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的毛病的?

acs


据说,在历史上符合所谓“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标准的圣人,只有两个半。他们分别是孔子,王阳明,以及半个曾国藩。而“半个曾国藩”摇身一变,又成了“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的“立功”,就是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将清朝从大厦将倾的危局挽救了回来。

曾国藩的湘军在作战中,英勇杀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路从九江打到了南京。而且是攻一城,屠一城,抢掠一城,特别是在江西九江、安徽宁国和江苏南京,正所谓是“直教戮灭无遗种,尸涌长江水不流”。

当时湘军的待遇最为优厚,据说是八旗兵薪饷的至少三倍以上,这是绝对可信的。因为即使曾国藩非常清廉,朝廷也不拨发饷银,他也是有钱发饷的。可以明抢,何必去贪呢。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在攻陷安庆,屠城之后,心中非常的忐忑不安,害怕报应。曾国藩写信给曾国荃:“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

自此之后,曾国荃带兵屠戮抢掠,再无愧疚之意,火力全开,战力十足,消灭太平天国,自然不在话下。

曾国藩的“立言”,自然就是赫赫有名的《曾国藩家书》了。

看家书当然是要看、要学其中积极、正能量的部分。仅仅看了这些,然后得出曾国藩是“圣人”,是“完人”,很崇拜,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这无可厚非。

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东西,自然是要作为榜样,好好学习的。

曾国藩的“立德”,就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时时警醒,要求自己,即所谓的“克己复礼”。

曾国藩戒色,就是源于他要“立德”,而他的办法其实也并不麻烦,就是写日记天天骂自己,骂完了,第二天继续,然后就继续写日记骂自己。一直持续骂了自己几十年,到了五六十岁,自然就消停了。噢耶,戒色成功!

我们来看看曾国藩都是怎么做的。

曾国藩一次参加进士同学团拜,由于所拜之家的姬妾非常美貌,使得曾国藩眼界大开,不由得色由心生,左顾右盼,目不能移。回到家,曾国藩就在《日记》中写道:“是日,目屡邪视”,“耻心尽丧”。

可是刚骂过自己不久,跑去一个朋友家赴宴,席间看到朋友的美姬,不由得又是“谐谑为虐,绝无闲检”,调戏了一番。

当然,《曾国藩日记》中所写的绝不止这两例。

曾国藩除了经常对自己同学、朋友的姬妾起意之外,还经常出入烟花之地,并且还为自己中意的青楼女子经常题写挽联。这……果然是曾剃头呀,辣手催花,花尽残呀。

他写给一名唤作大姑的青楼女子的挽联:“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

另外一幅送给春燕的:“未免有情,对酒绿灯红,一别竟伤春去了;似曾相识,怅梁空泥落,何时重见燕归来。”

其他的还有什么如意、马掌等等一大波烟花女子,那是枚不胜举。只能说,人长得帅,那就是人见人爱。

而曾国藩在湘军攻破南京城之后,为了在江南的一片焦土之上,重新振兴江南经济,于是“效管仲之设女闾”,大力发展青楼产业。文正公为了消除广大顾客的顾虑,以身作则,亲自前往示范。

曾国藩到了50多岁的时候,坚持要纳一名姓陈的女子为妾,而且无论如何劝说都无效。据说是曾国藩得了一种皮肤病,身上长出了如蛇鳞一样的东西,奇痒无比。就经别人介绍,认识了这名当时才19岁的女子陈氏。看来是这名小女子,挠痒痒挠的好,至于之前有没有其他女子帮曾国藩挠过痒痒,那就不知道了。

他的一名学生后来提着宝剑找到曾国藩,说你是圣人,以后要进文庙受文人世世代代朝拜的,你这么做是不行的,让我把那个女子杀了吧。结果曾国藩据理力争,还说他的学生也私养情人(说是他的学生考秀才时,把房东家女儿给泡了)。两个人吵了一架,然后陈氏很快被吓死了。

要说呢,曾国藩的戒色方法,绝对管用,只管放心大胆的使用,此方法绝对是人人适用,而且是一定会生效的,秘诀就在于“坚持”!

