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為什麼非要三才能生萬物,不是二,也不是四?

孫玉斐


此事不可死扣三個數字,這是老子高度抽象的概指、代指。其“一”是指事物有始,如社會、自然、人和動植物均有開端初起;其“二”是其成長、變化;其“三”便是延續、拓展了。另忘了後邊還有一句:“三生萬物”,其“萬物”二字還是以高度概括來指代自然、社會的事和物無以記述的紛繁多態、無窮變化……。哲學本身就是研究和探索事物本源和發展規律的,所以必須著眼其總則,述論較概括、抽象。如果從三非要追其四、從四追五,一直細追那就是自然科學分門別類研究、實驗的對象了。不過其最終的發現也必與唯物辯證哲學規律的發現會合。


崑崙139100429


道生一,一就是德一之能,就是德,就是今人所謂先天一氣。

一生二是由德一之能而生天地間的陰陽二氣,所以說一生二。

二生三就是萬物中陰陽二氣相互交感時,先天一氣進入其中,所以說二生三。

萬物中陰陽二氣交感,如果沒有先天一氣進入其中,萬物就不能生長髮育,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中說指出:無,名為天地之始,這裡的無就是指的是道,道是天地的始祖。

有,名為萬物之母。這裡的有就是德一之能,就是一,就是先天一氣。老子在這裡說了先天一氣是萬物之母親。先天一氣生育了萬物。

所以萬物都是由陰氣,陽氣,先天一氣,這三而交感而生。


逍遙谷逍遙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水平、問到點子上了!👍👍🙏🙏😊😊

在《易經》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見吉凶,吉凶生大業。”《易經》講的是變化之道,譯成英文是《The BooK Of Change》。《易經》講事物變化發展的普適原理,是“太極生兩儀,兩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們是呈2的n次方遞生的,是普遍的變化模型,是理論。

在《道德經》中,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有無相生”、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講的是道與德。《道德經》講的是實際,是現實中的運用。

按《道德經》的現實應用邏輯,“無”經過“道”生出“有”來,“有”就是“一”,這個“一”就是一個整體,整體衍化出二,叫“一生二”,“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所以“道生一”後,還要“一生二”,這裡的“二”必須是有陰、有陽。但現實中,有陰、有陽也不一定絕對可以繼續衍生,兩個雄性、兩個雌性,甚至兩個雄雌、兩個男女,不能繁衍生息的例子,時有發生。那麼,只有“二生三”確實發生之後,“三生萬物”才可能得以實現。

因此,“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中,它講的是“道”,是客觀的實際,這些“生”必須是現實的衍生,它們都是遞進衍生的。“三生萬物”的前提是“二生三”,“二生三”的前提是“一生二”。如果沒有“二生三”的前提和實現,就不可能有“三生萬物”的延續。所以,必須有“三”才可能有萬物的衍生。“二”不能直接衍生萬物,沒有“三”也不可能有“四”。

《易經》講的是變化的規則模型,《道德經》講的是道在自然中的客觀實際,二《經》和二《經》中的“生”也不是完全一致的一個概念,不可將二者等同。

(以上為一己一時之觀念、認識,當然也可有其它更好的解釋方法。)


沃克特爾


天地萬物的生成,中國就有三個不同的說法。

一,神話傳說:萬八千歲,盤古開天闢地。

二,《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三,《易傳》解《易經》: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德經》,道生萬物,物是“道”一個一個地生出來的,每一個物都有陰陽。

《易傳》的八卦,象天地萬物,物是“太極”兩個兩個地生出來的,一個物陰、一個物陽:“乾陽物也,坤陰物也”。

不論物是一個一個地生,還是兩個兩個地生,都存在一個問題:盤古開天闢地,在萬八千年前,而道生萬物,太極生萬物,又是什麼時間呢?


