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戚都不来往,没朋友没爱好,几乎不出门,是不是心理有病?

用户5023060806060


推荐你看一个电影叫《好好先生》,主人公卡尔起初也是典型的宅男,不接别人电话,不参加聚会,就连自己以前最铁的哥们要订婚了都推脱着不去,每天下班之后就只是在家看录像。后来因为偶然参加了一个对任何人说“yes”的励志聚会,然后自己整个人就变了,因为要完成说“yes”的承诺,他找到了真爱,学会了开飞机,学了韩语,出去旅游,还救过人,做过慈善,并且自己还升职加了薪。虽然其中也有很多波折,但最终收获的远远大于失去的。

所以通过卡尔的经历,我觉得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把自己封闭起来,固然不会有所失,但肯定也不会有所得。当你走出去,去接纳人,帮助人,虽然不一定都很顺利,但最终肯定获得巨大的收获的。


当然我觉得你自我封闭的原因可能还有接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否定的说法,例如自己有什么缺陷或者能力上不如别人,别人说了你后,你自己也是自我否定,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但是我觉得看待这个问题应该是客观分析,就是自己的缺点或者能力能改变的,那就虚心接受,以后一点一点的认真去改正或加强就是了;如果是自己改不了的,例如身体上的缺陷等,那就不要去想他,因为你越想就会越自卑。另外如果别人批评你这样改不了的缺陷,那说明他这个人素质也不会太高,这样的人你还有什么和他交往的理由,远离就是了。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性格脾气各不相同,你不可能符合每个人的要求和看法,也完全没必要为了符合别人的要求和看法而刻意去迎合别人。原则就是只要是自己做的对的就努力做的更好,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能改正的就认真改正,改不了的就不要管就是了。不管是解决问题还是远离问题,你都不要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这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其实不出门宅在家,也不是什么问题,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可以出去多结交朋友,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家宅着,读读书,上上网,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个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如果在外面为了刻意迎合别人而失去自我那还不如在家静静的享受生活。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你是不是为了你自己的内心而活。如果因为别人对自己的负面看法而自我否定产生自卑等坏情绪,那是绝对划不来的。


在社会中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相貌,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脾气和特点,而正是因为这一个个不同相貌不同脾气不同特点的人才组成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反过来说,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一模一样,行为方式也一模一样,就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这个世界还有意思吗?!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所谓的缺点并不一定是缺点,别人的所谓的优点也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是优点,这个都是相对的,用不着因为别人的所谓优点就一定去刻意模仿。

在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这本书里,有一章叫《发现自我,保持本色》,在里面讲了很多因为模仿别人而不断失败,发挥自己的本色和特长而成功的例子。

例如卓别林,他在刚开始演电影时很多导演都要求他去模仿当时一位非常著名的德国明星,但是卓别林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反响,反而后来卓别林根据自己的特点创造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表演方法之后却大放异彩,名扬世界。

还有施瓦辛格,他原是奥地利人,在刚去美国演电影时,别人都嘲笑他那浓重的奥地利口音,但是施瓦辛格经过不断努力特别是成功演出《真实的谎言》《终结者》系列等电影后,大批的影迷不但不再嘲笑,反而很多人都刻意的去模仿他的奥地利口音。


至于你说的没有爱好的问题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爱好的本质其实就是对某件事的兴趣,为什么会产生兴趣,主要就是能解决问题或者获得别人的肯定或赞扬。例如在上网时对浏览器的一个功能自己不满意,然后自己去寻找浏览器插件或者自己学编程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你就会对这个事情产生兴趣,还想进一步去实现其他更好的功能。或者你自学了弹吉他,然后在给别人弹奏时,别人给你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称赞,这时你也很容易产生兴趣,想要继续努力弹奏的更好。通过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那就是兴趣爱好并不是仅仅去想才行,当然你要有个初始想法,但最重要的是要去做,通过主动去行动去印证去加强当初的那个想法才会不断产生兴趣。如果只是有个想法,然后一遇到甚至只是想到有困难就退缩,那当然就不会产生兴趣爱好。


总之,不管你是在家宅着还是出去结交朋友,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不要去刻意迎合别人的看法,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自我否定,要知道能限制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别人;如果想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那就去行动,而不是仅仅去想,如果感到有困难那就化整为零,把大的困难不断分解直到自己能行动为止,而你一旦行动起来了,往往后面的就容易多了,所谓“万事开头难”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很多时候做某件事情之所以一直拖着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畏难的心理导致,一旦你能把困难化整为零后行动起来后畏难的心理立刻就会烟消云散了。


最后,除了推荐你看一下电影《好好先生》和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这本书,另外还推荐你读读其他自我管理或励志类的书。例如:

《微习惯: 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微精通:轻松到不可能放弃的技能学习手册》

所以,如果喜欢在家,多读读自己喜欢的书不失为一个好的生活方式。


最后,祝你能快快乐乐每一天!!