如果你使用了,坚持到三四十岁无效,那就到五六十岁。五六十岁时还没做到,说明你身体还很好么,那就继续坚持到七八十岁吧。啊,还没做到,可以的么,老当益壮,雄心不已呀,看好你,一百岁在向你招手。不过呢,你一定要相信自己,按照曾文正的方法,你一定会戒色成功,总有那么一天你可以做到的!相信我,绝不骗你。


奕天读历史


作为一个后代敬仰的圣人曾国藩,其实也有很多坏毛病,其中之一就是好色。他最终通过自我克制以及转移注意力改掉好色的毛病,但是难度极大。

那么曾国藩具体是如何改掉好色的呢?不妨让我为你细细分析。


一、自我反省

在成为进士以前,曾国藩一直过得浑浑噩噩,除了读书之外,身上有很多坏毛病,比如浮躁、傲慢、虚伪以及好色。


后来道光20年曾国藩顺利入京成为京官,开始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规划,并且立下做圣人的伟大终极目标。

好色这一件事情,最开始还是曾国藩父亲曾麟书去北京住后才劝诫曾国藩的,他父亲去北京住了几天就匆匆离开,曾国藩有点莫名其妙,父亲回到湖南之后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劝诫曾国藩要建功立业,不要好色误事,这时曾国藩才恍然大悟。

有了父亲的教导,曾国藩马上着手改变自己的坏毛病,其中好色十分难改,毕竟当时曾国藩才28岁。

曾国藩的好色十分有意思,他的好色是喜欢看美女,可是清朝时期不像现在这样开放的环境,当时女人很少出门在外边逛街,都是躲在家里的,既然大街上看不到美女,他就跑到朋友家里去看。

要是听说谁家娶了漂亮老婆,他一定想方设法都要去仔细看看,而且经常一看就发呆,心里心猿意马,这些事情他在日记里是这样记载的。

时年十二月十一日,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
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曾国藩



除了喜欢看朋友老婆,还有对自己老婆曾国藩也是十分好色的,即使老婆生病卧床,自己依旧还有很多想法,比如他日记里记载“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这是当时欧阳夫人生病的时候在床上不起,曾国藩突然有欲望,可是又没法解决,十分郁闷烦躁。

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在曾国藩日记里都有记载,正是经过自己反思,以及父亲的劝诫,曾国藩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立志坚决要改掉坏毛病。

他一开始通过写日记的方式监督自己、反省自己改掉坏毛病。自己监督不了自己就把日记拿给亲朋好友看,叫大家一起监督他,到后来曾国藩甚至把自己日记拿给后辈们看,并且要求后辈在日记里进行批注,自己哪些地方做到,哪些地方没有做到。

这样一来,让后辈监督自己,自己就更加安分守己,而且也给后人树立榜样,一举两得。

在曾国藩日记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别人的批注,那就是曾国藩一直坚持的让人监督自己的做法。监督加自我反省,让曾国藩在戒色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但是并没有彻底改掉。


二、转移注意力

曾国藩经过自我反省之后,依旧还是感觉效果不明显。比如道光22年,有一天早上他起来打算看书,可是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老是想些不该想的事情,没办法,他最终和老婆欧阳夫人还是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事后曾国藩在日记中大骂自己是禽兽,这件事情也更加让曾国藩意识到改掉坏毛病的重要性。他仔细一想,发现其实自己之所以好色,主要还是精力旺盛。



于是曾国藩每天开始练习楷书、写文章、看书,再出去跑步锻炼身体,让自己累起来,分散注意力,自己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对好色的事情注意力就会减小,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淡忘,从而改变自己。

转移注意力这个效果果然很有用,后来曾国藩逐渐将好色这个坏毛病改掉,并且还用写日记的办法监督自己改掉身上很多坏毛病,比如傲慢、虚伪等等。


结语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坏毛病,关键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路途可能很远很艰难,但是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嗔痴历史观


