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項羽不是劉邦的對手?

威史


項羽輸給劉邦,一點都不冤。

楚漢爭霸,以漢的勝利為終結,放在任何一個歷史片段,即使是在將來,同樣兩個背景的人相遇,再來一場戰役,項羽式的人物還要輸。本質的問題是將和帥的問題,和將和王的區別的問題。

一個人如果只適合當一個將軍,或者當一個先鋒官,那麼作為一個元帥,或作為一個大王身上的氣質,他是遠遠理解不了的。

性格思維方式已經決定了他不適合在另一個位置上待著。

而項羽和劉邦在本質上看,決定到底哪一個人能最終取得勝利,不單單是能舉起萬斤的鼎,勇武有力,能夠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問題,更多的是全盤考慮,統籌資源的問題。

本質上也反映了個人與團隊的區別。個人永遠只是個人,但是真正的決勝在於團隊。項羽只一個范增而不能容,劉邦能夠用最好的將軍韓信,最好的謀士張良,最好的行政助手蕭何。真正的達到了猛將如雲,謀士如雨。

你打仗厲害,我用最牛的韓信;你智慧最強,我用更厲害的張良;你的行政厲害,我用更厲害的蕭何。

所以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劉邦沒有不勝的道理。

劉邦,一個市井無賴,斬白蛇起義。入了關中,能夠剋制住美人財寶的誘惑,約法三章。在白登之圍的時候,能夠忍受胯下之辱。在鴻門宴的時候能夠該逃跑逃跑。但是在做了帝王以後,能夠適時的制定出宗法禮儀,建立流程制度,去管理天下,建立自己的統治秩序。

能屈能伸者,方為大丈夫。

這一點項羽不會懂,即使他懂,也絕對做不到。

性格使然,失敗也就成為必然。



關山五十州


當年的楚漢爭霸,為什麼各方優勢西楚霸王項羽,會敗給一無所有的小流氓劉邦,這其中的原因,他們一直想不明白。他們兩個的爭霸衝突,最終以劉邦勝利作為結束。其實無論是哪個方面,略勝一籌的都是項羽,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項羽不是劉邦的對手?

項羽的出身很不平凡,他的家庭也為他能夠成為西楚霸王,打下了良好的堅實基礎。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接受正統的軍事教育,而且由於自己家就有兵,所以他對帶兵打仗,可以說非常熟悉,他的爸爸還多次帶他上過戰場。然而劉邦,簡直就是一個地痞無賴無業遊民,更別提帶兵打仗了,他在年輕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上。當了十多年的專業流氓混混,才勉強混上一個亭長。



性格

反抗暴秦,項老闆的團隊中人才濟濟,給許多的將領都封了稱號,自己也自稱西楚霸王。這個時候的劉邦,還不知道在哪裡領兵廝混,沒有人注意他。



項老闆成名太早,老子天下第一(殺死楚懷王),所以就養成了他驕傲的性格,他的這種性格,讓他錯過了很多優秀的人才。項羽不僅錯過了很多人才,卻還亂用一些小人,他的叔父項梁這樣一個叛徒,不過卻受到他的重用。



而劉邦卻不是這樣,在那樣糟糕環境的成長下,他練就了不凡的識人本領。他發現了張良,蕭何,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項羽不用的大將韓信,正因為有了眾多人才的幫助(關鍵劉老闆的團建搞的好),他才能最終奪得天下。

團建

項羽只是會帶兵打仗,但對手底下的管教(團建搞的很差),一點兒都沒有心得,他們到每一處之後,百姓都是苦不堪言,因為他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的士兵。還有斬殺秦降王子嬰,火燒秦宮,收盡財寶婦女,結果,秦民對項羽大失所望,大失人心。



劉邦卻和他正好相反,因為他自己當年就是一個小流氓,他明白百姓是怎麼樣的心理。所以在他領兵之後,他最注意的反倒是這個方面,申明軍紀,廢除秦的嚴刑苛政,約法三章,他的治軍嚴謹,贏得了民心。

“這是天要亡我,不是我戰敗的懲罰”項羽自刎前這樣總結自己。至死仍不能認識自己終致失敗的原因,一代豪傑,空有一身膽識和氣魄,卻不知治國和籠絡人心,終被人民拋棄。


我是懷信同學,歡迎大家圍觀賜評,喜歡的話動動手點點關注!


