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到底有没有作用?

徐雪丹


一提到“菌”,大家总是会“谈菌色变”,其实而言完全不必如此,菌类物质有好有坏,身体的很多部位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菌群物质,比如说您的“肠道”。人体中的肠道生存着数以亿计的细菌物质,比如说您常听说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物质,它们是对于肠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的有益菌类物质,会给肠道带去一定的有益价值,也能增强肠道的免疫调节能力。正因为如此,益生菌对于肠道健康有着靠谱的作用,大家在生活中更应该偏向“了解+补充”;如何做?怎样补?科学对待益生菌,您各位应该如此作为。

提到微生物,提到菌类物质,大多数人其实对它们是害怕的,因为很多人总是认为菌类物质都是“坏”的,其实而言并非如此。肠道当中寄生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菌群,它们的总重量甚至可以达到2—3斤;对于肠道菌群来说,分类较多,意义不同。

肠道菌群可以分为几种?

  • 有益菌群:

说到肠道菌群,先来说“有益菌群”,有益菌群是长期居住在肠道中的优势菌群,而且也是身体当中不可缺少的那一部分物质,它们在身体中可以体现的是“营养及免疫调节作用”;这其中类似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都包含在其中。

  •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

这类菌群比较特殊,它们属于是肠道非优势菌群,比如肠杆菌、肠球菌等物质,这类微生物一般在肠道微生态平衡时是无害的,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 致病菌群:

这类菌群多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所以它们被称之为过路菌,一般不会常住于肠道中,比如说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菌群,对于身体有害。

益生菌对于身体(肠道)有哪些作用?

请您知晓一个问题,在正常的情况下,胃肠道中绝大多数的细菌物质对于人体是有益的。

  • 可以抑制有害菌群的生成:

益生菌,一种好的菌群物质,也是肠道当中的优势菌群,它们可以和肠道黏膜结合构成防御生物屏障,这样一来就能够阻挡致病菌进入人体,而且也能够抑制条件致病菌物质过度生长,对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

  • 促进并激活身体的免疫力:


肠道菌群,特别是有益菌群在被动防御的过程中会刺激肠道当中的淋巴器官,从而可以增加免疫球蛋白在血浆和肠道黏膜中的水平,将您的免疫系统调节为一种活跃状态,这样可以更靠谱的地域外界入侵的病原菌。

  • 为您的肠道提供营养物质:

肠道菌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质,它们对于肠道来说有着营养与调节作用,益生菌物质经过代谢会产酸,从而就会降低肠道中的PH值,这样一来就更有利于矿物质钙铁以及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程度;另外某些益生菌物质还能够合成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对于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有着积极的作用。

  • 抗菌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因生菌物质可以在身体当中生成细菌素等有些抗菌物质,这些物质在身体中能够抑制所谓的致病菌的生长,并且还能够降低它的毒性。

有些习惯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1. 吃的太过油腻,脂肪摄入过多。

  2. 饮食不够安全卫生,总是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品。
  3. 加工类食品进食过多,膳食纤维类物质摄入不足。
  4. 存在喝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5. 运动不足,肠道蠕动能力不够完美。

言说于此,您会发现,肠道益生菌对于肠道健康很重要,对于身体而言也很关键;所以生活中更要请您拒绝不良生活习惯,靠谱保护肠道益生菌,还原您的肠道健康。


王思露营养师


我女儿拉过脐带屎以后,黄疸值也不算高,大夫还是让吃了因栀黄,喝了一瓶就拉肚子了,就没再喝了,可是一直拉到了五个月多,各种益生菌也吃过了,连阿莫西林,斯密达都吃了,还是照拉,五个多月开始添加米粉,今天是第二天,就开始不拉了,现在是一天一次,都不知道益生菌吃多了到底好不好。


细雨中的承诺


益生菌的作用被人传的神乎其神,其实他真正得到证实的,是以下三种作用:


1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健康的肠胃,益生菌与有害菌是处在一个平衡状态上的,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肠道环境。

而当机体状态下降(比如感冒),或者在外面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有害细菌数量就会增加甚至变强。

脱离了益生菌管控范围的有害菌,就像放飞的野孩子,在肠胃里一通搅和,留下一个灾难过后般的现场。

肠道菌群失去平衡,人体就会出现腹泻、腹痛的健康问题。

这个时候补充一些益生菌,就像打仗的时候及时提供了后援,有益菌占到了优势,有害菌自然就捣不了乱了~

肠道菌群也会重新恢复平衡状态,不适症状也会得到缓解。

2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益生菌可以促进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益生菌能够合成酶类物质,这些酶类物质可以和人体肠道中的酶类物质一起,参与消化营养物质,

