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召,必有应

​2020年的春天,神州大地被疫情的阴霾笼罩。在与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战斗的过程中,许多年轻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主动请缨,深入疫情防控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文化部门,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积极落实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抽调4名党员干部支援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这些党员干部用自身行动践行“若有召,必有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初心勇挑“战疫”重担,在疫情防控前线发光发热。

若有召,必有应


赖远美:争当社区“守门人”


“我报名!”2月8日晚,当得知社区防疫工作需要支援,赖远美在微信群里秒回报名,面对大家的点赞,她说:“我是党员,应该的。”

赖远美,是光明区图书馆活动组的工作人员,平时负责策划开展各项读者活动,也是光明区“寻找光明记忆”项目的主力工作人员。


从2015年加入“寻找光明记忆”项目组,赖远美跟随项目组总负责人、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任陈瑛走街串巷,探寻光明区老建筑、旧村落、老农场,收集留存光明文化历史。

报名成功的当晚,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快上手工作,赖远美提前做了功课,学习了深圳市加强社区小区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与工作指引。次日一早,赖远美即来到马田街道石家社区防疫驻点报到,开始与社区防疫人员并肩工作。

节后,返深人员渐渐走向高峰,各住宅小区和城中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赖远美知道,自己只是这场“战”疫中一枚螺丝钉,虽然微小,但是也不可或缺。在社区工作时,她负责上石家村岗亭监测点,每天登记进出人员,并负责测温、宣传资料派发、车辆检查、数据统计汇报等工作。

上石家村关卡的人员流动比较大,工作内容看似简单,却每天要重复五、六百次,及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全程认真执行“十个一律”,赖远美认为,耐心、细心、不怯场是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

若有召,必有应


在工作总,赖远美细心观察,耐心细致,当出入社区的流动人员对登记与测温表示不理解甚至焦躁发怒时,她都会进行耐心的解释与安抚;下雨天,看到有群众冒雨在出入口外等人,她则跑过去让其走进监测点避雨,递过纸巾并嘱咐他们在特殊时期千万注意保护自己,不要感冒了;一些老人不方便或者不懂手机操作,她就主动替他们扫码登记。

“社区关卡防疫人员多为男同志,像赖远美这样的女同志比较少,她心思细腻,态度温和,在防疫工作中与群众保持缓和、良好的沟通,让他们理解并支持我们的抗疫工作。”与赖远美在一起工作的社区人员说。

面对肯定,赖远美只是说:“大家都在抗疫一线,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是一名党员,不能让入党誓词成为空话,必须与大家共同坚守战‘疫’。”赖远美就这样,以朴素的行动表白光明。

若有召,必有应


胡慧茹:做好企业“守护者”


“疫情无小事,大家平安最重要。”面对企业工作人员说的辛苦了,胡慧茹总这么回答。

大年初十,胡慧茹响应号召,下沉一线支援玉塘街道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等相关工作。在快速熟悉工作流程之后,胡慧茹第一时间与对接企业法人进行联系,了解企业最新的防疫情况、人员动向等。

在工作中,她发现名单内有一家企业显示已搬迁,但是她到园区现场核查时,却发现该企业牌子仍挂着。心存疑问的胡慧茹立刻与门卫核实,发现此企业并未搬迁,但门卫无法提供企业联系人方式。

若有召,必有应


经过多次走访、询问,门卫终于答应帮忙联系该企业员工。经核实,该企业并未搬迁,由于是某总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子公司只在总公司内共同报送企业信息,并未单独以子公司名义报送,故社区无该企业登记信息。

了解具体情况后,胡慧茹第一时间将核查结果上报党支部,同时联系社区更新该企业最新情况。就这样,胡慧茹坚持对名单上的每一家企业现场核查,做到不遗漏一家企业、不遗漏一个人。


若有召,必有应


胡慧茹是光明区文化馆活动组的组长,也是一名党员,平时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也多次担任大型群众活动的主持人。平时活跃在文化舞台,现在又冲在防疫一线。

“每天走访企业,了解企业最新情况,了解员工动向,做好企业复工指引等,这些看上去都是很小很琐碎的事情,但是我认为疫情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责任重大,我希望早日看到大家摘下口罩谈笑风生的那天。”胡慧茹表示。(郭洁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