懷信同學


導語:

劉邦的戰鬥力真的很強悍,作為漢帝國的開國之君,如果完全不會打仗的話,很難在那個世道上生存下去。

劉邦當然擅長打仗,他之所以能夠從亭長成長為沛公,再從沛公到漢王,又由漢王變成漢帝國的開國皇帝漢高帝,都是因為他有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

不過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劉邦除了潑皮無賴的性格,似乎完全沒有什麼本事,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會不會打仗,這要看跟誰比。跟項羽和韓信比,劉邦當然不如,可是跟其他諸侯比,劉邦卻不遜色。


01劉邦的軍事生涯,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豐富的多。

作為軍隊的第一指揮官,劉邦當然需要面對很多對手。最初剛剛起義的時候,劉邦手裡只有一百多號兄弟,他利用這幫人,就能把縣城給打下來。

後來在有了幾千的情況下,劉邦主動向懷王申請,希望能夠帶兵攻打關中。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因為關中是秦帝國的腹地,有勇氣拿下關中,可見劉邦不是等閒之輩。

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僄悍,今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乃道碭至成陽,與槓裡秦軍夾壁,破二軍。楚軍出兵擊王離,大破之。---《史記》

當時阻攔劉邦大軍的重要將領之中,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將領,那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的孫子王離。王離的父親王賁也是非常著名的軍事將領,他的爺爺和父親幫助秦始皇打下了天下六國。

而王離本人也被秦帝國委以重任,成為保衛關中的重要將領。起義軍西進的時候,章邯所帶領的軍隊遇上了強大的項羽,而王離的軍隊則遇上了劉邦。瞧不起劉邦的王離,連續兩次被劉邦擊敗,最終兵敗被俘。

  1. 劉邦被逼到漢中以後,項羽安排了三個王在關中看著劉邦。所以劉邦一籌莫展,這個時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就這麼出現了。
  2. 其實真正對付三秦將士的,並不是韓信,而是劉邦。劉邦從故道還,與章邯大軍相遇,兩軍對決後,劉邦戰勝了章邯,奪取了雍地。
  3. 章邯被擊敗以後,塞王欣、翟王翳以及河南王申陽,自知不是劉邦的對手,在小規模戰鬥以後,他們都相繼投降了劉邦,這裡也沒有韓信什麼事兒,劉邦始終都是總指揮。

劉邦的戰績還有很多,但是因為後期他成了龐大集團的領袖,手底下的將士們成為了戰場上直接領導,所以他的功績不少都被下面的人給分了。

由此可見劉邦的戰鬥力絕對不弱,除了項羽和韓信以外,當時的九江王英布,曾經說過他最害怕的就是劉邦。

02劉邦在選賢與能方面,秒殺頭腦簡單的項羽。

項羽在戰場上的確是天下無敵,就算是韓信,也不是項羽的對手。可是這不能說劉邦就無法戰勝項羽,因為兩軍對壘,不完全依靠戰鬥力,還需要靠腦子。

於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食其說沛公襲陳留,得秦積粟。乃以酈食其為廣野君,酈商為將,將陳留兵,與偕攻開封,開封未拔。西與秦將楊熊戰白馬,又戰曲遇東,大破之。楊熊走之滎陽,二世使使者斬以徇。南攻潁陽,屠之。因張良遂略韓地轘轅。---《史記》

當年曹操平定西涼的時候,怎麼都打不過馬超,還搞得割須棄袍差點把腦袋都送給馬超了。可是他用了一招反間計,不費多少兵卒,就將馬超給趕走了,順利地收穫了西涼之地。

所以說劉邦戰勝項羽,絕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在各方面,項羽都不是劉邦的對手,這才造成了項羽最終的失敗。

  • 在選拔人才方面,項羽側重於軍事將領的選拔,比如說龍且、鍾離眜包括英布,那都是項羽非常器重的,謀士方面他只重用范增,最後還把人家氣跑了。
  • 而劉邦就完全不同了,他在軍事將領方面,並沒有下多少工夫,原來是那批人,後來基本還是那批人。在謀士上,他卻下了不少工夫。比如說官爵天下的張良被他給招攬來了,此外還有陳平、酈食其等人的輔佐。
  • 所以說對人才的重視程度,項羽是比不上劉邦的。項羽本人是武將,所以他更加側重於對武將的培養,至於文臣,他從來不考慮這方面的事情。

