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幹部當起臨時“大管家”這個男人太細心

杭州網訊“集中隔離”這個詞,在有些人眼中可能是“風險”的代名詞,但關鍵時刻,總有這麼一些人願意挺身而出,街道區域發展與治理中心主任陳琦就是其中之一。

為更好防控疫情發展,江乾區凱旋街道在轄區設置了一處集中隔離觀察點,防控“徵集令”發出後,陳琦主動申請到集中隔離觀察點工作。

陳琦是一名退伍軍人,樸實的他就想為疫情防控多做點實事。“我不是醫生,沒辦法做一些專業的事情。但是,如果我能負責入住隔離點群眾的日常所需,做好居民與社區、街道溝通的橋樑,我覺得也很有意義。”

走的時候,他帶了本小本子上,上面記滿了他能夠想到和問到的防疫措施和注意事項。“誰說男人一定粗心,你看看我們陳主任多細心!” 陳琦的同事也對他刮目相看。

街道干部当起临时“大管家”这个男人太细心

抵達後的第一時間,陳琦就承擔起了“大管家”的職責,聯合公安、城管、醫護人員等啟動了集中觀察點處置應急預案,有效落實人員具體分工;成立醫護、安防、應急維穩、消殺和後勤保障等工作小組。

除了值班人員,每天陳琦都是最晚入睡的人,往往凌晨兩三點,他還在忙碌著收尾工作。

“小年輕們都不容易,都做得很認真很辛苦,需要早點休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58歲的陳琦,在隔離前的幾天,剛把自己84歲的患有糖尿病的老母親從醫院接回家。“以前都是我做飯、照顧我媽,現在我拜託我姐了。其實我姐辛苦,要從很遠的地方趕來,要照顧媽很久了......”談到母親,一向堅強的陳琦,有些哽咽。

街道干部当起临时“大管家”这个男人太细心

每天,工作人員們總會隔著門耐心地詢問缺什麼。“遇上被隔離這事兒,心裡肯定是害怕的。我們也希望通過服務,讓他們感受到政府時刻在關心保護著他們。”

點內有一位老人,牙口不便,吃不了硬飯,還是個糖尿病患者,他就特意和供餐人員商量,每頓飯都單獨為老人做一份軟糯的南瓜。

另外一對夫妻,由於身體狀況吃不下飯,工作人員就貼心進行特殊照顧,單獨為他們加餐。讓這群“特殊”的住戶能一直感受到來自組織的溫暖。

後續,陳琦和他的戰友們還將迎來第二批“暫住的朋友”。“我要把團隊裡的所有人都平平安安帶回去,一個都不能少。”陳琦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