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去世,哭不出来被一些人说三道四怎么办?

忧郁寡欢的人


不要理会他们。我父亲走的时候,我也没有哭出来,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哭呢?我以沉默代替了回答。亲人离世,痛哭代表你很悲伤,没有痛哭不代表你不悲伤。哭与不哭只是形式,对亲人的感情,你心里最清楚,所以不用在乎别人说三到四。


墨海远航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问心无愧,不必在意别人的说三道四。

我老公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五岁那年,他爸死于一场意外,不久,他妈妈就远嫁他乡了。留下他和爷爷相依为命。在他28岁那年,80多岁的爷爷突然说身体不适,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已是胃癌晚期。从医院回来,他就一门心思都在爷爷身上,白天给爷爷做吃送喝,洗衣服,换尿布,剪脚、手指甲,听他说话,陪他聊天;夜里在爷爷床前,为其擦屎端尿,换衣掖被;尽心尽力,无微不至。村子里的好多人都晓得他是一个大孝子,但是,他爷爷老去那天,看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亲戚朋友,他心里特别清楚发生了什么,可就是哭不出来。

有人说他,是悲伤过度,就是“哀莫大于心死”的那种感觉吧。后来问及他,他说也说不出啥滋味,反正心里也知道是爷爷死了,也知道他这一走,一辈子就甭想再见到他老人家了,也知道悲伤难过,就是欲哭无泪,后来也就不哭了;心里总觉得空空的,大脑也好像停滞了一样;不想吃不想喝,不想动不想说话,也不想哭,就那样傻傻的发着呆,万事万物都好像对他无关似的,他就想这样,像是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

但也有哪些爱嚼舌根的闲人,说他傻,不孝顺,不通人情事理,连他爷爷死了,都不知道哭一声。 其实,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

可能就像某个心理学家所言,这是一种情感隔离。就是当我们的情绪达到一定的极限时,我们的情感就会与大脑的意识隔离开来,这种情况就会出现。比如亲人去世,因为悲伤的情绪瞬间达到极限,不愿意接受噩耗,大脑就会自动进行情感隔离。换一种说法,这也可以说是一种逃避,逃避亲人离去这样一个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事实。

要不,就是对人对事都看得比较通透的那种,认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既然无法改变,就顺其自然。活着尽自己所能的照顾好亲人,孝敬好老人,让亲人在有生之年过的更舒服、活得更开心一些,给自己的余生少留一些遗憾,足矣。

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议论里。自己对亲人好不好,自己知道,亲人也知道;别人无论怎么说三道四,他们都不会,也没这个义务替咱们赡养老人,只不过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我们身边也有那么一些无聊的人,总爱把别人的喜怒哀乐,当做自己茶余饭后的谈资。只需做好自己,不必在意太多。问心无愧,坦然相对。


沉淀百味


至亲去世,难过是真的,会哭不出来也是真的,经历过的人都懂得这种感受,没必要去在乎那些说三道四的人。那些还有闲情对着你挑三拣四,说明这件事对他们来说不是天大的事。

第一次经历至亲去世,是在我16岁时奶奶的病逝。我在外地上学期间接到爸爸的电话,让我请假回家。我没敢耽误,当天就收拾行李坐了火车连夜赶了回来。

当时奶奶在医院已经住了两个多月,后来听爸爸说,在两天的时间里,医生下了几个病危通知书,并建议爸爸兄弟几个把奶奶转到重症监护室,但不建议动手术。但是爸爸他们私底下找医生确认了一遍又一遍,奶奶的病究竟还能不能救回来?因为进了重症监护室就要上呼吸机一类的机器,爸爸不怕花钱,但是怕奶奶受罪!

奶奶的意识一直都很清醒,当她听到爸爸他们之间的谈话,就当机立断,回家!不治病了!爸爸后来告诉我,奶奶是不想拖累他们兄弟几人,明明知道看不好还要在医院受罪,白白浪费钱。

最后还是医生吐口,奶奶的病没有希望了,爸爸他们才下决心带奶奶回家。

我到现在都记得奶奶临终前的模样。回家后奶奶躺在她的房间里,说白了就是在熬时间,但是我觉得奶奶是在等她所有的子孙到齐,当时我还有两个堂哥在外地没到家。

奶奶在家里度过了两天一夜,最后一天上午,哥哥们都回来了,所有人到齐围在她身边,她很安详地去了。

可能因为是自己的至亲,从头到尾都没有觉得害怕。我在奶奶身边守了最后的两个晚上。面对他人时,我是真的和从前一样,应该让人感觉不到我的难过吧。但是自从知道奶奶不行了,到她去世,心里就一直空空的。夜深人静躺在她的旁边的地上,想起从小到大奶奶和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眼泪就在不停地往下掉。

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总是会梦到奶奶。每次回到家看到奶奶用过的东西,心里真的说不出有多空落。

想起很久之前看过的一段话:“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摇曳的绿萝,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小丽爱絮叨