在垓下之戰的時候,項羽本來也不會輸得那麼慘。劉邦想要打進來並不容易,就連韓信都幾次輸給了項羽的軍隊。

可是這個時候劉邦用了一招四面楚歌的把戲,將項羽手裡楚軍的心理防線給徹底擊垮了,從而戰勝了項羽。由此可見,一個好的謀士往往比千軍萬馬重要的多。

03跟劉邦這個老油條比起來,項羽還是太年輕了。

劉邦的確是一個老油條,常常把項羽耍得團團轉。畢竟項羽太年輕,屬於少年英雄,被劉邦各種耍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1. 在鴻門宴上,項羽和范增本身早就商量好了,要把劉邦當場給殺了。可是劉邦又是哭鼻子求饒,又是讓張良和項伯努力說好話,又是讓樊噲上演一場攪和現場的好戲,結果項羽被繞進去了,居然放過了劉邦,還說出了告密者曹無傷。
  2. 在抓了劉邦的老爸和老婆的時候,項羽揚言要把劉太公放進大鍋裡給煮了,就是為了逼劉邦投降。結果劉邦厚著臉皮表示,等湯燒好了,記得分他一杯。畢竟他跟項羽是結拜兄弟,煮了劉太公等於是煮了項羽他爹。這把項羽差點給氣死。
  3. 在鴻溝協議簽訂以後,項羽帶兵返回楚國,漢王劉邦本來也要返回自己的地盤上,大家以鴻溝為界限,楚河漢界誰也不侵犯誰。可是當項羽大軍放鬆警惕的時候,劉邦卻出爾反爾,撕毀條約主動進攻項羽,最終導致項羽慘敗。

由此可見,劉邦幹了太多對不起項羽的事情了。但是他偏偏就能夠用自己的厚臉皮把這一切給圓回來,可見項羽真的拿劉邦一點辦法都沒有。

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是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沛公兵十萬,號二十萬,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項羽乃止。沛公從百餘騎,驅之鴻門,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史記》

劉邦的老油條氣息,是項羽所不能企及的,一方面因為項羽是能征善戰的大英雄,不屑於這種雞鳴狗盜的本事,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太年輕了。

總結:劉邦比項羽年長25歲,心性比項羽成熟。

不得不說,年紀在很多時候,都是很重要的標準。多大歲數的人,就會有怎樣的心態。古人總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項羽30歲問鼎天下,可以說是已經建立了不朽功業。可是他遇到的對手是55歲的劉邦,一個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甚至知道天命年紀的對手。

這對項羽來說是不公平的,兩個人都是頂尖的天下英雄,可是因為年齡的差距,造成了兩者之間心性上的差別。項羽更願意相信人類應該擁有忠誠,結果劉邦卻覺得只有不斷耍賴,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孰是孰非,大家自己體會吧。


江湖小曉生


劉邦善於用人,他自己做不到,他可以藉助別人的力量幫自己達到目的,會借力的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有張良,不絕糧道有蕭何,戰必勝,攻必取有韓信,除了這三大賢臣,還有陳平、曹參 、周勃等一大批具有才能的謀士,劉邦自己也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項羽自身英雄無匹,俗話說,將不過李(李存孝),王不過項(項羽),但有一些缺失,剛愎自用,連最集團最得力的謀士亞父范增都不肯用,有一種個人的英雄主義感。

鴻門宴上拉不上臉面,不肯殺劉邦,要知道這是在爭天下,哪有什麼面子,多少人為了奪取天下不擇手段,而劉邦就是吃透了項羽,不服輸,多少次打的劉邦的軍隊潰不成軍,與韓信交鋒還是對方佔盡兵力優勢,韓信給項羽佈下了十面埋伏,即東、西、南、北等八大方位+天地的十面埋伏,簡單說一下天埋伏,項羽路過一片樹林,樹上有一群螞蟻排練組合寫了項羽亡於此地的六個大字,就有“天要亡我,非戰之罪也”的感概,自信心急轉直下,失敗了一次就再也爬不起來了,從而自刎烏江

我認為論作戰能力,韓信絕非項羽對手,為何項羽會失敗,韓信一直等機會,不出戰,在做好一切的準備,以絕對的優勢給項羽致命的一擊,從心理上打垮這個自負的梟雄




半島影視


毛主席曾經評價劉邦: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能夠打敗項羽,是因為劉邦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瞭解人民心理。” 漢太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楚漢之爭,從公元前206年打到了公元前202年,最終以項羽自刎烏江、劉邦取勝告終。

這歸根到底是雙方對於決定戰爭的因素認識不同,導致對戰爭的指導思想、領導藝術不同,進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主要表現為以下四點:

