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土雞需要除蟲嗎?用什麼除?

富水河畔一小玉米142


散養土雞需要除蟲嗎?用什麼除?

散養土雞沒有驅蟲就是造成土雞生長緩慢的一個主要因素,散養土雞從出蛋殼就在地上生活,每天吃的食物不知道有多少寄生蟲卵,農村對養殖環境又不消毒,人放天養,這隻有依靠土雞的抵抗力來應付。農村土雞能夠健康生存全靠雞每天採食的野生植物,這些植物大多數是中草藥,可以適當驅蟲,如果雞的抵抗力衰弱,雞的病就產生出來了,農村所說的養殖靠的是瓢把運,靠運氣養殖。這是很危險的養殖方法,如果運氣不好,那麼就損失慘重。

散養雞最容易感染球蟲病,這種病是雞最常見的並且嚴重的疾病之一。球蟲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盲腸球蟲病主要發生於35日齡內的雛雞,小腸球蟲病多發生35日齡以上的雛雞。所以養殖小雞要預防球蟲病。球蟲病可以選擇氯苯胍、球蟲靈治療。

散養殖雞容易感染的寄生蟲病有雞蛔蟲病,雞蛔蟲病經常發生在3—10月齡的雞,蛔蟲病對散養雞的危害相當大,感染蛔蟲病的雞生長髮育不良,食慾減退,下痢和便秘交替發生,長期不驅蟲會因為衰弱而死亡。感染蛔蟲病的雞產蛋量減少或者停止,雞的增重緩慢。因此,要讓散養替雞快速長肉,多產蛋就要每年給雞驅蟲兩次,在小雞3月齡時驅蟲一次,第二次在秋末冬初進行,第二年春季產蛋前一個月驅蟲一次。可以選用驅蛔靈、驅蟲淨進行驅蟲。


老周說三農


導讀:所有的養殖動物都需要驅蟲,驅蟲是養殖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大概在動物養殖中最常見的寄生蟲有球蟲類和蠕蟲類寄生蟲,這兩大類寄生蟲為體內寄生蟲,還有蟎蟲、跳蚤、蝨子等體外寄生蟲。這幾類體內外寄生蟲是危害養殖業生產的最常見寄生蟲疾病,表現在雞身上的主要有球蟲、蠕蟲類的蛔蟲、絛蟲和羽蝨4類寄生蟲。

這些年來,我和我的小農莊在散養雞的驅蟲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雞的球蟲病的預防方法。

雞的球蟲病是危害養雞業生產的最主要的寄生蟲疾病,球蟲病易感染,難治療,一般情況下,一旦發現球蟲病的典型症狀排血便時,說明球蟲的無性繁殖期已經結束,這個時候用藥為時一晚,用藥也只是“亡羊補牢”式的補救措施。預防球蟲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球蟲即將暴發的時期,進行藥物預防。在藥物預防時,要掌握兩點原則:

一是潮溼的環境下,球蟲易於暴發。潮溼的環境一個是飼養管理不當人為造成的,另外一個就是雨季的來臨;

二是球蟲在小雞生長到2周齡後就容易暴發球蟲病。

所以,在這兩個節骨眼上,要做好球蟲的提前預防。

預防球蟲的藥物主要有三類:一是以莫能菌素、鹽黴素、馬拉杜黴素為代表的聚醚類離子載體抗生素;二是以青蒿散、五草湯、驅蟲淨為代表的中草藥製劑;三是以磺胺類、球蟲靈、氯苯胍、氨丙啉為代表的化學合成類抗蟲藥。

雞的球蟲病在用藥時易形成抗藥性,所以,在預防或治療球蟲病時採取經常換藥的方式。一種換藥的方式是同一個預防週期內,前期用一種藥,後期再換一種藥,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定期預防時,每一個預防週期採用不同的抗球蟲藥。

這樣用藥的方法比單一用藥的效果更有效。

二、雞的蠕蟲類寄生蟲中的蛔蟲和絛蟲的預防方法。

在預防這類的寄蟲時,儘量採取通用廣譜的抗體內寄生蟲藥物,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重複用藥,減少用藥過於頻繁對雞的健康的危害。

預防蛔蟲的藥物主要有驅蛔靈、左旋咪唑、驅蟲淨、丙硫苯咪唑;

