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战疫情 网信在行动”专题活动之六

日前,陕西省委网信办下发紧急通知,在全省组织开展“万众一心战疫情 网信在行动”专题活动,陕西省各地网信办、网信企业、科技企业等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持续开展专题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西安市

西安市委网信办、西安市文旅局指导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陕西“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创作推出了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主题的十六张正能量微信表情包,表情包借助八路军战士的形象,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养成防控疫情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树立万众一心携手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西安市全面试行个人电子识别码“一码通”。经西安市联防联控指挥部批准,由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牵头,中国电信西安分公司部署、东软集团西北大区负责开发的西安市个人电子识别码正式上线试运行。市民通过在线获取电子码,一人一码,作为进出社区小区、商超、写字楼等公共场所通行凭证,手机亮码即刻通行;防控人员可以通过扫描用户出示的“我的电子码”进行核查登记,既便利了市民出行,又为社区小区、科技园区、商务楼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高效支撑。


西安市委网信办联合新浪陕西开展“齐心战疫 争做西安好网民”网络公益活动。通过征集图片、视频(微电影、直播、视频短片、动画短片、纪实短片、音乐MV)、诗歌、典型人物故事等形式,呼吁网民朋友们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团结行动起来,争当“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的西安好网民,为疫情防控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万众一心战疫情 网信在行动”专题活动之六


渭南市

渭南市委网信办号召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积极奋战在疫情防控宣传引导、舆情应急、网络安全维护工作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示网信铁军的责任和担当。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所在,每位在一线的党员干部都把自己定位为社区工作人员,带头扛起政治责任,自觉服从社区安排,主动服务群众,与社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战。


渭南市委网信办携手蜻蜓FM开展“‘蜻’听世界•助力抗疫”活动,设置疫情专区,传递科普知识,畅读好书好课。


延安市委网信办

疫情发生以来,延安市委网信办将日常网络宣传机制同重大宣传协同作战机制相结合,一是组织13个县(市、区)网信部门、融媒体中心、属地网络媒体、全市政务账号全力开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延安在行动”网上宣传,并开设专题专栏,集中刊发中省市权威疫情信息、工作举措、防控知识。累计发布防控工作动态信息5652条,防控科普知识类10833条,防控典型事迹55条,快板、说书、剪纸等文艺类原创作品120多件,阅读量超1亿人次。二是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矩阵的作用,在今日头条、抖音、新浪微博等APP开设#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延安在行动#话题,全市1000多个政务账号、资讯达人、网络大V等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累计发布抗击疫情信息2700余条,阅读量近2亿人次。三是开通延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信息传播平台,创新创意制作发布各类网民喜闻乐见的海报、H5、短视频等新媒体传播作品200多件。特别是发布的《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关于依法依规坚决打击网络谣言的通告》、《H5 | 我在延安我承诺》参与网民均超过30万,视频《医生抗疫未回家,2岁儿对电视喊爸爸》在新浪微博热搜中点击量超过1.3亿人次,提高了网民和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营造了抗击疫情浓厚的网上舆论氛围。


延安市委网信办通过互联网协会、新媒体联合会号召属地内网络媒体和网络大V加强自身管理,杜绝发布、传播、炒作不实和不良涉疫网络信息。一是印发《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网络舆情应急预案》,联合市公安局发布《关于依法依规坚决打击网络谣言的通告》,上线延安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网络谣言举报平台,对涉延疫情网络谣言坚决打击,联合市县公安处置涉疫谣言24条(行政拘留2人,训诫教育24人)。采取业务科室网上“智能巡查”和值班人员“人工检索”的“双值班”制,7×24小时全网监测涉疫涉延信息,做到全面收集、靠前干预、及时处置。二是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针对疫情防控解读、公众卫生知识普及等内容展开跟帖评论,缓解社会焦虑和群众恐慌情绪。三是依托市12345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疫情防控问卷调查、设立疫情防控专栏、建立疫情防控知识库,24小时不间断收集市民对疫情防控的举报、求助、咨询、建议等热线电话2819件,均及时转办答复,并对数据汇总分析,为全市疫情联防联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会同市卫健委开设疫情心理援助24小时服务热线,为广大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受到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