第一,項羽忽視政治對戰爭的影響,劉邦則截然相反。

項羽未入關就先坑殺二十萬秦兵,如何能在關中立足呢? 而劉邦進關之後與百姓“約法三章”,實行了很多仁厚愛民的措施,博得了秦地百姓的熱烈擁護,到了“(百姓)唯恐沛公不為秦王”的地步。關中後來成了劉邦的根據地,劉邦多次被打垮,蕭何能源源不斷地“興關中卒,輒補缺”。這是在後方政治建設的差距。

其次,劉邦一直是以“長者”之名,擁“仁義之兵”,而項羽則是背棄盟約、立楚懷王又殺之。劉邦曾在陣前條陳項羽的“十條罪狀”,說得項羽氣急敗壞讓弓弩手放箭。

第二,項羽忽視外交對戰爭的作用。

劉邦把爭取盟友當成打敗項羽的根本條件之一,並且通過多種戰場、多種手段、多種力量的配合取得了全局的勝利。這可以說是戰爭史上的空前壯舉。

第三,項羽不善用人,而劉邦極為重視人才。

劉邦自己也總結過自己的勝利經驗: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史記·高祖本紀》

韓信、陳平原來都是項羽的部下,後來都投奔劉邦。

韓信說項羽是“婦人之仁”:

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白話:假使遇到有人有功應當封爵的情況,(項羽)印信的稜角都磨平了,還不忍心給,這就是人們說的“婦人之仁”。

韓信被劉邦任用為大將,陳平為護軍中尉,而項羽有一范增還不能用。兩相對比,高下立判。

第四、項羽有勇無謀,忽視軍事地理對戰爭的影響

楚漢之爭中劉邦一方使用的計謀不計其數,而項羽從頭到尾除了奇襲之外再沒有其他戰術。項羽一直到最後也沒有醒悟,太史公雖然欣賞項羽的英雄氣概,也不得不在《項羽本紀》的最後嘆到:

“(項羽)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愛地質愛美食


答案在韓信對劉邦的評價裡,也在劉邦自己說的話裡。

公元前201年,劉邦和韓信聊天。劉邦問韓信,“如果我帶兵的話,能帶多少?”

“十萬。”

“那你能帶多少?”

“多多益善。”(估計聽到這個答案的劉邦心裡一萬隻草泥馬飛過)

“哈哈,既然你那麼厲害,怎麼還聽從我的命令呢?”

“陛下雖然不擅統兵,卻天生擅於領導將軍,所以我們這些人都聽命於陛下。”

這就是劉邦最厲害的地方。古人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其實,可統將才的帥才,更難得。劉邦就是這樣百年不遇的帥才。

所以他能說出,“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而項羽,有且只有一范增,還用不好。怎麼跟漢高祖比。


清楓草堂


為什麼說項羽不是劉幫對手

論個人而言劉幫不是項羽對手,劉幫能打敗項羽,是因為劉幫能廣納良才,並將他們團結在自巳身邊,為他出謀出力。項羽就不同了,力拔山氣蓋世,覺得自已很了不起,當年韓信投奔他,只給了一個相當於現在的班長,後在蕭何的幫助下得到劉幫重用。不是劉幫打敗了項羽,是劉幫利用韓信等一幫良將謀士打敗了項羽。


陳永金


項羽不是輸給劉邦,是輸給以劉邦為首的諸侯聯盟。

不要被斷代史侷限了,戰國—秦朝—楚漢本為一體,總共差了也就十年出頭。

“橫成則秦帝,縱合則楚王”,這句話邪門得很。

秦始皇用尉繚織羅間諜網,六國畢,四海一。

楚懷王借屍還魂,再起合縱,秦朝二世而亡。

漢王據關中、巴蜀、河東之地,北聯齊燕,南合九江,西楚霸王遂刎烏江。

儘管楚漢時期的縱橫活動沒有戰國時期複雜,但依舊對勝敗有著非常的作用。


小嶺趣事多


針對劉邦與項羽的人物對比,我只能說這個世界上人有千萬種,會打仗的,會出謀劃策的,會做統計的,等等,最厲害的其實就是御人之術。劉邦就是御人之術中的上等,項羽有一定的情商,但是過於江湖義氣,說白了就是有時候太隨性而為。項羽的基礎比劉邦要好很多,生於楚國望族,群眾基礎好,根據地牢固,按照這個武力值表對比下去,劉邦肯定是玩不過項羽,但是劉邦有一點比項羽厲害,完全就是王炸。劉邦扛壓能力太強大,他生於市井,長於市井,按照我們現在得話來說,來自於民間,所以他更加懂得老百姓之求,他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俗話說,自古英雄多磨難,形容劉邦不為過,練就了他強大的心理。兩軍對壘,不僅僅是兵力的強大,還有領導者的心理之戰,為誰而戰。在這點上劉邦的優勢比項羽大的太多了。項羽至年少就是公子,王公貴族待遇,他的理想就是復楚,強楚。而劉邦就是想天下百姓有口飯吃,這個時候的能量值王炸武力值。說白了,都想爭天下,為誰而爭才是真正的贏家,其實漢朝407年一直延續著,劉邦開了一個好頭,才有後面的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大氣。