这就增强了肠道的消化能力,可以帮助缓解消化不良。

益生菌代谢过程中还能产生有机酸,能够降低肠道中的ph值,这样也更有利于肠道中酶类发挥作用。

3 缓解乳糖不耐受

生活中有一些小伙伴一喝牛奶就腹泻、胀气,这其实是一种乳糖不耐受的表现。

因为这些小伙伴身体中产生乳糖酶比较少,摄入牛奶之后,无法分解利用乳糖,留在肠道中的乳糖就开始“捣蛋”了。

而在乳制品中加入一些益生菌,做成酸奶、酸奶酪等,乳糖会事先被这些益生菌给分解利用,

再被人体摄入之后,这些奶制品中所含有的乳糖数量大大减少,也就不会引起乳糖不耐受了!


维他狗营养家


益生菌是指给予一定数量的、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

益生菌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微生态制剂,可以依据菌株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原籍菌制剂、共生菌制剂和真菌制剂。原籍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服用后可以直接补充原籍菌,发挥作用,如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粪链球菌等。共生菌制剂所使用的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以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能够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布拉氏酵母菌属真菌制剂,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与化学药物不同,益生菌药物为活的微生物,其作用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

益生菌可以用在治疗儿科的疾病有:腹泻病,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新生儿黄疸,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乳糖不耐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

总体来说,临床使用布拉氏酵母菌、双歧杆菌、鼠李杆菌较多,要选择活菌数目更多的益生菌更好。最好是咨询儿科医生。另外要注意,过敏体质的孩子应避免使用含有牛奶或麸质蛋白的益生菌,要阅读配料表说明书。

不做品牌推荐。


儿科医生袁绍华


你好,我是老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你得了解什么是益生菌。

相信很多人在说起益生菌的时候,一定并不陌生,甚至在很多人心中,益生菌已经成为了‘万能药’,不论是在孩子肠胃不舒服的时候、便秘的时候,还是消化不良的时候,人们都会想到用益生菌来调节。但是人们都有真正去了解益生菌的功效吗?益生菌究竟是个什么鬼?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的作用是什么,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以维持肠道的菌丛的平衡。它能活着到达小肠,并抑制有害细菌在肠内的繁殖,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

肠道中的菌群失衡就会引起细菌性腹泻,因此补充益生菌可以预防或改善腹泻情况。

给孩子添加益生菌可以改善肠胃蠕动功能,但是针对便秘严重的孩子,益生菌确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什么时候需要补充益生菌?

1. 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儿在医生的指导下需要补充益生菌:新生儿的肠道在出生时是无菌的,而早产儿获得“正常”消化道菌群的过程经常出现延迟和异常,同时在使用抗生素、喂养又延迟,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益生菌。

2. 消化不良、食道返流、肠绞痛(发生肠绞痛是因为孩子的肠胃发育还不完善)的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

3. 急性腹泻的宝宝需要补充益生菌,补充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内的菌群,从而改善腹泻情况。

4. 在抗生素治疗之后,就需要补充益生菌,因为抗生素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服用益生菌有哪些注意事项?

1. 益生菌不建议长期给宝宝吃益生菌:在身体都OK的情况下,就可以不必再补充益生菌,因为长期补充益生菌也会造成肠道功能的紊乱。

2. 不要空腹服用:益生菌的最佳生长温度和人类肠道正常温度相近,大约是37℃,因此服用的水温最好在40℃以下。

3. 不要与抗生素等药物同服:因为抗生素杀细菌,无论好坏,最好间隔2小时在服用。

4. 不要和思密达同服:因为思密达是一种吸附剂,会将肠道内的细菌、病毒等统统吸附走。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谢谢!!!






