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即將到來,放鴨子真的管用嗎?

Ms莎莎


鴨子不解決根本問題,蝗蟲數量巨大,誰家有多少鴨子,能管多大的面積,顯然,杯水解不了車薪。


理想無限延伸


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了特大蝗災,除採取化學藥物外,由一群群牧雞、牧鴨組成的“生物部隊”也在新疆的“滅蝗大戰”中大顯身手。當時,經省農科院的牽線搭橋,浙江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村養鴨大戶楊大元所養的3萬隻“鴨兵”作為滅蝗“戰士”分批登上飛機,空運至新疆災區。

有浙江鴨參與的十萬“鴨子大軍”在新疆草原投入戰鬥後,效果明顯。到當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萬畝優質草原上地毯般覆蓋的蝗蟲被鴨子徹底殲滅。鴨子成了新疆“抗蝗救災”的英雄

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當時指出:鴨子捕蝗能力強、捕食量大、“軍”紀嚴明,出動鴨子是草原清剿蝗蟲、保護生態最為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據當地牧民們介紹,鴨子吃蝗蟲的場面是很有看頭的。草場上,鴨掌踏過之處,蝗蟲紛紛跳起來,鴨子用它彈簧般靈活的脖頸在空中啄食,猶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夾蒼蠅般彈無虛發。

“鴨子每天進食兩次,早上四五點鐘,天剛露明,鴨子們就自己出去吃蝗蟲,幾個小時後,就到附近的小河溝裡喝水、休息,下午7點多鴨子再次出動,直到晚上9點多太陽落山時才回來。一隻鴨子一口氣能吃100多隻蝗蟲。”第一次養鴨的牧民馬永剛對鴨子的守紀律性深感驚奇,他說“鴨子太自覺了,我幾乎不用費心,它們出去、回來全是分成幾個縱隊,每個隊中鴨子一隻跟著一隻,真像訓練有素的部隊。”





大號海苔


歷史上,水災、旱災和蝗災,並稱為對農業生產危害最大的三種災害。傳統農業講究深耕細作,同時又不得不“靠天吃飯”。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我們的祖先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營,其中便包括如何應對蝗災。正因如此,前蘇聯學者曾提出——“最早的治蝗知識起源於中國”。

古人如何戰勝蝗災?除了火燒、藥殺,最聰明的法子竟是放鴨子!

  大家雖然對蝗蟲都很熟悉,但卻很難想象這種看似弱小的生物,竟是危害極大的世界性害蟲。從生物學上來講,蝗蟲屬於昆蟲綱、蝗科,體長約在5~11釐米之間,身體多呈綠色或黃褐色,善於咀嚼,跳躍性強,且具備飛行能力。世界上的蝗蟲種類很多,大概有一萬多種,幾乎遍佈世界各個國家的角落,其中僅我國便有三百餘種。

  蝗蟲靠啃噬植物莖葉為生,繁殖能力超強,一旦環境適宜,蝗蟲便會氾濫成災,迅速吃光一切可以啃噬的莊稼和植物,然後繼續向其他地方侵襲。蝗災一旦爆發,便會給農生產帶來巨大危害,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於絕收!更為可怕的是,古代糧食產量原本就有限,一旦出現大範圍的減產或絕收,將會造成一系列連鎖反應。正因如此,古代一直重視防治蝗災。

古人如何戰勝蝗災?除了火燒、藥殺,最聰明的法子竟是放鴨子!

  查閱史書可知,我國曆史上曾發生過多次蝗災,而蝗災最為頻繁的地區主要集中於黃河流域,尤以今河南、河北和山東三省最為多發。由於蝗災嚴重影響歷代的農業生產,會引發饑荒和瘟疫,因而如何及時有效地消滅蝗災,一直備受歷代統治者重視。

  在應對蝗災的方式上,不同時代、不同地區和不同認知的人們,自然也是有區別的。由於歷史的侷限性,人們對蝗災產生的原因曾長期費解。與面對其他災害一樣,缺乏相關知識的人們,在面對鋪天蓋地的蝗蟲時,有時會跑去廟宇燒香祭拜,祈求神祇保佑。當然,這種做法顯然是與救災背道而馳的。

古人如何戰勝蝗災?除了火燒、藥殺,最聰明的法子竟是放鴨子!


Da愛小袁


蝗災放鴨子當然管用,2000年新疆鬧蝗災,浙江派飛機運送了幾萬只鴨子,趕去新疆吃蝗蟲。把幾萬只鴨子放到蟲害嚴重的地裡,收到了很好的治蝗效果!

鴨子是蝗蟲的剋星,鴨子食量大,消化快,捕食能力也不弱。如果蝗災真的到來,放鴨子可以減少蝗蟲對農作物的危害。


風大迷人眼


我覺得災難來了我們應該拳打腳踢,採取綜合手段才能一招致勝,單憑政府和某單位不行,需要全民參與,首先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預警機制,在蝗蟲到來之前,能夠提供準確的入侵信息,當蝗蟲來襲時有充足的時間啟動應急機制,方法上,採取多種手段用,並組織全民參與與監督,最後做好善後


鄉野黃先森


能解決一部分,但是想靠鴨子解決問題,恐怕有點太樂觀了。一般情況下,蝗災的蝗蟲都是飛蝗,不光能在地上吃,它們的飛行能力也很強的,想想,密密麻麻的飛蝗,多麼的可怕。所以治理蝗災,還需要多方面考慮,生物治理,化學制劑治理多重考慮,綜合解決,才能很好的治理的好。


海蠣子很新鮮


不管用、還是用藥消滅要好些、因為蝗蟲螞蚱、這傢伙到處飛、雞、鴨、又不會飛、消滅不了、所以不管用、


康平85


少量的可以,像印度這次的量,需要太多鴨子了,沒有農藥見效快。


居家男生


放雞可以,鴨子是有水才行


桂南豹


我覺得,張網即可,過來一網打盡,放鍋裡炸,不要便宜了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