年少老來


項羽是貴族後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 :劉邦是沛縣的混混,是平頭百姓一個。

那麼,究竟是哪些個人 因素造就了劉邦和項羽全然不同的命運和結局呢?

身世魅力 相差懸殊

劉邦是沒有名也沒有字的,他被喚做劉季,就是劉小的意思 :項羽可是 正兒八經有名字的,叫做項籍,也是有字的,叫項羽,也字子羽。

總的來說,項羽 的能力還是很強 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漢戰爭當中有一次出現這麼一個情況,劉邦手下有一個神箭手 叫樓煩,兩軍對壘的時候,劉邦就讓這個樓煩站在陣前,項羽那邊出來一個人,樓煩一箭就把他給射死 了;再 出來一個人,樓煩一箭又把他給射死 了,連連射死了好多位項羽的兵將。

項羽大怒 。自己出來 了,出來 以後往那兒一站,大吼了一聲,樓煩被嚇得屁滾尿流,調頭就跑,跑進軍營當中再也不敢 出來了。

那劉邦會幹什麼呢?劉邦的本事還是 司馬遷說的那四個字 :好酒及色——喜歡酒色就是他的本事。

性格決定命運

但是,我們如果冷靜地做一個分析,就會發現劉邦的勝利是有道理的。

劉邦和項羽兩個人有著完全不 同的性格,正是這些性格 的差別決定 了他們的成敗和命運。劉邦和項羽的第一點不同是 :劉邦志向遠大,項羽鼠目寸光。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他們在挫折面前的表現,這是劉邦和項羽不 同的第二點 。在失敗面前,劉邦冷靜沉著,項羽狂暴浮躁。楚漢戰爭當中有這麼一件事情,就是兩軍處於對峙狀態的時候,項羽攻劉邦久攻不下,就在軍前架起了一 口大鍋,把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五花大綁地推到了陣前,然後喊話,劉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鍋了 !實際上項羽這個時候已經 出了一個下策 :你跟人家打仗打不過,就把人家的爸爸放 到鍋裡去煮,這是種流氓手段,而項羽本身是一個貴族,一個貴族使用流氓手段,這就是下策。

當然,項羽這個人物的形 象很具審美性,很帥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沒有用啊!在挫折面前,項羽表現出來 的是心浮氣躁,而不是鎮定 自若,由此可 以證 明項羽不是一個好的統帥。

劉邦約定他們一起來合 圍,他們就是不動身。這時候劉邦就問張 良說 子房啊,看來這個天下也不是哪一個人的,我準備勝利以後把天下給分 了,你看分給哪些人 比較合適呢?張良說,一個彭越,一個英布 。一個韓信。彭越和英布本來是在楚漢之間搖擺 的,現在傾向於漢,韓信本來是你手下的,現在他獨 當一面 如果你願意把土地分給他們 的話,他們一定會南下來幫助你合圍項羽的。劉邦說,好行,就這麼跟他們約定了,勝利以後什麼什麼地方給誰 。什麼什麼地方給誰,給了給了,都給他們,不在乎 。

結果這幾支軍 隊全都來了,把項羽團團圍住,予以消滅——這是劉邦 的大度 。項羽呢? 他為人小氣。韓信就說,項王這個人婆婆媽媽的。

劉邦這個人心是比較狠的

我們 曾經講過,他在逃避的過程中曾三次把 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扔下車子,只顧 自己逃命 他身邊的人,一旦懷疑到誰,他可能不顧一切地就要把他殺掉 。相反,項羽這個人就顯得太過兒女情長了。在楚漢戰爭的最後關頭,當項羽被劉邦他們 團團圍住 的時候,居然無心作戰 。

劉邦是英雄,項羽是英雄,韓信是英雄,張 良、陳平 、蕭何 、樊噲,這些人也都是英雄 。只不過他們是不 同的英雄而 已;項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現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 。是沒有遮掩顧忌、不計 利害成敗地把它表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