奋斗中的老牛


益生菌是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即可作为食品也可作为药品,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尤其是妈妈们。

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种,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布拉酵母菌、肠球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常用于儿童的益生菌制剂有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如妈咪爱)、布拉氏酵母菌散(亿活)等。其他的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如金双歧),地衣芽孢杆菌(如整肠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如常乐康),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如源首),复合乳酸菌(如聚克),嗜酸乳杆菌(如乐托尔)等。那么,益生菌有什么作用?请看逸仙药师介绍:

1、儿童腹泻:益生菌可平衡肠道菌群,预防和改善腹泻症状,可用于感染或非感染信腹泻,也可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对于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腹泻,可以同时补充益生菌和乳糖酶。

2、便秘:益生菌可以增加肠蠕动,对便秘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长期便秘的儿童,益生菌配合乳果糖服用,可以对大便有明显改善。

3、新生儿黄疸:益生菌有强化肠道免疫防御功能、帮助消除黄疸等的作用。

4、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荨麻疹、食物过敏等。2015年国际过敏组织(WAO)在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预防指南中认为,尽管目前使用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疾病的证据不足,但是推荐在以下情况使用可以获益:对于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母亲在妊娠后期、哺乳期或出生以后婴儿使用。推荐使用乳酸杆菌、乳双歧杆菌和其他双歧杆菌或混合菌株。

5、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服用益生菌,可以提高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黏膜的免疫力。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指出,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推荐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另外,有证据表明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肝性脑病、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硬化、肝衰竭肝移植、直结肠癌等具有辅助作用。


逸仙药师


益生菌食品可提供一定的预防和干预作用,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关于益生菌到底有没有作用很难做一个标准回答,因为益生菌的功效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和个体特异性,很难保证对每个人都有效。不同种属的菌株生理代谢存在一定差异,对人体的作用也有很大区别。大量研究表明,即使是同种属的不同菌株,其功能也有很大差异。

益生菌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宿主基因类型、生活环境、饮食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益生菌与肠道微生物系统及宿主和细胞的相互作用。就目前来看,个性化的益生菌干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还无法指导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挑选合适的益生菌产品。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质量也有很大差别,而且菌株来源不明,缺乏科学的研究论证。

大多数人都认为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的代名词,没有菌株意识。关于健康人群有无必要补充益生菌,首先益生菌食物是一种食品,适量食用也未尝不可,但不要过分迷信其“神奇的功效”。对于具有功能性的保健食品,我国统一认证标准是“小蓝帽标志”,所以在购买保健食品前一定要认真查看外包装。关于益生菌的作用及相关问题,详细介绍如下:

益生菌的安全性及特定作用

益生菌一直是医疗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所谓益生菌,是指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在食品制造方面,人们熟悉的大多数益生菌种类早在数千年前就已进入我们的饮食当中,如酸奶、泡菜等,长期的食用证明了其安全性。也有很多证据表明特定益生菌对特定适应症是有效的,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在2011年提出,益生菌在缓解腹泻、便秘等方面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2017年,该组织再次指出益生菌可有效防治消化道疾病。

益生菌食品的种类

在乳制品销售区,含益生菌的酸奶达20多种,各类益生菌的饼干、奶粉、糖果等也有很多,甚至连猫粮、狗粮中都有添加益生菌。益生菌的剂型包括液体、粉状、片状等,不仅能口服还可外用,主要面向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老人、产孕期妇女等,很多产品表示能“提高免疫力”、“改善阴道瘙痒”。

什么是益生元?

所谓共生就是相互需要,比如人体需要益生菌,而益生菌也需要人体提供给它养料。有利于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养料称为“益生元”,可溶性纤维素中的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糖等就属于益生元,它们主要存在于麦麸、豆类、水果、干果以及蔬菜的茎叶之中,经常摄取这些食物有利于益生菌生长,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好处。

广谱抗菌素不可长期服用

人体中的细菌大多存在于肠道中,尤其是结肠。肠道中的细菌数量超过1000种,总量高达100万亿个,如此多的细菌在人体肠道中,必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在这1000种细菌中,约90%为双歧杆菌族,它们紧贴肠壁生长,会在肠黏膜上形成一道屏障。

这不仅能阻挡致病菌入侵,而且还能产生抑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扮演着“肠道卫士”的角色。也正因如此,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的病人容易出现腹泻。这是因为广谱抗菌素除了抑制致病菌外,还抑制了保护肠道的有益菌。所以广普抗菌素大多都有规定的疗程,不可长期服用。

肠道菌对人体的作用

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比较依赖于肠道菌群作用,此外肠道菌群还与人体的新陈代谢、炎症、肿瘤等有关,当然也与肥胖、糖尿病等相关。有研究发现,二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不足,而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细菌增多。这些菌群变化会导致食物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影响糖代谢,造成糖尿病。

要不要进补益生菌食品?