生理欲望本身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有一次,曾国藩没有把持往也和夫人做了不可描述之事,曾国藩之所以会这样做多半是出于程朱的理学影响,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的根本是理,这物的存在有这物存在的理,那物存在有那物存在的理。如果是为了生存而吃饭的食欲是理,单纯为了食品的美味去吃东西的欲望就是欲。为了繁衍后代而性交是理,但是为了性欲而性交则是欲,要存天理,灭人欲。





喜蒙羔沙葱羊肉火锅


曾国藩素有三戒: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戒房闼不敬。

戒色,便是第三戒房闼(房闼:卧室)不敬。

曾国藩戒色的过程尤为曲折,毕竟“食色,性也”,压制自己的本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曾国藩又不比常人,他生活的年代本就推崇一夫多妻制,加上他本身地位不低,想要满足欲望是很容易的事情,他却能够选择“截断根缘,誓与血战一番”。

曾国藩戒色的经过记载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透过日记了解了整件事情,分为三个步骤:

1、妻子生病,生理的欲望无法满足,因而扩大了对女色的需求;

2、在朋友家,发现了他们都有许多妻妾,因此进一步产生了“喜色”之心;

3、下定决心要调整色心,修身立德。

曾国藩的妻子欧阳氏身体赢弱,很容易得病,也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曾国藩因为生理反应生出了爱色之心。

“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是日,目屡邪视”——曾国藩《日记》

在一开始,曾国藩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私欲有何不对:

时年十二月十一日,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曾国藩

经过父亲的提点和自己的警觉,曾国藩反省自己的行为,是“无忌惮之小人而已”。

三月初二日
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

就这样,曾国藩坚定了自己要戒色的念头。

曾国藩戒色时给自己下达了硬指标,第一是强化自己实现事业的理想,第二是压制自己的欲望,即便与妻子之间,也克制不要过于亲密,第三把戒色作为人生三戒之一。


脑洞趣味历史


古语有云:食色,性也。可以说,好色是人的本性,就连圣人都无法豁免。而曾国藩既然只能号称半个圣人,自然就更无法豁免。根据史书上记载,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非常放纵的生活,整日沉迷女色不可自拔。

那是在曾国藩二十七岁的时候,曾国藩经过三次科举考试,终于考中进士,并被道光皇帝钦点翰林院士,从此来到京城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按理说,曾国藩好不容易踏上仕途,他理应当更加发愤图强才对。

但是,曾国藩可能和我们现在那些参加完高考的高中生一样,被长期以来的学业压抑得太久,所以等他来到京城深造后,也开始和很多大学生一样,开始放飞自我。当时京城十里繁华,都处灯红酒绿,曾国藩作为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自然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

再者,曾国藩作为新晋官员,要和老官员结交关系,少不了要和那些达官贵人喝酒交际,经常出入烟花场所寻花问柳。长此以往,曾国藩自然是沉醉在声色犬马之中不可自拔。甚至而言,他还学其他官员,不仅纳了小妾,还在青楼里公开包养了好几个情人,玩的是不亦乐乎。



如果照这样继续下去,曾国藩估计也就是清朝那些醉生梦死官员中的一员,他的名字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更不会被我们大家所熟知。但是,在曾国藩三十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他下定决心痛定思痛,并积极做出改变,最终才成为后来“晚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文正。

在曾国藩三十岁的时候,他已经逐渐在京城站稳脚跟,所以他特意把自己的父亲接到京城来游玩数月。但是,他的父亲仅仅住了几天,就直接回了老家,这让曾国藩大为不解。他一直询问父亲回家的原因,但父亲却什么也不说,只是好说歹说就是要回家。最后,曾国藩只得顺从父亲的意愿。