預防絛蟲的藥物主要有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滅絛靈。

通常情況下,丙硫苯咪唑對蛔蟲、絛蟲、線蟲、吸蟲均有預防和治療作用,丙硫苯咪唑也是一種通殺廣譜抗蠕蟲藥。

在蠕蟲的預防方面,通常在一年內進行兩次,可免除蠕蟲對雞的侵襲。

在選擇預防的節點上,雛雞一般在2月齡時進行第一次預防,第二次在冬季進行。蛋雞的預防第一次選擇在10~11月份,第二次選擇在春季產蛋季節前1個月進行。

三、雞的羽蝨的預防。

一些資料雖然記錄的雞的體外寄生蟲有許多種,但實際的情況,雞的體外寄生蟲主要有羽蝨一種,這種寄生蟲主要寄生在雞的羽毛和皮膚上,是一種永久性的寄生蟲,已經發現的羽蝨品種有40多種,主要靠咬食雞的羽毛、皮膚和吸食血液生存,患有羽蝨的雞常常表現為羽毛斷落,皮膚損傷、發癢,貧血消瘦,生長減緩,產蛋量下降,抵抗疾病的能力減弱。

預防和殺滅羽蝨可選擇低毒高效、價格低廉、廣譜的殺滅菊酯對整個雞舍採取帶雞噴霧的方式進行殺滅雞的體外寄生蟲,如果是放養土雞的話,對雞平時洗浴的沙浴池重點噴灑藥物,形成藥浴池。

也可以內服伊維菌素或阿維菌素按說明拌料一次性吃完,拌料時一定要均勻,間隔一週後再用一次,效果會更好。

結束語:驅蟲是養雞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特別是散養雞更不能忽視該項工作,一定要將驅蟲工作做在前面,不同的寄生蟲發病的週期有特別顯著的週期性,所以要在週期來臨之前的前幾天完成寄生蟲病暴發的預防工作。上文中,已經詳細的描述了雞的主要的三大類4小類寄生蟲病,這幾種病概括起來說,球蟲要特別關注雨季,在雨季來臨之前以及在小雞2周齡後要及時的進行預防。蠕蟲病一年兩次定期預防,小雞一般在2月齡時進行第一次預防,冬季做好第二次預防,在選擇用藥時儘量選擇廣譜通殺藥物,儘量減少雞的用藥量和用藥的次數,降低用藥對難的健康的損傷。殺滅羽蝨為主要代表的體外寄生蟲時最好選擇全雞舍帶雞噴霧法,這樣可以徹底的殺滅羽蝨。關於上文中用藥為什麼沒有用量的問題,因為每一種藥的生產廠家不同,所含的濃度或劑量是有區別的,最好的方法還是要看說明書用藥。最後與大家共勉,作為養殖人,面對養殖中存在的疾病種類,預防永遠是第一位,一定要樹立和牢記防重於治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養殖。

聊聊三農的人和事,分享種養殖的實操經驗,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小農莊。

我和我的小農莊


散養土雞需要除蟲嗎?用什麼除?

導讀:散養土雞寄生蟲病是危害養殖業最嚴重疾病之一,一般當環境不良、衛生條件差、以及飼養密度過大都會造成土雞寄生蟲病的發生。其病雞表現為精神沉鬱,羽毛蓬鬆,食慾減退,逐漸削瘦。如果輕視了土雞的寄生蟲病,不僅影響土雞的發育,甚至會造成散養土雞大批損失。所以說給散養土雞除蟲是養雞必須要做的工作,那麼散養土雞的奇生蟲病有哪些,用什麼方法驅除散養土雞的寄生蟲病呢?李子來回答。


一般來說,散養土雞寄生蟲病有很多種,其中包括雞絛蟲病、雞蛔蟲病、異刺線蟲病、雞組織滴蟲病、雞球蟲病、還有雞羽蝨病等。下面我一一的說一下這幾種寄生蟲病的特點、發病情況、以及除蟲的各種方法。

土雞絛蟲病

【1】雞絛蟲病的發病特點

  • 雞絛蟲病是由賴利屬的多種絛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它主要寄生在雞的十二指腸和小腸中。其主要的感染方式通過食入蒼蠅、蚯蚓等中間主體內的似囊尾蚴而感染,然後發育成絛蟲並寄生於小腸內。一旦外部環境改變就會誘發比類疾病的發生。

