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織密網”守護擔當“領頭羊”——記延吉市建工街道黨工委書記崔峰

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延吉市建工街道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領頭羊”——街道黨工委書記崔峰的帶領下,迅速反應、創新舉措、落地生效,200餘街道幹部、社區工作者、非公黨員志願者“織密網”“築牢牆”“防疫情”,拉網式、地毯式排查,橫向到邊、豎向到底,撥打76000餘通電話,逐門、逐戶排查47434戶,已簽訂“房東責任書”897份,用黨員幹部的使命擔當,用為民服務的愛心奉獻“守城護地”,守望著轄區11萬餘居民的生命安全,被百姓譽為不穿白大掛的“守護者”。

疫情来袭

親自搬運防疫物資

疫情来袭

正月十五到社區送湯圓

疫情来袭

陪同政法委書記孟繁友到延盛社區慰問

疫情来袭

與社區幹部一起清雪

疫情来袭

凌晨12點到密接者家測體溫

做疫情防控“指揮員”,把對黨忠誠落在行動上。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每個人的正常生活。崔峰老家在和龍市,平常一直忙碌的他,春節前回到年邁的父母身邊,過一個團圓、祥和年是他最大的心願,可大年初二他突然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撇下親人,匆匆返回延吉,在親人們的牽掛中義無反顧地踏上疫情防控第一線。他深知街道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必將承擔起最基礎、最繁重、最具體的防控工作。建工街道轄區面積10.44平方公里,總人口11.2萬餘人,正值春節期間,探親返鄉人員眾多,面臨人口多、人員流動性大是最大的難題,他憑藉在公安、街道多年的工作經驗,臨危不亂、指揮有序,第一時間緊急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成立防控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全面落實責任。為充實社區一線防疫工作力量,建立書記負總責,領導班子及機關幹部包保社區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親自帶領機關幹部和社區工作者全面深入一線開展防控排查。同時,向全街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出《‘我是黨員,我先上!’——致全街廣大黨員的一封信》,號召黨員勇做直面危險的“逆行者”,共克時艱的“衝鋒者”,保護群眾的“守衛者”。

做疫情防控“戰鬥員”,把初心使命寫在崗位上。為更好地掌握轄區內春節返鄉人員尤其是武漢等疫區返鄉的重點人員,他帶領街區工作人員迅速展開摸排管控工作,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小區微網格、樓棟黨小組、樓道長五級社區治理網格優勢進行精準排查。依託“一組三網”,即組建專項排查小組,用好“實有人口數據網”“基層社區工作網”“群眾群防群治網”三張網,加強聯防聯控,每家每戶開展摸排,對重點地區人員、返延人員逐一核實,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創新實施“房東責任制”,通過落實房東責任,精準掌握來(返)延人員情況,提高排查準確率,得到市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並在全市推廣。針對無物業小區,創新實行“6+1”包保責任制,街道領導、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非公黨組織、精準對接單位、執法中隊、民警,動員街區多方資源包保無物業小區,深入83個無物業小區開展排查、消殺、勸導等工作,織密疫情防控這張大網,形成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

做疫情防控“服務員”,把百姓所需送到家門上。疫情防控阻擊戰的20多個日日夜夜,崔峰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沒吃過一頓安穩飯,愛人經常換著樣給他做平時愛吃的可口飯菜,可他還是沒有食慾,在公安爬冰臥雪落下的“老胃病”還經常跟他“較勁”,黑眼圈也是那時留下的“紀念”,人都瘦了七八斤,可他心裡裝的卻全是百姓,把群眾的難事當成家事,“隔離不隔愛”。他時刻關心身邊同志冷暖、關懷百姓所需,卻惟獨不考慮自己。疫情防控初期,在延春社區世雅公寓小區發現一位密切接觸者,當時已臨近午夜,街道辦事處主任陳新宇正準備和社區衛生站的醫護人員前往,但崔鋒硬要親自去,並對陳新宇說,大半夜的一個女同志去不方便,還是我去。班子間的呵護和關心油然而生,有困難、有危險我上。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記錄的密密麻麻的全是疫情防控情況。他常說,社區就是疫情防控戰“最後一公里”的衝刺點,政策能不能落實好、疫情能不能控制住、百姓能不能安全,關鍵就看我們。他每天帶領街道包保幹部、社區黨員、在職黨員、居民黨員、非公黨員組成的黨員先鋒服務隊,對重點居家隔離的人員和有需求的廣大居民群眾進行情緒安撫、解釋溝通、隨訪需求、關注身體、上門測溫、送防護品,提供代購蔬菜、生活用品等點單式貼心服務。每天對單元樓道、轄區超市、人員密集場所等公共區域和無物業小區進行集中消殺,給群眾吃下了“定心丸”。

組織協調有他,入戶排查有他,政策宣傳有他,應急處理有他,他的身影日夜活躍在街區防控一線的街頭巷尾、居家住戶,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來抓。截止目前,建工街道累計排查居民家庭47434戶、111185人,撥打7.6萬餘通電話,排查出其他疫情省份及地區來延人員總計4674人,其中,武漢及湖北省來延人員共40人,吉林省內1817人,其他疫情地區來延人員2774人。延吉外出返回人員392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