延安市委网信办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免费开放提供涉延人口迁徙数据,引入智能AI外呼系统,通过全人工智能外呼语音机器人进行批量式一对一电话呼叫,为辅助人工现场排查,避免交叉感染起到一定作用。二是开发上线延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时动态平台,集合了可视化展示、辟谣平台、举报平台、同行查询、外来人员信息填报、社区服务信息填报和知识科普共七大板块以及口罩等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查询、确诊患者同程查询、防护能力知识问答、来延人员信息上报、社区服务防疫等相关功能模块。三是面向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免费提供华为云WeLink、天翼云、沃云、会议助理、腾讯会议、钉钉办公等便捷易用、安全可靠的网上办公资源。发挥全市党政机关协同办公平台、MOA移动办公系统、全省一体化网上协同办公视频会议系统、市委视讯会议系统、党建云视讯系统、扶贫视频系统作用,倡导各级各部门通过网络收发文件进行网上办公,减少人员聚集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四是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作用,通过陕西政务服务网(延安)和延安政务服务APP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网上办事服务,最大限度做到“不见面、能办事、保安全”,通过信息化手段全力保障办公办事高效运转。五是持续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警惕不法分子借“新冠病毒”之名悄然作乱,有效防范了疫情期间延安市党政机关发生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汉中市委网信办

汉中市委网信办第一时间行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为镇巴县包扶的小洋镇鲁家坝村先后筹集200只口罩、50公斤酒精和84消毒液等一批防疫和生活物资,连夜送往鲁家坝村;2月19日,通过前期多方联系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支持,再次将筹集的1000只口罩、700双一次性防护手套、120件果饮和苏打水、5箱方便面送往小洋镇和鲁家坝村,助力鲁家坝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安康市委网信办

安康市委网信办、安康市教育局牵头开展“安康抗疫小卫士”作品征集活动,华商报安康记者站、华商二三里安康频道承办。活动通过线上方式,面向全市小学生公开征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绘画、书法、作文、视频、摄影等个人原创作品,华商二三里将对投稿作品择优进行展示。


安康市委网信办对疫情防控网上宣传引导再安排再部署,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在持续加大网上正面宣传的同时,围绕“六个突出”为主线,强化微博微信新媒体运用,创新H5、短视频、美篇、长图等网宣形式,切实加强工作力度、提升宣传效果。同时,组织网媒推出原创歌曲《最可爱的人》为疫情防控加油鼓劲。


安康市委网信办启动“万众一心战疫情 安康网信在行动”主题活动以来,多家互联网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社会责任、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在有序复产复工中,围绕群众所需、社会关注,创造性开展工作,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安康英才网”配合市人社局开展网上就业招聘活动,目前已定向发布江苏常州13家企业招聘信息;“安康扶贫空间”紧贴群众需求推出“防疫消杀用品”同城网购活动,让公众足不出户满足家庭防疫需求;安康市零距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向汉滨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捐赠价值4万余元的新冠疫情防控指挥系统一套。


商洛市委网信办

商洛市委网信办积极组织自媒体通过公众号(在商洛、商洛派、洛粉圈)及时宣传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展、辟谣信息,深入挖掘抗疫一线人物和感人事迹,利用APP、小程序等宣传平台推送防控相关信息354条,累计阅读量94万人次。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其APP组织开展线上话题,累计互动量5万余次。以百姓的视角宣传疫情防控,先后拍摄、征集制作宣传片4部,累计播放量16万次;制作“防控抗疫,我在行动”互动H5倡导市民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累计达到11.6万人参与互动转发;开发“商洛防控抗疫,点亮头像”系统,倡导大家点亮微信头像挂件,以微信头像新颖的形式宣传疫情防控工作。


杨凌示范区网信办

杨凌示范区网信办加大组织力度推进“万众一心战疫情 网信在行动”专题活动,深化与华为公司等网信企业合作,支持杨凌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网上办公”;与相关技术支撑单位共同策划开发了疫情防控大数据监测系统、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信息网络实名登记(轨迹追溯)系统,大力运用大数据技术,支撑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准和高效。截至发稿时间,杨凌网信企业积极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陕西美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捐赠口罩4000个,杨凌耘尚田园有限公司捐赠84消毒液250公斤、医用口罩2000个,西域美农杨凌团购社区、杨凌时代骄子商贸有限公司、杨凌八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杨凌联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捐款捐物。


韩城市委网信办

韩城市委网信办积极组织各方信息化企业,发挥大数据、互联网优势,全力构筑网上疫情防控线,助力韩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全市宣传动员,建议采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共筑网上疫情防控线。