【2】病雞外觀症狀和解剖症狀

  • 發病土雞的臨床:得了絛蟲的土雞主要的症狀為下痢腹瀉,糞便常帶有血液以及粘液狀的糞便。其土雞的表現為縮頭呆立、飲水量增加並頻繁、土雞消瘦、羽毛呈蓬鬆狀,嚴重的病雞腿部開始麻痺,並出現癱瘓。
  • 對病雞解剖發現:通過對病雞的解剖發現,其小腸有炎症,小腸粘膜出現潰瘍並有針狀的出血點,嚴重者蟲體阻礙腸道。脾臟腫大、肝臟腫大並呈現土黃色。

【3】用什麼藥去除土雞絛蟲病

  • 常用的藥物有丙硫苯咪唑、吡喹酮、滅絛靈、硫雙二氯酚等。其中滅絛靈每千克體重劑量為50~100毫克,吡喹酮每千克體重劑量為20毫克,硫雙二氯酚每千克體重劑量為100~200毫克。除了西藥除蟲外,也可以用中藥對土雞進行除蟲。

土雞球蟲病

【1】土雞球蟲病的發病特點

  • 雞球蟲病的發病情況和土雞的日齡以及溫溼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土雞在13日齡~35日齡最容易感染。而發病的季節多為炎熱潮溼的夏秋季,其中以6~8月份最為嚴重。

【2】土雞發病的外觀症狀和解剖症狀

  • 外觀症狀:病雞感染了球蟲病後,其食慾不振,雞冠蒼白,飲水量猛增,羽毛蓬亂狀。其糞便稀薄,有神經症狀並拉血便,以及糞中出現血絲。
  • 解剖發現:對病雞解剖後發現,小腸球蟲病的小腸出血,腸壁變厚並呈暗紅色,小腸粘膜潰瘍,其漿膜面出現點狀的出血點。而盲腸球蟲病發現,盲腸腫大,是正常盲腸的3~5倍,打開盲腸腸腔並發現盲腸出血,裡面有咖啡色的血凝塊。其他器官的沒有發生變化。

【3】土雞球蟲病怎樣去除

  • 當土雞發生球蟲病時,主要的藥物為氨丙啉、地克珠利、磺胺氯丙嗪鈉、磺胺喹惡啉、鹽黴素、青黴素等。其中氨丙啉用藥為250毫克/千克,連續用5~7天。地克珠利10毫克/㎏,其他用藥方法可以查看用藥說明。另外也可以用中藥來防止球蟲病的發生,比如艾草也是可以防控球蟲病的。

土雞羽蝨病

【1】土雞羽蝨病發病特點

  • 雞羽蝨病是一種雞體表常見的體外寄生蟲病,其體長為1~2毫米,呈深暗色。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是在冬季更為嚴重,如果土雞舍矮小、潮溼、飼養密度過大,雞群得不到沙浴可增加土雞羽蝨病的發病率。

【2】發病土雞的臨床症狀

  • 臨床症狀:當土雞發生雞羽蝨病時,其主要的症狀為土雞奇癢不安,因啄癢而導致土雞皮肉損傷,使羽毛脫落,並日漸消瘦,產蛋母雞產蛋量減少,而雛雞生長髮育受阻,身體消瘦,甚至由於體質衰弱而死亡。

【3】土雞羽蝨病的去除方法

  • 在治療時,可用5%溴氰菊酯按照1:2000倍稀釋液噴灑土雞,土雞舍以及活動場地,並隔7~10天重複用藥一次。或用0.2%的馬拉硫磷溶液對土雞、雞舍和活動場地均有效果。也可以在土雞的運動場內建造一沙浴池,並每50千克細沙加入硫磺粉5千克充分混勻後,讓土雞自行沙浴。

土雞蛔蟲病

【1】土雞蛔蟲病發病特點

  • 蛔蟲主要一種寄生在雞小腸內,其形狀為圓形線狀蟲體,以3個月左右的雛雞最容易感染,尤其是飼料中的蛋白質、維生素不足的時候發病比較嚴重。而雛雞由於患蛔蟲病而影響生長髮育,嚴重的引起死亡。

【2】病雞的外觀症狀和解剖症狀

  • 土雞發病後,往往表現為精神不振,營養不良,土雞消瘦,併發生腹瀉,羽毛蓬鬆並沒有重量,生長髮育遲緩並出現貧血,下痢。對病雞解剖發現:盲腸出現發炎,並腫大,其盲腸、小腸尖端有大量的白色小蟲體。

【3】土雞蛔蟲病的去除方案

  • 在治療時可用左旋咪唑、噻咪唑、甲苯唑、丙硫咪哇片等。使用方法如下,左旋咪唑每千克用藥10~20毫克,放入飼料中攪拌用藥。甲苯唑按照每千克用藥30毫克,放入飼料中混喂。丙硫咪哇片每千克用藥30毫克,放入飼料中飼餵。噻咪唑每千克用藥30~40毫克放入飼料中混喂。