不请自来。亲人也分类的,打交道少的,包括很少相处长辈没有向晚辈付出的,自然没什么感情,只是亲戚关系在那里。当然也有后知后觉的。爷爷过世时,我十七岁,眼泪掉不下来,和爷爷相处不多,爷爷也不是很疼我,直到我32岁,看着爷爷的遗像,才泪流满面,情不知所起的眼泪,可能内心觉得这眼泪是还给当年的


兔子小姐202766747


我妈妈去世,我哭的头疼脑袋发昏,感觉像要死去一样,后来我慢慢的控制自己,适应这个形势,妈妈出殡那一天,我走在路上,没有像有些人那样哭天抹泪,可能有人会说三道四,但是我觉得于心无愧,我哭死妈妈心疼,别人只是看笑话,与其这样,不如平平静静送妈妈上路。你说对不对


佛灯1965


亲人去世,哭不出来都是正常的事,不是哭的死去活来才证明你对亲人多么尽心,多么亲近,多么孝敬。哭,是给别人看的。别人怎会体会、了解你的内心?事情正常面对、妥善处理就好。

亲人去世哭不出来一般有以下情况


你跟去世亲人没有那么深的感情。


接触少,没有过多往来,感情都是处出来的,没有给过你什么值得记忆的过往。自然,不走心,没有触到泪腺。


跟去世亲人感情深厚,过度辈伤。


由于极度伤心,经常以泪洗面,经过一段时间,眼泪哭干,慢慢以经从内心接受要离开的事情,就变的从容坚强起来。

你对去世亲做到尽心尽力,没事任何亏欠和内疚。

你对去世亲人生前、去世后一切该做的都尽力做好,无愧于心了。以放下执念,人终归都要走。

亲人去世,处理善后场面时,不一定要哭天喊地,脸上总要带着眼泪面对。保持凝重,沉默,就是对逝者的尊重。


叶子心事


亲人去世,哭也无助、哀也徒然。与其大声的哭喊哀叫,倒不如亲人在世时多尽一些孝道,哪怕是一顿饭、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都是对亲人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善待。当然了,亲人过世,嚎啕大哭,是过度思念亲人的一种本能的自然流露,无可置否。但是它并不意味着哭的痛不欲生了,就是所谓的“孝道”,而哭不出声来就是不孝了。嚎啕大哭和哭不出声来都不是“孝道”的标准。“孝道”不是走秀,不是给外人看,它是发自内心对亲人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品行!

如果亲人在世时,你在病床前喂汤喂饭、端屎端尿……确确实实的忙前忙后了,做饭一个子女或者是配偶应尽的责任、义务了,亲人去世了,即便哭不出声来,别人也不会说三道四的,退一步讲,即便是别人说三道四了,自己的心里也坦然,根本不会把别人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的。相反如果哭不出声来,又怕别人说三道四,证明自己心里虚的慌,可以毫无遮掩的说:证明亲人在世是掺杂着某些没有尽到责任、义务的成分在里面,要不然何以惧怕别人的说三道四呢?何以某些人的说三道四而六神无主呢?

总之,亲人在世时,改善亲人的生活,尤其是行动不便的亲人,多陪陪他们,才是挽留亲人多驻一时最孝道的方法。不要等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给自己就遗憾,更不要去纠结亲人去世,哭不出声来别人说三道四的碎言。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做最好的自己。



春暖花开sunflower


哭不哭主要看个人,每个人的泪点不一样,而且哭也不能单单只是为了哭。

有的人没哭,他的心里悲痛万分,可不知为何就是哭不出来,可能是因为与逝者生前的种种,可能是与逝者的某个回忆导致他们真的哭不出来。

而有的人哭了,他不一定是真情实感的,可能是鳄鱼的眼泪,亦可能仅仅是为了逃避世人的言语(这也不排除是第一种人,但也无伤大雅);但是有的地方的封建习俗便就是如此,这里还是不加讨论。

要我说的话(仅就个人观点而言),周围的人说三道四,一部分是让他们周围的人觉得自己是真实的,另一部分就是前面说的封建习俗,那自然是可能被旧思想说道的。当然,也没必要和他们争论什么,遵从自己的内心也就够了。


夜明夜明夜明夜明夜明


不哭不闹不是不孝,而是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孝敬已经进到了,没留下遗憾,感觉眼泪留不留都可以,眼泪是留给那些没有孝敬父母的人淌的,因为他们感觉到忏悔,用眼泪弥补过失!感觉不死的话好好在孝顺父母,可晚了!!!




富贵吉祥249466251


亲人的去世哭不出来并不代表那个人不伤痛,伤悲有多种表达方一式:1.有的人哭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这样释放出来了,有了外在表现。2.还有的人假哭,也有呼喊声和眼泪,但这样的哭是仪式上的一种需要。3.再有一种人亲人离世从不哭,但并非他们不伤心,只是泪流在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