从安全角度看,该类食品不会出现很大问题,因为在现有规范生产和冷链运输条件下,益生菌导致的过敏或感染事件及菌株污染问题几乎不存在。只是对于相关菌株可能缺乏更多的实验研究,所以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目前比较常用的乳酸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的功效比较明确。

从风味上看,益生菌食品是一种美味,如酸奶等。要想获得有益的益生菌补充,首先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特定菌种、足够数量和活菌。益生菌对人体的健康功效大多仍在研究之中,益生菌所含的有益菌很难通过胃液(PH值仅0.9~1.8,属于强酸)进入肠道发挥作用,即使能够通过胃液,最终到达肠道的活菌数量也比较少。

服用益生菌要注意哪些问题?

益生菌要正确存储保持规律服用,不要与抗生素同时服用,另外还要注意服用时间。有些益生菌可以在正常温度下保存,这种情况下就无需冷藏了。但有一些确实需要保持在一定温度以下才会有效,所以一定要放到冰箱中保存。购买益生菌后要查看产品包装明确存储要求,以免因存储不当而失效。对于常温保存的,要将其放在干燥的地方,不可置于阳光下。此外还要注意产品保质期,因为益生菌是活细菌,存放时间过长可能会失效。益生菌要保持规律的服用习惯才有效,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服用。益生菌与抗生素具有相互作用,一个是供应细菌,另一个则是杀灭细菌。如果两者都需要服用,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大多数抗生素要间隔6~12小时,在最后一剂抗生素后至少3小时才能服用益生菌。需要指出的是,益生菌能解决抗生素的负面作用,如消化系统疼痛、腹泻和腹胀等。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益生菌没有特殊说明,不需要冷藏的益生菌可与食物同服,当然也可单独服用。其它情况最好与食物同服,这可使它们不会因遇到胃酸而消失。因为食物会消耗胃酸,使益生菌能够继续沿消化道向下进入肠道。


jianxing2000


1、益生菌的作用: 1)抑制外来的或有害菌生长;2)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降低胆固醇;3)促进食物成分的分解和吸收,提高矿物质吸收;4)合成维生素


2、益生菌有没有敌人? 答案当然是有,而且还有2个。一个是有害菌,一个是抗生素 益生菌在肠道中定植,通过抵制有害菌,才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当益生菌稍微薄弱,就很可能会被有害菌占据主导地位,危害肠道健康。其中还有个中性菌,它呢就是个墙头草,哪边强它往哪边倒,所以维持益生菌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抗生素是所有菌群的天敌,它会杀灭所有的菌群,所以建议大家同时使用益生菌和抗生素时,一定要间隔至少2小时以上。


弱势群体:中老年人,婴儿,儿童和妇女急需补充人群:使用抗生素药物者;经常吸烟喝酒者;习惯性便秘者;办公室工作人员、电脑工作人员;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癌症化疗等疾病患者 益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益生菌一定要吃起来哦!


米子籽640


我们通常谈到的益生菌,都是指市面上各种品牌的益生菌补充剂,可以说随着商家宣传力度的加大,服用益生菌的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很多朋友认为,拉肚子的时候可以吃益生菌,便秘的时候也需要吃益生菌,孩子消化不良时可以吃益生菌,胃口不好时可以吃益生菌,免疫力不好时也是需要补充益生菌,虽然这些问题都与肠道菌群的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这些益生菌的应用里,存在着不少的益生菌滥用的问题,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应用或者可以应用益生菌制剂,应用益生菌制剂又有什么注意事项?今天就来为大家谈一下这个方面的问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下益生菌的定义,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对益生菌给出如下定义:

“摄入一定数量时,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这个概念很准确,却也很笼统,那么到底什么情况下,应用益生菌制剂会对身体健康有益,可以起到辅助治疗和改善疾病的作用,各国的共识和指南也都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指导,总体上来说,以下情况,可考虑应用益生菌制剂来改善和辅助控制疾病——

随着幽门螺杆菌耐药发生率的不断增高,科学研究也在不断寻求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其他辅助途径。研究发现,补充某些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改善幽门螺杆菌根治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减少抗生素性腹泻的发生率,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合理应用益生菌,可以有助于改善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成功率。布拉酵母菌可提高根除率,降低副作用,减少抗生 素相关性腹泻。某些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酪酸梭菌等具有一定疗效,荟萃分析发现,添加单株或多株益生菌、与对照组相比,根除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提醒:各种益生菌不同,使用也有不同的适用人群和禁忌,具体应用请遵医嘱。