但是,等曾国藩的父亲回到湖南老家后,就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就是劝他房事不要太频繁,不要把精力都放在女人身上,毕竟这个年龄,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或许是曾国藩家的房子隔音效果不好,又或者是曾国藩放纵得太过分,让他的父亲实在看不下去,这才出此下策。 曾国藩看到父亲的家书后,也感到非常惭愧。他再回想自己这三年来的放纵时光,硬生生把自己从一个为国为民的热血青年,脱变成一个好色的登徒子。

比如,曾经有一次,他的同事娶媳妇,大家都说这个新娘子非常漂亮,曾国藩便不依不饶的要看这个新娘子,否则就不走。

最后新郎官实在拗不过曾国藩,只好让新娘子出来拜见了下曾国藩,结果曾国藩一看这新娘子的美色,就垂涎不已,甚至晚上做梦都想着和这个新娘子共赴云雨。当然,这样的事情,在曾国藩身上还不止发生过一次。



在这种背景下,曾国藩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行为太卑鄙下作,照这样下去,自己的这一生可就毁掉了。于是,曾国藩决定洗心革面,他要“学作圣人”之志,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戒色,不能再让女人掏空自己的身体和心智。

曾国藩为成功戒色,一共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写日记,每每自己起了好色之心后,就立马写日记检讨,总而言之,曾国藩啊曾国藩,你真是太可耻了,真是妄读圣贤书。

第二件事,就是用其他方法来压制性欲,比如把美女想象成自己的姐姐妹妹,又或者是一堆腐烂的尸体,从而打消他内心的欲念。

第三件事,就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工作狂。正所谓饱暖思淫欲,如果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自然不会在想入非非。

于是,曾国藩每天勤奋读书,只要睁开眼就不停地思考工作,白天忙于操劳国家大事,晚上临摹书法写日记,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全部都化成文字记录下来,他还会给家里的每一个兄弟、子女写信,教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时间无比的充裕,以此打压邪恶的想法。

最后,皇天不负有人,曾国藩的这些举动,让他彻底脱胎换骨,从此仕途一帆风顺,十年七次升迁,连升十级,最终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并且还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最后一位集大成者。


我是赵帅锅


曾国藩,清朝的中兴名臣,又被成为“千古第一完人”,毛泽东主席曾说过 “吾与近人中独服曾文正”。可见曾氏境界成就之高超。

曾国藩本身的资质可以说很差,也可以说非常好。说资质差有个故事可以证明:说他年轻的时候晚上在家温书,有个小偷到他家偷东西,原本想着躲到房梁上等他背完了熄灯偷东西走人的,结果一遍背不过,一遍背不过,再来一遍还背不过。小偷实在忍不了了,从房梁上溜下来,指着曾国藩说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我在上面听着都背过了。说完把刚才的内容完完全全的背了一遍,扬长而去,剩下曾国藩石化当场。

但是说他资质好其实也可以从这个故事里看出来,因为成功的捷径就是肯下笨功夫,郭靖怎么成为绝世高手的,曾国藩就是怎么成为中兴名臣的。而且郭靖和曾国藩真的就没有天赋吗,未必见得。爱因斯坦说过“没有那百分之一的天才,即便是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也没啥用”,很明显,郭靖和曾国藩都在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后成功了,说明他们原本也是具备百分之一的天才的,只是不明显,何况他们还比别人多了勤奋这一天赋呢。

尼采说过“人是从禽兽走向圣人的一条纽带”,曾国藩也说过“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东西方两位哲人在这一点上竟然出奇的一致。大家注意了 ,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说成不了圣贤干脆不如当个禽兽,而是说 如果成不了圣贤那就跟禽兽无异,是鼓励自己成为圣贤的话。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样,不是说人要是不为自己着想就天诛地灭,而是说人如果不是不断的修炼自己打磨自己提高自己,那才会天诛地灭呢。