土雞組織滴蟲病

【1】土雞組織滴蟲病的發病特點

  • 土雞的這種病多發生在春末和初秋的溫暖季節,是由於組織滴蟲進入土雞的盲腸內繁殖,然後再侵入血液並寄生在土雞的肝臟內。而小雞最容易感染,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土雞的損失率。

【2】發病土雞的臨床症狀

  • 當土雞發病後,往往表現為食慾不振,羽毛蓬鬆,呆立並打盹,起初病雞怕冷打堆,後期病雞出現消瘦,貧血出現下痢,其糞便為淡黃色,有的糞便出現血液。有些病雞頭部皮膚淤血,呈藍紫色,呈現黑頭狀。

【3】如何去除土雞的組織滴蟲病

  • 在治療土雞的組織滴蟲病時可以用滅滴靈按照400毫克/千克進行拌料,連用7天。還可以用痢特靈按照0.04%放入飼料中,連用7天。左旋咪唑每千克用藥30毫克進行拌料混喂,連用5~7天。

養殖小結

散養土雞的寄生蟲病和其他的傳染性疾病一樣,如果不及時治療會給土雞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一定要重視起來。因此在養殖散養土雞的時候一定要給土雞舒適的飼養環境,並保持土雞舍內的乾燥,通風,並進行消毒,避免一些蒼蠅和蚊子的發生。當土雞發病的時候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方針,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土雞的抗病能力,減少土雞寄生蟲病的發生。


李子說農


散養土雞寄生蟲病要以預防為主,無論發生哪種寄生蟲病都會給生產者帶來巨大的損失。除了藥物防治外還應加強管理,控制消毒。驅蟲是土雞的必須做的工作,由於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很多養雞的朋友,都是等到病發死雞的時候才發現有蟲。

不同的寄生蟲有不同的傳播方式,所以要做的工作需要很多才能救雞於無形。

散養土雞驅蟲的方法

1)雞絛蟲病 1、症狀,雞患絛蟲病後,表現為長期下痢 ,食慾減退,消瘦與毛膨脹,兩翅下垂髮育受阻,甚至引起大批死亡。2、預防措,驅絛蟲病可選用 氯硝硫胺、硫酸二氯酚丙硫苯咪唑。按雞每千克體重量分別為100~150mg、150~200mg、和20mg拌料餵食。

2)雞蛔蟲病 1、症狀,高密度散養雞,極易感染蛔蟲,雞感染蛔蟲後,表現為下痢,糞便帶血,發育停止,迅速消瘦,重則死亡。2、防治措施,首選藥伊維菌維素,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安全的特點,能驅殺很多線蟲、節肢動物等體內外寄生蟲。用量,粉劑按雞每千克體重0.02~ 0.03mg拌食,也可用丙硫苯咪唑(劑量同上),連用5~6天,注意用藥後及時清除雞糞,避免二次感染。

3)雞球蟲病 1、症狀,基球蟲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病癒雞雛生長滯後,抵抗力差,易患其他疾病,此典型症狀是下痢和排血便。

2、治療措施,防治球蟲的藥物易產生耐藥性,因此要定期更換藥物以提高藥效,此病應以預防為主。即65~70日齡雞用地克珠利,按每千克雞體重1mg拌食喂,連用3~4天。遇多雨,潮溼天氣,20天一次藥。120日齡後用鹽黴素按每千克雞體重50~70mg拌食喂,連用3~4天。

散養的雞要以預防為主,除了藥物預防外,還應加強管理,控制好溫度、溼度、通風、光照等。此外對散養環境做好消毒,對雞糞也要清掃和堆積發酵,殺死糞便中的寄生蟲。


蜜汁林


不管是散養的還是規模養的都需要除蟲的!說說個人經驗吧,我是從不去藥店買打蟲藥的。

大蒜加食用鹽:按每十隻一個大蒜頭一調羹食用鹽,把大蒜搗碎加食用鹽攪拌放半個小時。然後把攪拌好的大蒜放到雞的飼料中,就可以拿去餵雞了。大蒜有很好的預菌和治療雞流鼻涕和預防感冒的作用,建議半個月喂一次,如果是在冬天最好是一個星期喂一次,提高雞的提抗力預防流感。

辣椒配大蒜:準備一兩新鮮的辣椒一個蒜頭,把辣椒剁碎再把搗碎的大蒜放進去!把攪拌好的大蒜和辣椒放到雞飼料裡拌好就可以直接拿去投餵了!這樣的方法一個月喂一次就可以了,如果是流感季節的話建議三天喂一次,可以達到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可以增強雞的免疫力預防感冒引起的流涕,霍亂,白痢等!