西咸新区网信办

西咸新区网信办联合京东健康开通“全民就医关爱行动”免费线上问诊服务,远程问诊发挥了信息化手段在疫情管控特殊时期的优势,隔离医患直接接触,由专业医生在线一对一问诊,及时答复患者疑问,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全面守护新区群众健康。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和商洛地电公司组建研发团队,利用物联网技术研发完成了新冠病毒智慧跟踪系统—“路径”,为一线电力卫士配备“智慧眼睛”和疫情防控“金刚罩”。新研发的新冠病毒“路径”系统,通过智能跟踪App系统,实现危险区域信息提示、权威信息发布和后台实时监控等功能,可根据人运动轨迹,对与其接触人员进行接触时间排序,对接触人员作出快速识别,最大程度防止疫情扩散,并指导对经过区域隔离和精准消毒避免后续感染,实现对单位、社区、村组及家庭人员的管控,对于提高疫情防控工作效率、保障一线员工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西安邮电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开发“我在校园”学生信息管理小程序平台,并在疫情期间向全国高校开放授权,积极助力全国高校科学准确做好疫情防控。平台帮助全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有效开展学生健康动态跟踪及疫情防控信息服务工作,累计发布疫情调研问卷35万人次,发布疫情学生位置签到150万人次,发布疫情通知8万人次。


西安航空基地

西安航空基地为降低疫情对于经济、产业、企业的影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联系腾讯发起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系列公益联播活动,第一期邀请7位专家在线授课,通过官微向基地所有企业进行培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互联网+”深化发展,助力企业打赢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攻坚战。


西安航天基地

西安航天基地利用智能新技术构筑防疫坚强堡垒,引入了“智能哨兵”“无人测温安检门”等智能设备,通过数字新技术的使用,省时省力方便防疫防控,最大限度减少由人员接触产生的交叉感染风险。


西安高新区

西安高新区推动中软国际等园区企业以数字技术手段落实防控措施,通过线上办公及线上登记方式,在保障员工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实现了企业复工复产。


西安软件园

西安软件园联合猎聘网推出“网络培训+网络招聘”两大举措,从企业返岗员工心理疏导、培训课程、招聘求职等方面,全面解决人才与企业的问题。举办“西安软件园公益网络培训课程”,免费开放平台功能,助力企业搭建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大学,帮助企业通过在线远程协同的方式,优化内部工作部署。举办“西安软件园重点企业春季网络招聘会”,帮助企业复工稳岗、稳定就业。


西安浐灞生态区

西安浐灞生态区上线疫情速报管理及服务平台,隔离人员进入隔离区扫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隔离期间通过平台一键提交GPS位置、体温等,平台自动统计。如出现位置异常、体温异常、未按时提交等状态平台即时向园区、社区管理人员发送短信提醒,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确保处置疫情不耽误。截至发稿时间,已超过4000人使用。


南郑区委网信办

南郑区委网信办积极协调中国联通南郑分公司,提供抗疫期间涉疫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服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截至发稿时间,已编发《舆情快报》4期,下发《网络舆情预警督办单》1期,协调处置网络有害信息19条,回复网民举报投诉信息11条。


宁强县委网信办

宁强县委网信办按照全县疫情防控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网信工作优势,积极开展网络宣传、技术支持等工作,一是和阅同城APP共同推出“我是宁强人·我承诺”活动,12000余网民积极参与了网络承诺;二是积极推广“小区出入”微信小程序,小区居民通过手机扫二维码,即可实现个人信息识别和进出登记,便捷高效,最大程度降低人员聚集。三是组织县域内网络媒体围绕疫情防控共同发声,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动态,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网络舆论氛围。目前,通过网络发布疫情防控类信息1158条。


留坝县委网信办

留坝县委网信办联合县移动公司,启动多项网络服务举措,全面协助疫情防控工作,每天提供疫情大数据分析服务,通过大数据持续加强疫情防控阻击战斗力度,助力社区防控工作,极大减轻了基层负担,为疫情监控、精准施策提供有力的科学化、数据化支撑。


大荔县大数据中心

大荔县大数据中心借势互联网确保防疫春耕两不误,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在县政府网站开设大荔县农副产品信息发布平台,网上开启“农副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全力推动滞销农产品通过电商、线上对接、社区团购等渠道对接销售市场,确保农副产品销售通畅。指导安仁镇政府积极发展 “智慧”农业,充分利用现代化智能设备“小喇叭”和温室空调,在家防疫期间实时掌握设施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并按需进行调节;利用微信村民群建立网络技术指导站,冬枣土专家微信群里指导讲解冬枣管理技术,枣农线上踊跃交流种植经验及生产管理中遇到的疑难杂症,确保防疫期间枣农交流零阻碍,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勉县团县委

