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國跨境電商挑戰機遇並存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在短期內給跨境電商行業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行業將面臨一些波動,但長期看仍會迎來爆發增長。預計最困難的時間節點是在2-4月份,轉折點應該是在5月份,至6月份行業進入平穩期,7-9月為恢復期,10-12月隨著報復性購買的爆發,行業將迎來爆發期。


疫情下的中國跨境電商挑戰機遇並存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跨境電商帶來的影響

首先是商品庫存,倉儲和供應鏈。國內大部分跨境電商賣家的庫存備貨量僅能維持1-2個月,部分賣家因為自身的業務模式而沒有庫存,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國內主要的小商品、服裝生產區域:浙江義烏、廣東、深圳、武漢等地的工廠均已停工,復工日期待定。因此大多數賣家即將面臨無貨可賣的情況。

其次是物流和發貨。受疫情影響,各國航空公司、海運公司均出臺了暫停中外主要航線的措施。航運政策的變化,將直接導致停運客機腹艙的物流運輸受到限制,嚴重影響跨境物流的時效性。同時,停運客機也會對跨境貿易人員的出國考察行程造成影響。

第三是現金流疫情之下,工廠、企業雖已停工,但費用成本依然需要支付,這包括廠房、辦公租賃成本、原材料成本、貨物倉儲成本、人員用工成本、資金週轉成本、機器設備損耗成本等等,因此現金流的問題成為企業生死的關鍵問題之一。

這中間,以服裝、時尚類商品等為主的企業受影響會最為明顯。由於這類商品對於季節因素和物流因素的敏感程度較高,新品的生產和發佈在疫情期內勢必受到影響。服裝時尚類企業的跨境出海受到重創的概率較大,預計至少在半年內的銷量可能會出現大幅降低。

第四是網站和客服。隨著商品缺貨、物流配送時效性等問題,客戶投訴勢必增加。

中小跨境電商企業應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對於此次疫情造成的影響,企業該如何應對:

第一,儘早聯繫工廠和供應商,及時查看庫存,適當調整庫存銷售策略。對於目前庫存較為豐富的賣家,企業依然可以保持產生訂單併發貨,適當調整配送週期,確保現金流。

第二,從長遠的生意模式上來看,對於有資金實力的賣家可以開始著手佈局海外倉。在目前訂單量不大的前提下,提前將商品、貨品發至海外倉或指定地點,然後再發貨給消費者,注意一定要延長承諾的配送時間,規避被拒收或退貨的風險。

第三,適當調整SKU。在疫情控制之後,消費者對於健康的關注度會快速提升,健康保健、醫療用品、戶外產品、時尚單品等產品會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預計將會迎來購買的爆發,因此在疫情蔓延的當下,企業可以適當的調整SKU。

第四,優化網站,完善客服。疫情時刻,正是企業修煉內功的時候,認真優化網站各流程,讓用戶體驗更好。此外,在供應鏈和物流網絡受到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勢必會有商品到貨的延遲,因此為了能確保良好的客戶服務體驗,非常有必要與客戶保持緊密的溝通,降低客戶對商品配送的預期,度過目前的艱難時刻。

這次疫情對中國跨境電商來說既是挑戰,也是一次考驗。政府嚴控疫情增長,相信疫情會很快過去,政府大力補貼中小微企業,不斷減小疫情對企業損失,從中長期來看,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內生增長動力依然強勁有力。

以上便是本期百運網為您分享的全部內容,若您還想獲得更多外貿新鮮事,國際物流新動向,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百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