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達法院“雲間”互聯網庭審 為當事人架起“連心”橋

2月17日下午,烏達區人民法院利用“雲間”互聯網庭審系統開庭審理原告朱某某訴被告王某某買賣合同糾紛案,經法官“遠程”主持開庭,最終原被告雙方和平達成調解協議,案件順利了結。“互聯網+庭審”方式線上遠程開庭審理,解決了當事人異地訴訟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獲得了雙方當事人的認可與稱讚。

打好防疫攻堅戰,烏達法院庭審不停歇。疫情當前,烏達法院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開啟“雲間”互聯網庭審系統,確保疫情期間案件正常審理。與以往不同,“雲間”互聯網庭審系統,只需要一臺連接互聯網的電腦、一部裝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即可完成庭審任務。

烏達法院“雲間”互聯網庭審 為當事人架起“連心”橋

庭審前,準備工作要先行。主審法官徐宇鷹提前將網上庭審使用的小程序、注意事項等問題告知雙方當事人,先一步進行測試,網絡管理人員實時跟進做技術指導。經過一系列準備工作後,訴訟參與人每人通過手機號獲得一個特殊的會議號,輸入會議號進入房間,在承辦法官的電腦顯示屏上,便清晰顯示了承辦法官和原被告的多人視頻模式。

烏達法院“雲間”互聯網庭審 為當事人架起“連心”橋

庭審中,數據同步促共享。當事人將證據上傳至“雲間”,通過桌面共享功能,進行證據展示。法官、當事人通過電腦屏幕即可看到證據內容並可對證據進行質證,法官通過法官端可掌握庭審節奏,指定原被告發言。庭審筆錄實時同步生成,當事人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庭審筆錄。整個庭審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全程留痕。

烏達法院“雲間”互聯網庭審 為當事人架起“連心”橋

庭審結束,簽字確認更便捷。庭審結束後,承辦法官徐宇鷹發起簽名,原被告雙方當事人、法官、書記員通過微信掃描“雲間”彈出的二維碼,確認無誤後在手機上完成簽名,該簽名實時同步到庭審筆錄中,當事人不用到庭,就完成了庭審筆錄的確認。

此次互利網庭審調解的順利完成,實現了法官、原告、被告、書記員的“隔空”對話,既保障了疫情期間案件審理的時效性,又詮釋了智慧法院、“互聯網+法院”的高效便捷,為疫情期間案件審理打通了新通道,開闢了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