食用以上方法必須給雞足夠的飲水,以免影響雞的消化腸道不良,以上純屬個人經驗!


壯鄉小隆


養雞不驅蟲,等於白忙活!相信不少養雞人都聽過這句話!但是又有多少養雞人真正意識到體內外寄生蟲對雞群的危害,真正給土雞定期驅蟲呢?

首次驅蟲一般在40-50日齡,以後每隔一個月驅蟲一次,一般都是用伊維菌素或者阿苯達唑成分的藥。雞舍內外,雞籠等可用聚酯類殺蟲劑按40-60毫克每公斤水噴灑,也可用菸葉來驅蟲,取菸葉1公斤,烘乾並搓碎,加水2公斤,浸泡24小時,待菸葉水呈紅棕色取汁灌服。每次5毫升,間隔3天再灌幾次。

一般應在蟲體性成熟前驅蟲,防止性成熟的成蟲排出蟲卵或幼蟲,汙染外界環境。或採取秋冬季驅蟲,此時驅蟲有利於保護畜禽安全過冬;秋冬季外界寒冷,不利於大多數蟲卵或幼蟲存活發育,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在有隔離條件的場所進行驅蟲,在驅蟲後應及時收集排出的蟲體和糞便,用生物熱發酵法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散播病原,除了在場地的選擇與場地上做一些防護措施外,還要保持好養殖場地環境,乾燥、通風,並定期徹底消毒,及時清理散養雞糞便。



平平淡淡6107854944


驅蟲,是養土雞的必須要做的工作,由於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很多養雞的朋友,都是等到病發的死雞的時候才發現有蟲,所以對於驅蟲,千萬不能有僥倖心理。

一、寄生表現

由於寄生蟲主要在腸道,前期解剖從症狀上看不出來,但雞的外觀會有表現,羽毛顏色變差,輕微的拉稀,臉色變白,逐步出現消瘦,喜歡趴窩不願意站立,後續零星出現死亡。

二、寄生蟲類別

土雞寄生蟲有:球蟲,絛蟲,線蟲,蟎蟲,蝨子,吸蟲。不同的寄生蟲有不同的傳播方式,所以要做的工作需要很多才能救雞於無形。

球蟲:主要存在於土壤中,溼度過大會引起球蟲爆發,特別是下雨天和雞舍過高的溼度。

絛蟲、線蟲:中間宿主是螞蟻,螞蚱,蚯蚓,蟑螂,甲殼蟲,寄生在雞舍環境中,通過叮咬雞體可傳播雞痘病毒、新城疫、大腸桿菌等。

蝨子:寄生在雞舍環境中,存於雞體表。

吸蟲:主要在雞的腺胃內,中間宿主是蜻蜓像螞蟻,螞蚱,蚯蚓,蟑螂,甲殼蟲,蒼蠅,蜻蜓這樣的常見的中間宿主,雞脫溫以後肯定會經常性的接觸到,然後寄生在腸道中大量的吸取飼料營養,造成雞營養不良飼料營養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雞體消瘦體重不達標。

所以呢,養雞不驅蟲,等於白養雞,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平時做好防控工作必不可少。個人建議最早的預防時間是脫溫以後接觸土壤以後開始驅蟲,夏季一般25-30天的時候脫溫。從雞脫溫接觸土壤驅蟲第一次開始,以後每隔25-30天驅蟲一次。


廣陵迴響


題作者,你好!

田老西散養土雞迄今為止4年多,平均每年田老西能出售自己散養土雞1600左右。對於土雞是否要除蟲,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必須要除蟲。