勉县团县委组织青年教师、大学生等志愿者为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提供在线教育,共招募志愿教师61位,利用微信视频、QQ视频等方式为一百多名医务工作者子女在线授课,至今累计上课时间达300多小时,为“白衣战士”们稳固后防,让他们能安心坚守防疫一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发布“一网畅行——复工复产通用管理系统”。该系统由一个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中心、一个智能指挥平台、五个APP应用组成(1+1+5),具有数据权威、精准评估、体系联动、有效管控四大特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正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夺取防控和发展“双胜利”。该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双胜利”提供大数据支撑,部署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小护士”、社区管理“小管家”、站点检查“小战士”、企业管理“小帮手”、招聘应聘“小达人”五个软件 APP。


陕西移动

陕西移动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迅速制定了“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解决方案,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分流中心安装设备并投入使用,协助守好“大西安”门户、防止疫情扩散。“红外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的成功运用,满足了公共场所高密度人群精准测温需要,提升了机场疫情指挥部门对旅客疫情的排查效率。


陕西移动县域疫情信息管理平台在旬阳试点成功。陕西移动在安康市旬阳县建成了一套县域内全域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数据集中的疫情信息管理平台,为县域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化探索了新路径,提供了一套可复制、易推广的成功案例。该平台具备疫情管控信息管理、返乡信息管理、社区/小区进出人员信息登记、突发紧急事件处理、一键上报疑似人员、重点疫区返乡人员等信息,不良商家,谣言惑众信息散播等行为统计分析六大功能。


陕西移动为中小企业精心打造“复工五件套”,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云复工”“云视讯+和飞信超级会议”“VPN+云空间+云主机”“云OA+语音通知”“和易报+短信小程序”等产品和服务,适应企业不同的工作场景,满足复工复产的各项需求,用信息化手段支撑企业复工审批、远程开会、远程协作办公、访问内部系统线上处理工作、收集员工健康信息、上报数据等各项工作,支撑中小企业复工。


汉中电信

汉中电信利用视频会议系统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截止发稿时间,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会议10余场,投入保障人员146人,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佳县电信

佳县电信全力做好通信保障助力疫情防控,紧急安排技术人员将公司翼T会议终端调度安装至定点医院,方便了定点医院与市联防办的视频沟通;为支撑佳县联防办开展全县疫情防控指挥调度工作,连夜加班加点改造搬迁原县扶贫办云视频会议系统,对全县各乡镇进行了联网联调;按照县联防办要求,免费推送疫情防控短信5万余条。


三秦网

三秦网联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电子书形式,制作推出全国首本专门针对智力障碍儿童防疫需要的防疫原创绘本《走开,冠小毒!》。


西安发布

西安发布推出“听见西安的声音”之党报小喇叭音频评论节目,将文字转化成音频形式解读疫情期间热点话题、时事评论,并制作成海报在全网转发。


美林数据

美林数据为更好帮助企业复工复出,免费提供大数据服务和工业互联网产品,面向制造企业、政府部门等用户提供基础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工业软硬件资源、制造资源、工业知识的开放、共享和创新,促进区域内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的跃升,为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动力。


西安荣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西安荣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成立党员突击服务队,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争分夺秒开发“扫码登记进出门疫情防控管理系统”,倡导“码”上登记、智慧抗“疫”先进理念。目前已在铜川市王益区、西安市高陵区等地进行使用和试用,为党政机关、重点企业、社区、小区及公共场所等服务,为守护区域、社区、企业、个人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支撑。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并发表《中小企业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度过疫情难关》《疫情之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助力经济发展》《数字技术助力疫情下经济发展》《疫情加速产业融合发展 倒逼数字化社会治理下沉》《疫情下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疫情下专利质押融资影响中小企业资金周转问题的思考》《数字网络技术助力陕西疫情防控》等10余篇原创研究文章,指导广大企业积极应对疫情危机。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此次疫情虽在物理世界肆虐,却把发展机遇留在了数字世界。中小企业应树立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观念,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管理弹性化、经营平台化、供应链数字化,大力发展平台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