从水之道


一个人不和亲戚来往,没有朋友没有爱好,几乎不出门,我不认为有病,只是这个人不善于交际,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从小就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到学校了就服从老师安排认真学习,回家了就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现在我成家立业了,还是不爱出去玩,不主动和朋友联络感情。每天在家我不是收拾屋子就是做饭,喊着孩子认真学习,晚上看看电视,看看书。

我心思单纯,反应比较慢,和别人在一起被人算计一时反应不过来,等反应过来人家已经把我玩了,所以我害怕,我就尽量不到人多处,不和他们说家长里短,求个内心安静。

我和亲戚也不抬俩王,不知道是我小心眼还是想法太多,有时候我发现亲戚对你并不是真心的,嘴里说着“你都日子过好了我们这些长辈就放心了。”内心里却盼望着你不要过得比他的孩子好,芝麻大一点的事都要想着算计,这样的亲戚我真的不爱联系。亲戚娶媳妇嫁女儿了请我我就去捧场,不请我就装作不知道。我只求自己内心的简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过得舒心就好。


睿雪


我和我的老公基本属于这样的状态,就以我们为例聊一聊吧。

我和老公是北方人,机缘巧合落户南方城市,所以亲戚一个都没在身边。两个人都不太喜欢社交,基本没有社交活动,所以亲密的朋友也基本没有。平时的生活也是两点一线。但是不管是两个人的时候,或是现在有小孩以后,我们都很享受当下的生活。

还没有小孩的时候,我们是有一些简单的兴趣爱好,散步、运动、养花、满城的寻找美食,闲下来就出去走走。养的花,每天照料,有时候因为舒展一片嫩芽,俩人脑袋凑在一起开心半天。嘴馋的时候,会自己电话妈妈,配合网上教程做一些家乡美食,连个个人一起做饭的感觉超级开心。偶尔出去走走,短途也好,长途也罢,照片很少回忆满满。我很庆幸,我有一个愿意陪我安静呆着的老公,高质量的陪伴才是已婚妇女向往的爱情和生活。

2017年宝宝出生后,我和老公更是基本就腻在家里,因为不想错过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我老公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软件,记录宝宝的成长。似乎老公抢走了我作为妈妈的一个工作。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到现在每天被奇葩的逻辑思维搞得捧腹,基本宝宝的每个第一次我们都在身边。两岁之后,更是每天老公负责教宝宝古诗词背诵,我负责简单的表达启蒙和讲睡前故事,在两年多就更没有社交了。

其实,对我们来说,陪另一半吃晚饭比应付一些所谓的“朋友”,来得重要的多。我们也有自己的朋友,只有几个,但是都是只要有事都是可以刷信用卡借钱给你的那种朋友。不知道大家身边是不是,我们俩越是这样的朋友,越是很少打扰彼此的生活。大概是物以类聚吧。


说这样的没有朋友,没有社交的人有病,似乎太过极端。但是,可能对很多社交还是很排斥的。只是选择不同,想要的生活不同而已。不妄自菲薄,也不自以为是,生而为人,愿各自精彩!


憨厚土豆妞


没病,我和你一样。我小时候家里穷,穷到没亲戚,现在条件好了,父母那边的亲戚拼命想和我来往,我这人心窄,不愿看那些人嘴脸,虚假世俗。我没什么爱好,假期就呆在自己家,把家里弄干净,陪伴孩子,自己网上报了英语网课,自己上上课,刷刷头条,锻炼锻炼身体,挺好。日子平静充实。


山城是帅天的小弟com


其实二十五岁之前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就是其中之一,和我一块上班一个同事也是那样。都在车间干活或者休息的时候,有说有笑,眉飞色舞的,好的比亲兄弟还亲,下了班各回各家,给他发微信消息,不管你发了多少条,给他打电话不管是打了多少个,从来不回你。这些人处理问题比较自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比较情绪化,太感性化了,缺乏理智。如果有社交障碍,可以先和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兄弟,父母交流自己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见闻,久而久之你就会明白交流,互动,分享对一个人意义,你将去听到别人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更全方位有趣的认知,到时候你就会变得主动起来。然后心里也越来越欢乐,稳定,视野也大了很多。希望你越来越好。……




我也是这样的人啊。以前就是觉得多花钱请朋友吃饭喝酒,后来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酒肉朋友有什么可交。亲戚就是一大把。人家个个都是搞得算可以,就是帮帮忙借个一两万,都不结,,这样的亲戚走什么,也没什么意思。我家里只要这些亲戚一开口都是力所能及的去帮忙。现在我快三十了,这个十年我看了很多,也看明白了很多。只要自己努力什么都会有。我现在算是也比有些亲戚搞得好了。四五套房子。


大老板49492846


是!我过去有个邻居就是这样!光棍一个人,住两间房,除了每天去生产队上工外,回到家就不出屋了。上工时也不与人攀谈,他家一年也不去一个客人,侄男外女,哥哥姐姐谁都不来往。后来,他得了精神病,蓬头垢面,破衣烂衫,到处翻垃圾找吃的,再后来就失踪了,也没人找他,估计是死了。


想想88665


这和我差不多,我从小就因为我爸喜欢抽烟,喝酒,打牌赌博,和我妈从小就两天一小吵,三天就打架。我爸喝酒喝多了就喜欢耍酒疯。谁欠都没用。做了很多让我觉的丢脸的事情,本来我那时还不怎么懂事。慢慢的我出去玩总能听到村里人说我爸这那的,我就会很生气,慢慢的我就讨厌和别人接触,就这样一直到现在


堕落凡间的神632


我不爱和老公家的人来往,是觉得他们有一部分人三观不正,我讨厌三观不正的人,但我有几个朋友,特别投缘,但我喜欢界限感,我的朋友都不是很有钱的人,但都能自力更生,都不是虚荣的人,我和朋友之间没有金钱往来,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喜欢养花,喜欢做手工。我觉得我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我老公和他家的那些三观不正的亲戚。


大浪淘沙百炼成钢


我不这么认为,我曾经很愿意跟人唠嗑,后来慢慢发现有些人老爱从你的谈话中挑毛病,有的时候还愿意翻嘴舌,觉得跟人相处太累,慢慢跟谁也不愿意跟来往,自己独处还挺好,没事了看看书,反倒觉得挺充实的,避免了因为一些人的挑刺翻嘴舌惹到的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