第一、對自己而言,除蟲能降低土雞的疾病風險,減少死亡率。還能提高肉料比,節省成本。

第二、對於消費者而言,做主要的是放心食用。

驅蟲的方法很多種,有西藥,中藥,還有土方。這些方法各有所長。

1、西藥

丙硫苯咪唑……。

2、中藥

主要以獸藥店複合中成藥為主。

3、土方

在日常食糧中添加洋蔥,大蒜,胡椒粉等。

田老西常用胡椒粉,效果顯著。








田老西


您好,這個問題由小波來回答

散養的土雞當然要驅蟲了,散養雞常見的體內寄生蟲主要是線蟲,絛蟲,球蟲,不同的”蟲“防治的措施是不一樣的,以下是土雞幾種常見的驅蟲方法。

一、 土雞絛蟲病的症狀及防治措施

雞的線蟲,絛蟲種類很多,這類寄生蟲不會導致雞快速死亡,它們會破壞腸道壁的完整性,並且釋放內毒素,導致雞內毒素中毒,外在表現是雞消瘦,拉稀嚴重,甚至拉的糞便花花綠綠,什麼樣的糞便都會出現,最後才會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驅絛蟲可選用氯硝柳胺、硫雙二氯酚和丙硫苯咪唑,雞每千克體重劑量分別為 100~50 毫克、150~200 毫克和20 毫克,拌料喂土雞。

二、土雞蛔蟲病的症狀及防治措施

症狀:高密度散養雞極易感染蛔蟲,其感染蛔蟲後表現為下痢、糞便帶血,發育停止,迅速消瘦,重者死亡。

防治措施:首選藥依維菌素,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安全的特點,能驅殺很多線蟲、節肢動物等體內外寄生蟲。用量:粉劑按雞每千克體重 0.02~0.03 毫克拌食也可用丙硫苯咪唑(劑量同上),連用5~7天,注意用藥後及時清除雞糞,避免二次感染。

三、土雞球蟲病。的症狀及防治措施

球蟲的種類很多,我們在一線治療的時候大體分為三類情況:盲腸球蟲,慢性小腸球蟲,爆發性小腸球蟲,雞球蟲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病癒雛雞生長滯後,抵抗力差,易患其他疾病;此病典型症狀是下痢和排血便。

防治措施:防治球蟲的藥物易產生耐藥性,因此要定期更換藥物以提高藥效。此病應以預防為主,即 65~70 日齡雞用地克珠利,按每千克雞體重1 毫克拌食飼餵,連用 3~4天,遇多雨潮溼天氣 20 天用次藥;120 日齡後用鹽黴素按每千克雞體重50~70 毫克拌食飼餵,連用 3~4 天。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是平民小波,歡迎大家關注


平民小波


不論是飼養場還是散養雞都需要進行驅蟲,因為飼養雞並不是完全隔離狀態,還是要與自然界相接觸,它們會受到外界的寄生蟲及其蟲卵的感染。尤其是散養雞,因為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範圍更大,不確定因素更多,因此散養雞更需要進行驅蟲。

一般來說,散養的土雞和飼養場的雞一樣常見的寄生蟲可分為體內寄生蟲和體外寄生蟲,體內寄生蟲主要是線蟲、絛蟲、球蟲等,而體外寄生蟲主要為雞蝨、疥蟎等。

一是常見散養土雞絛蟲的症狀和驅蟲方法

雞絛蟲種類很多,有,主要通過機械損傷破壞腸道,同時釋放內毒素,造成雞消瘦、拉稀,甚至拉的糞便花花綠綠,最後造成消瘦衰竭死亡。

防治措施:驅絛蟲可選用氯硝柳胺、硫雙二氯酚和丙硫苯咪唑,雞每千克體重劑量分別為 100~50 毫克、150~200 毫克和20 毫克,拌料喂土雞。

二是土雞常見的線蟲的症狀和防治措施

雞的線蟲主要是指雞蛔蟲,這在雞場是最常見的,症狀為下痢、糞便帶血,發育停止,迅速消瘦,重者死亡,主要原因是飼養密度過大造成的。治療採用伊維菌素,粉劑按雞每千克體重 0.02~0.03 毫克拌食,也可用丙硫苯咪唑(劑量同上),連用5~7天。

三是土雞球蟲病的防治措施

雞球蟲的種類很多,有艾美爾球蟲等,此病典型症狀是下痢和排血便,但大多數都是隱形感染,出現生長髮育遲緩,出現消化不良等現象。一般採用 65~70 日齡雞用地克珠利,按每千克雞體重1 毫克拌食飼餵,連用 3~4天,遇多雨潮溼天氣 20 天用次藥;120 日齡後用鹽黴素按每千克雞體重50~70 毫克拌食飼餵,連用 3~4 天。

對體外寄生蟲可以採用伊維菌素,也可用敵百蟲進行藥浴治療,直接將敵百蟲粉末化成水塗抹在患處即可,要注意的是不可使用肥皂水,防止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敵敵畏造成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