趙日金141


回答論文道德經。一二三生萬物通。道德周易一本經。二人唸經,因不同。到你口裡說道德。到他口裡說易經。終結一期三個字。一天二地三人生。天地之間生下人。只有有人萬物生。一天為陽為男人。生出二陰地婦人。夫婦生下三個子。生陰配卦分五行。從此有了生和克。產生萬物造人生。

你說一二三生.萬物通。

他說天地人和 .萬物成。天生地地生人人生萬物。世間只要有了人,萬物奇蹟。無不可生。世間如果沒有人萬物滅盡。無極又生。

回答。你說為啥不是二。其實功勞就在二。沒二想三也不成。一為陽。二為陰所以才生第三人。三人。一天而地生下人。人造萬物傳萬春。


興龍易學堂範老範興海


道德經首先是修道人的指導性法本。

雖然一陰一陽是為道,修道人修的是非常道,如專氣至柔能嬰兒乎?這個嬰兒就是指代相對於肉身的一個內身,他如嬰兒般可愛所以稱嬰兒。外身為陽,內身為陰,所以謂一陰一陽為道。內身嬰兒成就了就是成道,非常道。這就是一生二。繼續修煉內身再出內身,相對外肉身,就是二生三了。繼續往復,內身可以變化了,分身無數了,所以三生萬數個了。神奇了,難解釋了,所以稱非常道了。

因為一含二,所以不用二,四數了。


用戶7653022745121


老子的道德經是思想性,理論性的,近於抽象,不易懂,但如果你讀了莊子後,就感覺沒有那麼玄妙了。老子說:道法自然,就是尊重自然規律。莊子說:“道在屎溺”,“道”在尋常的生活之中。比如: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萬物的“大道”姑且不議,單說我們的日常生活時刻與“道”有關:比如,一個公司,老闆就是“道”;對於員工來講,部門就是“道”;公司要發展,就要企業,要企利,要賺錢,就要有與之相適應組織形態和機構,以此類推,縱深演繹,這就充分證明了因公司這個“道”而派生了層出不窮形式來。對於人來說,天地自然是“道”,對於生命來說,生存是“道”,申明一點,此道非社會性的“王道”,這裡的“道”是自然法則,與陰謀性質的“術”無關。老子是推崇“無為而治”的,因此沒有什麼“王道”之說。所謂行“王道”是後來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給自己貼上正統的標籤而捏造的。個人愚見,拋磚引玉,悉聽指教。


俠骨柔情622


這個一二三可太有學問了!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這就是“道生一”的一,是指整體同一性。而這個“道”是“恆道”之道,也就是“可道”之道卻不能道的“恆道”。道,是指普通法則規律,它可以指導行動,也就是所謂“道可道也”。“非恆道也”是因為本體“恆”有自己的道,那就是“恆道”。這個“恆道”就是“道生一”的道。

說完“道”和“一”,再說“二”和“三”。既然“一”是同一性,“二”自然是指相對性。而“三”可以簡單理解為和合性。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個過程中,物質還沒有產生,都是處於抽象之中。直到“三生萬物”。

如果說《老子》書中,“恆”是本體,“玄”是老子給本體“恆”的名,“恆道”是“恆”的法則,那麼一二三,就是形而上的本體恆之“道”逐漸衍生出形而下的“萬物”的過程。


浸淫之辭


一指能量,道生一,道是能量之源。

二指陰陽,一生二,能量呈現陰陽兩種狀態。

三指振動、湧現、信息,這是能量的三個特徵。三生萬物,當能量滿足這三個條件後產生萬物。

能量振動有頻率,高頻能量形成無形物,低頻能量形成有形物。能量湧現即大爆發。聲、色、味、形、基因、意等都是能量信息。


太極拳玄機


一生二 是陰陽很好理解 二生三爭議就比就多了 為啥有這樣說法呢?和人類繁衍後代有關 人類繁衍從群婚制到對偶婚制 中國遠古婚姻是農業國家 農業國家有個特性就是被固定在某個區域網 ,繁衍需要區別是否有血親關係,血親關係可以造成基因缺陷 ,需要媒人這個重要的媒介來參與。所以男女構成陰陽 ,三就是媒人。才能讓人更好的類繁衍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