说到这里曾国藩戒色的过程基本上也可以推断出来了,天生不是圣人就要下笨功夫,肯一点一点的去打磨自己,监督自己,一点一滴的提高自己的修为,终至于彻底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而成为一代圣哲。至于是不是真弄个小本本天天自己记录思想问题,自我批判,那只是手段,是表现,真正的原因还是内地里下定决心百折不挠的笨功夫真功夫起的作用。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浅见,欢迎有识之士共同交流提高。


盘达说


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毛病的?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是中国迈向工业化的先驱,号称晚清四大名臣之首。

虽然他是一代名臣,但他却十分好色,为了改掉这个毛病,他付出了很多代价,最后成功地“戒色”,成为史上的一段佳话。

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毛病的呢?其实,大致上分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严格的自我管束和自我监督。曾国藩不是口头给自己定规矩,而是采用了“记日记”和反省的方式来监督自己不要“越轨”。

他把好色当成一种禽兽之行,在思想上约束自己,他曾对自己说:

“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

道光22年的一天,他忍不住和一个女人在一起,回来后痛骂自己是禽兽。

除此之外,他平时和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也严格管束自己,和其他的女人更保持距离。

慢慢地,他就具有了很强的自控能力,修身渐入高超境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律”,从而以自律达到戒色的目的。


第二,通过移情“家事国事”达到戒色目的。曾国藩从小立志高远,以中国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实现人生的理想。

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经营家庭和国家上面,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就是典例。

他还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艘轮船和第一所兵工学堂,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些事关国家的事情让他的精力得到分散,他自然不用多想关于“女色”的事情。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方法就是典型的“移置”。好色的能量被转移到其他的地方,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的来说,曾国藩算是实用了内外制衡的策略来戒色。

对内自我约束,对外则积极做事,试图通过做事来分散注意力。内外合力,方见奇效。


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恐怕曾国藩都会失败。


东方大史


曾国藩一代大儒,其实也是和凡俗男人一样好色的,他被称之为圣人一方面是成就所然,另外一方面其实就极度的自律、自省,这也是他能够戒色的利器。

食色,性也。

几乎所有的正常男人都好色,这很正常,而且无可厚非,只要有那个能力、精力和财力,男人们都好这一口。但是,色又是世间给予道德束缚最多的。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非常好色,甚至连他爹都知道,其实可以理解,曾国藩年纪轻轻就读书中举,入仕后更是春风得意,成年政策男人嘛,不但有需要,而且在那个年代里,对女色的喜好几乎都是达官显贵们的业余爱好。

曾国藩也不例外,他不但好色,还主动参与一些“荤、素”活动,甚至连朋友,同僚结婚娶媳妇,他总会去看看热闹,甚至非要看看新娘子的容貌,起哄闹洞房都是常有的事。

当曾国藩还是一个低级官员的时候,曾经请直接的父亲到京城与自己同住,打算奉养终身,可是没过几天,老父亲执意要回湖南老家,曾国藩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有拗不过父亲归乡心切,只得答应。

曾国藩的老父亲回去后,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主动提到要曾国藩年纪轻轻要注意身体,不要沉迷于房事,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为国家出力,建功立业。

曾国藩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好色到了如此的地步,每夜的房事连老父亲都听闻了,曾国藩很是自省,而且把这件事情记录到了自己的日记里。

曾国藩决心改掉好色的毛病,对于一个健壮的男人来说,对女色的控制需要极大的自律和自制能力,曾国藩的方法很简单:做事情让自己分心

他一有空闲就读书,写字,既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又能够打发掉很多空闲时间,这种方式非常科学,男人的那种出息其实是一瞬间的,只要过了那个时间点,也就没有对女色的过多渴望了。

曾国藩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写日记,通过记录每天自己的想法以及内心活动来压抑色心,这一点有点心理学的原理。当一个人把自己内心最为渴望的东西写于纸上的时候,其实内心的那种强烈欲望可以得到缓解和释放。