2. 肝脏相关疾病

益生菌在肝脏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改善肝功能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非酒精性肝病、肝性脑病、肝硬化,肝硬化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肝衰竭肝移植患者中,由于肝脏出现问题,都伴随着肠道菌群出现紊乱,有益菌减少而一些条件致病菌称为优势菌,菌群在肠道位置也会发生移位等问题,因此,在这些肝病问题患者中,应用益生菌来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控制疾病发生发展进程。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非酒精性肝病患者,很多时候都是糖尿病,肥胖型的患者,同时往往也伴随胰岛素抵抗的问题,研究发现,对于非酒精性肝病患者,服用3个月益生菌制剂VSL#3,可以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这方面的相关临床研究和临床数据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3.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而导致的腹泻问题。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很高,在使用是抗生素的患者中,抗生素腹泻的发生率高达5%~39%。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使用益生菌能有效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目前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益生菌主要包括双 歧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链球菌、肠球菌、芽胞杆菌等。一项包含82种益生菌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荟萃研究显示,在多数情况下,单独使用乳酸杆菌或联合应用其他益生菌,能够有效的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

4.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贮袋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研究结果显示,补充适合的益生菌,对于预防和缓解上述炎症性肠病都是有明确效果的。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显示, VSL#3在溃疡性结肠炎诱导缓解、维持治疗、预防及治疗术后贮袋炎方面起一定作用,维持治疗与5-ASA疗效相当。另外,大肠埃希菌 Nissle对溃疡性结肠炎也有相当于美沙拉嗪的疗效。国内研究表明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双歧三联活菌等对炎症性常备也有确切疗效。

5.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疾病的统称,统称伴随腹痛、腹部不适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很复杂,与内脏感觉过敏、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动力异常,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食物不耐受、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脑-肠轴异常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补充益生菌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整体有效,当然也有研究表明效果不确定。益生菌对于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粘膜功能,降低内脏感觉高敏感性,改善肠道免疫功能等几个方面的作用,都是有有益于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

6. 益生菌的其他应用

除此之外,合理的补充益生菌,对于改善和辅助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和预防牛奶过敏性湿疹,调节和改善放射性肠炎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

看完上述益生菌的临床应用建议,大家就可以明白,并不是所有的肠道问题,或者免疫力低下等问题,补充益生菌都是适用的,即使是对于适用于补充益生菌的情况,益生菌补充种类的选择,对于疾病的改善、预防、调理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益生菌的应用,绝对不要抱着有病治病,没病调理的心态来应用,而是要根据身体具体情况,严格遵医嘱服用益生菌相关制剂。

很多人认为益生菌制剂是非常安全的,但实际上,作为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益生菌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益生菌的生产标准、微生物污染控制是否到位等安全性问题,都是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滥用益生菌,使用治疗不合格的益生菌,都可能会引起安全性的问题,即使对于质量合格的益生菌制剂,也要考虑摄入方式及使用人群的影响,尤其对免疫功能受损或疾病易感性人群(艾滋病患儿、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使用益生菌更要慎重。


李药师谈健康


益生菌确实是个挺好的东西,但是很多商家过度吹嘘了,神话了,它们混淆了一个概念,肠道原有的益生菌和自己补充的益生菌,那是两个东西。肠道原有的益生菌对于人体好处非常多。但是这不代表自己补充的益生菌就能发挥同样的效果。

这是因为,人体肠道内原有的菌群,会对自己后来补充的益生菌产生排斥,导致这些细菌不能在肠道定植,会被直接排出体外。这是去年世界知名权威杂志《Cell》连续刊登2篇的文章内容。

也就是说,这些后来补充的益生菌,发挥作用其实是一次性的。比如便秘,吃点益生菌,可以让排便更顺畅。吃奥利司他减肥,结果出现漏油的现象,搭配那种专门挑选菌种的舒尔佳伴侣,就能避免漏油。但是,如果指望他纠正免疫平衡,降低三高等等那些功效,是自己后来补充很难实现的。

肠道菌群种类的丰富度对人体也是非常重要,但是肠道原有的细菌种类也是成千上万种,补充那一两种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肠道菌群的正常平衡更多的是受饮食等因素影响,比如吃蔬菜水果比较多,那以膳食纤维为能量来源的益生菌就会占据优势,吃肉吃的比较多,以肉类为能量来源的益生菌就会占据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