出一條血路,東海王苻堅就是這樣的勇武之人。整頓吏治,操練兵馬,苻堅安定了國內的同時將周圍勢力要麼兼併要麼打散,北方地區最終基本被前秦統一。

北方由亂轉安,南方地區的東晉卻是一直偏安一隅,已經統一北方的苻堅野心勃勃,手中的刀指向了東晉,一統天下是每個優秀帝王的願望。

四兩撥千斤的經典戰役——著名卻又陌生的淝水之戰

(尚未統一的前秦格局)


苻堅的心思

在火器尚未發達,部隊還未機械化的中古社會,兩軍對壘,判斷孰強孰弱,往往還是依靠人數。在淝水之戰中,苻堅的前秦軍隊號稱百萬,而當時的東晉軍隊,僅僅集結起了八萬。雖說前秦軍隊人數有待商榷,但在人數上,苻堅一方的絕對人數優勢是存在的。因此,大戰之前,苻堅放出驕狂之詞:投鞭斷流,意即己方每個士兵將手中馬鞭投入江中,江水都要被阻截。人數給了苻堅驕狂的資本與自信。

防守方的東晉綜合實力一直弱於前秦,苻堅對東晉的貪慾也早已不是一時的了,只是大臣顧及北方各族勢力,一直加以勸阻,而這次的苻堅在多次的勝利後早就已經是志得意滿,聽不進任何勸諫了。


東山再起的冷靜謝安

此次苻堅伐晉是趕鴨子上架,南方的東晉卻是上下一心。

東晉一方的總指揮乃是謝氏家族的翹楚,東山再起的謝安!

到底還是憚於洶洶來犯的前秦大軍,建康城內人心惶惶,侄子謝玄以出色的才幹被謝安提拔,手下兵馬強健,此次受命出征卻也是心中不安,前往謝安所在求解。此時謝安卻是雲淡風輕,一切如常,似乎已經是勝券在握

四兩撥千斤的經典戰役——著名卻又陌生的淝水之戰

(王謝大家族的領軍人物)


一個退讓引發的崩塌

淝水之戰是以地理位置命名,兩軍中間隔著條大河。秦軍攻入東晉,駐紮在淝水一側。彼時秦軍兵力尚未完全集中,苻堅先行派遣了之前被俘的晉軍將領朱序去勸降,朱序雖已久降,心中卻還是掛念著老東家,名正言順去往晉軍大營,將秦軍上下的詳細情報全盤托出,苻堅哪裡是勸降,分明就是送了件大禮。告密的朱序沒有留在晉營,而是回到了秦軍,這裡埋下了一個關鍵點。


四兩撥千斤的經典戰役——著名卻又陌生的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的戰線)


接下來秦軍因為情報被洩,遭到突襲,雖未傷己根本,但也損失慘重,士氣大傷,東晉一方經此一戰,打消了剛開始的猶疑,士氣振奮。

兩軍隔河相望,面對晉軍不斷的後續增援,謝玄提出了渡河而戰,希望秦軍略微後退,晉軍渡河列陣,雙方來一場最終較量。

大軍後撤的提議遭到秦軍眾將的反對,但苻堅卻有所考慮,倒不是真和晉軍衝鋒對陣,而是想趁對方渡河,大軍不穩,作站不連續,率鐵騎衝鋒,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苻堅的想法很有道理,歷史上有過不少這樣的戰例,比如春秋時期著名的宋襄公泓水之戰。不錯的想法,可惜謝家子弟也並非是浪得虛名,哪會犯這樣明顯的錯誤。

苻堅下令大軍後撤,給即將渡河的謝玄部隊騰出位置,幾十萬大軍烏泱泱開始後撤時,變故發生了:陣後突然有人大喊"秦軍敗了",那個人正是之前埋下的關鍵點,被俘的晉將朱序。

士兵本就對後撤的命令不明所以,這是聽到了兵敗的消息自然是恐慌,幾十萬人連鎖反應,一下子就沒了秩序,而此時的晉軍已經渡河而來。

兵敗如山倒,苻堅沒想到事情竟壞在了自己派去的說客和一個退讓上。

四兩撥千斤的經典戰役——著名卻又陌生的淝水之戰

(苻堅兵敗如山倒)


總結:

當我們談及那些古代以弱勝強的大大小小的戰爭時,必定有屬於淝水之戰的濃墨重彩一筆。不過這樣的經典戰役有些地方仍值得商榷,其中重要的一點便是人數。

一百萬比七萬,這是一個極端誇張的數字,難道說當時一百個前秦兵竟然連七個東晉兵都打不過嗎?是前秦太弱還是東晉太強?應該都不是,要知道,前秦能從紛亂的北方勢力脫穎而出,最基本的的軍事實力肯定是不差的。再看南邊的東晉,倘若其士兵果真有七個打一百個的實力,又怎會偏安南方呢。

既然前秦不弱,東晉也不強,那這神奇的"以七當百"的結果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既不是前秦兵法不精,也不是東晉有神人相助,出問題的便是一百萬這個數字。

這一百萬極大可能是個虛數,可能是歷史記載的誇張,也可能前秦戰前唬敵人壯士氣的幌子。可能苻堅真有近百萬軍隊,但一場戰役是不可能真投入百分百的軍隊上前線的,有無百萬人的充足補給不說,苻堅的北方可是虎狼環伺,勢必是要留守軍隊,以防有心人乘虛而入的。所以,七打一百隻是個誇張,即使真有一百,七人身上也落不下那一百雙的拳頭。不過雙方存在的人數差距也是的確存在的,大概處在1:4的比例,前秦兵力雖多,但戰線不止淝水一處,真正投入淝水之戰的大概在三分之一左右。在巨大危機下團結一致的東晉在某一刻真是讓人感動。

主場作戰畢竟是有優勢的,東晉軍隊熟悉地形,沒有長途奔襲之苦,後方補給源源不斷。在前秦軍隊駐紮未穩時,夜襲敵方,給前秦軍隊造成了一萬餘人的傷亡,士氣方面高下立判。"蟻多咬死象",一個個的小因素累積起來,前秦這樣的大象轟然倒下,隨後周邊環伺已久的虎狼們,如鮮卑、羌人已然是按捺不住了。

淝水之戰讓東晉得以安穩數十年,而前秦倒下後,北方又是陷入了不斷的殺伐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