曾国藩通过自己强大的自律性和自制力让他逐渐的改掉了自己好色的毛病,但是不可能一点女色不粘,这不符合人性。

曾国藩后来大破太平天国,攻入天京,为大清朝建立了不世功勋,他的属下给他送了几个貌美的女子,曾国藩还是笑纳了,而且还整得满朝皆知,他的做法既是自己本性的一次释放,更是对清朝廷的一种暗示,曾国藩只是一介俗人,无意威胁清廷。

色,是人性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应该食之有度,取之有道才为君子作为。


沉墨I方之城


说到曾国藩戒色这件事,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

话说曾国藩考上进士,当了京官,他就开始飘了。

确切地说,那也不算是飘,毕竟一个寒门学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本就应该享受美好而幸福的生活。

最主要的是,曾国藩那时候三十多岁,正是人生最为得意,精力最为充沛之时。

他即是大官又是才子,再加上他的身份以及他的交际圈,难免会经常出入交际场合。

当然了,在古代的时候,这也不叫事。

毕竟古时候大部分官员都是三妻四妾的。当时的曾国藩,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好色这件事,没办法大环境就是那个样子。

其实曾国藩知道自己好色这件事,是来自父亲的一封家书。

那时候,他的父亲在曾国藩所在的京城的家里小住了几日,然后就离开了。

曾国藩也是云里雾里的,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要离开?他有问过父亲,父亲并没有告诉他。

曾国藩的父亲到家没几天,就给曾国藩写来了一封信。

大意就是让他多注意身体,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女人的身上。

尽管曾国藩的父亲说的很委婉。

但是,当曾国藩看到自己的父亲在劝解自己这件事的时候,他还是觉得羞愧难当的。

于是,他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种种,你还别说,他在男女方面还真的没有加以节制过。

他还清晰的记着刚发生过没多久的一件事,他的一个同事,要结婚了。

然后曾国藩就参加婚礼去了,可是,当曾国藩看到人家的新娘子的时候,他就不由得想入非非了。

还有其他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曾国藩越想越不多。

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走到今天不容易。难道就是为了今日这种生活吗?

这肯定不是曾国藩想要的了,他懂得了应该把更多的事情,放在给国家效力上。

所以,曾国藩就开始戒色了。

那他又是怎么戒色的呢?

曾国藩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让自己有空闲。若是处理完国事,就记家书,然后读圣贤书。若是还有时间。就静坐,静以修心,俭以养德。

其实曾国藩就是在静坐的时候,把色给戒掉的。

他静坐的时候,都能达到心如止水的地步。说实话,若是你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你也可以,不信就试试。


汉史趣闻


曾国藩深知自己有三大缺点:性情浮躁,坐不住;傲慢自大,修养不佳;与人交往虚伪不实,容易言不由衷;这些缺点自己都设置了规则制度来加以矫正,然在修正的过程中,曾国藩却发现,这三大缺点改下去假以时日并不困难,而自己另外一大缺点——“好色”,改起来才更为痛苦。

想曾国藩刚三十岁,血气方刚,戒色又谈何容易。可已经说了自己要做圣人,不能光喊口号。曾国藩于是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把自己每日与色相关的东西都记录在日记本里,从而警醒自己。

例如在朋友家,曾国藩记载:看到主妇,“注视数次,大无礼”。在另一家,曾国藩见到了几个漂亮姬妾,“目屡邪视”,于是都一一在日记里猛批评了自己:“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久而久之,曾国藩就逐渐有了看他人妻妾不能容忍的习性,甚至对于自己的夫妻恩爱,也开始战战兢兢来。

曾国藩大彻大悟后,逐渐明白了“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的道理。可生而为人,孰能无过。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四,这天,曾国藩却意外犯戒了,他为此在日记里大骂了自己一次。他在日记里记录,那一天,自己早起读了读书,没有所得,而“午初,人欲横炽,不复能制”,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遂骂自己“真禽兽矣!”

如今看来,这圣人曾国藩戒色的法宝,倒也简单,一旦自己发生有违背戒色的事,他回家就立刻记下来,再痛切自责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