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齐鲁石化:全员战“疫”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严峻形势,中国石化齐鲁石化按照中央部署和集团公司党组、地方政府要求,持续强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干群同心,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目前,公司安全生产运行正常。截至2月2日,未发现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员。

「“疫”线」齐鲁石化:全员战“疫”

上下高度重视

齐鲁石化利用每天早生产经营视频调度会持续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动员,全面部署,总体把控,有条不紊严防死守,有效防止、阻断疫情的传播,保障职工家属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公司还专门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挥公司区域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同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防控措施。

1月30日,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公司员工及家属发出倡议书,号召大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加强联防联控预警,严格服从组织安排,不信谣、不传谣,在公司、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积极应对,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2月1日,公司召开防控疫情专题视频会议,对防控疫情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张绍光要求,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经受考验、挺身而出,及时发声指导,准确掌握疫情,快速采取行动,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战场,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在全员战“疫”中,公司和公司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上下同心,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党组织靠前指挥,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带领广大党员在危难时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从自我防护到全面的摸底排查,从强化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到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物资的保障供应,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征战中高高飘扬。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危急时刻,公司领导深入各社区,现场查看了解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到厂区门卫查看了解特殊时期进入厂区人员检查登记情况,以及电子测温仪配备情况;到各食堂、应急医疗健康室检查消毒卫生情况。

「“疫”线」齐鲁石化:全员战“疫”

加大宣传力度

1月27日下午,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行政处(卫生处)卫生健康管理科科长李秀波。据李秀波介绍,卫生处作为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主管部门,前期下发了健康提示。目前,每天安排专人值守,对各单位上报的疫情情况统一汇总,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公司下发防控疫情工作方案后,督促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主体责任。做好食堂、通勤车、会议室、操作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避免疫情在公司区域内发生。

李秀波提醒广大干部职工,如果有从疫情重点区域回来的职工及其亲属,先自行居家隔离14天,14天后,如无症状可解除隔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第一时间戴好口罩到淄博市定点救治及预检分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

“我们要减少外出,不聚会不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外出要戴好口罩,注意手的清洗消毒,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经常通风,注意营养,常备体温计,做好体温监测。”行政处(卫生处)卫生健康管理科张尚宁说起个人防控措施来,已是牢记于心。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齐鲁石化新闻中心加大了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长假期间,启动采编一路应急报道方案:每日安排记者对公司公共场所消毒情况,产品出厂、进厂人员管理情况等进行跟踪报道;积极转播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和主流媒体声音,提醒广大职工及家属加强预防,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信息共享,统一步调,合力推进,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攻坚战。

「“疫”线」齐鲁石化:全员战“疫”

部门积极落实

疫情期间,齐鲁石化积极做好疫情期间的职工通勤工作。值班司机每天对车辆的上下车扶手、座椅周边、车辆操作台、地板等人能接触到的地方,进行多次消毒。在车门的醒目位置张贴温馨提示,提醒上车乘客佩戴口罩。同时做好每名驾驶员自身防护、强化通勤车管理、禁止外来人员乘坐通勤车,确保防控无死角。

疫情期间,齐鲁石化还加强了对外来人员的管控。公司有针对性制定严格疫情管控预案,重点对外来运输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管控。每天分三次对计量开票大厅、安检室、装车操作室等进行消毒,针对外来车辆实行每台车只限定一人进厂的举措,安检人员随时检测入厂司机的体温。同时要求不戴口罩不让进厂,禁止人员聚堆,对于出省或者出市人员施行重点检查,确保疫情期间装车安全。

职工坚守岗位

在疫情阻击战的前方后方,在春节长假里,公司有许多干部员工坚守岗位,奋战在生产经营后勤服务保障的第一线,为抗击疫情,保障生产平稳运行做出了贡献。

“同事们很关心疫情的发展形势,但精力还是放在工作上。每天操作室、操作台定时消毒,把各种防护措施做到位。”烯烃厂裂解车间员工路饶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值班室,111机车要2股出库道岔”“111机车库2股道岔已开通,可以出库”

1月24日晚18点,除夕夜。伴随一声长鸣,机车缓缓驶出齐鲁石化销售储运部机务车间的车库,开始执行乙烯交接站至东风站的取送车任务。

“前方弯道,注意观察。”一路上,机车司机侯宇红和副司机汪涛认真观察着路况,配合相当默契。

“驾驶台和对讲机我已经都用84消毒液擦过了,咱注意个人防护。”53岁的侯宇红认真提醒汪涛。

“放心,车上一分钟,安全六十秒,这是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汪涛对侯宇红非常尊重。在他眼里,侯师傅不仅在工作上言传身教,生活上也像兄长一样处处关心大家。

“安全上真马虎不得。”干了35年的机车司机,侯师傅坦言,虽然司机工作比较枯燥乏味,忙起来没有时间点,吃饭休息也没规律。但是,每次安全完成运输任务,心里都会涌现出一种自豪感:“不有这样一句歌词吗?踏上飞快的列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我们机车司机只要多拉快跑,安全正点运输,尽可能较少延时,就是对齐鲁石化效益做出的最大贡献。”

“前方道口,注意观察。”

“前方道口,好了。”不知不觉,时针指向19点40分。机车已经驶入东风站,侯宇红和汪涛熟练进行着挂车作业。

“因列车突发情况,你俩暂时返回。”对讲机中,突然传来交接站调度命令。

“能不能开了这列车再返回?我俩可以等一等。”虽然肚子咕咕在叫,但侯宇红和汪涛还是希望再坚持下。

“两辆车出现故障需要时间处理,你们尽快返回,吃完饭再继续作业。”调度员的命令坚决。

“收到,马上返回。”侯宇红干脆回复。

“老侯、汪涛,快回来吃饭吧,我们这给你俩热了水饺。”对讲机那端传来同事朱景涛关切的声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